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里铺时,导游伎俩多多
254 5
[1 楼] 夏威怡 [泡菜]
15-6-23 09:58
※※上,大理十八里铺是茶马古道上的最重要的驿站及文化交流集散地,是当时大理地区和其他民族交往的窗口,同时摧生了白族手工艺品的空前发展,包含银器批发、零售等。现在已“建造”成一个AA级景区,是跟团游不可或缺的要去的一个地方。赏白族民居,品三道茶,观白族歌舞是噱头,真正的内容是推销银制品。
据内行人讲,三道茶本来是白族喜筵上招待贵客的风俗,第一道茶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要立业先吃苦;第二道茶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沙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头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即所说的一苦二甜三回味。本来是喝三道茶体会过程、品味意境的事情,可现在搞得太形式化了:看歌舞表演前,十多个白族姑娘小伙,端着托盘,匆匆地把三个已倒好的茶盅放到游客面前,一摸,连点热乎气都没有,而且导游就直接提示过,那杯子一天不知要“翻”多少次,洗不洗真的不知道。所以,我只看了看,没动,想出些美好的意境来弥补失望的情绪。
曲导介绍得有些玄,说只有这里的银子才称得上雪花银,其银饰品是990的。我是外行,不懂,但听人说过,太纯的软,不适合做饰品。至于说到纯银有各种特殊功效,更漠然,不置可否。无论如何,十八里铺的制银工艺还是名不虚传。早在唐朝南诏国时期,十八里铺茶马古道文化驿栈便开始手工银器的加工制作,至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十八里铺所制银器一度被南诏、大理皇室命名为御用银器,是皇权和富贵的象征。之后几度兴衰。如今在十八里铺银器家族嫡系传人、国际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的带领下,十八里铺的银器制作和销售又走向了一个高峰。这里一般的银制品是26.5一克,显然比其它地方的要高得多,大师的作品则价格更高。比如一个银饰内胆水杯,一般得1800元左右。
参观完十八里铺,在往鹤庆赶的路上,导游见这个团买银制品少了些,就炮制了一个恶意故事,耍了个手段。说那些白族小服务员已悄悄告诉他,要他提防有些品性不好的游客,他们不但没买东西,还诅咒了导游。之后,大谈佛学的因果报应(实话说,这个导游是有些佛学知识的),还一再追问,我强迫过大家买东西吗?并提出要求,让晚上睡觉前,骂过他的团友正式给他道歉,或发个短信也行,否则会有他们好果子吃的。车上鸦雀无声,空气有些凝固,大家不知如何作答。这时,他又拿出一张纸,让每个家庭(一个城市来的为一个家庭,有编号)填写本次购物金额,本大声报给全车人个数字,说是省※※要求的,对骗吃骗喝不对云南做贡献(指不购物)的游客,将来有关部门会“拒签”他再来云南。购买银器多的家庭报数时理直气壮声音很大,买的少的或没买的象做错了事的孩子,羞答答地不愿出声,那尴尬劲让人永生难忘!接着他双侃侃而谈前一阶段云南导游骂人视频,义正词严地指出,那批游客中的郭某某等就是赤裸裸的“旅游碰瓷”,是人渣,败类。这一通下来,真得把全车人给镇住了,到了下一个购物点滇缅玉石城,这个团成了当天的购物状元,花费27万多(丽江导游接团时意味深长地特别告之的,并希望不要让她丢人)!
呜呼!如此下去,云南旅游休矣!

[6 楼] urbandecay [注销用户]
15-6-23 10:29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5 楼] 胖梨 [禁言中]
15-6-23 10:23
买得起纪念品就不能自驾游一下
本帖由 iPhone 5c (GSM) 客户端发布
[4 楼] 小披风 [泡菜]
15-6-23 10:22
只要跟团 哪里的旅游都是这个鸟样
[3 楼] 夏威怡 [泡菜]
15-6-23 10:00
十八里铺
[2 楼] 夏威怡 [泡菜]
15-6-23 09:58
十八里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