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段时间的p45+,现在想起置换p65+纠结中
436 7
[1 楼] 雄民 [泡菜]
14-5-20 07:32
我康太时645用户2012年全新买入C口P45十,在使用中感觉康太时的35广角在P45+上的发挥不出广角的效果(不够广)而p65+在康太时645上算是全幅在广角使用上会更广,但很多玩家又认为p65+没有P45+画质和暗部的细节丰富,而p65+是6000万像素对康太时有点压力,本纠结中求解答?
[8 楼] fotofans62 [资深泡菜]
14-5-25 16:11
器材更新用无止境!钱永远不会多!如果有闲钱、闲时和闲力,换下不如意的,购买随心如意的,何乐而不为了?

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能够把玩这些爱物的时间空间更是有限的。为何不让自己开心些快乐些
[7 楼] 小鱼1980 [资深泡菜]
14-5-21 20:42
雄民 发表于 2014-5-20 22:53
多谢法光等前辈的精辟的解释,使我矛塞顿开,我在器材的选择上我是犯了最低级的错误应该一步到位买最好的,就不会有现在的纠结,多谢各前辈解答。
雄民兄非但没有出误区,又多了新误解,数字时代,哪里来得一步到位
以我的愚见,你这个升级的理由是不充分的,你是说45+在康泰时645的35头上不够广,充其量35头在全幅就是21mm的样子,记得你有alpa系统的28还是32,难道还不够康泰时的35在全幅上广,就p45+来说,28的话已经超过,32就旗鼓相当,除非你是说21mm还不够,那就只有全幅ccd了,而且65+理论上说应该是全幅后背里头底层的,当然康泰时的用法和alpa是不同的;
另外我觉得你升级的可行性不大,因为前提你是要出45+,而且价格没啥优势,除非你是不在乎能不能出掉45+或者是愿意较低价格出掉45+;
就目前的状态,升级在不差钱或者升级有回报的前提下,入手iq260是最合理的。
仅仅个建,兄台认为不合理,一笑而过即可
[6 楼] 雄民 [泡菜]
14-5-20 22:53
多谢法光等前辈的精辟的解释,使我矛塞顿开,我在器材的选择上我是犯了最低级的错误应该一步到位买最好的,就不会有现在的纠结,多谢各前辈解答。
[5 楼] 孤独的永恒 [泡菜]
14-5-20 20:42
也跟楼主有过相同的纠结。从p45升级到p65+,虽然加了相近10W,但使用后感觉一切都是值的。从此以后得到总结是: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上最好的,省得后悔!
[4 楼] 法光 [泡菜]
14-5-20 10:14
抱石斋主人 发表于 2014-5-20 09:47
法光老师这般现身说法,真是再真实不过了、再诚恳不过了,确实如此,选择高端器材是对的,但是选择适合自己现有拍摄水平和拍摄需求的高端器材才是至关键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把器材档次一再拔高,而自己的摄影技术档次则荒废没落不断降档次。值得反思,我亦如此,共勉。


谢谢主人兄!我也是实实在在烧过来的,能烧出来已经觉得很难很难了,用现在比较平和的心态再返回来看器材才觉得每一个机器、每一个镜头都跟我们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特点和优秀之处,只是你在不了解的时候做出了不应该的期望和不适当的决定导致出现不理想的结果而已!就好像我经常说的:把18米长的半挂车用来往山沟里的地里送粪和用三轮车往一千公里外的港口送货是一样的道理:不是那个车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没有正确使用的问题!
[3 楼] 抱石斋主人 [陈年泡菜]
14-5-20 09:47
法光 发表于 2014-5-20 09:39


器材的纠结是摄影的标配!
大部分的玩家都是因为自己手里的器材不够多所以都会犯一个同样的思维错误,就是总是觉得没有的那个器材就是自己最需要的!我跟你也一样的,我买了哈苏的CFV16以后,突然又一次发现在205TCC上的FE50头没有广角,赶紧买了一个CFE40/4,觉得好一些了,但是看到人家用CFV50的广角效果后又买了一个CFV50,但总是觉得效果并没有人家的好!那就再想办法提高器材的档次吧:买了ALPA的12TC和12STC,当然又要买几个类似于ALPA的罗顿斯得32/4俯仰镜头等等,调了后背接板后突然又觉得调图的感觉实在不如意,那就继续烧吧:又买了一套飞思的IQ180,再学习调图的基本知识等等等等;结果突然发现很多调图的基本理论在原来的黑白胶片的摄影理论基础里面!就又大批的拍一些黑白的胶片和冲洗,返回来再继续学习调图,发现调图的技术稍稍有一点提高了!再返回来突然发现,所有的器材我都没有真正的利用和发挥应该发挥它的基本作用和功能!我现在才体会到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还是自己的头最重要!
所以我觉得你现在的问题是纠结的一个局部而已:因为P65+的广角但P65+又对镜头和拍摄提出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不一定是P65+的暗部不如P45+的好,而是你的现有镜头和你的习 ...


法光老师这般现身说法,真是再真实不过了、再诚恳不过了,确实如此,选择高端器材是对的,但是选择适合自己现有拍摄水平和拍摄需求的高端器材才是至关键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把器材档次一再拔高,而自己的摄影技术档次则荒废没落不断降档次。值得反思,我亦如此,共勉。 本帖最后由 抱石斋主人 于 2014-5-20 09:52 编辑

[2 楼] 法光 [泡菜]
14-5-20 09:39
雄民 发表于 2014-5-20 07:32
我康太时645用户2012年全新买入C口P45十,在使用中感觉康太时的35广角在P45+上的发挥不出广角的效果(不够广)而p65+在康太时645上算是全幅在广角使用上会更广,但很多玩家又认为p65+没有P45+画质和暗部的细节丰富,而p65+是6000万像素对康太时有点压力,本纠结中求解答?


器材的纠结是摄影的标配!
大部分的玩家都是因为自己手里的器材不够多所以都会犯一个同样的思维错误,就是总是觉得没有的那个器材就是自己最需要的!我跟你也一样的,我买了哈苏的CFV16以后,突然又一次发现在205TCC上的FE50头没有广角,赶紧买了一个CFE40/4,觉得好一些了,但是看到人家用CFV50的广角效果后又买了一个CFV50,但总是觉得效果并没有人家的好!那就再想办法提高器材的档次吧:买了ALPA的12TC和12STC,当然又要买几个类似于ALPA的罗顿斯得32/4俯仰镜头等等,调了后背接板后突然又觉得调图的感觉实在不如意,那就继续烧吧:又买了一套飞思的IQ180,再学习调图的基本知识等等等等;结果突然发现很多调图的基本理论在原来的黑白胶片的摄影理论基础里面!就又大批的拍一些黑白的胶片和冲洗,返回来再继续学习调图,发现调图的技术稍稍有一点提高了!再返回来突然发现,所有的器材我都没有真正的利用和发挥应该发挥它的基本作用和功能!我现在才体会到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还是自己的头最重要!
所以我觉得你现在的问题是纠结的一个局部而已:因为P65+的广角但P65+又对镜头和拍摄提出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不一定是P65+的暗部不如P45+的好,而是你的现有镜头和你的习惯(包括拍摄习惯和后期的习惯等等)更适应这个后背而已!更换一个后背除了能给你带来你所期望的一点目标后还会带来很多的更高的要求,比如电脑的速度、硬盘的数量和大小、镜头的适应不适应等等,然后再发现高像素的数码后背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发现它的分辨率太高了,机身的精度又不足以支撑后背的分辨率等等!所以等你真正换到P65+或更好的后背以后你会发现你还要换像ALPA的机身才行!当然,镜头也会随着机身的改变而改变,是吧?!
说了这么多,我承认自己是器材控,不过我现在基本已经走出来了!
其实我想对你说的是,器材以及对器材的投资是一方面(依据个人的情况定),真正该花大资本(不一定全部是钱---但包括钱以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已及必要的钱-----哈哈,还是绕不开钱!)多投资投资自己的头!----可惜很多人都是觉得在器材上投资很舍得,但是一旦投资自己的软件就有些舍不得!哈哈!就和我们常到大酒店所感觉到的一样:一流的硬件、二流的思路、三流的管理、四流的服务、五流的评价。。。。。哈哈!说的太多了!希望能理解!不好意思!个人之见不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