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 pyyy818
[泡菜]
15-10-26 01:08
|
[50 楼] wangzeyun
[泡菜]
16-3-18 17:36
我有数码,但我现在主要还是拍中画幅,大画幅。当今数码,胶片各有道理,我认为没有必要去纠结什么好。玩的是心态,只要自己感觉开心就可以了。我喜欢黑白,是因为经典,耐看,感觉有点沉淀的味道,层次感更好。
|
[49 楼] AeroEktar
[泡菜]
16-3-18 15:12
|
[4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3-14 21:26
xukey 发表于 2016-3-14 18:21  没错,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但你可能是误解了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 假设, 如果彩色底片先被发明, 已经可以真实的还原这个世界的光影和色彩了, 人类(科学家, 摄影师, 柯达公司 ... ) 是否还会去发明黑白底片. ?
或者说, 如果先发明了彩色多普勒超声, CT, MR, 医学界是不是就不会考虑再发明xray透视...
这仅仅是一个脑洞, 灌水, 例子也许不准确, 各位也不必太认真. 不管他先发明哪个东西吧,今天的小文青该是埋在电子数码堆里的长大的,先入为主地接触数码和彩色图像,可他也能接受银盐黑白,甚或更喜欢这种情调,如你所说,颜色摄影很真实了,可还有人要玩儿抽象的黑白,那么你觉得先有了彩色,就不会有黑白摄影了嘛, 本帖最后由 润普 于 2016-3-14 21:28 编辑
|
[47 楼] xukey
[泡菜]
16-3-14 18:21
润普 发表于 2016-3-14 16:14  现在还有人画水墨画,铅笔素描,版画和图书插图及漫画,难道他们不知道有水彩和油彩吗,拍黑白的这些人在90年代都玩儿过各种颜色胶片,今天玩儿回黑白,难道是退化了吗, 没错,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但你可能是误解了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 假设, 如果彩色底片先被发明, 已经可以真实的还原这个世界的光影和色彩了, 人类(科学家, 摄影师, 柯达公司 ... ) 是否还会去发明黑白底片. ? 或者说, 如果先发明了彩色多普勒超声, CT, MR, 医学界是不是就不会考虑再发明xray透视... 这仅仅是一个脑洞, 灌水, 例子也许不准确, 各位也不必太认真.
|
[4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3-14 16:14
xukey 发表于 2016-3-14 13:05  借这贴, 再提个问题, 纯灌水, 不必认真.
问题是, 如果人类先发明了彩色胶片, 是否还会再去研究黑白胶片并发明出来? 现在还有人画水墨画,铅笔素描,版画和图书插图及漫画,难道他们不知道有水彩和油彩吗,拍黑白的这些人在90年代都玩儿过各种颜色胶片,今天玩儿回黑白,难道是退化了吗,
|
[4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3-14 16:08
lucaas 发表于 2016-3-14 10:44  机身Sinar F或者Toyo,配fujinon 90,150,210三只头,宾得点测,铝合金脚架,1570云台,一万块绝对够了,出片没问题 如果要全新的,那是不够,二手价的仙那不到3千,三只富士头4.5千足矣,表和架子2.5千就很不错了,片夹和底片1千,开工,虽然说不是九成新的机器,但可以拍出很好的影像,可别机器镜头都是一流,片子很垃圾,那才恶心人涅。
|
[44 楼] 地瓜上台
[泡菜]
16-3-14 14:27
不喜欢拍完就知道效果的拍摄方式 数码拍摄便利同时丧失了“神秘感” 所以坚持用胶片拍摄 使用大画幅的黑白页片看似麻烦 却满足了俺对影像效果的追求 胶片的保存也相对简单、安全
|
[43 楼] xukey
[泡菜]
16-3-14 13:11
maxspeed 发表于 2015-10-31 07:10按照自己构想的画面单张控制影调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可靠, 又实际的理由. 如果要控制每张底片的显影时间, 页片是很方便的选择, 而页片又只能装在大画幅机器上 ... ...
|
[42 楼] xukey
[泡菜]
16-3-14 13:05
借这贴, 再提个问题, 纯灌水, 不必认真.
问题是, 如果人类先发明了彩色胶片, 是否还会再去研究黑白胶片并发明出来?
|
[41 楼] lucaas
[泡菜]
16-3-14 10:44
机身Sinar F或者Toyo,配fujinon 90,150,210三只头,宾得点测,铝合金脚架,1570云台,一万块绝对够了,出片没问题 汪大壮 发表于 2016-03-14 01:30一万元,置起45机器、三只镜头,外带测光表、三角架? 除非都是低端杂牌,还必须是垃圾成色。 如果是美元,那还差不多。  ...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
[40 楼] 汪大壮
[资深泡菜]
16-3-14 09:30
润普 发表于 2015-11-8 09:31  一台45的大画幅机器加三支日本镜头,测光表和脚架,二手价一万元打住,还不够一台全幅数码单反机身加大三元, 一万元,置起45机器、三只镜头,外带测光表、三角架? 除非都是低端杂牌,还必须是垃圾成色。 如果是美元,那还差不多。
|
[39 楼] glxga
[泡菜]
16-3-14 08:24
确实数码玩久了,不是变成手机拍照就是变成摄影器材爱好者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38 楼] 没钱买烟
[泡菜]
16-3-13 21:39
价格比彩色的差一倍呢,8*10的彩色的一张接近100块钱了。
还有,黑白片真的比彩色片耐看,这个见仁见智了。 本帖最后由 没钱买烟 于 2016-3-13 21:44 编辑
|
[37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5-11-11 11:27
伟大的苏联 发表于 2015-11-9 09:20  彩色的实在玩儿不起,所以玩儿黑白的,感觉更有味道;数码的只是个工具,旅游什么的用一下,机械的大幅才是爱好,喜欢机械。 这是大实话,其实说实话不累自己,我四肢支持!呵呵
|
[36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5-11-11 11:24
润普 发表于 2015-11-9 09:25  大画幅如果只是在网上发个500k的电子文件,跟数码拍的可没啥两样,还是得出纸片才来的有意思,不然也是越玩儿越没劲滴, 谢谢润普兄说实话了,呵呵 其实玩大画幅心态都差不多了,不会对数码有排斥,主要是数码的对大画幅有排斥,心境位置不一样。我认为玩任何器材其实和钱关系不是很大,现在大家都富裕了,想玩都能。关键是大画幅还需要一个心态,就像练毛笔字一样,没有心境是练不成的,特别是小楷那样多高龄人才能书写,没见过年轻的能坐那谢小楷的,大画幅也要心能静下来才行。
|
[35 楼] gw007hk
[资深泡菜]
15-11-9 17:07
8x10 木機 Caltar 300/5.6 lens Wollensak 6.25" f9.5 lens Double Exposure Fomapan 100
|
[3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9 09:25
会爬树的鱼 发表于 2015-11-8 23:49  大画幅是越玩越有趣,越玩越爱玩,就象中了邪;数码单反是越玩越不爱玩,玩到最后,不是拼命滴升级器材就是干脆拿手机拍照...... 大画幅如果只是在网上发个500k的电子文件,跟数码拍的可没啥两样,还是得出纸片才来的有意思,不然也是越玩儿越没劲滴,
|
[3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9 09:22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5-11-8 22:58  润普兄,就蹦说了,都玩过数码和胶片的,那个费钱我心里清楚。比如出去拍片,如果用数码搭车都成,估计玩大画幅搭车基本不行,开车百公里拍几张片子,那邮费还要可能违章就不不说了,呵呵,我前几天就去拍电厂,听朋友说机组全部投运了,一般一年里这种情况不多有,就开车百公里来回,就为了拍一张片子,最低来回油费过桥费也几百,不说拍片的费用了。数码没这么多的,也不会为了拍一个破电厂去开车百公里来回的,跟着影协包车天天有活动,呵呵。问题时学不到摄影技术,呵呵。 无底放大兄,俺这是跟你抬杠涅,别往心里去哈, 要说玩儿照相,用啥画幅都可以,主要是为了个破电厂跑几百公里,拿个全幅数码拍总赶脚不值当,所以才动用重型武器,很正式很严肃滴对待一个拍摄物,你看在 ※※※广场用手机拍照的,有几个会去洗印出来放相册里的,不就是发朋友圈要个存在感吗, 前几天,俺的D700画面有污点,拿去尼康维修部清理,等待的时候来了个满头银发的老大姐,拉着个买菜小车,掏出来个D300配17--55mm的镜头,机器的反光镜有毛病,要放一个星期修理,老太太不干了,说是第二天下雪要去拍红叶,你瞧人家多大的热情呀,俺看了都自愧不如呀, 要说啥照相技术,其实也没啥玄妙的,如今不需要技术也能拍照呀,那些地方影协的团队基本使用"P"档曝光,也拍得不亦乐乎涅,
|
[32 楼] 伟大的苏联
[陈年泡菜]
15-11-9 09:20
彩色的实在玩儿不起,所以玩儿黑白的,感觉更有味道;数码的只是个工具,旅游什么的用一下,机械的大幅才是爱好,喜欢机械。
|
[31 楼] 会爬树的鱼
[资深泡菜]
15-11-8 23:49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5-11-8 23:09  数码也不需要那么多镜头,一个24~70,一个70~200就基本搞定了,问题大多数是玩的,那个东西有可玩性么?当然没玩过的可能有吸引力,玩过的有吸引力么?呵呵,玩大画幅就不一样了,说实在中画幅放大我玩过,大的放大我还没玩过,一直商量腾出个空房子慢慢玩,有得玩的,死了都玩不够啊,呵呵。数码我不玩没啥可玩性,嘿嘿 大画幅是越玩越有趣,越玩越爱玩,就象中了邪;数码单反是越玩越不爱玩,玩到最后,不是拼命滴升级器材就是干脆拿手机拍照......
|
[30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5-11-8 23:09
润普 发表于 2015-11-8 09:31  一台45的大画幅机器加三支日本镜头,测光表和脚架,二手价一万元打住,还不够一台全幅数码单反机身加大三元,
这只是前期设备,很想知道玩儿数码的一年能去打印几张12吋的照片, 数码也不需要那么多镜头,一个24~70,一个70~200就基本搞定了,问题大多数是玩的,那个东西有可玩性么?当然没玩过的可能有吸引力,玩过的有吸引力么?呵呵,玩大画幅就不一样了,说实在中画幅放大我玩过,大的放大我还没玩过,一直商量腾出个空房子慢慢玩,有得玩的,死了都玩不够啊,呵呵。数码我不玩没啥可玩性,嘿嘿
|
[29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5-11-8 22:58
润普 发表于 2015-11-8 09:31  一台45的大画幅机器加三支日本镜头,测光表和脚架,二手价一万元打住,还不够一台全幅数码单反机身加大三元,
这只是前期设备,很想知道玩儿数码的一年能去打印几张12吋的照片, 润普兄,就蹦说了,都玩过数码和胶片的,那个费钱我心里清楚。比如出去拍片,如果用数码搭车都成,估计玩大画幅搭车基本不行,开车百公里拍几张片子,那邮费还要可能违章就不不说了,呵呵,我前几天就去拍电厂,听朋友说机组全部投运了,一般一年里这种情况不多有,就开车百公里来回,就为了拍一张片子,最低来回油费过桥费也几百,不说拍片的费用了。数码没这么多的,也不会为了拍一个破电厂去开车百公里来回的,跟着影协包车天天有活动,呵呵。问题时学不到摄影技术,呵呵。
|
[28 楼] 难得偷闲
[泡菜]
15-11-8 11:34
我觉得黑白片很耐看,特别是有些好的人像作品,太震撼了。
|
[2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5-11-8 09:31
无底放大 发表于 2015-11-8 00:25  2位装穷?呵呵,黑白大画幅,等会有人拿数码单反和你交换了,嘿嘿,我智力不够!不知道玩那个省钱!嘿嘿 一台45的大画幅机器加三支日本镜头,测光表和脚架,二手价一万元打住,还不够一台全幅数码单反机身加大三元, 这只是前期设备,很想知道玩儿数码的一年能去打印几张12吋的照片,
|
[26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5-11-8 00:25
2位装穷?呵呵,黑白大画幅,等会有人拿数码单反和你交换了,嘿嘿,我智力不够!不知道玩那个省钱!嘿嘿
|
[25 楼] 地球上的时光
[泡菜]
15-11-7 01:20
旅行者! 发表于 2015-11-6 19:55  我买不起数码相机,只能玩玩大画幅黑白胶片了。 哈哈哈!同感。
|
[24 楼] 旅行者!
[资深泡菜]
15-11-6 19:55
|
[23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5-11-3 01:00
找本书,安塞尔亚当斯的《宝利莱陆地摄影》,前辈们有的让给我十分感谢!网上搜遍 了,没有。
|
[22 楼] 无底放大
[泡菜]
15-11-3 00:55
首先象很多前辈问好! 今天看书又看到新东西了,书里面总是比我们自己总结的经典和到位(以前好多地方知道但是条理还是不够清晰)。分享出来也可以帮助新人理解都数码相机时代了,为何还有人还玩胶片(大多数新人真的不懂——没接触怎么懂,你爬山到顶了,他在沟里才爬上公路,不会去爬山了,因为太累,嘿嘿)。新人甚至认为玩胶片是老顽固,更浮躁的以为玩胶片的买不起数码系统,呵呵。 言归正传: 分区曝光估计都知道,如果把分区曝光分为2种方法去应用。 第一步是应用在【曝光系统】上面(什么相机都能使用,当然包括大的小的,胶片的数码的都行,傻瓜相机就不在此讨论了); 第二步是把分区曝光应用在【显影系统】上(这部分只适用胶卷,数码不需要显影,同时也就少了个使用分区曝光的功能)。
通过曝光压缩影调,显影拓宽到全色显影,再经过传统放大机加减制作出无与伦比的经典照片(经典到极致可以作为博物馆收藏——这里只是说最终的价值最大化);当然还有古典印像技术后期也可以做出很有特色的精美的照片。
数码也可以“拍摄”,使用分区曝光,但是少了显影控制(继续使用分区曝光法)这一个功能—这也一次拍摄就无法得到全色照片。数码拍摄要同一地点拍摄很多幅然后电脑合成出来高动态图片HDR(网上看到数码美照多是多次拍摄电脑合成的——不是反应瞬间的),问题又来了,出片用打印机怎么能出来和传统放大机手工精放的高品质照片呢?这是个死结!所以数码即便多次拍摄合成精美的照片也只能在电脑上面看看,呵呵。有人说可以做照片参加影展什么的,博物馆很少会收藏这种,怕高价(其实根本不可能高价收藏数码作品)放时间不长就完蛋了,呵呵 玩大画幅的基本都玩过小机机了,当然也包括数码单反,正如上面四神前辈说的一路玩到大,基本都知道上面那些道理才会抓住大画幅不放手,我只是替前辈们说出来,不对的地方希望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