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什么叫胶卷的“斜率”?
425
8
[1 楼] 今天就行动7代
[泡菜]
15-5-2 15:50
在有些胶片的参数上看到平均斜率,1.6的,2.0的之类,请问这参数是什么意思?
我的理解就是类似显示器的gama值,不过这个伽马高低,对底片特性有什么影响??求解惑。 比如1.6的反差大还是2.0的反差大??又或者1.6的宽容度大还是2.0的宽容度大?、等等很多。 |
[9 楼] 晓巴
[资深泡菜]
16-4-18 17:40
以上回复都是基于漫射密度测量,特此做个补充。
顺带把胶卷感光度计算公式写出,S=K/Hm 公示中 S 代表感光度; K 是系数; Hm 是基准密度所对应的的曝光量。 不同类型的胶卷 K 和 Hm 不一样,这个公式就跟速度(=距离除以时间)计算公式一样没任何悬念可言,早已公布于世,早已在使用,在 ISO 1970年代颁布连续影调黑白胶卷感光度标准之前就已使用,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
[8 楼] 晓巴
[资深泡菜]
16-4-15 14:49
我是玩彩色的,对黑白没啥兴趣。本想这个帖子留给玩黑白的人回复,没想到快1年了没人搭理。
下图是 average gradient 在伊尔福 DELTA 400 胶卷与 ID-11 搭配冲洗的应用,纵坐标字母 G 上面加一个横杠表示平均的意思,G 是 gradient 的第一个字母,国际上习惯用在字母上加一个横杠表示求平均值的意思。下图就是显影程度 average gradient 与 显影时间的关系。 ![]() |
[7 楼] 晓巴
[资深泡菜]
16-4-14 17:33
图片引自维基
|
[6 楼] 晓巴
[资深泡菜]
16-4-14 17:19
这两个词可以理解为“平均斜率”,或者“平均梯度”,也可以叫“平均坡度”,三个叫法都行,关键是理解它的含义就行了。 不存在【胶卷的“斜率”】这个概念,average gradient (也就是平均斜率)这个概念是经过显影后的结果,是衡量显影程度的概念,没有显影就没有 average gradient ,它不会单独存在的。 进一步说,average gradient 是针对下面这张图而言的,它是针对连续影调摄影胶卷显影而言的,非连续影调和工业摄影另有相关的技术。将下图曲线上 “m” 点和 “n” 点用一条直线连接,这条直线的斜率叫 average gradient (平均斜率)。下图这条曲线是胶卷经过显影后在底片上留下的影像的密度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也叫特性曲线。 用 average gradient 衡量显影程度这个方法很早就有了,ISO 成立后对黑白负片和彩色负片都是用 average gradient 确定显影程度,ISO 规定黑白胶卷当显影到 average gradient=0.62 时既是这个胶卷用这个显影液显影所得到的感光度,也就是用 0.8/1.3=0.62,这个计算相当简单,会初中算数就行。同样,ISO 对彩色负片也是用这个方法,只是 K 系数有区别,ISO 要求分别计算红绿蓝三条曲线的 average gradient,当这三条曲线的 average gradient 同时到达0.6时即为该胶卷经该显影液显影所得到的感光度。柯达用 C41 显影确定感光度要满足 R=G=B 的 average gradient =0.6;AGFA 用 AF70 也是如此;FUJIFILM 用 CN16 也是如此;也包括中国乐凯彩色负片。 不论是连续影调黑白胶卷(负片)还是彩色胶卷(负片),ISO 规定必须用 average gradient 测量和确定感光度,所有厂家也是自觉地使用这个方法测定感光度,黑白负片彩色负片的思想方法完全一样。 ![]() |
[5 楼] 今天就行动7代
[泡菜]
15-5-4 16:10
还是不懂,继续求教
|
[4 楼] 晓巴
[资深泡菜]
15-5-3 22:01
扔冰块的用不着了解这个概念。
average gradient 不是某胶片的参数,gamma 也不是胶片的参数,而是对将胶片冲洗成底片的冲洗要求之一。胶片(film)和底片(negative)有区别。 如果用反差系数( gamma )作参照来看 average gradient 1.6大还是2.0大,一般来讲 average gradient=2.0 的 gamma 大,但也有特殊情况。 |
[3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5-5-2 22:10
我一直读作“瞎说”。
![]() |
[2 楼] 今天就行动7代
[泡菜]
15-5-2 15:53
补充,这个斜率的用词是“average gradi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