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 - 马拉喀什摄影笔记
95
6
[1 楼] 移轴
[泡菜]
14-10-15 10:05
马拉喀什摄影笔记之一
这是我在马拉喀什整理出来的最后一批黑白照片。在老城里拍摄完这批黑白影像后,紧接着又去拍了彩色系列的圣罗兰花园。 那一天拍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视网膜和脑海里的想象,在彩色和黑白里面左奔右突。圣罗兰花园系列极致鲜艳的色彩对比和老城人物系列内敛的黑白灰,其实有着完全不同的形式感和风格,但谁又能说两者当中的对比和反差,矛盾和冲突不能互相融合? 人们说,影像就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映和投射。那么,马拉喀什这组系列表现出来的,我眼中的※※※世界里无论人和物其实是偏向黑暗的,神秘的。因为在整个系列里,每张片子画面的构成上你基本上不会看到一个完整的主角的脸,人物的正脸都躲在某个元素后面。是有意为之?还是潜意识里对他们那个世界的隔阂和想象?我想说可能两者都有,※※※们与异※※的矛盾、文化上的冲突、精神上的对立不是我们短短十天能融解得了的。 |
[8 楼] LVG-三脚架
[泡菜]
14-10-16 13:29
看着挺不错
|
[6 楼] 移轴
[泡菜]
14-10-15 10:30
5. 博物馆 (3)
女游客的侧影。 拍她的时候,她在全神贯注地摆弄着ipad, 丝毫没有察觉我在拍她。拍这种侧影也是我喜欢的,第一有现场感,第二只要能平衡好左右上下的元素,画面感也出来了。 ![]() |
[5 楼] 移轴
[泡菜]
14-10-15 10:29
4. 博物馆(2)
拍黑白影像的时候,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把EV值调低一档以更好地表现反差和对比,唯独对这四扇柏柏尔传统木门窗加了一档曝光,以表现木门窗和白墙之间的反差。 这四扇木门窗真的很美很有线条感,线条和装饰不象传统※※※风格的繁复和精美的风格,却有一种简单的,活泼的感觉。 ![]() |
[4 楼] 移轴
[泡菜]
14-10-15 10:27
3. 博物馆(1)
画面和元素其实都很平常,但我却被这群西方游客认真听导游讲解的背影所吸引,而且,他们的背影中肩膀上头顶上所呈现出来的光线很有一种宗教色彩。 后来我回想一下,发觉其实是被他们这群游客的那个导游所吸引。他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留着花白络腮胡子和一头卷发的,举止温文尔雅的西方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很有节奏感和抑扬顿挫顿的解说和控制得恰到好处的音量,画面中最里面的侧影就是他。 ![]() |
[3 楼] 移轴
[泡菜]
14-10-15 10:25
2. 骑自行车的人
发觉这堵城墙很有质感,就等在马路对面看有什么可以入画面做动感元素的,一个包头巾的※※※女人经过忍住没拍,两个小孩蹦蹦跳跳地走过也没拍,最后这个骑单车的老头经过我按下了快门。 当时脑海的想象里面,古老的城墙和老人组合在一起,很象那部无声电影《偷单车的人》。 ![]() |
[2 楼] 移轴
[泡菜]
14-10-15 10:23
1. 涂鸦墙与猫
拍摄时被墙上的※※※文字的涂鸦和墙壁的形式感所吸引,所有画面的元素都处在一种静谧的状态中。一只猫却在这时候闯了进来,打破了画面的静谧感。 其实后期剪裁的时候很矛盾,到底是保留猫?还是保留花盆?还是两者都要?两个元素都摆出来,让大家按各自的喜好评判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