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之旅(10)神奇的慕尼黑玛利亚广场
98 2
[1 楼] 夏威怡 [泡菜]
15-11-14 15:22
傍晚时分,我们到了慕尼黑的市中心-玛利亚广场。这里原名叫做Schrannen,由于1516年鼠疫黑死病蔓延,当地居民虔诚的祷告祈求圣母玛利亚的庇佑,为了表示感恩,所以将广场改名为Marienplatz。也有译作玛丽恩或玛丽安的。
装饰富丽堂皇的新市政厅位于玛利亚广场的北侧,是19世纪末建造的哥特式建筑,巍峨挺拔的棕黑色外表上面像撒了一层白霜。正面装饰有巴伐利亚国王以及寓言、传说的英雄圣人等的雕像。中部是85米高的钟楼。广场上有圣母玛利亚柱。导游用手指着说,慕尼黑市长的办公室就在二楼的第三个窗户,人人皆知,随时可预约拜访,不像见国内的官那样难。东侧的一部分建筑被战火损毁,后来重修时,特意保留了现代的红砖墙,以警示后人战争的危害。
这里最著名的当数市政厅钟楼上装置的全德国最大的木偶报时钟。每天11、12、17点以及晚上21点的整点时,就会有真人大小的32个木偶,伴随那清脆响亮的音乐钟声,演出威廉五世的婚礼情景,无数游人翘首仰望,思绪※※上的场景,惊叹德国艺术之高超。
广场西端的绿色圆顶双塔是圣母教堂,是慕尼黑明信片上展示的标志性建筑。教堂建于15世纪,但教堂的尖顶却一些直没有竣工。直到50年后的16世纪,人们才决定完成此塔顶。当时,哥特式的建筑已被文艺复兴风格代替。哥特式教堂免不了被安上了当时时髦的圆顶,被人们戏称为“意大利风味”的帽子。阴差阳错,正是这种圆顶风格成为了以后巴伐利亚众多教堂建筑的典范。
这个教堂因了一个传说也叫做“魔鬼教堂”。据说建筑师对魔鬼许诺说建造一个从里面不能看到一扇窗户的教堂。魔鬼就帮助他建造了这座教堂。在他完成了大楼以后,建筑师带魔鬼到教堂的中间,告诉魔鬼说在这里你不能看见一扇窗户,但是所有经常去做礼拜的人都能在充足光线区域就坐。魔鬼听后非常愤怒地跺脚,他的脚印就留在了石头板上,至今犹在,成了“魔鬼的脚印”。在教堂里不能喊朋友的名字,否则就是对朋友的诅咒。可惜我们到达时教堂已关门。既没看到“魔鬼的脚印”,也没能做一次“打死也不说”的尝试。
但在魔鬼教堂的附近,还是发生了一个故事:想借用朋友的14-24拍个广角场面,换过镜头,我还没对好焦,只听“咣当”一声,我的心猛地一沉,回头望时,跟随了我四五年的24-70头已重重地栽到硬硬的石板砖上。朋友歉意地慌忙拣起,却再也不能和身体吻合连接(回国后已修好,花多少钱就不说了吧)。

[3 楼] 夏威怡 [泡菜]
15-11-14 15:24
玛利亚广场旁的魔鬼教堂
[2 楼] 夏威怡 [泡菜]
15-11-14 15:23
玛利亚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