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EF1635,从罗马、佛罗伦萨到威尼斯
3973
192
[1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8-5 19:37
冬天用28-70从泸沽湖拍回来之后,就立刻搞一个16-35的广角,在台北拍的很满意。
这次去意大利,毫不犹豫的又带上了,而且只带了这一个镜头。广角头对于近景、街景和室内景的非常好用,对于宽阔的海岸线,构图也很顺手。唯一比较难以控制的是变形。 这次纯背包自由行的路线是罗马三天、佛罗伦萨两天、五渔村一天、威尼斯两天。芬航赫尔辛基转机,罗马进出。意大利境内交通全靠意大利铁路,酒店全靠booking.com。 我们先从芬兰航空说起 ![]() |
[193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15 20:16
回到罗马,用手机拍摄的圣母玛利亚圣殿的夜景。
突然发现在罗马的教堂也有如此复杂和美妙的马赛克拼画,这种拼画在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被吹得神乎其神,但其实就在罗马火车站的旁边的一座教堂内,就可以发现。 总的来说,罗马是一个太有深度太有底蕴的城市,它的※※厚重到无法宣扬也无需宣扬。整个城市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打开任何一页任何一角,都能发现※※发现艺术。 这个城市就像那个坐落在※※※广场上的天使与殉道者大殿,门口是如此不起眼不精彩,但打开门之后,确实如此的绚烂夺目。 我很爱这种外表朴实内在灿烂的方式,我很爱这个地方。 本帖最后由 概莫能外 于 2013-9-15 20:17 编辑 ![]() |
[192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15 20:05
罗马的麦当劳,除了全球统一的有很多本地的特色食品。
在意大利吃一直都不是一个问题。意大利有各种美食,因此平日并没有机会去麦当劳或者中餐馆。由于食物可以一直不重样,且蔬菜水果相对丰富,也不会吃到某一天会想着吃中餐。 唯一的后遗症是,回到上海之后,会无法忍受上海那些山寨的意大利餐厅。 另外,必胜客不是一个意大利餐厅,它是一个美国快餐。 ![]() |
[191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15 19:15
威尼斯回佛罗伦萨的路上,一开始以为是油菜花,后来想想不对,仔仔细细的看过,原来是向日葵。
这也许是托斯卡纳阳光最好的留影了。 ![]() |
[190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9 21:22
旅行到第九天,已经攒齐了各种面值的欧元硬币
![]() |
[189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9 21:14
最后还是买了一个钥匙扣一个台钟作为纪念品,PS: 其实淘宝也有售
什么样的自然条件,就会激发出什么样的艺术作品。 在如此湛蓝的海水和艳丽的阳光下,穆拉诺的玻璃制品极尽艳丽奢华的色彩堆砌,并不让人觉得夸张,到让人感觉非常舒适。但是这样的东西拿回到中国,就觉得色彩太过繁复太过艳丽了。 本帖最后由 概莫能外 于 2013-9-9 21:19 编辑 ![]() |
[188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9 21:13
不过整个小岛基本也就是一个玻璃制品的shopping mall,全是卖各种昂贵的玻璃制品的。
![]() |
[187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9 21:12
穆拉诺是意大利威尼斯湖中的一个岛。名义上是岛,其实是群岛,岛与岛之间由桥梁连接,形同一岛。穆拉诺在威尼斯以北约1.6公里。穆拉诺以制造色彩斑斓的穆拉诺玻璃器皿而闻名于世,特别是拉丝热塑。
1291年威尼斯※※※担心玻璃厂的炉火会引起布满木屋的威尼斯城发生火灾,下令威尼斯的所有玻璃厂迁往穆拉诺。从此奠定作穆拉诺成为七彩玻璃制造业的中心。14世纪,穆拉诺开始出口玻璃制品,以其玻璃珠、玻璃镜子和玻璃吊灯闻名。15世纪时,穆拉诺还成为威尼斯人的度假地,在岛上建成不少宫殿。 在此16世纪初,穆拉诺的玻璃师发明将原来无色透明的玻璃,按一定的配方制造出颜色鲜艳的玻璃,比如在玻璃中搀入铜或钴的化合物,制造蓝色玻璃,而最著名的穆拉诺血红玻璃,是按秘方搀入黄金制成的。穆拉诺的玻璃师还发明将多层不同颜色的玻璃融合塑造混 色玻璃的技术,发明多种多样高质量的玻璃品种,如水晶玻璃、彩釉玻璃,金丝玻璃,金红混色螺纹玻璃、多彩玻璃、乳白玻璃和仿宝石璃等。 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末穆拉诺彩玻璃制品风行欧洲,金色和红宝石色调穆拉诺玻璃最受欢迎,还成为许多博物馆的珍贵的收藏品。不少旅客甚至专程到穆拉诺岛亲自选购穆拉诺七彩玻璃制品。 穆拉诺的玻璃制造业,称雄欧洲几个世纪。由于穆拉诺玻璃大受欢迎,穆拉诺的玻璃工匠门,很快成为穆拉诺岛上的显赫的公民。在14世纪以前, 玻璃工匠被允许佩剑,并享有豁免权,他们的女儿可以嫁入威尼斯豪门。穆拉诺的玻璃师对威尼斯如此重要,穆拉诺玻璃师傅被禁止离开威尼斯※※※,然而仍然有人冒险迁往英国、荷兰等国落户。 今日,参观穆拉诺玻璃厂,观看玻璃师傅现场吹制玻璃制品,已经成为初次到威尼斯旅行的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之一。穆拉诺玻璃镇纸尤其是备受人们喜爱的礼品和收藏品。 九十年代后,穆拉诺彩色玻璃制品已经走出威尼斯,行销世界;世界各大都会的高档珠宝店,常摆满琳琅满目的穆拉诺玻璃制品,有些城市还有大型的穆拉诺的玻璃专卖店,不必专程到穆拉诺购买了。 穆拉诺玻璃有辉煌的※※,因此,在穆拉诺岛的朱斯蒂广场(Palazzo Giustinian)专有一所“穆拉诺玻璃博物馆”展示玻璃制造的※※,和从古埃及时代至今的各种玻璃器皿。 ![]() |
[186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9 20:58
远眺圣马可广场,你可以看到到这个城市浓厚的商业气息 本帖最后由 概莫能外 于 2013-9-9 21:00 编辑
![]() |
[185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9 20:56
大运河口
![]() |
[184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9 20:55
坦白的说,或许是因为威尼斯当年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地,这里的建筑风格相当的杂乱
![]() |
[183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9 20:52
威尼斯的圣玛利亚大教堂
![]() |
[182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9 20:46
大运河,水上bus和刚朵拉
![]() |
[181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9 20:45
随处都是需要门票的教堂
![]() |
[180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8 20:44
面具,其实是一个很深刻的社会学命题。
人人都在带着无形的面具生活,有的事情,戴上面具却反而在做真实的自己。 深刻了一点…… ![]() |
[179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8 20:42
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欧洲文明中独具一格,是极少数面具溶入日常生活的城市。18世纪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离不开面具,人们外出,不论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这专属于威尼斯的面具就是那有名的“包塔”(Bauta)。
在18世纪之前,法律允许威尼斯人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戴着面具去工作和生活。具体说来是从每年的10月5日起到第二年的6月10止——长达8个月。至于10余天的嘉年华狂欢节和为期40天的斋戒日更是面具不离身。王公贵族们戴上夸张的面具,穿着华丽的复古装束,聚在河边或者乘船夜游。面具掩盖了大家的真实身份,所以人们可以毫无顾忌,肆意狂欢。 ![]() |
[178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8 20:37
查了词典,这是一种蛋白,切成小块用在色拉里面的居多。下面那个……有点……像……切糕…… 本帖最后由 概莫能外 于 2013-9-8 20:38 编辑
![]() |
[177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8 20:35
从农贸市场角度看里亚托桥
![]() |
[176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8 20:34
这是在里亚托桥旁边的海产品市场,临近中午的时候,已经没有人了
![]() |
[175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8 20:32
这就是一盘子意大利细面with seafood,坦白的说,如果没有随手的工具,在意大利吃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再说一个例子,到法国都想吃大蜗牛,但是去餐厅如果说我要吃Snail,没有人能明白你要吃什么……可食用的法国大蜗牛叫Escargots,这个单词印在菜单上,就算考过英文六级,估计也不知道这个菜到底是什么。 ![]() |
[174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8 20:22
在海外旅行,最难的英语不是住宿机票交通厕所,而是具体到某一样日常生活用品的说法。
比如我想吃淡菜做的意大利细面,该怎么说。贝壳里面,蛤蜊和蛏子分别又怎么讲……墨鱼、章鱼、鱿鱼分别又该怎么说,到了威尼斯,该怎么告诉服务员我要吃墨鱼汁面? 说到面,意大利的Pasta有四十种,光细面就还因为粗细不同长短不同分为好几类。看菜单的时候真的能看到吐血。 有的时候有道词典都不够用,需要联网查询。因此在海外旅行,准备一张当地的手机上网卡,是非常重要的。 ![]() |
[173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8 20:08
里亚尔托桥(Rialto)桥边的市场
![]() |
[172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8 20:03
街头的小店还是有很多色彩缤纷之处
![]() |
[171 楼] 南北子
[陈年泡菜]
13-9-4 22:09
意大利可看、可拍的题材太丰富了
![]() |
[170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4 22:00
插入一个威尼斯的餐馆,这是用鱼籽、鳕鱼还有墨鱼汁做的东西,盘子是玻璃的,非常漂亮。
价格忘记了,大概是在20欧元左右。 手机拍的,看型号,三星S4,哈哈 ![]() |
[169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4 21:50
威尼斯叹息桥(意大利语:Ponte dei Sospiri)是位于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附近,公爵府(总督府)侧面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石桥。在运河水道上有几条桥,而此条叹息桥是密封式拱桥建筑,由内向外望只能通过桥上的小窗子。叹息桥的两端连接法院与监狱两处,死囚通过此桥之时,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而得名;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桥梁之一。
![]() |
[168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4 21:31
东西结合的建筑
![]() |
[167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4 21:28
圣马可大教堂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
藏品中的金色铜马身体与真马同大,神形毕具,惟妙惟肖。教堂又被称之为“金色大教堂”。 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骄傲,圣马可大教堂是※※※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当然,还有威尼斯的※※和信仰,尽在于此。大教堂建于11世纪,以后时有增修。今天,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结合得和谐,结合得协调,美不胜收,无与伦比。大教堂有五个圆圆的大屋顶,这是典型的东方拜占庭艺术,但供奉的却是一个西方的圣人。大教堂内外有400根大理石柱子,内外有4000平米面积的马赛克镶嵌画。 ![]() |
[166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4 21:24
圣马可广场初建于9世纪,当时只是圣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广场。马可是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将他奉为守护神。相传828年两个威尼斯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将耶稣圣徒马可的遗骨偷运到威尼斯,并在同一年为圣马可兴建教堂,教堂内有圣马可的陵墓,大教堂以圣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广场也因此得名“圣马可广场”。
1177年为了教宗亚历山大三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会面才将圣马可广场扩建成如今的规模。 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赞叹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客厅”和“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并下令把广场边的行政官邸大楼改成了他自己的行宫,还建造了连接两栋大楼的翼楼作为他的舞厅,命名为“拿破仑翼大楼”。 当然,现在四周全是世界名品店,怎么说呢,全是! 本帖最后由 概莫能外 于 2013-9-4 21:26 编辑 ![]() |
[165 楼] 概莫能外
[资深泡菜]
13-9-4 21:23
钟楼全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