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Fujimoto 450M-C说明书
105 6
[1 楼] gumguy [泡菜]
13-6-30 02:55
早两年买回来,没治好暗房,就闲置了。
刚才接起来准备试试看,结果死活想不起来线都是怎么接的?
有没有哪位师兄用同品牌的,麻烦告知一下,如果有说明书最好!感谢啦!

p.s.
机头上的接稳压器,这个没问题,就是搞不清机柱下部的线头接哪里?还有一个暗房控制器,是不是稳压器要接这个控制器而不是直接接电源?
[7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3-7-8 12:38
abl5111 发表于 2013-7-7 10:04
既然您开了这个帖,那我们就说说这个机器。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Fujimoto450系列的机器就大中国有销售了,1975年的价格约在17000多元,那时这个机器大多数在机关事业单位,有少数个体也开始进这个机器来从事专业放大,大家知道,这时候彩扩在中国也是刚刚兴起,彩色放大相当少。
在八十年代,这个机器的仿制品开始出现,据说,是藤本株式会社对这个机器的专利保护期已过,不知真假。
当时第一台是江苏常州的一个小厂生产的,好像也没有批量生产,量产比较大的是上海电影机械厂生产的,品质实在太差,混光箱的亮度很暗,虽然都是用白色泡沫做箱内的混光材料,但是原厂的材料是特殊的,众所周知,450MC的亮度是非常高的。另外,底片夹的平整度也不好,本来底片的四条边就非常狭窄,如果再夹不平,底片的平面数度一定受到了影响,后期产品由于笔者在人民摄影上提意见,进了新的冲压设备,片夹的平整度得到了改善,还有,配件的质量也不好,粗糙难于忍受,好在三块滤色片采用的是瑞士的巴尔蔡斯厂的高品质产品,因为厂家的彩扩机也是用这个厂的滤色片,而且全世界很多的厂家都用这个厂的滤色片。
原厂的机器做工细腻,调节手感顺滑柔和,机器的拆装方便容易,重量轻,整机只有47公斤。
三个混光箱要数 ...

精辟呀。俺的3个光桶。5个夹子都是原厂的。为了和7452比较了半天。多花1K买了FUJIMOTOU.
[6 楼] abl5111 [泡菜]
13-7-7 11:19
再说一下EL Color Meter二型分析仪。
在七十年代生产的分立器件的分析仪这台应该是相当高级的了,以至在八十年片生产的成套机器为了降低成本改配了单一芯片的定时分析合一的产品,即是这样,※※十年代450全套售价已经到了36000元,这时买这个机器的人已经相当多了,主要是影楼的大量出现和专业放大的需求。
这台分析仪是以集成灰的原理和AV,SP模式来进行色光分析的,直至今日,电脑仪器对包彩的分析只能采用集成灰原理进行,因为仪器不可能随着人的千变万化的思维而和人对图像艺术产生一致的色彩和密度要求,可是在七八十年代,有这么一批暗房高手,已经把集成灰原理用得相当透彻,经常在一起切磋集成灰对千变万化的色彩而通过仪器数据产生的规律性变化进行探讨,这些人对这台机器炉火纯青,甚至有的人不用分析仪直接看投影色罩的颜色来调节滤色片进行校色,※※不离十,但是也有更多的人用这台机器是一塌糊涂,以至丢弃,非常可惜,由于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放大彩色照片,这台机器的操作探讨不是很短的篇幅能说得好,最好能请一些本市的以前用过这个机器的正真高手面授一下,时隔四十多年,我发现,这台以光电倍增管作为测光元件的高级分析仪还是相当好,反映敏捷,对密度的分析要高于芯片版的分析仪,对于放大机的光学测定非常有效,当然,最好用在彩色放大中才能更发挥这台仪表的作用,而不用仪表直接看投影色罩来进行准确校色,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这并不是说这个人有多么聪明,而是要有大量的不同类别的底片天天进行放大工作,以至他的锥状细胞对色彩产生的高度敏感性,并且有连续性。
[5 楼] abl5111 [泡菜]
13-7-7 10:04
既然您开了这个帖,那我们就说说这个机器。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Fujimoto450系列的机器就大中国有销售了,1975年的价格约在17000多元,那时这个机器大多数在机关事业单位,有少数个体也开始进这个机器来从事专业放大,大家知道,这时候彩扩在中国也是刚刚兴起,彩色放大相当少。
在八十年代,这个机器的仿制品开始出现,据说,是藤本株式会社对这个机器的专利保护期已过,不知真假。
当时第一台是江苏常州的一个小厂生产的,好像也没有批量生产,量产比较大的是上海电影机械厂生产的,品质实在太差,混光箱的亮度很暗,虽然都是用白色泡沫做箱内的混光材料,但是原厂的材料是特殊的,众所周知,450MC的亮度是非常高的。另外,底片夹的平整度也不好,本来底片的四条边就非常狭窄,如果再夹不平,底片的平面数度一定受到了影响,后期产品由于笔者在人民摄影上提意见,进了新的冲压设备,片夹的平整度得到了改善,还有,配件的质量也不好,粗糙难于忍受,好在三块滤色片采用的是瑞士的巴尔蔡斯厂的高品质产品,因为厂家的彩扩机也是用这个厂的滤色片,而且全世界很多的厂家都用这个厂的滤色片。
原厂的机器做工细腻,调节手感顺滑柔和,机器的拆装方便容易,重量轻,整机只有47公斤。
三个混光箱要数4*5的混光箱品质最好,出射面的亮度相当高,相当多的人主要看中这个混光箱的高度适应高倍放大,这个主要在于两点,一个是反光箱的泡沫材料品质很好,反射系数高,亮度衰减小,这么长的光道还有这么明亮的亮的亮度,材料是关键,二是由于光道长达21cm,出射面的混光均匀性是非常好的,虽然和意大利的顶级产品有一定的差距。6*9混光箱的亮度和4*5的差距不大,混光的均匀性也没有什么改善,可见两者之间还没有更高的技术含量的体现,倒是24*36的混光箱品质相当高,亮度和混光均匀性都和杜斯特大体一致,总之我认为,一台放大机的首要品质就在于混光箱的亮度和均匀性。
这台机器的滤色片调节精度也是相当高的,这个并不在于微调如何小的单位分割,而是在于打开白光后返回原滤色片数据不能产生丝毫变化,君不见国产的仿制品由于滤色片的传动机构的公差和拉簧的品质不好,原定的滤色片数据往往打开白光操作后回归时就不是原来的数据了,结果正式放大的照片成为废品,真是画虎画骨难画心,我们在用这个机器时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样的问题,这也是专业放大机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
450的底片夹的平整度水平也是相当好的,你可以做这样的一个试验,把一个底底片夹放在平台上,突然瞬间往上一提,你会发现,下片也会跟着上片往上提,这是因为片夹的合拢部分由于平整度高没有空气产生了负压而粘合在了一起,这有这样高水平的底片夹才能保证底片的四条狭窄的边压得紧,保证平整度。不仅如此,厂家的片夹的表面平整细腻度处理也是很高水平,你再怎么整卷连扩也不会产生拉丝,而就是杜斯特的通框都不能保证。
在定时器这个重要的配件我认为3型是最好的了,不知有多少台3型定时器经历过了成万甚至几十万张集体照的曝光酷使几乎没有重复性狡变的故障发生,即使继电器老化了坏了,换一个又和好如初,当然,厂家也出了很多的附带分析仪的定时器也是很好,只是很多的人还是喜欢长条的单一功能的3型定时器
变压器也经历了几代的改革,先前的风扇线和灯线是分离的,后来的就合并了,变压器的重量也越来越重,矽钢片的用量也越来越多,最大限度保证了放大灯泡的对电压的高精度和稳定性,保证灯泡的长寿命。
[4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13-7-4 11:01
我有台LPL7452放大机,联线方式供参考:
稳压器一端有个专业用插孔连机头,一端连电源,
另外一个插头是从稳压器出来的,连接到曝光控制器,这点与幸福放大机不一样,估计相当于你放大机的另外一根线。
这类放大机工作时需要两路供电,一路到机头冷却风扇,另外一路到放大灯泡,
后者一定要经过曝光控制器,否则就无法实现曝光计时。
[3 楼] gumguy [泡菜]
13-7-2 10:46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3-7-1 07:23
问僵尸资深


thx
[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3-7-1 07:23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