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支Schneider Xenon 50mm f1.4镜头的朋友来聊聊吧
893 17
[1 楼] 吴孟达 [资深泡菜]
14-12-18 01:16
我有一支压箱底,很久以前用它拍胶片,留下过美好的回忆。 因为卡口特别,一直没有放在数码相机上使用。 最近偶然的机会发现能在数码上使用它, 特别高兴。虽然不是啥名贵玩意儿。

评测是这样子的,挺一般的一支标头

Schneider XENON 50mm f/1.4
技术数据:
焦长:
50mm(实测50.03mm)
光圈:
最大f/1.4(实测f/1.43),最小f/16
镜片结构:
7片6组
视角:
对角46度
对焦:
对焦环逆时针旋转130度至最近对焦距离45cm
镜身规格:
长度最短4.1cm,最长4.8cm,直径6.7cm
重量:
223克
滤镜尺寸:
49mm
定价:
299美元
外观与操作:
对标准镜头来说大小和重量属平均水平,很匹配Samsung SR4000机身。漂亮的哑黑色镜身,对焦环(宽0.8cm)用橡胶包裹,握持舒适安全。对焦环操作非常平滑,阻尼合适。黑底白字的公制距离和景深刻度非常易读。暗绿色的英制刻度较难认,尤其光线较暗时。没有红外线对焦标记。镜头有一内置可伸缩的遮光罩,但遮光效果非常有限,使用者最好另配一个更好的遮光罩。对焦时前端滤镜环不转动,对使用偏振镜和方型系列滤镜(如高坚滤镜)十分有利。
测试情况:
SQF值测试情况(20X24寸):
f/1.4(49.2/F),f/2.0(46.3/F),f/2.8(82.7/B),f/4(91.5/A),f/5.6(94.1/A),f/8(93.5/A),f/11(91.7/A),f/16(87.7/B+)
光学方面,我们的测试数据显示其表现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请留意,标准镜头的平均水平已是非常高了)。像场弯曲小,仅有轻微桶形畸变(0.71%)。曝光精确度(镜头的曝光精度包括光圈的精度及光量下降等因素)属平均水平,f/2和f/16时约欠曝1/5档,f/2.8至f/11时约欠曝1/3档,不过均为可接受的范围内。
最近对焦距离45cm时(放大率为1:6.8),※※锐度f/1.4至f/2时很好,f/2.8至f/5.6时极佳,f/8至f/16时很好。边缘锐度f/1.4时可接受,f/2时好,f/2.8至f/4时很好,剩下其余光圈下极佳。最佳光圈为f/5.6。
使用情况:反转片拍摄测试,仅f/1.4时边缘成像稍软,其余所有光圈下均十分锐利,有反差。最大光圈时,可见渐晕造成的四周光量下降,至f/2.8时消失。眩光在所有光圈下得到和很好地控制。
结论:
标准镜头已被许多摄影者不公正地忽视,但其近于人眼的透视和大光圈还是非常实用的。这支以响亮的Schneider(施纳德)命名的镜头不负其名,锐度高,反差好,眩光控制极佳。 本帖最后由 吴孟达 于 2014-12-18 01:27 编辑

[18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24-6-7 19:21
Schneider -Kreuznach Xenon 50/2
[17 楼] HSZ520 [泡菜]
21-1-30 17:39
吴孟达 发表于 2014-12-19 11:25
晚上溜达出去试试镜头。 能用,还不错。

可惜不是全副,等a7ii降价在给这老头配个机身吧。

还有新片吗
[16 楼] HSZ520 [泡菜]
20-3-1 08:18
吴孟达 发表于 2014-12-19 11:08
偶然的机会发现这个老头的卡口很像美能达的A口, 但又不完全一样。买了个MA--> E口的手动转接环一看,直径倒是一致,也是三个爪子, 但是有一个爪子 尺寸不对。于是乎锉刀伺候。 锉下去一个爪子的两边,居然能接上了。


法兰距差不多吗
[15 楼] 吴孟达 [资深泡菜]
14-12-21 21:39
这位设计师后来还有什么作品? 有参与现在三星的微单镜头吗?
话说会到这支标头,光学上只知道几片几组。 你有更多的信息吗?
我曾经用反转片对比过这支镜头和pentax的FA-50/1.4.基本差不多,颜色和焦外差别很大。同样绿色树林的场景,这只头更加青翠讨人喜欢。
这只头最奇葩的是电子触点,对焦是手动的,光圈也是金属杆由机身调节的。 实在想不出那几个电子触点到底有什么作用。 
而且做得的和MA卡口那么像,却故意搞大一个爪,真有意思。 

capss 发表于 2014-12-21 17:51
韓國人設計的
漢字叫朴天豪
[14 楼] 吴孟达 [资深泡菜]
14-12-21 21:26
哇,Leica Summarit 50/1.5的故事这么有意思。看来玩镜头不光是按快门,还要多了解背后的※※故事。 有机会我也淘个Leica Summarit 50/1.5玩一玩。 谢谢老兄给我扫盲

legendzhu 发表于 2014-12-21 12:19
Leica Summarit 50/1.5用的Xenon结构镜头最先是Taylor-Hobson设计,后来license给施耐德又卖给施耐德,后来莱卡从施耐德买来生成的打的标就是Summarit。

早年135上1.5大光圈镜头有蔡司Sonnar, 弗伦达Nokton,莱卡没有,只能买了这个施耐德的跟蔡司和弗伦达竞争。但是风评基本上也是这个Summarit最不济。最早Summarit无镀膜,后期开始有镀膜(莱卡也提供服务帮原来没镀膜的白头镀膜),L39和M口的都有。莱卡第一代Summilux 50/1.4基本就是照搬Summarit的设计,评价基本上也是“不咋地”,。第一代Summilux 50生产了很短一段时间就停了,第二代Summilux 50/1.4改了设计,而Summarit这个名称自那时候起也不用,直到现在又重新用起Summarit名称,用在一些价格比较亲民的镜头上,新的Summarit结构俺没仔细研究过,估计也不是Xenon了。

这个镜头说爱恨两极是说用家的评价,喜欢的喜欢得不得了,恨的恨得一无是处,也算是这么多莱卡镜头里的一朵奇葩。早年镜头的镀膜,玻璃都很软,再加上年代久远玻璃的氧化,镜头里面的雾气,霉斑,这个镜头现在能找到玻璃,镀膜完美的没几个了。更加加剧了这种爱恨两极的评价。

按科学的说法,这个镜头在大光圈下成像软软的,大概F5.6, F8才是比较好的,抗逆光 ...
[13 楼] capss [资深泡菜]
14-12-21 17:51
吴孟达 发表于 2014-12-21 11:54
好眼神,这个确实是三星产的,当时还连带两个变焦镜头,那两个一塌糊涂。没法用。唯独这个还说的过去,三个里面只有这个挂了schneider 的名。你有这只头的更多信息吗?哪位设计的, 和 xenon 结构有啥关系? 虽然这个头极便宜,但因为对我有特殊意义,所以很感兴趣


韓國人設計的
漢字叫朴天豪
[12 楼] legendzhu [资深泡菜]
14-12-21 12:19
吴孟达 发表于 2014-12-21 06:41
老兄黑白好有味道,不知道这个莱卡和施耐德是什么故事? 爱恨两极有有啥说法?


Leica Summarit 50/1.5用的Xenon结构镜头最先是Taylor-Hobson设计,后来license给施耐德又卖给施耐德,后来莱卡从施耐德买来生成的打的标就是Summarit。

早年135上1.5大光圈镜头有蔡司Sonnar, 弗伦达Nokton,莱卡没有,只能买了这个施耐德的跟蔡司和弗伦达竞争。但是风评基本上也是这个Summarit最不济。最早Summarit无镀膜,后期开始有镀膜(莱卡也提供服务帮原来没镀膜的白头镀膜),L39和M口的都有。莱卡第一代Summilux 50/1.4基本就是照搬Summarit的设计,评价基本上也是“不咋地”,。第一代Summilux 50生产了很短一段时间就停了,第二代Summilux 50/1.4改了设计,而Summarit这个名称自那时候起也不用,直到现在又重新用起Summarit名称,用在一些价格比较亲民的镜头上,新的Summarit结构俺没仔细研究过,估计也不是Xenon了。

这个镜头说爱恨两极是说用家的评价,喜欢的喜欢得不得了,恨的恨得一无是处,也算是这么多莱卡镜头里的一朵奇葩。早年镜头的镀膜,玻璃都很软,再加上年代久远玻璃的氧化,镜头里面的雾气,霉斑,这个镜头现在能找到玻璃,镀膜完美的没几个了。更加加剧了这种爱恨两极的评价。

按科学的说法,这个镜头在大光圈下成像软软的,大概F5.6, F8才是比较好的,抗逆光不好。所以看中指标的玩家一般不大会喜欢这个镜头,基本恨就恨在这里。当然也有一些玩家是看中照片的味道,感觉,这玩意儿就不好说了,有些人就是喜欢Summarit的感觉,所以爱的人基本出在这些人里。

这个镜头在莱卡镜头里算是很便宜的,但是要找到成色好的很不容易。当然就算成色好的价格也不贵(相比其他莱卡镜头)。这情况跟莱卡另一个Summar 50/2类似。 本帖最后由 legendzhu 于 2014-12-21 12:27 编辑

[11 楼] 吴孟达 [资深泡菜]
14-12-21 11:54
capss 发表于 2014-12-20 23:29
弱弱說
這50/1.4是三星自己設計
掛名Schneider Xenon而已

...

好眼神,这个确实是三星产的,当时还连带两个变焦镜头,那两个一塌糊涂。没法用。唯独这个还说的过去,三个里面只有这个挂了schneider 的名。你有这只头的更多信息吗?哪位设计的, 和 xenon 结构有啥关系? 虽然这个头极便宜,但因为对我有特殊意义,所以很感兴趣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0 楼] capss [资深泡菜]
14-12-21 07:29
弱弱說
這50/1.4是三星自己設計
掛名Schneider Xenon而已

[9 楼] 吴孟达 [资深泡菜]
14-12-21 06:41
老兄黑白好有味道,不知道这个莱卡和施耐德是什么故事? 爱恨两极有有啥说法?

legendzhu 发表于 2014-12-19 14:04
碰巧有一只Leica Summarit 50/1.5,其实就是Schneider Xenon,最早是Taylor-Hobson设计的。一个评价爱恨两极的镜头。

都是ILFORD Delta 100胶卷。

1.5光圈全开
同一地方,F2,性格立变
以下都是4,5.6或8的
[8 楼] legendzhu [资深泡菜]
14-12-19 14:04
碰巧有一只Leica Summarit 50/1.5,其实就是Schneider Xenon,最早是Taylor-Hobson设计的。一个评价爱恨两极的镜头。

都是ILFORD Delta 100胶卷。

1.5光圈全开
同一地方,F2,性格立变
以下都是4,5.6或8的
本帖最后由 legendzhu 于 2014-12-19 14:06 编辑

[7 楼] 吴孟达 [资深泡菜]
14-12-19 11:28
晚上溜达出去试试镜头。 能用,还不错。

可惜不是全副,等a7ii降价在给这老头配个机身吧。。。。,
[6 楼] 吴孟达 [资深泡菜]
14-12-19 11:26
晚上溜达出去试试镜头。 能用,还不错。

可惜不是全副,等a7ii降价在给这老头配个机身吧。。。
[5 楼] 吴孟达 [资深泡菜]
14-12-19 11:25
晚上溜达出去试试镜头。 能用,还不错。

可惜不是全副,等a7ii降价在给这老头配个机身吧。
[4 楼] 吴孟达 [资深泡菜]
14-12-19 11:11
发现光圈杆居然都能准确调光圈
既然能接到E口的接环上,那就买个便宜的E口相机试试看能不能用。
[3 楼] 吴孟达 [资深泡菜]
14-12-19 11:08
偶然的机会发现这个老头的卡口很像美能达的A口, 但又不完全一样。买了个MA--> E口的手动转接环一看,直径倒是一致,也是三个爪子, 但是有一个爪子 尺寸不对。于是乎锉刀伺候。 锉下去一个爪子的两边,居然能接上了。
[2 楼] 吴孟达 [资深泡菜]
14-12-18 01:26
后面是这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