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2标头视角——《拆不掉的六郎庄》
363 15
[1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46
好久不上无忌
因为要升级机器 所以重新来到这里
发觉自己在无忌发的片子真是少之又少 惭愧
前几日在佳能板块里发帖子讨论机器 被评器材党
实在是名不副实
找出以前拍的一些片子 和大家一起讨论
因为懒得找原图了 (记不清在哪台电脑里了)于是从网上下载下图片和大家分享学习
标题就叫《拆不掉的六郎庄》
文章是当时投稿时写的 现在看起来有些幼稚了 照片全是无敌兔和小痰盂拍的
拆不掉的六郎庄

作者/何城 编辑/王崴(媒体转载须经腾讯网及作者授权)



顺着982路公交车的路线,沿着西四环一路北上,在远远望见中关村高楼大厦的地方,我们下了车。走上横跨四环的天桥远望,一侧是北京四环以里唯一的高尔夫球场,另一侧是我和朋友老李今天要去的地方。

六郎庄,一个被人称作是“中关村宿舍”的地方。这里,也是老李梦想启程的地方。

六郎庄村位于北四环和西四环拐角处,是一个紧邻繁华都市的城中村,小小的村庄里居住了5万多人,其中4万多人都是外来打工者。这里是一个与唐家岭规模相当的打工群体聚居区。因为离中关村仅仅只有两公里多,即便是走路也只需要半个小时,而村里的房租价格又很低廉,所以六郎庄自然而然成了中关村各行各业打工者们的首选居住地。1999年,老李刚从某※※单位辞职,为了攻读北大的研究生,他来到这里居住,从这里步行到北大仅需要二十几分钟。

跟着老李,走过天桥,沿着一条被人踩出来的小路,穿过大片树林,一个与中关村繁华景象有着巨大反差的村庄便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六郎庄村。村口,几个中年人嬉笑着在打牌,妇女端着脸盆在晾晒衣服,旁边是被拆的只剩下一地砖头的房屋。

老李跟我讲,去年年末海淀区决定对六郎庄进行城中村改造,今年夏天,作为市级挂账重点村之一的六郎庄正式进入腾退实施阶段。城中村改造,既是为了海淀区的发展需要,也是为了给北京市北部城区腾出必要的发展空间。而在十年前,六郎庄刚刚成为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点的时候,也是中关村大发展的需要。

那个时候,六郎庄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众多中关村经销商栖居的“大后方”。不到3公里的距离将中关村核心区和六郎庄隔开,前者是许多六郎庄人赖以谋生的地方,后者是北漂的他们辛苦之后歇脚的栖居之地。那个时候的中关村,也是群雄割据的时代。

跟着老李,在村子里行走。到处都是※※的队伍,有人在瓦砾堆里拾荒,有人开着大卡车拉走还可以用的砖块,拆了一半的房屋和还有人居住的房屋紧紧相邻。作为一个年轻的北漂,没有觉得这里很陌生,只是很难想象在颐和园东墙外,中关村的高楼大厦下,会有这样的村子存在。村子里的很多道路都很狭窄,而且脏乱不堪,初冬的寒气让这里显得更加萧瑟。老李凭借记忆,摸索着找到了十年前他住过的地方。那是一个大院,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几排平房,房门对开,一间屋子差不多十平米。如今,院子已经人走茶凉,孤零零的房屋矗立在那里,等待着被※※。老李一间间查看,试图回忆起曾经在北京的小窝。在一间屋子前,老李伫立良久,他说,这大概就是他曾经住过的屋子。走进去看看,褪了色的墙纸,地板上零落的杂物和丢弃的玩具,很难让我联想起这曾是一个温暖的家。拾起扔在地上的一张暂住证,是一张过期的证件,截止日期是今年6月份。

也许对于每一个北漂来说,六郎庄只能是暂住;也许对于每一个北漂来说,北京的漂泊也是有期限的。

在屋子里的那一刻,我不知道老李在想些什么。

出来以后,他指着周围的屋子说,这里曾经住过谁谁谁,是自己的好哥们,如今已经飞黄腾达;那里住过某某,是一起喝过酒聊过女人的哥们,如今也早已住进了高高的板楼。十年前的记忆,就在他的轻描淡写中浮现了出来。我不愿去打扰他,自顾自地在院子里转悠。

从院子里出来的时候,夕阳已经洒下了温暖的阳光,涂抹在六郎庄的一草一木上,自己的脚步也不禁放慢,想要多感受一些北京的夕阳,不,是六郎庄的夕阳,再过几个月,现在的六郎庄就将从北京的地图上彻底消失。大城小村,北京的发展,将一个个村庄吞噬,许多人会因此叫好,但也有许多人会因此莫名神伤,因为发展吞噬的不仅仅是行政规划上的概念,而连同吞噬的,是他们的记忆。

[16 楼] 丹土地 [资深泡菜]
13-1-31 07:57
不错的主题与视角,赞!
[15 楼] fvc0518 [泡菜]
13-1-31 01:01
细花瓷瓶 发表于 2013-1-30 14:31
值得拥有的一台机器。


呵呵 是的 4n年多了 淘汰过多少XXD 和XXXD了
[14 楼] 细花瓷瓶 [泡菜]
13-1-30 14:31
值得拥有的一台机器。
[13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59
如今还住在院子里的,只有一些看门的老人。老李问他们这院子什么时候※※,老人默不作声。
[12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58
为了防止在※※过程中居民家里被偷盗,村子里多了许多穿制服带袖章的保安。
[11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57
放学路上,一边儿是荒废,一边儿是人气。
[10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55
孩子一句话都没说,看到我们在用相机拍他,他高兴地举起十多斤重的榔头敲起了倾倒的墙面,旁边母亲指着墙面上的裂缝对我说:“这都是他敲的。”
[9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55
拆过的废墟里,并不都是垃圾。捡些能用的东西,还可以卖些钱财,有的人甚至可以因此赚到不少。
[8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53
到处都是※※的队伍。拆了一半的房屋和还有人居住的房屋紧紧相邻。 本帖最后由 fvc0518 于 2013-1-29 21:53 编辑

[7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52
没有什么永远,时辰到了就要说再见。今年夏天,六郎庄正式进入腾退实施阶段,※※安置的标语随处可见。
[6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51
扎堆儿写作业,小伙伴儿在一起就快乐,无论条件如何。
[5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50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这个村子,北京本土村民反而变成“少数民族”。矛盾,却又彼此依赖。
[4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49
六郎庄低廉的房租,使这里也成为很多小生意人的栖息之地。
[3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49
村子外面不远处就是中关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进村以后却是另一番景象。真相也好幻相也罢,都像梦想那样遥不可及。
[2 楼] fvc0518 [泡菜]
13-1-29 21:47
六郎庄里住了5万人,其中4万人都是外来打工者。这里是一个与唐家岭规模相当的打工群体聚居区。因为离中关村只有两公里多,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关村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