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如何控制中大画幅的摄影成本
2709 63
[1 楼] sgicool [泡菜]
15-5-26 16:14
2015年在老婆的支持下,开启了我的大画幅摄影之旅。

相信很多摄友都是 135》120》大画幅 这样走过来的。现在我还对我当年第一次在观片器上看(哈苏503cx+80/2.8+fujifilm praval 100)彩色正片的视神经爆炸感记忆犹新!胶片细腻和色彩,实在是太美了!

120我主要用富士反转片,每卷价格26-35元之间,店冲每卷26元(今年办了会员,降至20元每卷),自扫(Epson GT-X970),120每张彩色正片成本如下:6X6=5块左右;6x7=6块左右;6x9=7.5块左右

玩4x5真的比120贵了很多,我主要玩三种胶片:富士100正片(300块/卷,20张,15元/张,冲洗20块/张);伊尔福delta100黑白负片(300多块/卷,25张,13元/张,冲洗20块/张《据说可负片正洗,有待验证》);上海100散片黑白负片(80块/卷,20张,4元/张,冲洗20块/张)

高昂的冲洗费是我4X5路上最大的敌人!!!

要尽快搞定这一关!由于彩色正片对温度和流程要求较高,暂不考虑了,想先试试黑白自冲,那么问题来了,是罐冲还是盆冲呢?D76工艺还是负片正洗呢?

未完待续。。。

欢迎老摄友批评指正!谢谢!
本帖最后由 sgicool 于 2015-5-26 16:14 编辑

[64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5-7 18:10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6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5-7 16:03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62 楼] 崖山之后无中华 [泡菜]
17-5-6 07:41
照文三 发表于 2017-3-15 23:45
好片。X光片如何做到没有划痕的?望分享一下经验。

吊冲的,要么盘显
[61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3-17 13:50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60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3-17 13:4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59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7-3-17 13:42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58 楼] 八大山 [泡菜]
17-3-16 10:54
关于暗房绿灯,说不能用。我买过一只AP绿灯,一直没用。前几天试了一下。绿灯很暗,开始根本看不清,当眼睛在暗房里适应以后,绿灯就起作用了。对显影拿不准的片子,捞起来对着绿灯看看,在决定是否继续显。
     冲出的底片我用密度仪测,没用发现灰雾度增加。想来很暗弱的光线,没有所传说的那么可怕。
[5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7-3-15 23:45
崖山之后无中华 发表于 2017-3-15 01:46
感蓝片


好片。X光片如何做到没有划痕的?望分享一下经验。
[56 楼] 崖山之后无中华 [泡菜]
17-3-15 01:46
感蓝片
[55 楼] 崖山之后无中华 [泡菜]
17-3-15 01:44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0-24 11:31
好片!
回复一下大画幅控制成本的事,其实大画幅在后期拍摄的成本不比小篇幅大。在进行了初始的器材投资后,最大的成本就是胶片越来越贵了。如果说扫描是很大的成本,就要想想为什么拍大画幅要扫描?

近来都是810拍摄后玩直接接触印相,比较懒得去扫描了。对于810胶片我直接是盘显,现在用的是自配雷电露或者510焦酚等。有大画幅的朋友们,加我975986140微信
[54 楼] dickly000 [泡菜]
16-11-7 14:09
提高出片率,是最省钱的方法,既往经验,越省越容易出问题,例如,国产的胶片容易出现品质问题(沙粒、刮痕),便宜的冲洗设备容易出现漏光的问题(盆显我是不建议的),国产的套液虽然便宜但极容易氧化..........这些都是血的教训.........再多的钱也买不回那一瞬间的成像
[5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10-24 11:31
崖山之后无中华 发表于 2016-10-13 08:42
维生素显影


好片!
回复一下大画幅控制成本的事,其实大画幅在后期拍摄的成本不比小篇幅大。在进行了初始的器材投资后,最大的成本就是胶片越来越贵了。如果说扫描是很大的成本,就要想想为什么拍大画幅要扫描?
[52 楼] 崖山之后无中华 [泡菜]
16-10-13 08:42
维生素显影
[51 楼] 崖山之后无中华 [泡菜]
16-10-13 08:39
自配维生素显影
[50 楼] 崖山之后无中华 [泡菜]
16-10-13 08:37
自己配药,自己冲扫,乐在其中。
[49 楼] 啊明 [泡菜]
16-9-1 15:40
支持一张,黑白的自己冲加扫描,彩色交专业人员。
[48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8-31 09:03
M24 发表于 2016-08-30 12:18
去年120,正片,都是35左右
今年50.
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落回去...
这样才去,胶卷机器二手价会更低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47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8-31 07:09
大卷航空片。裁了正冲。
[46 楼] M24 [泡菜]
16-8-30 20:18
sgicool 发表于 2015-5-26 16:14
2015年在老婆的支持下,开启了我的大画幅摄影之旅。

相信很多摄友都是 135》120》大画幅 这样走过来的。现在我还对我当年第一次在观片器上看(哈苏503cx+80/2.8+fujifilm praval 100)彩色正片的视神经爆炸感记忆犹新!胶片细腻和色彩,实在是太美了!

120我主要用富士反转片,每卷价格26-35元之间,店冲每卷26元(今年办了会员,降至20元每卷),自扫(Epson GT-X970),120每张彩色正片成本如下:6X6=5块左右;6x7=6块左右;6x9=7.5块左右

玩4x5真的比120贵了很多,我主要玩三种胶片:富士100正片(300块/卷,20张,15元/张,冲洗20块/张);伊尔福delta100黑白负片(300多块/卷,25张,13元/张,冲洗20块/张《据说可负片正洗,有待验证》);上海100散片黑白负片(80块/卷,20张,4元/张,冲洗20块/张)

高昂的冲洗费是我4X5路上最大的敌人!!!

要尽快搞定这一关!由于彩色正片对温度和流程要求较高,暂不考虑了,想先试试黑白自冲,那么问题来了,是罐冲还是盆冲呢?D76工艺还是负片正洗呢?

未完待续。。。

欢迎老摄友批评指正!谢谢!

去年120,正片,都是35左右
今年50.
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落回去
[45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8-30 15:25
黑白尚好,国产进口看口袋决定,就是这彩色,感觉拍一张少一张了。
[44 楼] focomat [资深泡菜]
16-8-19 11:32
玩胶片多年最大的切身感受:省既是费.
[43 楼] 光徽 [资深泡菜]
16-8-18 17:38
buckingham 发表于 2016-8-18 17:30
我也这样冲洗,但是在暗房中的全黑环境中,不懂如何控制搅动,毕竟计时器没那么先进,求教,感谢


我弄了一个微型小暗房(即彩色扩印装相纸的暗箱),明室操作,只是双手走里面每分钟提6下
[42 楼] buckingham [泡菜]
16-8-18 17:30
光徽 发表于 2015-6-1 21:11
这个冲45不错,有810的可以借鉴吗,我自己弄个刚开始不错,过2年有点渗漏
我也这样冲洗,但是在暗房中的全黑环境中,不懂如何控制搅动,毕竟计时器没那么先进,求教,感谢
[41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5-6-30 09:46
sgicool兄弟好,这胶片的东西最好还是循序见进,慢慢来。例如,彩色反转的话,一个月精心挑点题材,拍个两三卷;黑白则先从120练手开始吧,买个AP或JOBO的小罐子,价格也不贵,自己冲冲,可能价钱比很多人每个月的烟钱还少哈。
[40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6-25 22:1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39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5-6-25 21:2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3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6-25 18:03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37 楼] 暗房归来 [注销用户]
15-6-25 12:44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36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5-6-25 11:3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