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范围对比疑惑——135比中画幅数码后背更高?
441 10
[1 楼] 打个托马斯 [泡菜]
14-4-28 18:13
做为一名喜爱摄影的初学者,关注摄影器材的知识与动向,吸收每一位论坛资深大神的评鉴是登陆无忌最为享受的事情。

本人最近也一直好奇于单反与数码后背的区别,今天看到了这篇名为“CMOS凭借动态范围(宽容度)优势和高感优势,必将在中画幅上逐步取代CCD”的帖子。里面讨论精彩内容深刻,但其中还是有一些让我十分疑惑的地方。

CCD,CMOS的对比争论就可以抛去讨论,正如我没有光电传感器等专业知识,而我也一直相信他们各有特色无法彼此代替。

但是,在这篇帖子中由DXO所列出的对比参数图片可以看到“使用了CCD技术的IQ180的面积是全幅的2.5倍,但是宽容度与高感依然不敌D800的CMOS”的结论,甚至比飞思CMOS新后背IQ250的14级宽容度还要高。

这里我就疑惑了,因为以前听别人说135相机只有7——8级的动态范围,而现在竟然比数码后背还要高了。
但就像有一个不能成立的对比一样,卡片机标称的即使F1.8的光圈经镜头和单反的1.8都不能比较,因为传感器大小的规格不同。
同样,疑问就在这里了。135系统的传感器比120的小,如果以135的规格为评测指标,那不是一种不正确的示范吗?

关于中画幅,其实也有很多深度的疑问:传感器大小的差异外,它们在成像电路或者扫描中会有什么不同呢?因为中画幅的连拍速度不到1张,我想里面还是会有些不同的吧?

欢迎求教各位高人的解答与讨论。
[11 楼] Bonnieazuresky [泡菜]
14-4-30 19:43
葫芦洞主 发表于 2014-4-30 02:42
一张片子一般能控制好5-6档光比已经了不起了。关于DxO动态范围的讨论可以搜无忌的帖子,包括一位网名为“spot”的论文。

数码后背仅是中画幅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画幅大小对镜头设计的影响进而对最终成像都有影响。对我来说最吸引我的当然是画质(色彩厚度、后期可调整范围(包括动态范围)、画面清晰度(!)、通过移轴改变透视和景深、低感画质追求)。在这方面没有反光镜及具有移轴功能的使用数码后背的“技术相机”(Linhof techno, Alpa, Arca, Cambo等)表现更是突出,尤其在广角和中焦方面。


那个 Spot 好像被我朋友喷得改了几个说法了 。。。 他们俩帖子我都还没看

我倒是想他们来这个帖子坐坐,一起来讨论下
[10 楼] Bonnieazuresky [泡菜]
14-4-30 19:36
最近我在跟朋友讨论这个问题,甚至朋友花了接近两万搞各种设备和我做了两次IQ260和D800E的对比,虽然两次对比都不严谨,但是还是得出了一些结论,第一次的结论是260在50感光暗部细节比D800好,长爆模式140感光亮部还原不如D800e

第二次对比因为他没有注册软件,用破解软件解我的RAW,出了不少彩色噪点所以没法对比,实际上我用注册版本解没有任何彩色噪点,可见我 Flickr IQ260 相册 http://www.flickr.com/astral-ark , 当天拍了很多很多长曝光,几个小时地拍

因为两次对比都不严谨,所以当玩儿吧,看DXO

打开计量,而不是笼统的实际评分,D800E对比IQ180 的百分百 Screen,在色彩深度,Tone Range (更决定实际成像动态),中灰信噪比 18% SNR 这三项指标上面, IQ180 都比D800E好(低感)

D800e 只有 Dynamic Range 这一项比 180 好点滴,这代表满陷电荷,主要影响亮部能拉回来多少,朋友觉得这对风光来说是主要属性,其实不是,只要有前景有暗部中间调,依然画面是 Tone Range 决定,除非拍的是全亮部拉回来,实际想想全亮部的片能有多少又有多少意义?

换句话说,IQ260动态范围比180高半档,要260和D800E比动态还不知道谁赢呢,不过丑话说前面,其他三样都是180胜

接下来说 Print, 之前有说缩图有像素加成(非线性),具体加成没有公布(新摄影文章),不过我对DxO研究不多,对 print 研究更不多,我也好奇为何百分百强,像素更高缩下来更差,对此我做出几点猜想,待验证(本来要研究的,结构这几天女友过来了没时间看): 1. 传感器尺寸不同,边长比例,要统一成一样 Print,肯定有一方要压缩拉伸,这过程有损失,2. 900还是800像素太小,朋友说更大像素尺寸都有公式,我就假设个极端情况,都缩小成几个像素,那么高像素之间的那些层次是不是都丢失转化成一样了的呢,然后中画幅凭借色彩深度胜出,可见对比的平台还是有影响。现在手机都四千万像素了,还哪有一千万一下的机器啊,放到小尺寸,这对中画幅到小画幅不利,同理,把135打印成645那么大比对135也不利,中画幅就是目前最好数码画质供打印输出,但是在这个 DXO Print 里面完全不能体现出来,看过中画幅输出的人就知道

再说两点,中画幅利用 sensor+ 技术把高像素转化为大像素,类似A7r变A7s,提供大约两档高感性能,这些是这些评测测不到的,要是单独看DXO的高感评分那就完了,搞笑地说,D800高感分比D4好,结论那么摆着,新手看了还真以为是了呢,其实呵呵,这是DXO的责任,还有,那只不过是个做软件的,连台MTF仪器,激光干涉仪都没还做镜头测试,我只能说呵呵,这种评测看着玩就好,好多人真当圣旨一样,经常发生这个网站好的头在那个网站不好,实拍又是一个样三种结果,具体是什么样还得自己买

最后点,中画幅镜头优势,成像结实度等很多方面都比 135 好,不要以为 135 有一两点有优势就是哪个好,具体买哪个看需求,要是我是体育记者我肯定不买645, 我爱扫街我也不会拿 645,看好自己的需要才是硬道理
[9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4-4-30 09:30
打个托马斯 发表于 2014-4-29 23:14
为什么降到800万像素的基准?它是一个专业的评测指标吗?如何测试?方式如何的呢?渴求资深大哥您资料发送说明噶。。。十分感谢!。。因为这方面的书籍根本找不到。。

严格地说,不是”降到800万像素“,而是归一化到800万像素(如果相机少于800万像素,则要”升“到800万像素)。dxo测试的假设条件是用相机出一张尺寸一定的图(12英寸?我记不得了),然后放在离人眼一定距离观测。这时候,800万像素正好满足这样的出图需要。在dxomark网站中,这样的测试图表称为print。

从顶贴看,楼主主要还是关心单个像素(也就是俗说的100%)的动态范围指标。在dxomark网站中,这样的测试图表称为screen。

下图是楼主所比较的D800e、IQ180和645D三部相机的”动态范围“这一screen测试图表。也就是反映了三部相机在各ISO下,单个像素的动态范围。如何解读,就看楼主自己了。

[8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4-4-30 09:22
打个托马斯 发表于 2014-4-29 23:14
为什么降到800万像素的基准?它是一个专业的评测指标吗?如何测试?方式如何的呢?渴求资深大哥您资料发送说明噶。。。十分感谢!。。因为这方面的书籍根本找不到。。

打个托马斯 发表于 2014-4-29 23:21
如果是这样,数码后背的优势难道就仅仅只有分辨率以及颜色还原上的优势了吗?

先回答楼主的两个问题。

1)分辨率,也就是细节更多。因此可以出更大的图。这是后背高像素带来的好处。”像素为王“这句话不仅仅是说说的。能出大图,或者说在同样大的出图尺寸下,能保留更多的细节,是后背的最大优越性之一。

2)颜色还原是否比135有优势,俺个人观点是没有。这个可以讨论。不过首先要定义什么叫”颜色还原“。

此外,后背还有其他135相机所没有的优点。比如

1)能和技术相机相配合,进行移轴、俯仰等动作。其实这些事严格来说135也可以做。不过因为市场太小,主流相机公司都不愿意正眼看就是。

2)可以使用更小的光圈。因为135的像素密度太大,边界衍射光圈DLA就不可能很小。在小光圈下,图像分辨率会受到影响。中幅这个问题要小的多。 本帖最后由 laopai 于 2014-4-30 09:33 编辑

[7 楼] FeiFeiCQ [资深泡菜]
14-4-30 07:25
与新的比不知道但与老款比的确cmos还是有其优势,或说不差!但楼主忽略了那种动态范围下恢复后的画质方面的问题……一句话还是该怎么用就怎么用!你用心拍135一样出大片,看参数不掌握机器特性给个iq280也没啥用
[6 楼] 葫芦洞主 [老坛泡菜]
14-4-30 02:42
一张片子一般能控制好5-6档光比已经了不起了。关于DxO动态范围的讨论可以搜无忌的帖子,包括一位网名为“spot”的论文。

数码后背仅是中画幅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画幅大小对镜头设计的影响进而对最终成像都有影响。对我来说最吸引我的当然是画质(色彩厚度、后期可调整范围(包括动态范围)、画面清晰度(!)、通过移轴改变透视和景深、低感画质追求)。在这方面没有反光镜及具有移轴功能的使用数码后背的“技术相机”(Linhof techno, Alpa, Arca, Cambo等)表现更是突出,尤其在广角和中焦方面。
[5 楼] 打个托马斯 [泡菜]
14-4-29 23:21
如果是这样,数码后背的优势难道就仅仅只有分辨率以及颜色还原上的优势了吗?
[4 楼] 打个托马斯 [泡菜]
14-4-29 23:14
为什么降到800万像素的基准?它是一个专业的评测指标吗?如何测试?方式如何的呢?渴求资深大哥您资料发送说明噶。。。十分感谢!。。因为这方面的书籍根本找不到。。
[3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4-4-28 19:37
事实上,顶楼所列的dxo指标是所比较的传感器归一化到800万像素以后的结果。真正100%下单个像素的动态范围的差别更大。

今晚有其他事情,明天可以上图讨论。 本帖最后由 laopai 于 2014-4-28 19:38 编辑

[2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4-4-28 19:27
dxo的测试和结论是对的。动态范围和幅面无关。

动态范围由两个因素决定:第一,单个像素的面积;第二,传感器研发时的半导体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