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全国级别大型摄影赛事的大数据分析
468
6
[1 楼] emca
[泡菜]
15-1-4 10:58
某次全国级别的摄影大赛(为避免其他争议,此处不便说明具体名称,见谅,但数据绝对来源真实),无聊时做了一下数据统计分析,非常有趣:
共计13046幅作品参加,共811个作者参赛,平均每人14.3幅; 按每位作者平均一台中端单反、2只中高端镜头、总器材成本3万元估算,总器材成本约2733万元; 按平均出门一次就能够得到一张入选作品的最理想状态估算,每个作者需外拍14次; 按每次外拍平均差旅费成本300元保守估算,总差旅费用需383万元(此时每天劳动收入为0); 按每1000张原始作品能够得到一张入选作品的快门比例保守估算,共计需要按1300万次快门才能得到这批入选作品; 按每台单反快门寿命15万次估算,需要用坏掉87台单反(寿命为0),以1.5万元一台估算(暂不计镜头折旧),相机耗费成本约130万元; 按每位作者后期平均一张片子耗费1小时估算,共计耗时1.3万小时,以8小时工作日折算为1625个工作日,每工作日工资水平按100元均估,实际后期隐含劳动价值约16万元。 综上所述—— 实际动用器材:2733万元 实际耗费成本:383+130+16=539万元 取整,最保守估计,一次赛事耗费的社会总成本约需500万元。其他不方便估算的如电费、电脑折旧、镜头折旧、其他辅件费用等不计。 按入选的178幅计算,539万元÷178=30280元/幅≈3万元/幅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人(或者说是99.999%)是无法得到3万元以上奖项的,因此,几乎接近100%的人拍的片子都对不起他的一堆相机和镜头:D |
[7 楼] 漂白烏雲
[老坛泡菜]
20-6-16 06:57
|
[6 楼] emca
[泡菜]
19-8-13 07:49
给中国摄影照相 家字当头好风光, 南下北上采风忙; 截幅全幅大画幅, 感动情怀和索康; 套头金圈红圈头, 鱼眼移轴和超广; 驴炮竹炮还白炮, 渐变偏振和减光; 组团结队建基地, 相机手机一齐上: 黄山九寨张家界, 皖南千岛加坝上; 罗平油菜临涣茶, 霞浦滩头小东江; 高原经幡把经转, 大漠驼队看胡杨; 远拍非洲尼泊尔, 近摄雪山四姑娘; 呼伦贝尔额济纳, 阿里珠峰再雪乡; 稻城亚丁和康定, 石城婺源加元阳。 榕树烧烟再牵牛, 漓江挑灯又撒网。 瘪嘴黑皮玩质感, 更有棚拍和私房! 打鸟必拍标本照, 民俗定要摆和仿; 人像成败靠模特, 风景只求空而广; 踩准脚窝搞创作, 后期乱拉把逼装; 有钱有闲有干劲, 无脑无德无思想; 开班培训狠收银, 炫片胡吹把课讲; 报班报团换器材, 混分混证假名扬! 你拍我拍大家拍, 你片我片都同样! 正龙拍虎张氏鸽, 千里寻水刘羚羊; 月赛年赛赛赛赛, 金奖银奖奖奖奖; 大师老师摄影师, 专家行家土霸王; 评委专家搞公示, 张三李四来收藏! ※※※里风光好, 名利场上好风光! 深山红叶原创 |
[5 楼] 鸟兽散
[资深泡菜]
15-1-24 04:06
![]()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4 楼] itsie
[泡菜]
15-1-23 23:57
只能说这八百多人里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对不起他们的器材了。而这八百多人里可能还有数目可观的发个作品凑凑热闹的爱好者。
摄影器材的消费者绝大部分是为了留下个影像记录,还有一部分是当做业余爱好玩玩的。前者拍到了自己想拍的东西,后者玩的很开心,这就足够了。 所以楼主,你想多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3 楼] brimmer
[泡菜]
15-1-23 20:52
emca 发表于 2015-01-04 02:58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7.0 客户端发布 |
[2 楼] 欢喜P虫
[泡菜]
15-1-4 12:52
新的一年当有好追求!祝多得奖!各种办班组团满员!
金奖 银奖 入围奖 收藏奖 纪念奖 成就奖挂满墙! 影协 摄协 艺协 ,,,,各种“鞋” 都穿穿! 全民摄影 全民单反 全民手机 都练练! 满坑 满谷 满山 满路 满场 都是人! 注意安全,好好玩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