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戏
152 6
[1 楼] 影巷frank [泡菜]
15-8-5 15:34
  作为一个从小在安庆长大的小孩,你说你没有听过黄梅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还记得小时候,村子每逢碰到什么大事,就会请走街串巷的民间艺人来搭台表演。那个时候,舞台一般都会选择搭在一个空旷并且场子大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容纳足够多的观众。

  表演的时间一般都会定在晚上,那时农民们干完农活,早早吃过晚饭,从自家拿个板凳就去占位置了,去迟了的话可能就只能站着看了。那个时候,观众不仅仅就自己村里面的,还有一些邻村的人跑过来看,邻村之间的人大多都比较熟悉,哪个村里有什么大的活动,另外一个村的人也会参与其中。我还依稀记得,只要一有搭台唱戏的,必然就会有很多卖小零食的过来,所以只要一听说今晚有唱戏,我们都是非常高兴的。身上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零花钱,但我们又特别想吃那些零食,于是我们就去妈妈旁边磨叽,没多久她们就会不耐烦,所以每次我们总能成功的拿到钱去买零食,我们相互追逐着,穿梭于看戏的人群之中,欢声笑语淹没于乐器声、唱戏声、嘈杂的人声之中……

  上周,因为工作原因去参加一个庐剧拍摄活动,庐剧作为江淮大地一带的地方剧种,并不像黄梅戏和京剧那样有名。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和大多数90后一样,我听摇滚、听民谣,却鲜少听戏曲,而且还是一个我听不懂的戏曲。不出意外,观众大多以六七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为主,二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鲜少能见到,我找了一个靠后的位置坐着,准备睡上一觉。开场后,锣点一起,以前听戏那股熟悉的感觉又浮现在了脑海之中,虽然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剧种、不同的方言、不同的观众……

  今天,我们唱戏不用再去劳烦费神的搭台子了,也不用早早的就抱着个凳子去抢位置了,更不用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蹭戏听了,但是,我们听戏的人在减少、唱戏的人在减少、地方的小剧种也正在消亡。

  我还是很怀念小时候的那种感觉,大空场子、拥挤的人群、密集的锣点声、混杂着噪音的唱戏声、孩子的欢笑声……
[7 楼] 影巷frank [泡菜]
15-8-5 15:41
化妆 本帖最后由 影巷frank 于 2015-8-5 15:41 编辑

[6 楼] 影巷frank [泡菜]
15-8-5 15:40
演奏者 本帖最后由 影巷frank 于 2015-8-5 15:42 编辑

[5 楼] 影巷frank [泡菜]
15-8-5 15:39
小戏迷
[4 楼] 影巷frank [泡菜]
15-8-5 15:37
老生
[3 楼] 影巷frank [泡菜]
15-8-5 15:36
小生
[2 楼] 影巷frank [泡菜]
15-8-5 15:35
表演者与演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