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FE35、FE55、FE16-35、FE24-70、FE70-200及E10-18等六款微单镜头点评
285409
1258
[1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4-9-6 12:27
友情提示:
本帖中可供下载的所有原图都存放在借用的服务器上,不保证永远有效,想下载原图者,请抓紧时间。 正文: 索尼的全画幅微单确实令人振奋,但振奋之余,原生镜头缺少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人。到目前为止,不算尚未上市的FE16-35,只有五种,三个变焦,两个定焦。除FE28-70外,俺已经将其余四款陆续收入囊中。因此萌发了相对这几个镜头评论一番的想法。 一、FE55mm/1.8和FE35mm/2.8: FE55是俺入手的第一个全画幅微单镜头,因为这个镜头争议少,即使在无忌这个索尼推出啥就有人黑啥的地方,FE55算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了。对于1.8的光圈,也没太多的人计较,估计大家都和俺一样,慢慢明白了只要玩索尼全幅微单,基本上就等于和1.4绝交了的道理。当然,也有人怀疑不是全金属镜身。俺买了之后,也没搞清楚到底是不是,但拿在手里能给你一种十足的金属感,做工也挺棒,俺觉得这也行了。至于成像,没啥可挑剔的,可能有人认为色彩比以往的蔡司50标头稍差,但如果不是自己亲自用两个头刻意对比,一般人恐怕感觉不出来,俺就是这种一般人之一。 不过,对俺来说,俺觉得镜头的体积有点大。俺买微单的初衷就是图小巧,一个标头做成这么大颇不称心。但这仅仅是俺的感觉而已,不代表别人,因为不是每个人玩微单的想法都和俺一样。 和FE55相比,FE35就没那么幸运了。毋庸讳言,俺对这个FE35也一直耿耿于怀。仔细想了一下,大家对FE35不满的主要还是价格和规格之间的平衡。假如索尼稍微大方一点,把这个镜头做成2.0光圈的,即使还是这个价格,也可止沸。做成2.8光圈的也行,价格定在三千元左右,大家的不满也会减少。即使FE35的成像无可挑剔,价格依然是用户购买时最在意的因素之一。有人认为,索尼是为了保护自己的RX1系列而故意把这个FE35的光圈缩小了。也许是这个原因,但也未必,因为俺觉得那些不买FE35的人未必肯定去买RX1等,可换镜头和不可换镜头的相机毕竟不是一个系列,用户群也不见得相同。 这个镜头的画质和FE55一样,没啥可吐槽。对焦迅速且安静,俺准备将其作为A7S的挂机头,配合静音快门在一些不利明目张胆拍照的地方使用。很多人不满镜头的材质,俺也是其中一个,俺乃俗人一个,当然不会脱俗。尽管和FE55一样,FE35拿在手里也有一种金属感,但毕竟太轻,总觉得花这么多钱买个轻飘飘的东西有些不上算。不过,一旦将FE35安装在机身上就会发现,它的重量和A7系列机身还是很般配的,轻飘飘的感觉也没有了。至于镜片太小,和指甲盖一样,确实如此,不过光圈都缩到2.8了,镜片小就小吧,还计较它干啥?俺喜欢这个镜头体积小巧紧凑,拿在手里不惹人注目,符合俺要求器材尽量低调的标准。 FE35mm F2.8 和 FE 24-70mm F4 OSS安装在A7系列机身上的效果: 俺觉得FE24-70加上遮光罩就更大了,因此决定不用,但为了保护镜头,花了小五百元为其专门买了一个B+W的67mm的UV镜。觉得FE35的原配遮光罩太难看,花了几块钱买了一个山寨镂空遮光罩,这样既可不用UV,出去时连镜头盖都可以不带了。 ![]() 这是用A7 + FE35 从f2.8到f22光圈下的拍摄效果:点击此处下载7张原图 ![]() 二、FE24-70点评: 俺一直对FE24-70和FE70-200这两个F4光圈的E口全画幅镜头犹豫不决,主要是觉得F4光圈不够大。但从索尼的镜头推出趋势来看,至少近年来不会有恒定2.8的问世了,即使问世,体积也会很大。因此,价格下来一些之后,俺就一样进了一个。 不过,从无忌上的舆论来看,FE24-70是一个很不受人待见的镜头。记得以前很多人都说E16-70和E16-50差不多,说除了F4恒定光圈外,成像并没好多少。如今,同样的理论又落在了FE24-70和和FE28-70之上了。不过,俺对蔡司的小蓝标有信心,因为以前被人说得十分不堪的E16-70和E24后来证明都是非常好的镜头。因此,看到FE24-70港货价格是五千多的时候,俺决定冒险进一只。 通过购买之前认真做功课,根据拥有此头的人的经验,大致得出如下结论:FE24-70的广角端成像边角稍差,长焦端比较肉。广角端成像边角稍差很好理解,因为是E卡口的短法兰距所致,这个俺能接受。但对于长焦端较肉的说法心里没底,成像太肉确实影响心情。因此镜头到手之后立即将其放在A7R上和手里的A口的24-70mm F2.8进行了一番对比实拍对比。结果证明,FE24-70在70mm端确实不如A口70mm端表现,但尚可接受。看在五千多价格的份上,俺觉得没啥。 另外,摄影器材,尤其是镜头,性能和体积往往成正比,减小体积要以性能为代价,两者之间是妥协的关系。俺认为SAL24-70/2.8和SEL24-70/4妥协得恰到好处,在缩小一点光圈和降低一些画质的条件下,减少了重量和体积,同时也拉开了两者的价格。因此,俺认为那些把FE24-70说得一钱不值的言论有些过于苛刻。 除了画质之外,FE24-70讨人喜欢的地方还有手感,全金属镜身,沉甸甸的,拿在手里踏实,拍摄起来稳当,还有很大的抚摸价值。无论是变焦环还是对焦环,阻尼都非常均匀,纯金属的,上面没有橡胶敷皮,不用担心天长日久变色或者细缝里进灰,让镜头显得脏了吧唧的。不过金属变焦环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容易露白,俺的FE24-70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变焦环已经露出了金属的白色,因此必须多加小心才行。另外,这是一个防抖镜头,尽管有人认为防抖没用,但俺认为很有用。并且,俺不认为打开防抖会明显降低画质。 三、FE24-70和A口24-70对比: 这是两组一共四张对比图,从左至右为FE24-70F4、FE24-70F2.8、FE24-70F2.8、FE24-70F4,光圈用的都是F4,都是70mm端,手持拍摄,尽管天气雾霾,但不影响对比。点击此处下载四张原图 ![]() 下面是画面※※100%截图。 第一张,FE24-70F4: ![]() 第二张,A口24-70F2.8: ![]() 第三张,A口24-70F2.8: ![]() 第四张,FE24-70F4: ![]() 北京天气放晴,俺又用两个镜头分别放在A7R上进行了对比,光圈从F4-F22,都是70mm端,也是手持,结果发现两个镜头的表现非常接近。 点击此处下载A口2470的原图 点击此处下载FE2470的原图 ![]() 下面是FE24-70/F4和A口24-70/F2.8在广角端24mm的不同光圈对比:点击此处下载12张原图 ![]() 这是用A7R + FE24-70在广角端24mm从f4到f22光圈下的拍摄效果:点击此处下载7张原图 ![]() 更多FE24-70试拍:全开光圈,70mm端,A7R + FE24-70 ![]() 点击此处查看第1张原片或点击右键另存至本地 点击此处查看第2张原片或点击右键另存至本地 点击此处查看第3张原片或点击右键另存至本地 点击此处查看第4张原片或点击右键另存至本地 点击此处查看第5张原片或点击右键另存至本地 四、FE70-200点评: 俺的这个FE70-200是八千多买的,说实在的,有点贵,再等等可能价格还会下来一些。俺认为,索尼缺少的是FE70-300或FE55-300这样的镜头,以前一直转接DT55-300代替长焦。DT55-300的画质非常出色,但用起来问题也不少。首先是半幅,其次是SAM马达,对焦声音太大。而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防抖。因此,俺买这个FE70-200的最大动机就是为了防抖。FE70-200的防抖确实没有让俺失望,OSS的表现刚刚的,很容易做到1/20s手持不糊。 FE720的对焦表现大致是这样:广角端比长焦端对焦快,大光圈比小光圈对焦快(实时显示效果打开时),在白天普通光线下,无论长焦端和短焦端,在三个A7和a6000上,对焦速度均可满足拍摄要求。在暗光下,对焦明显速度下降,尤其是长焦端,三个A7和a6000均如此。其中A7S在暗光下对焦最快,其余三台都差不多,a6000也没显出多大优势。不过,俺对这一点并不在意,因为有人请俺说说FE720的对焦,俺才想起说的。俺觉得FE720暗光下对焦比较慢没啥,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出现在暗光下用这个头拍摄的需求,因此无所谓。 俺发现,无忌上对于FE70-200表示不满的人还不太多,基本认为此头虽不以锐利见长,但出片耐看,尤其是色彩具有美能达的风格。尽管俺不是美能达镜头的追随者,但也觉得这个镜头成像非常不错,而且很锐,具体结果下面有原图可供下载。 和俺一直在用的DT55-300相比,俺为了防抖功能,牺牲了100mm焦距,进了一支FE70-200。在长度上,DT55-300+转接环和FE70-200 F4并未长多少。俺用尺子量了一下,前者的长度是15.7cm,后者的长度是17.5cm,也就是说仅仅长了不到两厘米。不过,将这个镜头安装在机身上时,却显得非常招摇。因为FE70-200的镜身粗了不少,而更主要是白色镜身。说实在的,俺讨厌白色镜身。可除了尼康的70-200基本上是黑色之外,佳能和索尼都把70-200搞成白色的。白色的固然漂亮,很多人觉得拿在手里很威风,但俺觉得照相器材太威风了不是好事,俺不喜欢,因为器材太惹眼则不利于拍照。俺以前拿着a6000出去试拍,没几个人理会,但这次换上了FE70-200,连保安都会多看俺几眼。唉,索尼咋就不两种颜色的FE70-200呢?另外,FE720的那个白色遮光罩尤其可怕,亮骚指数100%,俺决定放弃不用,但为了保护镜头,俺花了五百多块钱买了一块B+W的UV镜,是那种新型的 Haze MRC nano,感觉超好。 对于70-200mm这样焦段的镜头,俺主要关心其长焦端的表现。俺买FE70-200主要是用于两个机身,一个是A7R,一个是a6000,因此也分别将其放在两个机身上试了试200mm端的成像。点击此处下载20张原图 俺没有索尼的二代的720G,因此找出了佳能的小白兔EF70-200 F2.8 IS II放在A7R上从f2.8-22拍了11张。点击此处下载11张原图 在没看结果之前,俺认定小白兔肯定要比FE720更锐利,但结果颇出意料,不仅没发现前者比后者好,仔细看了看。相同光圈下的表现好像还不如前者呢。说明,两者都没用UV,都是手持拍摄,自动对焦,佳能头用的是唯卓EF-NEX转接环。由于俺不太相信DXO上的对比,不是怀疑DXO的权威性,而是因为佳能没有3600万像素的机身,让小白兔在得分上吃亏,因此自己比了一下。俺一向认为小白兔非常锐利,如今这个结果真让俺有些意外。想当初,这个小白兔可是俺花了一万六千多大洋买的国行呢。当然,这也属于不严谨的对比,连三脚架都没用,因此结果仅供有兴趣者参考。 补充说明: redeast资深下载了俺的原图后发现,文件名可有有误,他说:“下了楼主的70-200mm的测试图,文件名有些错误。纠正后发现200mm端还是佳能的更好。我自己和小小白对比,200端拍远景,也是佳能的好很多,尤其※※分辨率差异大。光圈减一档就立刻变好。拍近景结果就反过来。大法的更清晰,尤其边缘。” 俺认为有这种可能,详见本帖第1086楼。但也有朋友说下载了原图仔细比较后发现俺没有搞错。不管怎样吧,首贴就不另行修改了,还是保持原样,特此说明。不过,无论是否搞错,都要感谢对本帖关心和支持的各位朋友,天漠这厢有礼了。 五、E10-18mm/4 OSS点评: 俺一直在告诫自己,不要再买半幅E口镜头,因为俺要以玩全幅机身为主。为此,俺抵抗住了E16-70和E24的诱惑,因为俺一直惦记着这两个牛头。不过,最近俺还是进了一只E10-18mm/4 OSS,主要原因在于看到有人将这个镜头放在全幅机身上使用。有关这个镜头的点评,俺已经发表在俺的a6000和A7的贴子里了,这里再将主要内容整合到这里,便于大家参考。 除了希望能用于全幅机身之外,俺最近下决心进E10-18/4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俺还有NEX6和a6000两个半幅机身,即使E10-18/4用在A7系列上表现不好也不算白买。 从无忌的帖子里得知,很多都是通过后期矫正E10-18/4在全幅机身的暗角和畸变的。俺为了玩转接,曾特意花了78港币买了镜头补偿APP,因此俺的第一感觉就是使用这个APP,因为俺觉得后期太麻烦,能不后期就不后期,后期对俺来说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果然,这个APP还是很有用的,经过试拍,不说大喜过望,至少也算基本满意。在A7上的APP设定如下:周边阴影(黑白)+16,周边阴影(红色)-4,周边阴影(蓝色)0。色差(红色)摄+16,色差(蓝色)0。失真+6。经过反复试验,这一设定可让E10-18/4在A7上较为满意地使用12-16mm焦段拍摄。 有两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将10-18作为全副头使用时,不要使用遮光罩,因为原配遮光罩是为APS-C视角设计的。UV镜也尽量不用,任何遮挡都有可能缩小可用焦段的范围。只有至于有人说拆掉镜头后组上的档板,效果可能更好,但俺有些舍不得,没这样做。第二个需要注意的事情是,E10-18比较适合用于A7和A7S,在A7R上的表现不是很好,两边会有红移,紫边也变得十分明显。 和俺一直使用的福伦达旁轴超广相比,E10-18的近摄能力强。但E10-18当全画幅使用时畸变较为明显。另外,E10-18尽管也有星芒。但远不如福伦达灿烂,尤其是大光圈下。俺觉得这是E10-18最大的遗憾,因为俺有时候也喜欢用超广拍夜景。 另外,E10-18不是G头,也不是蔡司,用料差,塑料感强,拿在手里轻飘飘的,四千多的价格似乎有点贵。但考虑到将其放在A7上,半幅加全幅,可以覆盖12-27mm的范围,加上还有防抖,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不乏一定的推荐价值。 但必须说明,在全幅模式下用E10-18拍摄,本身是一种非常规的挑战性玩法,挑战器材的同时,也挑战自己。当将其用在A7上时,拍风光无所谓,但由于畸变因素的影响,拍建筑时要尽量避免在画面里出现横平竖直的线条。因此,对于比较挑剔的用户,需慎重考虑,还是老老实实地将其用在半幅机身上最踏实。 E10-18作为全幅镜头使用的原片,见本帖第823-830楼。 六、FE16-35点评: 俺说了好几次不买这个头,因为并不缺这个焦段,但后来还是进了一只。其实,玩来玩去,最后买器材时并非完全出于拍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占有欲。 这个头上市时间已经不短,不少人都称赞说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镜头。但也有人说该头在35mm端成像太肉,乃至无法忍受。 4月16日,一场大风之后,北京的天气终于变得通透起来,但俺知道这种通透维持不了几个小时,于是抓紧时间,上午10点带上像素最高的A7R和两个16-35ZA来到国贸CBD附近进行了一番对比拍摄,想要看看究竟是2.8的A口头好,还是F4的E口头好。 通过几组对比拍摄发现,FE16-35确实很优秀,A口的16-35和E口的相比有明显差距,如果不考虑A口的2.8光圈,在光圈均为F4时,A口头16mm端的中心分辨率接近E口头,但边缘相差甚远,而在35mm端,E口头的整个画面都明显好于A口。 ![]() ![]() ![]() ![]() FE16-35和另外几个FE镜头相比,拍夜景时有明显星芒,并且全开光圈即可出现,应属意外之喜。不过,该头星芒条数较多,不是很分明,效果不如福伦达璀璨, 但有星芒总比没有的好,因此可谓优点。另外,从结构上说,FE16-35是外变焦,对此俺没觉得不好,反而觉得比A口的16-35的伪内变好,因为后者安装上UV镜时,由于空气流通补偿造成的压力,变焦时感觉很难受。最后,FE16-35和FE24-70一样,也是金属镜身,对焦环和变焦环都未敷皮,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了,因为金属露白很难看。 FE16-35的实际畸变还是不小的,比如对着一个大门拍摄时,从取景器里就能明显看到门框不是直的,但如果你的机身固件是最新版并且打开了菜单里镜头补偿里的三个选项,拍出来的片子则没有畸变。这一点用户需要注意,如果指望用JPG直出,就一定要打开这三个选项。 经过大量试拍发现,FE16-35的色彩浓郁,蔡司味儿十足,具体可参见俺在回复里发的样片,色彩和对比度过度柔和,高光和暗部细节丰富,即很多人所谓的“油润”。 以上为全部点评,有兴趣者可自行下载原图,自行比较,进一步得出结论。 其他: 欢迎加入“我摄影,我快乐!QQ摄影群”,群号:191865571 素有奥地利最美小镇称号的哈尔施塔特 ![]() |
[1259 楼] czhmjj
[泡菜]
23-7-4 15:58
天漠虎峪 发表于 2017-05-01 10:38 |
[1258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20-1-26 18:15
|
[1257 楼] 拙荆牮胄
[泡菜]
20-1-26 14:48
虎版新年快乐
![]() |
[1256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20-1-26 11:02
函馆火车站附近
![]() |
[1255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20-1-26 11:00
函馆仓库商业区里的小教堂
![]() |
[1254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20-1-26 10:59
函馆仓库商业区的圣诞树
![]() |
[1253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20-1-26 10:57
圣诞节前夕的日本北海道函馆
![]() |
[1252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20-1-26 10:56
日本函馆夜晚
![]() |
[1251 楼] 自然的天空
[泡菜]
19-6-13 08:55
|
[1250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9-6-13 01:32
|
[1249 楼] randomk
[泡菜]
19-6-12 15:40
啊~~原图都下载不了了 求楼主补个新链接
|
[1248 楼] 铁血神弓
[禁言中]
19-5-14 07:16
这是我最喜欢看的旅游评测镜头贴,就是楼主不喜欢拍视频,所以没有呼吸效应的评测。
|
[1247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8-10-7 12:31
第二次去加拿大,之九:A7RM2 + E10-18/F4拍摄
![]() |
[1246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8-10-7 12:31
第二次去加拿大,之八:A7RM2 + E10-18/F4拍摄
![]() |
[1245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8-10-7 12:30
第二次去加拿大,之七:A7RM2 + E10-18/F4拍摄
![]() |
[1244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8-10-7 12:30
第二次去加拿大,之六:A7RM2 + E10-18/F4拍摄
![]() |
[1243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8-10-7 12:29
第二次去加拿大,之五:A7RM2 + E10-18/F4拍摄
![]() |
[1242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8-10-7 12:29
第二次去加拿大,之四:A7RM2 + E10-18/F4拍摄
![]() |
[1241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8-10-7 12:27
第二次去加拿大,之三:A7RM2 + FE24-70/F4拍摄
![]() |
[1240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8-10-7 12:27
第二次去加拿大,之二:A7RM2 + FE24-70/F4拍摄
![]() |
[1239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8-10-7 12:26
第二次去加拿大,之一:A7RM2 + FE24-70/F4拍摄
![]() |
[1238 楼] iPotter-博
[泡菜]
18-9-8 19:10
精彩
|
[1237 楼] 超级驯兽师
[泡菜]
18-9-8 14:25
|
[1236 楼] 天漠虎峪
[陈年泡菜]
18-9-7 12:12
|
[1235 楼] civma
[泡菜]
18-9-7 01:29
|
[1234 楼] nica1981
[泡菜]
18-3-10 07:15
楼主写得很实在。期待更多评点和作品。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1233 楼] chokaiko
[泡菜]
18-3-9 21:47
好贴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1232 楼] hkhawaii
[泡菜]
17-7-17 10:47
天漠虎峪 发表于 2016-10-16 10:25 色彩很正!感觉这个镜头色彩比FE28-70顺眼不少。 |
[1231 楼] wanglei2009
[泡菜]
17-7-17 08:03
henryet 发表于 2017-01-14 08:24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