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传统暗房制作黑白照片?(续)
636
13
[1 楼] focomat
[资深泡菜]
14-8-15 10:15
现在我们这个地方用胶片的人不会超过100人,其中用黑白胶片的不会超过30人,在传统暗房制作黑白照片的不会超过10个人.
开这个菜园子至今已有半年,发现我们这个地方在传统暗房制作黑白照片的人不止10人. 本帖最后由 focomat 于 2013-2-16 13:37 编辑 ![]() |
[15 楼] 值班管理员
[版主]
14-9-22 21:50
该主题已被关闭!
应帖主要求关闭 时间:2014-09-22 21:50 |
[14 楼] 二木头
[资深泡菜]
14-9-1 10:50
祝贺于老师开新贴!
![]() |
[13 楼] 爱智者
[资深泡菜]
14-8-24 12:56
|
[12 楼] muxu8988
[资深泡菜]
14-8-22 19:03
|
[11 楼] muxu8988
[资深泡菜]
14-8-22 19:02
|
[10 楼] 清河
[资深泡菜]
14-8-21 16:54
于老师盖新楼,祝贺!
|
[9 楼] whs1957
[泡菜]
14-8-21 16:49
支持!
|
[8 楼] 爱智者
[资深泡菜]
14-8-21 16:29
各位前辈,本人拍的底片最大120(6*6),想进一只放大机学习,请各位推荐,要求性价比高点的,感谢!
|
[7 楼] 景色迷人
[泡菜]
14-8-16 11:25
于老师盖新楼,祝贺!
|
[6 楼] mimikim
[资深泡菜]
14-8-15 16:55
留名,哈哈~
昨晚和朋友一起谈论唐山老法师,膜拜了!! |
[5 楼] wirdo
[资深泡菜]
14-8-15 16:32
继续潜水学习
![]() |
[4 楼] 波旬
[泡菜]
14-8-15 15:54
来支持
![]() |
[3 楼] 油漆工
[资深泡菜]
14-8-15 11:56
新开帖,来报道了。
|
[2 楼] 子午不知卯酉不明噼里啪啦瞎起哄
[泡菜]
14-8-15 10:20
二期工程理当祝贺
![]() ![]() ![]() 借此地,怀念下自己那简陋的暗房,码字不宜,值当留贴纪念。 设备;不锈钢135显影罐,斜桥放大机,D72,D76大桶深褐色储液瓶,电源稳压器,不锈钢20寸托盘,吹风机,暗房袋,感光相纸,4寸的灯光观片器...... 设备简陋的缘故,每一次都要等到天黑后开始玩,暗房袋里放入拍完的胶卷,显影罐,2手插到袖口后,将胶卷拉出一段,压成拱型状压进不锈钢冲胶盘底圈,这一步完成就省事多了。 按照当初拍摄的目的,喜欢精细的效果选D76配方,喜欢大颗粒的效果选D72配方。当时有2个机身,X700,X300 调好温度后,掐表记时,将液体冲入后,象配香槟酒那样拿在手里均匀的晃动。约计11分钟左右,倒出,在加入漂白液冲淡,然后就是定影液了......冲洗,不断的用水冲,每次到这个节骨眼上特紧张,当你打开显影罐取出自己动手冲洗胶卷,总是很兴奋,先看片头有层次的黑灰色胶卷就象民间传统艺术皮影表演那样欣赏,乐此不疲。 为了加快速度,按照书籍上提示的说法,先用海绵吸附胶卷上的水洙,在用吹风机吹干,然后在自然风干一会,进暗房布置。 窗户挂上2+2层叠的红+黑布帘,放好斜桥放大机,配好显影液,漂白液,定影液,温度计,竹夹子,红灯泡,感光纸,棉花棒 进入自己的世界.....不会写了.....关灯,开小红灯,胶卷夹,选片,摇臂,放大,对焦,关灯,取纸,暴光,显影,开小红灯,看片.....不会写了,就到这里。 唯一的缺陷,直到最后一直不会使用裁刀 ![]() 所以养成一个习惯,一次性构图,直到放大时不裁片。 按照现在数码的说法是不是就是“直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