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苏H系统镜头HC与HCD之间的几点疑问
1025
10
[1 楼] EKWB
[泡菜]
14-11-19 01:23
最近准备升级哈苏H系统,在选择镜头时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忘各位资深能为在下解惑。
HC和HCD的具体区别 按一般说法HCD是哈苏设计来特别为数码优化过的镜头,但在本坛浏览了一些资深的贴后发现有反映HCD这几只镜头在用于目前的54*41也就是所谓645数码全幅的后背时会出现较明显的暗角和边缘像质劣化,对此的解释是这几只镜头是由于哈苏的前瞻性不足只考虑到了48*36画幅的产物。但问题是这几只,具体来说也就是28和35-90这两只(24虽然也属于HCD序列但不知为什么似乎并没有反映边角问题的,是由于推出时间较晚还是?)其实是H系统推出比较晚的头,那为什么较早的的HC反而可以匹配54*41画幅?哈苏这样岂不是不但没有前瞻性反而还是在倒退吗? 还有就是对于HCD是对数码优化这一说法本身的疑问:众所周知,哈苏在胶片时代使用的是V口,H口HC的几只镜头本身就是为应对数码化所推出的新的HxD系列机身新设计的,而且到目前原有的HC系列在应对高像素54*41画幅的新后背时也并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瓶颈问题。那么HCD系列的这个“针对数码优化”的这个说法又从何谈起呢?还是这个说法本身有误,应该是“针对48*36画幅优化”才是正确的呢? |
[11 楼] EKWB
[泡菜]
14-12-17 17:34
阮蒙蒙 发表于 2014-12-14 17:58 就是打算哈苏机身飞思背啊,哈苏机身就得用哈苏镜头啊,问的不就都是哈苏镜头的问题吗 |
[10 楼] 阮蒙蒙
[资深泡菜]
14-12-14 17:58
哈苏机身 飞思背 那不就解决了
|
[9 楼] sailszhuang
[泡菜]
14-12-14 16:07
EKWB 发表于 2014-12-14 10:03 嗯,哈苏H系统虽然后背和软件确实没有飞思好, 但毕竟哈苏H比飞思645更像是一个完整的中画幅系统, 具备庞大齐全的镜头群,以及全方位的扩展配件 (腰平取景器,移轴配件,增距镜,近摄接圈,近摄镜,增倍镜,快装板,可更换取景器,可更换对焦屏等) 明亮的取景器,更好持握感和拍摄体验。 很多都是飞思不具备的。 我的帖子:/thread-1107476-1-1-1.html 有机会多交流!! |
[8 楼] EKWB
[泡菜]
14-12-14 10:03
sailszhuang 发表于 2014-12-13 10:31 这回都清楚了,看来现在买的话都买二代就好了,谢谢DX指点! |
[7 楼] sailszhuang
[泡菜]
14-12-13 10:31
EKWB 发表于 2014-12-12 03:21 1 是我记错了。官方的表达方式确实是HC 4/120mm-II。这个镜头在实测上,比1代对焦快,而且分辨率高很多。 2 N这个标示我也不明白什么意思。但也是150的二代产品。我一直用150的1代,没有什么问题。 |
[6 楼] EKWB
[泡菜]
14-12-12 03:21
sailszhuang 发表于 2014-12-1 22:21 您看我理解的对不对:哈苏较早推出的HC系列镜头由于考虑到了全幅的645胶片后背的使用所以像场覆盖现有数码背的54*41理所应当没有任何问题,但分辨率某些镜头在6KW/8KW像素后背上会不足。较晚推出的HCD系列镜头由于推出时便是针对哈苏自家的数码背研发的所以分辨率绰绰有余,但相对牺牲了覆盖像场大小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像场大的分辨率不一定够,分辨率够的像场不够大,已知明确二者兼得的是最新推出的HCD24。 还有具体到型号的两点疑问 1 就是120微距,HCD120是不是手误呢?哈苏官网和网上各大购买渠道都没有这个镜头的信息,只有HC 4/120mm-II 这个镜头。您说的经过改进的HC120的升级产品是不是就是这个HC 4/120mm-II呢?附上官网链接http://www.hasselblad.com/products/h-system/lenses/hc-4120mm-ii.aspx 类似的,HC 3,5/50 mm-II这个镜头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 2 HC 3,2/150N这个镜头的N代表什么?据说是本来使用了有铅玻璃后来因欧盟环保法案越发严苛所以不得不改用了环保材料,改用后的加N以用来区分,是这样吗?带N和不带N的只谈成像有无差别? |
[5 楼] EKWB
[泡菜]
14-12-12 02:56
sailszhuang 发表于 2014-12-1 22:21 万分感谢前辈指点!看来以前对哈苏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一直想当然的以为H系列就是数码化的,毕竟玩哈苏的感觉目前还是用V系的胶片党居多,H系列相对就冷门了很多,相关信息也就不太好找,这下搞清楚了,谢谢! |
[4 楼] sailszhuang
[泡菜]
14-12-1 22:21
1 哈苏V的镜头供应商是蔡司,H是富士。
不是说V就一定是胶片,V也有数码后背,哈苏还刚推出针对V的后背50c。 也不是说H就一定是数码,H1 时代还是胶片时代,H系列取消对胶片后背的支持,是从H3d的二代开始的。 而最新的H5系列,在升级固件后,也能完美支持胶片。 2 老的hc镜头,本来就是胶片时代的产物,本来就支持645全画副, 但是,胶片时代,最广的645镜头只到35mm!为什么只有35,那是因为再广,就会出现暗角。 3 HCD的确是数码优化过的镜头,优化的是像素支持,支持更高像素的后背。 比如,hc120 微距在6千万后背下有点力不从心,而hcd120就能轻松应对8000万像素的后背。 4 28的确是前瞻性不足的产物,主要在于对后背全画副化进度的的判断失误。 在定死的95mm口径下,为了追求4.0的最大光圈而放弃画幅覆盖率,以至于不足于支持645全幅。 但也不可厚非,毕竟645领域,领跑的一直是哈苏。28这个焦段,哈苏也比飞思和Mamiya早推出。 实际用下来,28这个镜头在48*36底上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如果用到H5D-60的机身上,比起边缘分辨率问题,最要命的是有暗角。 导入Phocs后,软件会帮你修正这个问题。 5 24mm就完美了。同样95mm口径, 最大光圈调整为4.8,不仅实现了目前645画幅的最大广角(飞思是28,宾得是25),而且边缘画质非常好。 我在H3d一代机身上用24拍摄过胶片,非常完美。 我是哈苏的老玩家了, 关于哈苏H系统的图片,可以参考我的帖子: /thread-1107476-1-1-1.html |
[3 楼] EKWB
[泡菜]
14-11-22 11:19
有没有DX了解呢?麻烦指点一下啊
|
[2 楼] EKWB
[泡菜]
14-11-19 01:30
具体到本人实际就是,在已经确定选择54*41画幅不会考虑48*36或44*33这些残幅后背的情况下,是不是就不能选择28和35-90了呢?24是不是确定不存在问题呢?望各位资深能给在下指点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