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之行
588 39
[1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3 20:53
2015年1月中旬,受邀到运城开会,说是开会,其实主要想去考察一下,看看文物、古迹。运城位于山西西南部,号称处于晋南、关中、豫西“金三角地带,黄河从北向南在此直角拐弯又由西向东流向大海,流经这里的黄河也成了现在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分界线。运城处于运城盆地,其北为临汾盆地,这片区域由于在黄河之东,古称“河东”,为“天下之中”,是传说中尧舜禹活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国华夏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
[40 楼] njlq2015 [资深泡菜]
17-11-13 22:17
这次的山西之行,先到五台,去了佛光寺,南禅寺,然后去临汾,运城把主要的东西都看了,收获颇丰!已经是第二次去山西了,还有一次去晋东,就完美了。
[39 楼] 柠檬儿 [禁言中]
15-2-11 18:45
喜欢下雨天 发表于 2015-2-3 20:53
2015年1月中旬,受邀到运城开会,说是开会,其实主要想去考察一下,看看文物、古迹。运城位于山西西南部,号称处于晋南、关中、豫西“金三角地带,黄河从北向南在此直角拐弯又由西向东流向大海,流经这里的黄河也成了现在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分界线。运城处于运城盆地,其北为临汾盆地,这片区域由于在黄河之东,古称“河东”,为“天下之中”,是传说中尧舜禹活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国华夏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
我也去了山西,大爱这里的文化。山西人能将古建保护的这么好,足见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对于祖先的尊敬,运城只去了关帝庙,因为时间来不及了。还会再去的,因为这里的古建那样条理清晰的告诉了我,祖先心里的天地自然关系。明白了一切传说的源头在哪里,创造的依据是什么,大爱山西。决定好好的脚踏中原的每一寸土地,找到祖先的魂和魄所在,那是我的祖先留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38 楼] 自动顶帖器 [泡菜]
15-2-4 12:31

好贴 别沉了 关注下
[37 楼] yiqiewuliao [资深泡菜]
15-2-4 11:58
[36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1:06
运城匆匆二日经眼所见如此。是为记。
[35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1:05
从这里愿望,可望见盐池,这里所产之盐称为河东大盐,颗粒粗大,非常适宜腌泡菜(今超市所卖碘盐腌菜必烂)。盐池及盐业为这里带来了财富,但却使这片土地上缺乏淡水,已有的淡水也水质极差,过去人们饮水往往需要打很深的井来取水引用,最深可达千尺(近500米),一般也有五百尺(200多米)深,一年需淘一次井,用牛皮绳吊人下去清洁。所以过去自杀投井的人最招人忌讳和厌恶,因为这口井被污染后,一村的人都没有饮水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往往50岁左右就开始牙齿松脱,这使得运城市因为饮水问题而不能承载过多的人口。现在的运城从过去的8万人已增至50万人左右,饮水不得不从永济调水过来。
[34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1:05
过了碑林,便是“海光楼”,下面有21级台阶,据说象征河东道21个县。
[33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1:02
这里还有一块特殊的碑,那就是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撰、著名※※学家张政烺书的《华山玫瑰碑》(这是我为行文方便姑且斗胆暂名),碑文是一首诗,行内的学者早已熟知:

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
汾河湾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晋文公。

1985年第一次晋文化研讨会时苏先生与张先生一起到山西参会,在侯马时苏先生激情之下便作了此诗,并谓“此非张先生书之莫属”,遂有二人之合璧。我老师是张政烺先生的学生,我也沾老师的光一向把张先生视为师爷,于是恭敬在碑旁站立留影纪念。《华山玫瑰碑》将来成为名碑妥妥的。 本帖最后由 喜欢下雨天 于 2015-2-4 01:02 编辑

[32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1:01
碑一
[31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1:00
过了奏衍楼(元代戏台楼),便是碑林,其中元碑较多,这里曾有著名的唐碑“灵庆公神祠颂碑”,为唐贞元十三年(797)刻石,但现已藏于盐湖区博物馆。

奏衍楼
[30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0:59
东殿供奉日神(太阳神祠),据说是中国唯一的太阳神
[29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0:58
西殿供奉风神(条山风洞神祠):
[28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0:57
屋顶的太极八卦图
[27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0:56
中殿是供奉池神
[26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0:55
池神庙的主体为三大殿,一字排开,※※上三殿所奉不一,现在中殿是供奉池神(灵庆公神祠,“灵庆公”为唐代宗所封神号),西殿供奉风神(条山风洞神祠),东殿供奉日神(太阳神祠),因为制盐需要风吹、日晒才能完成。中殿屋顶上有太极八卦图。
[25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0:55
运城市旁,有巨大的盐池,为海水被关闭后形成瀉湖长久沉淀而成,因而历代这里都成为盐的重要产地,为祭祀盐池之神,在这里建了宏大的池神庙,这也是全国唯一的盐神庙。池神庙始建于唐大历十二年(777),后失修并被破坏,现被修复。这是庙之后门“乾门”,门前石桩上刻“必下马”,皇帝到此也要下马,以示敬畏。门上“鹤境云衢”四字,为咸丰帝六弟恭亲王书。
[24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0:53
在运城市附近,有唐代的泛舟禅师塔,为10米高的砖塔,距今1200多年了。泛舟为唐高宗李治的后裔,在报国寺为僧,卒于唐贞元九年(793年),同年建此塔。可惜这天没开门,只在外面望了望。
[23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0:53
觚及其上面的饕餮纹:
[22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0:51
盉出土于河津市,手柄两侧有铭文,右侧为“祀父已”,左侧为“享渪”,当为商代早期器物,汤父名乙,或许是汤在河津祀父享禹所用?剑有错金,亦有3字铭文。觚上有明显的饕餮纹。
[21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4 00:50
此外还有一青铜盉、一青铜剑、一青铜觚,当为商代器物。
[20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3 21:20
夏县辕村的东北部,就有著名的东下冯遗址,属于夏商时期的二里头文化。

要看夏代的角,我们到了运城市文物局。这个角已经断腿,文物局的研究人员说属二里头文化(夏文化)。
[19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3 21:19
之三
[18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3 21:19
之二
[17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3 21:18
中条山南的平陆,据说是商代贤人傅说的故里,古※※载傅说筑于傅岩之城,傅岩之地,可能也就在中条山坡底乡这一带。在中条山亦发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采铜遗址(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表明早在夏代这里便已有铜矿开采。铜和盐,都是这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午饭后,来到夏县,“夏县”这个名字就说明这里跟夏有点关系。这是夏县裴介镇的辕村遗址,高台部分为属仰韶文化遗存,下面低平之地为商文化遗存,高台与低地交接处能看到相关灰层。就在这里,当地百姓挖坑栽树,出土了夏代的青铜角!
[16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3 21:16
盐是古代的重要资源,必须对其掌控。盐道上的“古锁阳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近年已有所修缮,晋、虞两国即在此分界,“虞坂”之名,“虞”即此虞,“坂”谓山上的斜坡,《太平寰宇记》:“太行山有路,名曰虞坂,周武王封仲雍之后虞仲于夏墟,因虞为称,谓之虞坂。”《左传》记载晋国假虞道而伐虢,盖即此道。翻过了中条山,便到了黄河茅津渡,度过黄河就可以进入河南了。
[15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3 21:16
盐道傍山而行,道两侧布满荆棘,近之挂衣扯裤。
[14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3 21:15
道旁的山洞,则是运盐人马的歇脚处。
[13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3 21:14
车迹深一尺
[12 楼] 喜欢下雨天 [泡菜]
15-2-3 21:14
坚硬的青石上也被开出了道路,道中常年被车轮压出了深深的辙沟,元好问有诗云“虞坂盘盘上青石,石上车迹深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