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大画幅幻灯机设想。
448 15
[1 楼] 像由芯生 [泡菜]
15-8-12 21:45
135一直坚持正片,就是为了看幻灯,
后来到了67就抓瞎了,实在找不到67的幻灯机。
现在上到4X5了,一样,对着一堆片子发愁。用扫描仪的观片器看,用Ipad, Surface白屏看,始终不过瘾。
所以幻灯机始终是心头一个结。

先看效果, 4X5 黑白正片做底,大约1米尺寸。

[16 楼] 景色迷人 [泡菜]
15-10-5 14:25
支持,盼成功。
[15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15-9-16 11:04
duixia12345 发表于 2015-8-13 16:29
直接把45放大机机头平放就能当幻灯机了。不过我觉得45没必要打幻灯。

亮度不够吧?
[14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5-8-23 10:10
eBay上有数台3 1/4 x 4 1/4 幻灯机出售,价格从$73到$300. 光源500W, 玻璃双凸透镜聚光。搜 Golde Master Projector. 我刚花$120买进一台。虽然不带风扇,但透镜和片子都不太热。散热主要靠灯室的金属壁和散热片及开孔实现。有人说灯室由黄铜制成,我没有验证。
[13 楼] 老荣 [资深泡菜]
15-8-13 19:36
像由芯生 发表于 2015-8-13 16:01
打出来,一个是尺寸是印出来不可比的,二个是有连续光,这个也是纸不可比的。

我现在特别喜欢一个人坐在家里看幻灯片。以前那些135的。


睇幻灯如果亮度不够系提唔起精神的,6x9旳玩过,还是2.8碗口大的幻灯镜头,250w金素灯,出来的效果強差人意!

我也留了台柯达9000和几只顶级幻灯头,间中玩玩,就是灯泡太贵了,改天也试下改LED试下 本帖最后由 老荣 于 2015-8-13 19:42 编辑

[12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5-8-13 19:30
考古 发表于 2015-8-13 19:23
我早就做好了,和老龙在研发810幻灯机


聚光镜组和45幻灯片夹如何解决的?,上个图看哈好吗,谢谢!。
[11 楼] 考古 [陈年泡菜]
15-8-13 19:23
我早就做好了,和老龙在研发810幻灯机
[10 楼] 猛拍 [资深泡菜]
15-8-13 19:21
像由芯生 发表于 2015-8-13 16:01
打出来,一个是尺寸是印出来不可比的,二个是有连续光,这个也是纸不可比的。

我现在特别喜欢一个人坐在家里看幻灯片。以前那些135的。


需新开发个45幻灯片夹,要防牛顿环双面玻璃片夹。

这相当于做台卧式45聚光式放大机,关键在于那对聚光镜怎么解决?,供参考。
[9 楼] duixia12345 [泡菜]
15-8-13 16:29
直接把45放大机机头平放就能当幻灯机了。不过我觉得45没必要打幻灯。
[8 楼] 像由芯生 [泡菜]
15-8-13 16:01
小荣 发表于 2015-08-13 07:48
都大话符了,直印一张相也比打在墙上好看,做幻灯机义意不大。...

打出来,一个是尺寸是印出来不可比的,二个是有连续光,这个也是纸不可比的。

我现在特别喜欢一个人坐在家里看幻灯片。以前那些135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7 楼] 小荣 [资深泡菜]
15-8-13 15:48
都大话符了,直印一张相也比打在墙上好看,做幻灯机义意不大。
[6 楼] 秦小平 [资深泡菜]
15-8-13 11:06
已有上海人做出45幻灯机了
[5 楼] 西门子 [陈年泡菜]
15-8-13 08:12
有意思,支持支持
[4 楼] 像由芯生 [泡菜]
15-8-12 22:04
光源问题的解决,来自于另外的失败和偶然。
前些日子听朋友介绍现在的LED车大灯已经很不错了,就买了一对来尝试,可以未如理想,撤下来堆在车库,今天突然想想能不能用在这上面,才翻出来拿上楼测试。

照度基本理想,相信加入透镜后会满意。
温度十分理想,这个灯的散热系统在灯尾,完全可以另外建立一套散热空间。
希望接下来能做出一套自己能用的大画幅幻灯系统。
[3 楼] 像由芯生 [泡菜]
15-8-12 21:59
直到最近,得到了新的光源,才重新开始这事了。
正好过去的一年多开始了大画幅的生活,一堆片子也没法好好看。
那这次就直接拿大画幅相机做底。
目前走到第一步,理论是成立的,底片的进出结构也基本想好了,后面的光源也基本解决了,只还有透镜的问题没解决。

沙慕泥45F1做基础,施耐德135/5.6镜头,后面的,先拿硬纸板建个模。

[2 楼] 像由芯生 [泡菜]
15-8-12 21:52
幻灯机,始终是一个简单的光学器材,开始设想幻灯机的时候,是提出了一个三节概念,前面镜头,中间片源,后面光源。 其中片源一节可以随意更换,135,67,液晶板,想做到带出门的时候,就一套器材,朋友们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但后来这套设想搁置了,原因是始终要多带一套设备出门。

后来一个概念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那就是相机是一个光线透过镜头,聚焦到底片上的机器,那么反过来,把光源放在已经曝光的底片之后,光线也应该原路返回,投射出去,至于投到哪儿去了,就看屏幕和屏幕的代替品在什么位置了,就看光的强弱了。
如是简单的在MamiyaRB67上开始做是实验,但苦于那时的光源不好,不是烤片就是太弱,效果不理想,也搁置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