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微距(花草昆虫)的一点体会
1427
11
[1 楼] wangsadslr
[泡菜]
14-8-1 19:40
这些年拍的不少,由于雾霾无处无时不在,看着都心烦,更甭说拍摄了。于是更多的时候在摆弄百微,好歹这个不受雾霾的影响。用的多了,于是对这个头也更熟悉些。在这里抛砖引玉,说说用百微拍摄花花草草和虫虫的一点体会。(不上图了,相关图见/thread-1326091-1-1-1.html) 一、微距摄影,最重要的是拍清楚。 微距拍摄对象一般以花草、昆虫为多。当然,人像也是百微的专擅,这里略过不谈。微距镜头成像锐利,俗话说“微距无弱旅”。无论60微、百微(腾龙90微,尼康105微)还是180微,镜头分辨率都很高,拍出来的影像锐利无比。我用的是佳能红百微,没配备闪光灯,也没有近摄皮腔等辅助设备。1:1的放大率感觉还行吧。如果拍摄风光等,用不到100%放大,加上景深等情况,出片率较高,微距就不是这样的了。微距景深非常之浅,即便是光圈收缩到11-16,也不过2、3个mm。所以,只是一个拍清楚,就不很容易。 拍清楚啥概念?起码虫虫的眼睛要清楚吧。图1是我拍的一张食蚜蝇,还算清晰。 曾经看过一位老兄拍摄出了通体清晰的昆虫, 大为惊叹。他毫无保留的说出了自己的做法,我只能羡慕,学不来。他把昆虫做成标本,用一个台子固定相机,用游标卡尺计量,以毫米为单位(好像是,记不太清楚)移动相机,拍摄几百上千张的片子合成。据他说搞摄影不过年余,但却是当之无愧的骨灰玩家。还有一位老兄改造镜头,颠覆了微距景深前的观念,更为神奇。那镜头也外卖,也不太贵,我只能膜拜。 1、光圈的选择。 既然收缩光圈不会带来景深的相应比例变化,我一般拍微距用5.6较多,有的时候到8,如果光线不好,快门速度提高不上来,就加大光圈,当然,个别时候也用到2.8。 2、焦平面的照顾。 一朵花儿,一只昆虫,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其景深大些才好。微距镜头的特点又决定了景深不可能太大,这时候就要尽量把要表现的主体放在一个焦平面上,这样,虫虫的眼睛、身体乃至翅膀在一个焦平面,就都成清晰的成像,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效果。当然,看到虫虫,先拍张再说,不然,等你找好焦平面,它说不定早就振翅夭夭了。(图2:焦平面的选择) 3、拍摄距离 刚开始拍摄,喜欢将主体拍的很大(这样才显露微距的威力呀!呵呵),尽可能的离主体近。拍摄距离近,景深浅。所以,要想景深大些,不妨离得稍稍远一点。 4、快门速度 拍摄微距,安全快门的观念要改改。一般来说,拍花草等,可以上架子,慢慢拍。虫虫们可不给你这个从容的机会。多数时候只能徒手。实际上,俺拍微距的快门按下近两万次,还木有上架子拍过。尽管镜头有防抖功能,尽管你练就了铁手功,但在100%的微距成像下,神马都是浮云。无他,风的影响非常之大,虫虫不动,但它栖身的植物却总是随风摇摆。这就要耐心等风停下。没风的时候,俺用50以下的快门拍清楚过。而有的时候,200以上的速度照旧糊。当然,如果配备环闪,无疑能大大提高出片率。 5、捏快门。 想要拍清楚,一定要做到“捏”快门,而绝不是按下快门。(要不然怎么把摄影说成捏影?)往往,你将焦点准确的对在虫虫那可爱或是可憎的眼睛上,按下快门,对,是按下,咋样?焦点也被按走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风光可以先对焦再构图,微距你试试看?所以,在按下快门的时候,要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外的其余手指和手掌,加上左手固定好相机,右手稍用力,尽力保持相机稳定不动,食指轻轻捏下,待到悦耳的咔嚓声后,方可移动相机。 6、拍摄姿势 尽量利用身体构成稳固结构。蹲下来,单腿点地,身体就稳一些。相机顶在额头,尽量使手臂贴着身体,可能的话,将胳膊肘放在腿上,这样就构成三角,比较稳定。匍匐在地也是个不错滴选择,我没试验过不好乱说。 我愚笨,即便是各种注意,拍虫虫的成功率也就不到一半。很多时候片子是糊的,我留下的,起码要能清晰的看清楚虫虫的复眼。 7、对焦 先说明,我的眼神略越差一些,看不太清楚,所以我依靠相机的自动对焦。我更换5D3,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焦系统很给力(老5D的对焦实在寒碜)。手动对焦没尝试过,如果你眼神好,不妨一试(如果手动,微调时候尝试前后微微移动身体对焦)。另外,对好焦,不能再动,否则容易跑焦。我一般是在听到“滴滴”合焦声提示时候捏快门,成功率较高。 二、背景处理 微距景深浅,背景天然容易虚化,但这并不说明背景不重要,恰恰相反,背景的映衬能更好的交代环境,突出主题/主体。拍花儿的时候,单株的花儿选择余地较大,天空(蓝天白云)是个不错的选择,也可以用纯色做背景,可就地取材,如黑色或者其他颜色的衣服。还可以在强光下拍摄,背景会因为曝光的原因隐去,效果不错。拍摄花树时候,背景容易杂乱,如果不是单拍一株花儿,而是拍花树的话,天空是个不错的选择。 拍虫虫,背景很关键。由于虫虫随时可能脱离拍摄,所以既要拍到,还要考虑背景,有点困难,需要耐心寻找时机。背景可以是花朵,比如图7、8的背景是美人蕉。图中,花瓣两片,显出了花儿的层次,比纯色要好些。 三、光线的运用 摄影是光影艺术的运用,光线在摄影中起到塑造被摄物的质感和形体的作用。微距摄影是摄影的一种,光线对于微距摄影同样重要。一株花儿,一株毛毛狗,也许看上去平淡无奇,但是如果在晨辉或者夕阳下观看,平常的景物也会生动多彩。逆光下的花草虫虫会有梦幻般的表现。逆光拍摄花草,尽量选择那些“毛茸茸”的物种,那些绒毛在逆光下有着非常好的表现,光线犹如黏在绒毛上,质感十足。如蒲公英、毛毛狗等等。拍虫虫时,一早一晚的逆光也会增色不少。晨辉/夕阳将昆虫的翅膀镀上一层金色,虫虫纤细的身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呈半透明状,虫虫的纤巧可爱尽显无遗(插图)。如果在早上,田野里,植株花朵和虫虫的翅膀以及身体上满是晶莹的露珠,在晨辉的映照下,光彩迷人。找好角度,还能拍出美丽的星芒。 四、拍摄的时机 都说是摄影就是一早一晚的事,微距摄影也不例外。相对来说,拍花花草草和虫虫,因被摄主体本身色彩鲜艳(即使是绿色的植株也一样),结构纤巧(造物神奇造就虫虫天然的身体),拍清楚了,就先有了三分的看点。所以,在现在蓝天乃至阳光难得一见的今天,拍摄这些东东要容易些,漫射光也好,假阴天也罢,都能拍摄。太阳当头的时候更无不可。只不过,最好的时候还是在清晨。早上,花儿含露露更显娇艳,虫虫们则因被露水打湿身子不太活动,静静的呆在植株上等太阳晒干身上的露水,这时候容易稍靠近些。不是说。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么?180微距价格要贵上许多,拥有的人不太多吧。早起1个小时,百微就够长了。我早上起床先看天,没风,有阳光,则外出溜达就带上相机,总能拍出几张可看的片子。 五、拍飞 一直不太会拍飞,尝试的也少。人工伺服对焦、连拍都试过,效果不佳,后来还是干脆单点对焦,光圈缩小些,8-11,ISO高些,400以上,保证快门速度。努力的将焦点对在飞行的虫虫身上。成功率很低,但是如果拍到了,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六、后期 前期要拍好,没有前期的支撑,在强大的后期也成为无米之炊。我拍摄后期处理很简单(负载的也不太会),在DPP调整锐度、曝光、裁剪,再传送到PS调调曲线就成了(需要的话进行降噪,对虫虫眼睛部分进行锐化)。 前期拍摄要充分考虑构图,根据要拍摄主体确定拍摄位置并预留出后期裁剪的空间,一般来说,微距摄影构图的限制多一些,因为即不能用变焦调整,也不太能用移动拍摄位置来构图,一切都要让路给“拍清楚”,所以后期裁剪是经常性的工作。 这里再谈谈关于背景降噪。当光线不好的时候,为了拍清楚虫虫,难免要增加ISO以提高快门速度。现在好多相机都带有降噪选项,宣传上也常说某某机器高ISO表现强劲等。我不太信,我用老5D和现在的5D3,老5D的ISO400以上就惨不忍睹,5D3确实有很大提高,某些情况下ISO1600甚至更高也可用。不过,当你拍花草和虫虫的时候,上面说的就不适用了。比如我现在的5D3有时候用到ISO200或以上,拍花草,特别是拍虫虫的时候,虫虫看着还很清楚(我一般对虫虫的眼睛,用点测光),而背景较暗的时候就呈现很明显的噪点。DPP软件提供了很好的焦躁功能(DPP4降噪速度大大提高),但微距摄影的特点又要充分展现主体的清晰度,也就是说微距摄影强调画面的锐度,过分降噪会造成画面锐度的丢失。所以,在DPP降噪要适度,一般亮度和色度降噪我选择不超过3,如果噪点还不能忍受,那就到PS中,分割出虫虫,选择要降噪的背景部分单独降噪。需要的话,对虫虫的眼睛进行锐化调节(有位德国-浙江摄友写了篇设计昆虫复眼锐化的帖子,我学习了,也建议大家看看,这老兄拍了许多好片子)。 七、更上层楼----看到、想到还没做到的事情 看到许多牛片,如晶莹的露珠里面,花儿的映射清晰可见;如蚂蚁在水面上,蚂蚁本体和睡眠的倒影相映成趣,等等,考到这些,认识到距离拍好有很大的距离。另外。动植物只是匮乏,好多植物不识,好多虫虫不识,识虫,知道昆虫的习性,更方便拍好,例如食蚜蝇喜欢悬停,拍到过几张。来这里,也是想着多学学,和大家多交流。 罗嗦这许多,高手多指点,新手若能从我的叙述中受益一二,那我就没白码这些字。 |
[12 楼] fridy028
[泡菜]
19-7-3 15:28
多谢楼主无私的分享,谢谢了!!!
|
[11 楼] 塬边之树
[陈年泡菜]
17-1-13 22:40
收益非浅、非常实用 本帖最后由 塬边之树 于 2017-1-13 22:42 编辑
|
[10 楼] 无聊一知
[泡菜]
16-10-18 11:33
学习了
|
[9 楼] 企鹅村总干事
[泡菜]
16-10-12 09:31
非常棒!都是实打实的实拍心得。比那些口水设备的帖子强一百倍。
|
[8 楼] 大月月鸟
[泡菜]
15-7-8 18:00
学习
|
[7 楼] 细腻高光
[泡菜]
15-5-18 06:31
学习了
|
[6 楼] zh_liyong
[泡菜]
15-5-17 20:20
这么精彩的帖子怎么没人鼓掌啊?!新手学习了!
|
[5 楼] 兰馨德人
[泡菜]
14-11-7 12:35
新手路过,学习了,谢谢分享!
|
[4 楼] mercy1218
[泡菜]
14-8-27 14:24
看了LZ的微距贴,特赶来学习。
|
[3 楼] wangsadslr
[泡菜]
14-8-2 20:46
今天看了乐佛大师的微距和打鸟,受到刺激,打鸟不去说,在想势必是需要环闪了。
那片子太牛了。 |
[2 楼] binarec
[泡菜]
14-8-2 02:55
学习了,觉得还是要去入个环闪,不然快门没法保证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