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 今天就行动5代
[泡菜]
14-5-11 23:55
初入大画幅,买了一台国产的frica45玩,配了几个二手的片夹,什么fidelity elite牌子。 安装的时候我在想 1、在毛玻璃上对准了,可是片夹装进去,如何保证胶片平面就在毛玻璃位置??这个公差,由机身的精度、片夹的精度、胶片的平整度三个因素决定,这三个公差积累起来,我觉得怎么着也超过0.5mm了。尤其是片夹的胶片导轨,我看那个空隙差不多有1mm厚度,进口胶片不说了,用国产的公元,上海,貌似都稍微有些弧度,装进去肯定不可能100%平整。 那么会不会出现,对准了,但实际拍出来不准?胶片移位1mm,恐怕是很大的误差了吧。 求解惑
|
[14 楼] 今天就行动5代
[泡菜]
14-9-20 23:46
多谢解惑 这个马甲被关了很久的禁闭,才放出来..........
|
[13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4-9-14 19:53
绿影室 发表于 2014-09-14 17:32绿老解释确实很棒! 楼主与我当年一样<img src=\"/static/image/smiley/xitek/hahaha.gif\" border=0>1)先说机器:这主要体现在磨砂玻璃(后框的高度)。也就是说磨砂面到框的最高点(有的机器后框是有凹凸的)。这个数字应该为4.5mm.您可以用千份卡尺(或深度尺)量一下这个数字。如果不准那就调到这个数字。2片盒:理论之上这种抽拉式装片的都会有公差(否则片子装不进去了)。片盒的深度(由外口到内底)应该是4.7-4.8mm(胶片大概在0.2-0.3厚度). 因为装上片子后要敏合磨砂玻璃4.5的数据。当然这是标准片盒的数据,以前有一些片盒比如老的木质片盒还有6张快装片盒都不是按照4.5玻璃来匹配的。因为大画幅基本上都用相对小的光圈拍摄(还有物距的关系),因此误差是可以被忽略的。但是当拍摄微距甚至于显微摄影这公差就无法忽略了。Sinar在这个问题上生产出单张压片后背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我曾经对比过这两种后背在常规拍摄的结果,觉得可以忽略。 本帖由 V2.5.0 iPhone 客户端发布
|
[12 楼] 绿影室
[陈年泡菜]
14-9-14 17:32
今天就行动5代 发表于 2014-5-11 23:55  初入大画幅,买了一台国产的frica45玩,配了几个二手的片夹,什么fidelity elite牌子。 安装的时候我在想 1、在毛玻璃上对准了,可是片夹装进去,如何保证胶片平面就在毛玻璃位置??这个公差,由机身的精度、片夹的精度、胶片的平整度三个因素决定,这三个公差积累起来,我觉得怎么着也超过0.5mm了。尤其是片夹的胶片导轨,我看那个空隙差不多有1mm厚度,进口胶片不说了,用国产的公元,上海,貌似都稍微有些弧度,装进去肯定不可能100%平整。 那么会不会出现,对准了,但实际拍出来不准?胶片移位1mm,恐怕是很大的误差了吧。 求解惑 楼主与我当年一样  1)先说机器: 这主要体现在磨砂玻璃(后框的高度)。也就是说磨砂面到框的最高点(有的机器后框是有凹凸的)。这个数字应该为4.5mm.您可以用千份卡尺(或深度尺)量一下这个数字。如果不准那就调到这个数字。 2片盒: 理论之上这种抽拉式装片的都会有公差(否则片子装不进去了)。片盒的深度(由外口到内底)应该是4.7-4.8mm(胶片大概在0.2-0.3厚度). 因为装上片子后要敏合磨砂玻璃4.5的数据。当然这是标准片盒的数据,以前有一些片盒比如老的木质片盒还有6张快装片盒都不是按照4.5玻璃来匹配的。 因为大画幅基本上都用相对小的光圈拍摄(还有物距的关系),因此误差是可以被忽略的。但是当拍摄微距甚至于显微摄影这公差就无法忽略了。Sinar在这个问题上生产出单张压片后背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我曾经对比过这两种后背在常规拍摄的结果,觉得可以忽略。
|
[1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4-9-14 14:25
别说45了,我拿810还有1114,镜头光圈全开着拍,景深就那么一层纸厚,照样清晰。国产相机精度也不差的。顺便说一下不是广告,810是老豆腐,1114是老高的。
|
[10 楼] 骑士与狗
[禁言中]
14-9-14 09:07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4-9-14 08:21  木头机器呢? 国外的木头机器没听说有这问题。只见过TOYO, SINAR 强调他们厂家出的片盒如何精密的广告。但SINAR的贵得离谱。 如没把握,拍一张黑白用放大镜看看就知道了。我还有几十个fidelity elite的片夹, 也拍了无数4*5的片子,没发现这两牌子片夹有任何问题。印象中片夹的边的 胶片面深度是4.5mm,相机的导轨到毛玻璃的 毛面也应该是4.5mm.
|
[9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4-9-14 08:21
骑士与狗 发表于 2014-9-14 08:12  哇,原来是沙发。 补充点,主要看国产相机的精密度,国外的名牌相机没听说有问题。 木头机器呢?
|
[8 楼] 骑士与狗
[禁言中]
14-9-14 08:12
骑士与狗 发表于 2014-5-12 01:07  国产相机没用过,但 fidelity elite的片夹有很多,也拍过无数柯达和富士的胶片,没在对焦精度出过问题。 另拍大幅,我用光圈都在F32以上,除了很特殊的情况才用大光圈。 哇,原来是沙发。 补充点,主要看国产相机的精密度,国外的名牌相机没听说有问题。
|
[7 楼] 汪大壮
[资深泡菜]
14-9-13 22:08
|
[6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4-9-13 20:49
这个产品45片夹存在有百年的 ※※啦 楼主是最聪明的 大家都没有发现 这个问题 提得好 坑定 不精确
|
[5 楼] 秦小平
[资深泡菜]
14-9-13 17:22
今天就行动5代 发表于 2014-5-11 23:55  初入大画幅,买了一台国产的frica45玩,配了几个二手的片夹,什么fidelity elite牌子。 安装的时候我在想 1、在毛玻璃上对准了,可是片夹装进去,如何保证胶片平面就在毛玻璃位置??这个公差,由机身的精度、片夹的精度、胶片的平整度三个因素决定,这三个公差积累起来,我觉得怎么着也超过0.5mm了。尤其是片夹的胶片导轨,我看那个空隙差不多有1mm厚度,进口胶片不说了,用国产的公元,上海,貌似都稍微有些弧度,装进去肯定不可能100%平整。 那么会不会出现,对准了,但实际拍出来不准?胶片移位1mm,恐怕是很大的误差了吧。 求解惑 都有了相机片夹拍了看看不就结了吧
|
[4 楼] 秦小平
[资深泡菜]
14-9-13 17:22
今天就行动5代 发表于 2014-5-11 23:55  初入大画幅,买了一台国产的frica45玩,配了几个二手的片夹,什么fidelity elite牌子。 安装的时候我在想 1、在毛玻璃上对准了,可是片夹装进去,如何保证胶片平面就在毛玻璃位置??这个公差,由机身的精度、片夹的精度、胶片的平整度三个因素决定,这三个公差积累起来,我觉得怎么着也超过0.5mm了。尤其是片夹的胶片导轨,我看那个空隙差不多有1mm厚度,进口胶片不说了,用国产的公元,上海,貌似都稍微有些弧度,装进去肯定不可能100%平整。 那么会不会出现,对准了,但实际拍出来不准?胶片移位1mm,恐怕是很大的误差了吧。 求解惑 都有了相机片夹拍了看看不就结了吧
|
[3 楼] 2480016831
[泡菜]
14-9-13 13:26
嘿嘿,楼主肯定是干机械这行的。公差误差什么的,生活中很困惑哦。
|
[2 楼] 骑士与狗
[禁言中]
14-5-12 01:07
国产相机没用过,但 fidelity elite的片夹有很多,也拍过无数柯达和富士的胶片,没在对焦精度出过问题。 另拍大幅,我用光圈都在F32以上,除了很特殊的情况才用大光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