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噪鹛
55
1
[1 楼] 婺源摄影人
[泡菜]
13-5-28 22:22
黄喉噪鹛(学名:Garrulax galbanus)体型略小,顶冠蓝灰色,特征为具黑色的眼罩和鲜黄色的喉。上体褐色,尾端黑色而具白色边缘,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黄色而渐变成白色。黄喉噪鹛隐匿于亚热带常绿林和浓密灌丛,于地面杂物中取食,喜食昆虫,也吃些蚯蚓、野生草莓、野杉树树籽等。分布于印度阿萨姆的东北部至缅甸掸邦。在中国东南部及云南南部有两个相对独立群体。
1919年9月,在中国传教的法国神父兼博物学家古尔图瓦在中国安徽和江西交界地带的婺源县采到两只噪鹛鸟类的标本,随后两只标本被送往法国,1923年法国鸟类学家M.A.Ménégaux对这两只来自中国婺源的标本进行了研究,以其采集人的姓氏命名为噪鹛属新种——Garrulax courtoisi。 1930年,鸟类学家波利奥兹对噪鹛属鸟类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时,把法国鸟类学家命名为Garrulax courtoisi新种,作为黄喉噪鹛。 1923年,黄喉噪鹛在中国的江西婺源被发现,但仅有的那一只标本被发现者带到了美国。以后70年,婺源没有了黄喉噪鹛的消息。但是,随着婺源生态的保护和发展,在江西婺源大山中惊喜发现了黄喉噪鹛,黄喉噪鹛是地球上最稀少、最濒危的鸟类之一,仅存150多只 。 ![]() |
[2 楼] 婺源摄影人
[泡菜]
13-5-28 22:23
黄喉噪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