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各位大大指点焦深的计算方法
560 4
[1 楼] amo [资深泡菜]
15-10-10 10:01
昨天在摆弄45相机时,偶然发现不同片夹的胶片位置有比较大差异,肉眼都能看出来。后来就想办法量了下片夹靠近镜头那一面到胶片的距离,足足有0.6mm左右的差异。比如格拉菲六连发的胶片就埋得比较深,TOYO双面片夹就比较浅。这就产生了疑问,用不同片夹时候,胶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可能有前后接近1mm的误差。
于是问题就来了。平常在毛玻璃前装个增亮屏都可能影响对焦,而增亮屏厚度恐怕不到1mm。那么不同片夹对对焦的影响还要大于增亮屏?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网上找了一些计算焦深的资料,可惜都看不懂。因此请各位大大指点,假设4X5画幅,150mm镜头,F8,镜头前组与拍摄物距离3米,怎么计算焦深?也就是胶片位置有前后1mm误差对焦点的影响。
[5 楼] 老齐 [资深泡菜]
15-10-13 12:10
当拍摄1:1时景深与焦深是相等的,景深与焦深成反比,

即景深大焦深小,景深小焦深大。

计算公式在相机制造厂广泛使用。  摄影人很少涉及。

[4 楼] amo [资深泡菜]
15-10-12 09:55
这个问题我自己做实验解决了。用卡尺仔细量过手头各片夹的深度,确实有差异。格拉菲6连发的胶片埋的深一些。
我做试验,分别用直接拍相纸和拍胶片的方法测试焦点,冲洗后用扫描仪1200DPI扫描,拍摄距离1.5米,施耐德150/4.6全开。结果发现用公元光面RC相纸拍的时候,格拉菲六连发对焦很准看不到偏差,TOYO片夹焦点靠前3-4厘米。而用胶片时候,格拉菲六连发对焦靠后4-5厘米,TOYO片夹焦点基本准确。就这么点偏差,在实际缩小光圈拍摄时候基本可以忽略。
我猜测以前的胶片比较厚(可能刚好跟公元RC相纸一样厚度),所以格拉菲片夹做的深一些,刚好补偿胶片厚度。

另外提一句,这个跟毛玻璃厚度、增亮屏前装后装没关系。
本帖最后由 amo 于 2015-10-12 10:04 编辑

[3 楼] 骑士与狗 [禁言中]
15-10-12 04:32
先要搞清楚,有的相机设计是增亮屏装在玻璃前--考虑是不磨损增亮屏;有的设计是装在玻璃后--拆卸方便,别搞混了。
片夹和相机后板接触的面到底片面的距离是4.5mm---我记得大概如此。
[2 楼] 聿名 [老坛泡菜]
15-10-11 13:52
片夹中的胶片位置是有国际标准的,包括制造公差范围,对4x5来说大概是0.2mm,超出这个公差的就不能用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