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码的超广移轴方案
838
26
[1 楼] 七棱镜
[资深泡菜]
14-4-6 12:29
要求是尽可能的广,必须是数码(不要胶卷)
目前的方案有: a) 索尼 A7R + 佳能 TS-E 17mm f4 L b) 飞思 IQ260 + 施耐德 Super Digitar 28mm f5.6 XL 这两套方案的价格差了10倍,目前感兴趣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根据已有的测试,佳能17移轴基本没啥红移,暗角控制也还不错,就是移轴到极限的时候比较肉;施耐德28移轴在IQ160上的红移与暗角已经很重,在IQ180上是几乎没法用。 ![]() |
[27 楼] 七棱镜
[资深泡菜]
15-3-4 12:36
|
[26 楼] 溪南雨
[老坛泡菜]
15-3-4 12:27
|
[25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2-22 19:46
|
[24 楼] 七棱镜
[资深泡菜]
15-2-22 18:26
中灰镜 发表于 2015-2-22 17:18 罗敦斯德的HR镜头设计的时候是计算考虑了2mm厚的传感器保护玻璃的。 ![]() |
[23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2-22 17:18
关于像场弯曲,我们不妨做一个试验,把数码背撤掉换上毛玻璃,或者用胶片拍一张,坚持用大光圈。也许您会惊奇的发现场曲并没那么严重,咋回事?
镜头的场曲是一回事,ccd前面的那块玻璃使问题变的严重,汇聚光线经过那块平板玻璃会产生位移,位移量中心与边缘是不同的,中心边缘不同形成了另外的一种“场曲”。 如果您按中心边缘分别调焦,您会发现边缘的成像质量真的并不那么差劲。 HR镜头做这个试验远远优于其他广角镜头,就是因为人家考虑到了这些因素,设计时把像场变成凸的,凹凸之后了然了。(我说的未必对但便于理解这个现象) 使用HR镜头拍胶片,严谨摄影您必须在镜头内加一个滤镜,当然把光圈缩小也了然了。 本帖最后由 中灰镜 于 2015-2-22 17:20 编辑 |
[22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2-22 16:21
关于镜头与数码后背分辨率,我提一个问题大家研究一下。常理说镜头分辨率超过数码背的分辨率大家认为可以,镜头分辨率很低,数码背分辨率很高大家认为不行。其实,二者之间并不一定是这样的关系。回到胶片时代,镜头分辨率与胶片分辨率结合得出摄影分辨率,摄影分辨率是我们最后要的结果。他们的关系是:1/摄影分辨率的1.8或平方=1/镜头分辨率的1.8或平方 + 1/胶片分辨率的1.8或平方。
推广如果是m单元的串联系统都存在 1/p总的n次方=1/p1的n次方 + 1/p2的n次方 +.........+1/pm的n次方。 这个公式在数码背上也应该成立,这个公式来源以及证明是怎么样?有劳大家考虑。谢谢。 |
[21 楼] 七棱镜
[资深泡菜]
15-2-22 02:19
yongfei 发表于 2015-2-22 02:08 我没选画面中心而选了桌子,就是为了选和边缘一样的焦平面,如果这都还被你说成是对焦问题那我也没办法了。实际上我知道佳能17移轴的场曲很重,我之前在数码后背上用过,边缘实际合焦位置会在比较远的地方。http://www.chiphell.com/thread-1213597-1-1.html 关于中心灰镜,不能减轻红移,暗角是2.5档,这对于CMOS来说问题不大,对于CCD来说问题很大(宽容度不够,后期修暗角会给四个角落引入噪点),如果上高倍ND玩长曝光的话,边缘光线入射角度倾斜需要穿透更厚的ND,广角上ND都会加重暗角,就算是CMOS后背,宽容度也救不回来,所以玩高倍ND长曝必须有中心灰镜。对色彩和画质的影响不大,肉眼不容易察觉,而且还可以当成是一个保护镜保护前镜组,缺点就是不适合手持了。 |
[20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2-22 02:08
|
[19 楼] 七棱镜
[资深泡菜]
15-2-22 01:43
|
[18 楼] 瞬间的震撼
[资深泡菜]
15-2-22 01:41
yongfei 发表于 2015-2-22 01:34 ![]() |
[17 楼] 七棱镜
[资深泡菜]
15-2-22 01:41
|
[16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2-22 01:34
是啊,我现在基本上拍几张就可以大概估计出镜头的成像质量了,因为我最看重的指标是色彩的通透性。网上有人将40IF和Rodenstock的HR40 PK,我看后觉得两者的成像质量不分伯仲。更何况40IF不用做蛋疼的LCC,而且单反取景方便。大家都说哈苏V的镜头不行了,却忘记了这个40IF神一样的存在。其实现在高清镜头的利润很高,蔡司如果为停产的哈苏V再出一个24mm的广角,卖一万美元也是会有销路的。
至于移轴,可以DIY一个尼康口的后背(具体见我隔壁那个135镜头转接数码背俱乐部的讨论): /thread-1284515-1-1-1.html 这样,就可以上Kipon的移轴转接环了。下图是单移轴的,价格在1200左右,还有俯仰移轴版的,2000左右。我试过用这个移轴接环左右移12mm 拼图,36x60基本可用,可惜画面中间的上下两处有一点黑色遮挡,估计是接环或3号快门的物理尺寸所致。 本帖最后由 yongfei 于 2015-2-22 01:41 编辑 ![]() |
[15 楼] 瞬间的震撼
[资深泡菜]
15-2-22 00:56
|
[14 楼] fangqizong
[泡菜]
15-2-21 23:08
|
[13 楼] 瞬间的震撼
[资深泡菜]
15-2-21 21:50
yongfei 发表于 2014-4-7 02:12 Yongfei兄 又入神器 40IF画质绝对可以啊 ![]() 就是不知道怎么移轴一下 也许接个flexbody能稍微移移? |
[12 楼] fangqizong
[泡菜]
15-2-21 21:45
|
[11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5-2-21 21:32
|
[10 楼] 摄影师小白
[泡菜]
15-2-21 19:09
楼主,骑士SW-D II Pro,金宝WDS、WRS、阿卡什么的就没考虑过吗,金宝的微单轨也要出后背的版本了,到时就可以TS-E 17加后背而不必买昂贵的FPS了
|
[9 楼] shoppo0505
[资深泡菜]
14-4-7 04:06
7r+移轴接环好了
|
[8 楼] 七棱镜
[资深泡菜]
14-4-7 03:59
yongfei 发表于 2014-4-7 02:12 多谢老师指点! 接片暂时不考虑,因为主要玩长曝光(ND1000流),IQ260是CCD宽容度不行(长曝必须140 ISO),IQ250是残幅不够广,而且我身边朋友一直在劝阻,说怕索尼出中画幅之后飞思后背大贬值,叫我不要在动荡时期下手。 但是现在如果啥都不买就这么等待的话只是白白浪费一个个难得的火烧云。看来只能先17移轴+A7R顶着,反正便宜,出了也亏不了两个钱? |
[7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4-4-7 02:12
可以再等等,看索尼是否会出个带快门的中幅接口。7R是你一直在纠结的机身,估计上了之后也不会太爽。不如先入镜头,然后等佳能的下一代高像素机身。
还有两个可以考虑的方案:1是ALPA FPS + 佳能17,后背先买一个二手的顶着,以后上IQ250之类Live view 技术成熟的(目前这个后背的性价比太低); 二是四张拼接,我有一个骑士SW-DIi相机,就可以玩这个,比同类的ALPA要小。如果弄个36X36的CCD,可以四边推到底(上下左右的移轴量都是到17mm),可以以此为平台找个合适的镜头,比如Rodenstock 32mm 的裸镜请人改装到骑士口。缺点是DIY精确可能比不上ALPA。 这种技术相机上暗角很厉害,认真拍的话,几乎都要做LCC色彩校正。所以佳能的镜头比较实用,17 + 24就够了。最近我弄了一个哈苏40 IF的镜头,直观的感觉色彩很浓郁,也许色阶比一般镜头更丰富?就是转接后随时拍的话,重量和体积是个挑战。据说像质同级别的有Pentax 645 35mm FA, 可留意一下。 |
[6 楼] 七棱镜
[资深泡菜]
14-4-7 00:21
|
[5 楼] junqx666
[泡菜]
14-4-7 00:16
楼主,尼康6mm F2.8适合你,不要考虑数码后背了。。。
![]() |
[4 楼] 七棱镜
[资深泡菜]
14-4-6 23:44
|
[3 楼] 沧海一笑
[老坛泡菜]
14-4-6 13:21
佳能 TS-E 17mm f4 L+ 飞思 IQ260 +阿尔帕FPS
|
[2 楼] 七棱镜
[资深泡菜]
14-4-6 13:15
另一方案就是走Rodenstock镜头路线,23HR成像圆70mm,貌似比上面两个还大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