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空空的』旅行十年
1433 39
[1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6-29 22:38
十年前来到欧洲,说,我就是来看世界的。

一不小心在这里已经安定下来那么久了,旅行则是平常生活里最亮丽精彩的事——世界看了不少,但是远远还没看够!

而自从陷入了平常人的生活里,上班、回家、陪老婆、看孩子。平日跑来跑去、周末的屁股又能在沙发上留下阿空的烙印。工作的原因,起飞、降落都不是为了自己,到的地方越来越多,却更多是拍下mental picture。说走就走,但是不是旅行。

开这个帖子就为了一个原因:不能这样过!
希望每周能够从硬盘里拿出一些照片,重新捡起以往的激情,回顾一下这十年。

欢迎来看 #妙手空空的每周一片#!照片主要来自欧洲,也会有很多南北美洲。

今天先发第一张 - 红衣飘飘的潘帕斯草原。

这张照片摄于2011 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往门多萨的图中,在潘帕斯草原的高速公路上。

本帖最后由 妙手空空 于 2014-11-7 16:38 编辑

[40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5-3-2 19:14
25 - 穿过柏林的墙

虽然已经残破,但是绝对错过不了的就是这墙。在柏林好几个地方,还有完整保存的——或者就算残破却依然立在那里的——当年的柏林墙。有的孤独的立着,有的依旧连成一片,讲述着当年的故事。有人爬上墙就看看对面的世界,有人从墙下挖了地道过去了,有人从墙上翻过,却在另一边倒下在了奔向自由的路上……
再次把这黑白的※※印在了胶片上。

视野穿过了墙,看到了另一边流动而过的时间,而这墙才是真正穿过了时间,记载了※※的胶片啊。
[39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5-2-3 01:55
24 - 最爱意大利之托斯卡纳

欧洲国家各有风情,但是最爱的绝对是意大利。从南到北从大陆到岛屿,处处有各不相同的风景,每到一处,总能遇到有意思的人和事,最重要的是,有好吃的好喝的!比如图中这个地方,位于托斯卡纳地区,叫做Montepulciano。这么多年以后,除了从这个高塔上看出去的城市全景和远处的托斯卡纳标准风光,别的什么景致已经在记忆里模糊了,但是有两样事情绝对不会忘,那就是几十欧元一根的Salami 香肠和全托斯卡纳地区最好的葡萄酒!一走进卖香肠的店里我们就知道空着手是走不出去的了,最后收获的是一大根茴香味的Salami,从此之后爱上茴香Salami,但是从此之后,再也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茴香Salami。另外就是葡萄酒。托斯卡纳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葡萄酒产地之一,而Montepulciano 则是其中的精华,那一口淡淡的留香至今不能忘怀~

当年我们在托斯卡纳住下来玩了一整个星期,在这里发的第一张照片却包含了我这吃货的最高贵精神~只想告诉大家,一定要等到某一个盛夏,带上你的相机短裤拖鞋草帽和你最好的胃口,托斯卡纳不会让你失望的!
[38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5-1-30 22:04
深山老汉 发表于 2015-1-30 04:58
哪里是两手空空啊?分明是每一幅作品都沉甸甸的。摄影艺术范儿。


感谢感谢!
过奖了,说得俺有文艺青年的赶脚啊
[37 楼] 斜房子 [泡菜]
15-1-30 09:46
just for you
[36 楼] 深山老汉 [资深泡菜]
15-1-30 04:58
    哪里是两手空空啊?分明是每一幅作品都沉甸甸的。摄影艺术范儿。
[35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5-1-29 16:41
23 - 话说捷克 I

要说捷克,离我住的地方只有一个小时的距离,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不说这已经是东欧和西欧的区别,不说两个国人的性格的区别,就说一跨过边境线,就顿时变得杂乱的景色,多了好几分社会主义国家城乡结合部的感觉,就会让你顿时兴奋起来,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咯!

曾经跟一帮人跨过边境线,就在那边一点点的地方去玩Paint Ball,为什么去那里呢,因为那里允许使用在德国被划分为“武器”而禁用的枪!大家全副武装爽了一天之后,我是不会告诉你有人要悄悄的去买很多比德国便宜得太多的香烟的。

刚才说到的杂乱的景色还包括了,在边境这头就能遥望到的林立的红灯小区。在某个村子的周围林立着各种各样花枝招展的广告牌,而且,捷克妹子很漂亮的,你懂的。当然如果你只走高速,那是看不到这些的,如果你想体验一下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那就早点下高速来转转吧。

[34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12-1 19:34
22 - 在巴塞罗那走街串巷

巴塞罗那是个很简单的城市,花一两天逛完城里聚满游客的景点,就可以开始在城里闲逛。这就是认识这个城市的最直接的方式。

稍微新一些的巴塞罗那,四四方方很规整,都让人觉得有点不像西班牙的风格。但最老的巴塞罗那老城保存完好,从加泰罗尼亚广场(Placa de Catalunya)到巴塞罗那海滩(La Barceloneta),从任何一条小街进去,都能让人流连忘返。让自己迷失在老城里,不时进入某家小店看着很别致的手工艺品,然后在街角小咖啡店坐下来,不喝咖啡,而是点一杯纯热巧克力,或者从某非常本地化的小肉铺买点火腿吃,要不然就仅仅是穿过狭窄的胡同,看着人来人往的生活,就能够让人懒洋洋的度过一下午。

最西班牙的生活方式,关键字就是,懒洋洋。
[33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12-1 19:32
行者幽云 发表于 2014-11-24 22:28
这张马儿很喜欢。


感谢感谢!
这张也是我的最爱之一
[32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12-1 19:25
行者幽云 发表于 2014-11-24 22:28
这张马儿很喜欢。


感谢感谢!
这张也是我的最爱之一
[31 楼] 行者幽云 [泡菜]
14-11-24 22:28
妙手空空 发表于 2014-07-21 08:07
09 - Alejandro

作为一个潘帕斯草原上长大的小伙子来讲,Alejandro 是很腼腆的,至少以前多年的印象里提到阿...
这张马儿很喜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30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11-24 17:50
21 - 阳光下的伦敦 II - 贝克街221b
[29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11-24 17:39
21 - 阳光下的伦敦 II - 贝克街221b

[27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11-4 17:56
20 - 与布拉迪斯拉发的短暂相会

布拉迪斯拉发是一个不太熟悉的首都,就像斯洛伐克本身,很多人都免不了一定要把它和捷克连起来说,“就是捷克斯洛伐克那个斯洛伐克么?”※※留下的印记很深刻。而它在※※上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普莱斯堡(Pressburg),则更深深的留下了曾经长期被日耳曼、奥地利统治的痕迹。

而这个城市本身,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也就50 公里。把它说成维也纳的后宫对它有点不敬,但是那感觉也差不太远了。它还是唯一一个跟两个国家——奥地利和匈牙利——接壤的首都。多瑙河从德国黑森林出发婉转流经维也纳,把布拉迪斯拉发连了起来,奔向布达佩斯。茜茜公主当年就是沿着这条线路,用她的魅力征服了东欧。而有一条很有名的自行车道,叫做多瑙自行车道(Donauradweg)就是沿着多瑙河,穿过维也纳和布拉迪斯拉发最后来到布达佩斯。

说来又对这个城市有些不敬了,我们如果不第二次来维也纳,或者以后如果不去布达佩斯,我想我是不会专门来布拉迪斯拉发的。而真的在城里开始漫步的时候,才能发现这个城市独特的味道。保存完好的巴洛克风格的房子,有着强烈的罗马风格的城市规划,以及能在城里不时发现的一些很有意思的雕塑,让人不由得觉得很有熟悉而又有亲和力。而我们又正好赶上某一个有些宗教意味的日子,天主教堂门口挤满了人,人们虔诚的祈祷着。

阴晴不定的这个下午却也十分的悠闲自在,亲切的布拉迪斯拉发,希望后会有期吧!
[26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10-27 06:09
19 - 夕阳落在里斯本 III

葡萄牙人觉得很郁闷的一点就是,这个曾经是海洋霸主的国度,现在总是被认为是西班牙,而且海外的影响力随着没几块殖民地了,地位也大不如前。这总让大航海时代的鼻祖牙痒痒。但是有一点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像——不知道谁学的谁的,或者是地中海周围的人民都这样——那就是不管国家兴荣还是衰落,自家的幸福生活是绝对不会受到影响的,天性的乐观,卖鱼的小二都能让你很开心。
这样的乐观,或者是源自这里总是不会缺了的阳光吧。

在阳光下我们就这样缓缓的散步,穿过城里大街小巷,唯一的目标是,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圣乔治城堡。穿过了半个城来到城堡下面的时候,入口是那么的不起眼,还不如高额的门票让人记忆深刻。而进去之后,深深地感到这座有一千多年※※的承载着古老葡萄牙的※※的古老建筑在夕阳下散发着豪情的魅力。俯瞰里斯本城,遥想着当年的盛世,跨越了大半个地球的达伽马英雄般的凯旋,在这里接受国王的迎接。古老的炮台指着远方,述说着一次次保卫里斯本的故事。直到夜幕降临灯火渐渐辉煌,这一天的第二半慢慢的铺展开来。

而我们的旅行也到了尾声。带不走的是阳光,带的走的是懒洋洋的惬意。
对夕阳落下的里斯本说,一次不够,我们还要来!

[25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10-14 21:01
蓝色的莫雷诺冰川 3

[24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10-14 20:56
蓝色的莫雷诺冰川 2 本帖最后由 妙手空空 于 2014-10-14 21:01 编辑

[23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10-14 20:53
18 - 蓝色的莫雷诺冰川

穿过了智利-阿根廷边境,巴塔哥尼亚的风景变得越来越野性。由百内公园的秀美慢慢的增加了很多黄土和狂风,直到长途客车把我们带到了El Calafate这个小城。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莫雷诺冰川—— Glaciar Perito Moreno。

莫雷诺冰川是世界上第三大淡水储备库。巨大的冰原从山中延伸出来,踏上阿根廷湖(Lago Argentino),作为世界上仅存的几个没有消亡的冰川,它不断向陆地挺近,周期性的会碰到陆地,将阿根廷湖一分为二,然后羞涩的消融、再往回退去,直到过几年再次碰到陆地。

冰川十分坚固,甚至在盛夏也不会完全融化,只是能听到一阵阵冰块裂开的声音,轰隆隆的低沉的声音,犹如这沉睡的巨人在梦里述说一般。这种声音在靠近的时候听,十分的震撼。我们乘坐了驶向冰川的游船,到了离冰川只有大约50米的地方。冰川在阳光下,根据阳光的角度和空气的湿度,会呈现出不同的蓝色,时而清亮,时而深邃,大自然变着它擅长的魔术。这雄伟的蓝色巨人,豪爽的趟在我们面前,不停地有震慑人心的低鸣声从四处传出,如大地裂开般的声音就是巨人的呼噜声吧!船上的人们本都静悄悄的听着,忽然就可能某一块冰掉了下来落入湖中,大家禁不住发出低声的欢呼。十分的渴望某一块大冰轰然倒下,然后我能用我的镜头抓住这神奇的景色,但是大自然当然是有它的矜持,能够等得到的,只能是那些有心坚持的人,而我们这样的匆匆旅客,只能在感叹中长舒一口气之余,不舍的离开。

除了大峡谷,这就是让我最感震撼的大自然,如此纯粹的壮丽,让我感到人类如此的渺小。

[22 楼] jlcah [老坛泡菜]
14-10-9 19:46
好帖!长见识了。
[21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10-9 17:53
17 - 震撼大峡谷 I

美国西部是一个宝地,旅行的人能够找到各种口味的景色。但如果只去一趟美国,而在美国只去一个地方,我的选择会是大峡谷。在去之前是这样想的,在回来之后仍然是这么觉得。

最让人怀念的就是初次见她时那种难忘的感觉——不管之前看过多少照片,真正站在她面前的时候,感觉到的是完全的被征服,浩瀚、沧桑、浓烈、震撼。

从Flagstaff 驶向大峡谷南缘,终于踏进了国家公园的地界。迫不及待的冲向了峡谷边缘。在夕阳下,红色的大地铺展在我们面前,仿佛万物顿时沉寂了下来,而无声却胜有声的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一条裂缝,大地犹如被一把斧子劈开一般,顺着地壳的纹路裂开,裂开之处,涌入科罗拉多河,奔流着将这壮丽的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蜿蜒的带向远方。

而我正在浮想联翩的时候,画面的静止被出现在我镜头里的那个渺小的人的背影顿时打破。迎着强大的风,他稳稳的坐在那里,人与自然融在了一起。有人的风景,才是最美的风景,不是么?
[20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9-15 15:09
16 - 纽伦堡的片段 I

七年前我还在用一台Contax T2 孜孜不倦的,在街上任何地方拍下吸引了我的眼睛的画面。在德国用正片拍摄是尤其的昂贵和不方便,也使得在每一次按快门之前真的会考虑很多很多。在现在这个已经很少拿出胶片机的年代看来,那一段的经历也是尤其的珍贵。

曾在纽伦堡住过五个年头。虽然这个城市挺不引人注目,但这里是巴伐利亚第二大城市,弗兰肯地区中心,经济发达,生活成本不高,是个很适合居住的地方。离开了好几年了,还时不时会甚是想念。

在Fleischbrücke 上(中文是通俗易懂的“肉桥”)时常会有手工艺人和周围农民的集市。每次从这里经过,都会觉得这就像是中世纪的那种大家来赶集的情景。而现在对我们来说,则更多是凑热闹,真正会从这里买东西的人已经很少,即是这里的东西都很珍稀或者特别。而正是这些小活动,加上比如每年一次的“吟游诗人节”这样的民间节日,让纽伦堡这个城市显得特别有※※感的活力。

[19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9-1 22:50
15 - Alejandro II

Alejandro 帮我们安顿了下来。旅途的劳顿还没有时间消散在这树林深处的农场里,而刚才接待我们的大妈不冷不热的态度以及完全听不懂的阿根廷山区西班牙语给了我们闷头一棒。一方面有些焦虑接下来的几天怎么过,一方面乐观的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好好的探索一下这个农场。毕竟在潘帕斯草原上过这么几天是早就在心里边成为了阿根廷之行的亮点了。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是一个在去某个地方之前,不知不觉就会对这里有很多的想法,描绘在心里,是设想也好,是幻想也好,已经有一副图画。这总是带给我极大的憧憬和那种盼望的快感。但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这样的图画里是没有办法描绘人的,而人才是决定了旅行的最重要因素。

Alejandro 就是这次的X 因素,什么经历都由他引出来。话说我决定在收拾包包之前,先拎着相机出去探索一下。刚走过我们的小屋外的转角,走向树林中的大空地,就发现Alejandro 飞一般的从前边跑过。发生了什么事情?

顺着他跑的方向看过去,不远处一匹高大的黑花马嘶叫着、马背上有一位并不算强壮却很精干的男子驾着马跟一匹白色斑点马纠缠在一起,白色斑点马被另一位大哥拉着,却使出浑身的力气要挣脱,眼看大哥就要拉不住。Ajelandro 扔下手里的东西一起拉,而黑马背上的男子驾着黑马毫不犹豫的向白花马背上压去!旁边三只狗大声叫着助威、快速的奔跑着围成一个小圈,而两马不断交错,尘土四溅,马蹄声如鼓点,马嘶声震天——终于,白花马的气势被压了下去,三个人把它掀翻在了地上,刚才在马背上男子还按住马头狠狠给了它一脚……就在我觉得太紧张刺激、看不下去了的时候,他们仨已经再次拉起了连说“服了、服了”的白花马,取下了它背上的鞍,牵着它走向了马圈。

Alejandro 这才告诉了我,这白花马并不是野马,而是一匹从小被放养的马,长到壮年还从来没被骑过,需要被驯一下。它被套上了鞍绳之后十分不乐意。而马背上的男子则是一名职业牛仔,人称Gaucho,自然要给它一个下马威。虽然不是驯野马,却也紧张刺激非凡。原来以前看到的照片里的Gaucho 高高壮壮,帅气逼人,带着牛仔帽,穿着衬衣皮裤还戴着一堆饰品的,都是市场公关,而亲眼见到的牛仔,不到一米七的个头,其貌不扬,却是最真实的活广告,绝对不会辱没Gaucho 这一神圣的称谓!

刚刚落脚十分钟,已经让我心潮澎湃,告诉自己,来到了这个远离大城市和热闹的地区的圣路易斯山里,在这个并不“久负盛名”的农场住下的决定是对了,而且已经下了决心,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一定要骑马奔向潘帕斯!

本帖最后由 妙手空空 于 2014-9-1 22:52 编辑

[18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8-25 02:54
14 - 以旧之名旧金山 I

旅居国外的人到别处去旅行,常常会很自发的设想,这个地方适不适合我们住下来,这个地方适不适合我们的老一辈住下来。这种想法的来源很简单:我们住的地方不是故乡,我们却总想找一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故乡的地方。

旧金山就是这么个地方。

要去旧金山的决定是很容易做的:西海岸总共就那么几个大城市,不想去寒冷的西雅图的话基本上就呆在阳光州加利福尼亚吧。这里有很大的机场,有大海,如果你爱好IT,硅谷就在隔壁,隔得不远还有著名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当然是美国概念里的“隔得不远”。如果你再有兴趣放大一点看看这里的地图,那真是一块风水宝地。西临太平洋,穿过一个海峡就进到两个海湾,往北的San Pablo Bay 和往南的San Francisco Bay。海湾是海,却风平浪静,滋养着处在这么个半岛型地形顶端的旧金山。沿着湾区那星罗棋布的大小城镇,如今组成了西海岸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南边则是一大片的绿色连接硅谷,那里不只是富裕,而是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整个世界的前进。住在湾区的居民无疑是很幸福的。一百多年以前淘来的黄金,如今沉淀下来,成就了这黄金般的海岸。

[17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8-20 15:30
13 - 巴塞罗那 - 跑步去圣家堂

我们越来越喜欢去一个大城市租一间小公寓,住下来一小段时间像本地人那样生活——买菜、逛街、生活起居,最享受的就是隐入闹市的那种感觉。比起在里斯本山上的小公寓,在巴塞罗那租的房间更在市中心。往北一点是Parc del Guinardó,往西一点是Park Güell,而往南,圣家堂(Sagrada Familia)就在一个“猫跳”的范围之内。

这公寓真是在闹市,前边是一条大街,街对面的阳台上种满了各种植物,挂着大大的加泰罗尼亚旗帜,散落的椅子表明了主人很喜欢邀约三五个好友,享受绵绵不绝的阳光。而后边则很有熟悉的感觉了:一个很狭窄的天井,几乎一打开窗就可以摸到对面的窗,而对面的窗内晾着昨天刚洗的衣服。天井内传来楼上楼下空调的声音、看电视的喧闹、小猫小狗的玩耍和小孩子的哭啼——一片其乐融融各种生活交织在一起的亲切感。

在这样的环境里,在一个阳光已经慢慢变得越来越灿烂的清晨,穿上跑鞋,打开公寓楼门,来到已经开始喧闹的街道、穿过已渐渐苏醒的城市,奔向圣家堂!在照片里看到过这个壮观的百年大工地多少次,却没想到过穿着这身行头来拜访。干脆绕着跑两圈,然后在回去的路上路过一家鱼店买上几条今天刚回来的新鲜鱼。小伙伴们还在睡梦中,而我又再次隐入了这闹市……

[16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8-10 19:47
12 - 浮光苏黎世 II

当然德语区的瑞士人应该都懂标准德语的,至少苏黎世的都懂,但是你如果操一口的标准德语,你在这里就是一个土※※来的,就算你是德国人——等等,什么叫就算你是德国人,瑞士人最烦的就是德国人。进了餐馆,冷冷的服务生一看你亚洲面孔,游客吧?就一副“我们这里位子就这么点,爱坐不坐”的样子,你要是还说标准德语,那好嘛,“你是坐呢?还是坐呢?”你会觉得,这不国际大都市么,怎么这样啊?看不起外国游客,这什么世界观啊?释然了吧,其实他们也都没观过世界呢……

住这里的德国朋友告诉我,他看到很多网上评测苏黎世的酒店餐馆的,态度很差、服务很差、差评。他说,不用大惊小怪的了,“这就是苏黎世”……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接受了。

这就是苏黎世?那苏黎世究竟美不美?当然美,美得很!在一个很大的湖边、雪山是水的源头;有一条河流经这古老的城区和建筑、最后流进莱茵河;湖边古老的城区是由以前的村落融合而成——老城那一片就叫Niederdörfli,“下边的小村”的意思……加上众多的文化活动和丰富的夜生活,所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应该具有的东西这里基本都具有了。太阳渐渐西斜的时候,坐上有轨电车穿过城市,来到Central 站,以这里为起点徒步穿过河上的一座座桥、路过教堂们、走向苏黎世湖;或者往山上一拐,来到大学区,ETH 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理工大学之一,旁边则是苏黎世大学,这里给人很不一样的气氛;然后再回到河边,来到对面的Lindenhof,坐在俯瞰老城的墙边,看着夕阳映照老城、渐渐暗去却渐渐鲜活起来……这里是很美的。

尽管如此,这是一个很浮华的城市。当你穿过大街小巷的时候,抛开本地人撇来淡淡的目光,无论是街上随时呼啸而过的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还是市中心林立的高档商店,抑或是一群跟你擦肩而过的学生模样却挎着香奈儿包的年轻本地女生,无时不在提醒你,你不属于这里——就算你懂这里的语言、了解这里的文化。这种感觉,简单的来说就是,“不亲切”。

湖光泛起阵阵的浮光。

无论如何,我珍惜我还在这里的一段停留,希望落脚的生活会跟简单的游历很不一样。而到了最后我也能够笑一笑说,我接受了它,“这就是苏黎世”吧!
[15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8-4 04:37
11 - 浮光苏黎世 I
上周又出去玩了,现在就放上新鲜出炉的苏黎世吧。

说起来我是个南方人,但是“浮光”这个题目还真不是“湖光”,还真不是我发音不准。

没错,说到瑞士,大多数人想到的会是湖光、山色、蓝天白云,夏天的青山、冬天的白雪,富裕的国度,产手表、精密仪器和巧克力。这些说的都没错,而作为我们住的地方的隔壁,则会给我们很多复杂的情绪。

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在这里落脚一段时间,更能深入的体会一个城市。

首先吧,苏黎世离德国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这里人都说德语——当年我学德语的时候也打过小算盘,德语是小语种,虽然远不如英语和西班牙语在世界上吃得开,但好歹也是有三个国家的人会说——好吧,瑞士只有67% 的人口说德语啦。这里说的是一种叫做“瑞士德语”的德语,具体怎么形容呢?你知道四※※通话吧?就是“※※”,懂吧?我永远都记得当年从阿姆斯特丹回德国的火车上听到似乎仿佛有人说德语却死活都一句听不懂的情景……口音不是要命的,要命的是苏黎世人很高傲啊,你说Danke schön (德语“非常感谢”)别人不会太喜欢的,你得说Merci vielmals(法语的“谢谢”+德语的“很多次”);你说Sehr gut(德语“很好”),却发现他们更喜欢听Tiptop (应该是从英语转入德语的,意思也是“很好”);你如果对他们说,大哥俺听不太懂,麻烦说下Hochdeutsch (标准德语),说不定他会用一口※※回你“Was?! 你啷个不把我砍老诶?”

(待续)

[14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8-4 04:31
10 - 夕阳落在里斯本 II

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这里住下来。于是我们在里斯本城里山上找到了一间假期公寓,住了下来,虽然出行的时候还是不得不背上相机,还是一副旅行者的摸样,但是回来门一关,俨然已经隐入了街头巷尾之中——自我感觉还是很良好、很像当地人的!

出门两步就是集市,于是我们买来一大堆当日上市的新鲜海鲜,一行五个人大快朵颐。中国人做饭当然还得买些中国人的调料。拐弯就是一家亚洲店,同行的舜舜走了进去,店里的老板看他挑了一大堆调料就问他:“你的店开在哪里的啊?”——敢情舜舜的外貌很有亚洲超市采购经理的潜质啊!

晚饭时分打开窗,远远传来汽笛声,看着夕阳西下,打开一瓶葡萄牙红酒,吃着小丁精心烹制的五道海鲜,旅行就该如此啊~

[13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7-21 16:07
09 - Alejandro

作为一个潘帕斯草原上长大的小伙子来讲,Alejandro 是很腼腆的,至少以前多年的印象里提到阿根廷就会提到足球,提到足球就会提到潘帕斯草原的雄鹰,然后就会联想到巴蒂斯图塔那样的粗犷和马拉多纳那样的不羁。而Alejandro,如同救星般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同样是一头长发,同样有稀疏的络腮胡,但是一口充满了口音但是很流利的英语里透出来的是一种热情的内敛。

他能在这里出现,我们是很幸运的,因为他刚刚结束了他一年的环球旅行,来到父母的农场,帮父母打工管理一下这个夏天。一方面积攒一下瘪下去的钱包,一方面好好的考虑一下接下来做什么。那他之前做了什么呢?反正我是没想到他曾是一个大学生来着。他在附近的大城市圣路易斯省的圣路易斯市念完了大学,觉得自己不想做一份办公室的工作,于是去了一家农场,养牛养马。积攒了很多农场工作的经验,也积攒了一笔钱,于是去周游世界,去了很多地方,还去过中国,交过一个中国女朋友……说起这些来,他变得很健谈,眼里流出非常的生动的光。那他以后会干什么呢?反正我上次看到他在Facebook 上的照片,他跟一帮朋友在喜马拉雅山里呢!

Alejandro告诉我们这些的时候,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从住的地方的小树林里拐出来,一望无际的潘帕斯草原就在眼前。他带着我们去他家的农场范围里的一条小河。他家的一条叫做Tango 的壮年红毛狗狗在另一条已经年迈却如同一名智慧的老者迈着缓慢却沉稳的步伐的狗狗旁边串来串去,风吹动着半人高的草,如波浪起伏、在夕阳下泛着桔红色的光。

我们的旅程暂时停了下来,停在了梦想中的潘帕斯草原。

[12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7-21 16:01
08 - 定格的蓝色维也纳

用胶片拍摄的最大魅力就是,每一次按下快门之前,你会有很多的犹豫,很多的时候你是在等那个你心中完美的时刻,而你每一次按下快门之后,光和影的组合就在那或长或短的一瞬间,永恒留了下来,在一个物理的介质上,无法被修改、无法被抹去。

再等上一些时候,等这一卷拍完,等它被冲洗出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时候,你才能知道,当初的那一瞬间有没有被你抓住,是完美还是遗憾,都已定格,无法再重来。这不就是人生么……

也不知是可喜还是可惜,数码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算不出来,上一次什么时候用笔写了一封信,上一次什么时候读完一本纸质的书,上一次什么时候听磁带。生活应该是更好了,但是生活也已经变了。

就像我已经记不起上一次用胶片机照片是什么时候,也已经快要记不起这一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下的了。只记得是一个春日的午后,在维也纳老城里,离Stephansdom(斯蒂凡大教堂)就几百米,背景里就是Haashaus(哈斯屋)。小伙伴们在周围的小店里逛着,而我就在这小街上等着那个Moment。在这国际大都市市中心嘈杂的声音里、匆忙的脚步里,这位小哥的从容吸引了我,我举起了相机,犹豫了,却等到了他不经意的一回头,于是这个瞬间存在了一个物理的介质上,无法被修改、无法被抹去了。直到一个月后我拿到这张照片,我知道,就是它了……

在短暂阴郁的天气里,正片泛着很有质感的蓝色。在我们从小而来的记忆里,维也纳不就是蓝色的么?

本帖最后由 妙手空空 于 2014-7-21 16:02 编辑

[11 楼] 妙手空空 [泡菜]
14-7-14 15:33
西瓜包红包甜 发表于 2014-7-14 11:32
好看,图不在多,有故事则灵


感谢!一定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