如何自己动手清洗镜头上的霉斑?
36051
87
[29 楼] 漂在东瀛
[泡菜]
12-8-25 17:59
|
[28 楼] okj
[版主]
12-8-25 17:27
|
[27 楼] lovexxxx
[陈年泡菜]
12-8-25 16:39
|
[26 楼] lovexxxx
[陈年泡菜]
12-8-25 16:38
|
[25 楼] 我是菜鸟123
[泡菜]
12-8-25 15:52
敲核桃没有影响,其他没有试过!
|
[24 楼] mmfish
[禁言中]
12-8-22 04:29
版主,你镜头怎么保管的?不放在防潮箱里面吗?
|
[23 楼] 拆光光
[资深泡菜]
12-6-19 23:45
发霉造成的后果,并不是绝对一样的。
通常来说,发霉的地方,在相片上相对应的成像区域肯定会产生强弱不一的柔焦效果,柔焦的严重程度,视霉斑的轻重不一定。 在清洗霉斑之后,发霉的地方,在相片上相对应的成像区域依然会产生强弱不一的柔焦效果,柔焦的严重程度,同样要视霉斑对镜片的侵蚀的轻重程度不一定。 如果镜片受到较重的侵蚀,即使把霉菌清除,对成像质量的那种柔焦的损害依然无法消除,将会造成绝大多数的镜头“报废”(除非你把它当成柔焦专用镜头来使用),这个结论基于俺对一定数量的镜头的维修后测试。 举例说,俺曾经为几支AIS 50f1.4清除过霉菌并且过后有试拍,作为对比测试的,还有几支没有发过霉的。 N家这支标镜在f1.4最大光圈时的成像质量并不算好,线条的边缘通常都会有些发散(也即是俗话所说的不够锐利),并且,在最大光圈时想对准焦点也很不容易(仅代表俺自己),再说,发过霉的镜头几乎都不例外地在成像质量上普遍都会受到一些损害。 但是,在这里面出现一个特殊的例外,在这些AIS 50f1.4镜头中,使用最大光圈拍摄,其中成像最锐利的,竟然是一支经过清洗之后的发霉很严重的后镜片已经花得一塌糊涂的镜头,成像很锐利,比没有发过霉的成色非常新的镜头还要锐利,基本找不到有柔化的现象,让俺感到非常的意外(其实俺很怀疑,是不是因为俺在安装的时候,凑巧把所有的镜片调整到了一个最好的位置,然后,凑巧在测试的那天,对焦的时候,俺的视力也有突然的超常的发挥,按广东人一句很俗的俗话所说的,就是:屙屎砸中了屌)。 另外,对于其后的拍摄测试,方法方式也很重要。 以前胶片时代,一般只是冲洗出很小尺寸的相片,所以对于某些镜头上的损伤,其实没法看出来,例如一些其实跑焦跑得一塌糊涂的图片(这也是超焦距拍摄方式得以生存之道)。 数码时代,其中一个最大的好处,是俺们可以随时在自己的电脑中把图片用100%放大的方式来检测,这样,镜头中许多原来隐藏的未知的缺陷都变得清晰可见起来,包括发霉所造成的损害,在100%放大的时候,你能够清楚地看到那些产生了柔化的区域,之前在小尺寸图片上所看不到的。 PS:发霉镜头的柔焦化损伤,在现在的数码时代,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加反差、拉大对比度、锐化等等手段来弥补。 本帖最后由 拆光光 于 2012-6-19 23:48 编辑 |
[22 楼] 过客匆匆甲
[资深泡菜]
12-6-19 19:44
镜头长霉必定会影响到成像,但不会导致画面产生脏点,镜头发霉会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会降低、色散会增大、逆光时会出现明显的耀斑。轻微的霉斑可以擦除,严重的可用氧化铈粉抛光处理(但会毁掉镀层)。
|
[21 楼] fpp
[资深泡菜]
12-6-19 16:25
简单说,如果霉不多,且不在镜片※※,对成像影响不大;
如果如楼主这个镜头的情况,画质发差会略有降低,且略有加了“柔光镜”的效果出现。 说长霉镜头就废了,是指如果对长霉的镜头的镜片不做清洗处理,霉菌会继续扩大范围,甚至会对镜片吞噬留下很深的凹痕,那时候就不仅是略有影响,而是通过这镜头拍摄的画面就是朦胧模糊的影像了。 另外一个“废了”的意思,就是指长霉的镜头即便以很低的价格转让,可能也没人愿意买了。 发现镜头镜片长霉,就必须立即找修理师傅对镜片进行清洗,彻底杀除霉菌抑制它的生长。 所以,对自己的器材来说,平时就应该加以爱护,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出的气候因素、还有一点就是因为空调的因素,因室温和环境温度的温差造成镜筒内结露往往很多人忽略了这点,而这空调结露的水珠很多时候就是造成镜头内部潮湿生霉的原因之一。 平时即便买个一百多的那种塑料干燥箱,对镜头的保管来说也是必要的。 |
[20 楼] okj
[版主]
12-6-19 16:02
还有其他品牌的,实际上我打算通过实际拍摄确认一下长霉对成像影响的程度究竟有多严重?
由于CMOS太脏无法得出准确结论,现在也坏了,估计换完快门帮忙清晰,CMOS也就干净了,等机器回来再继续. 回头再用其他的品牌继续这个话题. |
[19 楼] okj
[版主]
12-6-19 15:58
|
[18 楼] okj
[版主]
12-6-19 15:53
|
[17 楼] 东山小屋
[资深泡菜]
12-6-19 15:53
明显是CMOS脏了,而且是非常脏
|
[16 楼] jie0077
[资深泡菜]
12-6-19 13:58
霉可以清干净吗?
拆开? 本帖最后由 jie0077 于 2012-6-19 13:59 编辑 |
[15 楼] okj
[版主]
12-6-19 08:34
|
[14 楼] aardvogel
[资深泡菜]
12-6-19 08:21
|
[13 楼] okj
[版主]
12-6-19 08:18
自己清洗1Ds的CMOS严重悲剧,快门在B门手松落下,出现ERR9故障.估计需要换快门组件了.
实际拍摄试验没有办法继续了. |
[12 楼] 战为和平
[泡菜]
12-6-13 09:20
小图,看起来都这么脏。
|
[11 楼] okj
[版主]
12-6-13 09:19
上张没有霉的EF70-200F4L拍的.
![]() |
[10 楼] okj
[版主]
12-6-13 09:17
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 ![]() |
[9 楼] okj
[版主]
12-6-13 09:15
|
[8 楼] cacmayday
[泡菜]
12-6-13 09:13
问题是霉斑是细菌,会象烂疮一样越来越大
|
[7 楼] tjyuan
[泡菜]
12-6-13 09:12
难道你没有看出来,整个画面很脏吗?
|
[6 楼] baidea
[泡菜]
12-6-13 09:12
后镜组发霉影响很大 前面的轻微一些
|
[5 楼] okj
[版主]
12-6-13 09:11
继续.
![]() |
[4 楼] okj
[版主]
12-6-13 09:10
不做说明的都是此头.
![]() |
[3 楼] okj
[版主]
12-6-13 09:09
用此头拍出的照片.
![]() |
[2 楼] okj
[版主]
12-6-13 09:08
先看镜头的霉.
![]() |
[1 楼] okj
[版主]
12-6-13 09:07
由于我自己动手成功,给大家提供点思路,简单的可以自己DIY。
标题也就给改了。 如果动手能力不足,就别乱动。动手的责任自负。给大家拍几张操作工具和方法。 主要的工具是游标卡尺,如果只用来拆镜头,可以买个小的。大多数可以拆开,个别也有拆不下来的,当然如果能买到专用工具,最好不过。 如果霉斑出现在凹凸胶合镜片中,那真是没有办法,但这种比较少。从我拆的几只镜头来看,基本都是在前组镜片上。 但也有例外,例如我手上的一只NIKON AF35-70MMF2.8前组的霉斑祛除后,还是不行。拍出来的图片起雾,下午又拆开,发现在后组的中间部分,这里会牵涉到光轴校正等问题,不敢再拆下去了。 ![]() 相信很多人会有如此的疑问和想知道自己究竟能否解决问题. 去年冬天我的很多镜头开始长霉丝,尤其是CANON的比较严重,当然其他的也不例外. 尽管大家都说长霉对画质,对比度等等都有影响,甚至有人说长霉的镜头基本就废了,果真如此吗?我想通过实际拍摄来让大家看看究竟有多大. 如同KELL版主所说“O版、、不用着急、、其实这些霉斑、有气生菌丝、也有厌氧菌(胶合层),不是十分严重的大面积的话、不是在苛刻的光线和检测条件下、一般肉眼非常难以观察出因霉菌而引起的明显片子问题。我有只尼康1000mmf11的折返、铝膜上10mm以上的菌斑有4个之多、一直也没清洗、使用起来也没有发现啥问题。等那天翻出图片传上来。。 也就是说、镜头上有些小的划痕、脱膜、等小毛病等,不碍事儿。。。虽然理论上讲有损失、、但我们的眼睛能否分辨出来就是另回事了。”确实是这样。 今天首先用的是CANON EF100-300F5.6,霉丝非常严重. 欢迎大家共同用照片探讨问题,理论上的就不用了. 这是题图中清理霉斑后的,早上刚拍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