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判底片的密度?
624
20
[1 楼] 斯汀
[老坛泡菜]
15-4-15 14:50
现在基本都是冲洗后扫描看看黑白的片子,加厚减薄啥的需要了解自己冲洗的片子密度到底如何?老师傅能给介绍下如何评判自己底片的密度是否合适?
|
[21 楼] 东山小屋
[资深泡菜]
18-4-17 15:03
自己在暗房里放一些片子,就对底片密度是否合适有很深的体会了。
|
[20 楼] 阿肯色
[泡菜]
18-4-17 14:32
|
[19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4-19 08:15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18 楼] 黑猫影像
[资深泡菜]
15-4-18 18:35
|
[17 楼] 自拍
[禁言中]
15-4-17 11:49
对白墙或者灯箱看,底片一样要有最黑有最白,说明密度合适。
整体黑乎乎或者白花花的,说明密度不对。 |
[16 楼] 晓巴
[资深泡菜]
15-4-17 10:37
|
[15 楼] amo
[资深泡菜]
15-4-17 09:21
弄一张接近中灰色的纸,上面用黑笔与白笔画几条线。
然后-4、-3、+3、+4档曝光,冲洗后扫描。 -3与+3档的扫描应该能识别出两种铅笔画的线 -4档应能识别白线但不能识别黑线,+4档应能识别黑线但不能识别白线 这样可以算是底片密度与你扫描仪性能匹配的底片,不一定适合其他扫描仪与光放 这个方法是把区域理论应用到扫描仪的版本。 |
[14 楼] focomat
[资深泡菜]
15-4-17 09:13
凭肉眼看底片不如直接看照片评判底片。
|
[13 楼] 与龙达共舞
[陈年泡菜]
15-4-17 08:54
过曝或是冲厚了、欠曝或是冲薄了,虽然也可以扫描,虽然后期可以改变(拉曲线改变反差),这样可以勉强看片,但结果是随着反差的改变,不光是阶调的改变,最重要的是高光细节、暗部细节的丢失,当然之前的过曝冲厚、欠曝冲薄本身就失去很多细节。
轻微的厚或薄可以。 |
[12 楼] 斯汀
[老坛泡菜]
15-4-17 07:18
|
[11 楼] tiepo
[资深泡菜]
15-4-16 22:22
斯汀 发表于 2015-04-16 12:49 厚就是黑,薄就是浅。在底片上。 扫描的话,薄一点厚一点毫无区别。冲片子的时候甚至温度也不需要太讲究。扫描的时候略加调整即可。 原底放大就不同了,密度大小,厚薄关系,曝光时间,直接反映在相纸上。 这东西要严谨一些,从前期的曝光,冲洗的手法,曝光的强度和时间,一条龙都要注意到。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10 楼] 斯汀
[老坛泡菜]
15-4-16 20:49
我想大家想深了,我是想问如何初步判断胶片薄厚的概念,什么样子就是厚了,什么样子就是薄了?
|
[9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4-16 16:1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4-16 16:13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7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4-16 16:04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6 楼] 斯汀
[老坛泡菜]
15-4-16 15:43
|
[5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5-4-16 15:19
凭肉眼很难判断密度,尤其是细微的差异。大的密度差异在胶片上又没有什么意义。可以放在塑料袋子里边测密度啊,减去袋子的密度就行了。
|
[4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4-16 14:26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3 楼] 斯汀
[老坛泡菜]
15-4-16 14:11
|
[2 楼] love012
[泡菜]
15-4-16 1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