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北的冬季旅游记录——荒村印象
639 35
[1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5:48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兴致勃勃地在吉林长白山乡村采风,拍摄了一组长白山和雪乡照片发在的无忌行行摄摄板块。原计划今年利用探亲之际拍摄大东北的黑龙江冬季,但是拍摄的题材和感受迥然不同,题为荒村印象,发在人文与纪实版块吧。请大家批评指正。

    这不是东北农村的自然村落,而是黑龙江小兴安岭某林业局的棚户区。以“荒村”为名,意不在聚落,而在凄荒。
    正月十四,我造访了这个原有100多户林业工人居住的林业分厂。这些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距今己有50多年的※※
    大约三十年前,这里还是生机昂然的,清晨的第一屡阳光还没有爬上山头,洒落山谷,家家户户已经炊烟袅袅,林场广播站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送着激昂嘹亮的乐曲,招唤着林业工人上山伐木;
    一群群欢蹦乱跳的学生们背着书包,沐育着阳光走进学校的大门……
    山路上,运送圆木的解放牌大卡车轰鸣奔驰,往来如梭。
    朗朗书声,阀木号子,引擎歌声,此起彼伏,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场景让人热血沸腾。
    几千年来的人终于找到了主人翁的感觉,日子虽然不富裕,甚至是艰苦的,但是他们生活的满足、开心、充实,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和憧憬……
   
    那些曾经的场景已然过往,如烟的曚眬散去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终究是一幕荒凉颓漠的悲淒……
    当年的林业工人并不知道,就在他们大干苦干,拼着命地砍伐森林栋梁的时候,正在努力地为自己一一曾经的国家栋梁挖掘着坟墓!随着一颗颗参天大树的不断倒地,林业工人的无尚地位终于在一天早上轰然塌落。
    不但纯朴的林业工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引以为傲的行动的恶果,即使是掌握着国家命脉的领导者们也没有比其他人清醒,因为他们曾经极尽鼓动之能事的号召林业工人们把山上的树木砍光,为社会主义千秋大厦添砖加瓦。
    而当全社会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并付出代价时,这个不堪之重却全部压给了林业工人,由他们独自为之埋单。
    如今,新的第一代林业工人大多已经做古,但至死也没有搞懂,他们为什么会由主人变为“下人”并被抛弃的,他们就这样带着无法言状的心情长眠在了他们为之挥洒过无数汗水的山林里……
    原本,我计划到深山老林里拍些原生态的东北民居,所以我刻意避开人造雪乡,走进小兴安岭。
    最初,看到荒芜村落时,心情曾颇有些小兴奋,以为找到了我想要的。但当我遇到了第一组图片里的那位下岗林业工人并与他攀谈之后,我的情绪突然间沉暗了下来,心头仿佛积压着莫名的重物,感觉十分压抑……此后沿途看到多处类似村落,我便再也没有了拍摄欲望。
    据那位林业工人介绍,村落原属某林业局一分林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林业项目转向,大批林业工人下岗失业,一夜之间的改变,让人们无所适应,工人们没了收入来源,生活日渐困顿,本来挺热闹的小村逐渐荒蕪起来。
    等到他记事的时候,许多年轻些的林业二代,为谋生路,纷纷出走打工,留在村里的,尽皆妇孺老迈。他所在地的旧有村落几乎全成了“留守村”。他指着村子说:一百多户,有几家烟囱冒烟!都打工去了。就是春节前,外出打工的人们陆续回家看望老人,村里才有了点人气。
……
    当我再看到大门上张贴的春联和“福”字时,心底里无论如何也升发不出喜悦和幸福……
    我唐突地问:“城里早就棚户区改造了,林业上不改造吗?
    “改。当官的早就改到城里去了,剩下的由国家林业部和省市林业局各承担投资,在较大林场辟地盖楼房,逐步搬迁呢。
    “这不是就好了!
    “好?谁不想住上好房子改善改善!可没个计划,想拆哪拆哪,想着哪盖哪。各种的不方便和限制,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是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让全体人民都富起来?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带动更多的人也富起来,还是让更多的人继续扶持先富起来的人更富?我想起沙翁说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十年间耗尽了无数的资源,贡献给了人民※※※,支撑起了这幢坚强的社会主义大厦;勤劳质朴的东北老百姓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花园,为建设今天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用全家老小下岗失业为代价,支撑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如今,辉煌逝去,他的付出与贡献也渐渐被人遗忘,而他的不堪现状却成了先富以来一部分人的笑柄……
    这究竟是谁的过错?
[36 楼] withshadow [泡菜]
16-2-26 13:15
“全面禁伐,退耕还林”很好啊,只是下面的没执行好善后工作。
[35 楼] fotobug [陈年泡菜]
16-2-23 17:58
小兴安岭,应该是伊春市地界的某个林业局吧,这些林场全面转向是98年松花江大水之后,朱中堂一声令下,全面禁伐,退耕还林,从此砍伐不再是林业这个名词的内涵。。。。
[34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8
C-8 本帖最后由 simayuan 于 2016-2-23 17:38 编辑

[33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7
C -7
[32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7
C -6
[31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6
C -5
[30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4
C -4
[29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4
C -3
[28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3
C -2
[27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3
c-1
[26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2
B-8
[25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1
B-7
[24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0
B-6
[23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7:30
B-5
[22 楼] 人不云亦云 [泡菜]
16-2-23 16:42
农村那些边远小村庄,看着更凄凉。
其实真相只是人口外迁而已,外迁的人生活水平肯定比原来生活要好吧。
这实际是城镇化的一种表现吧。
[21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6:38
人不云亦云 发表于 2016-2-23 16:37
农村那些边远小村庄,看着更凄凉。


[20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6:38
人不云亦云 发表于 2016-2-23 16:32
这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

不砍树了,以前砍树的人的生活自然要变差,转行吧。

老国企那些无计其数的下岗工人的命运又好到哪儿去了?


你说的甚是!林业工人的境遇只是许许多多国企工人和工作人员命运的代表和缩影!
[19 楼] 人不云亦云 [泡菜]
16-2-23 16:37
农村那些边远小村庄,看着更凄凉。
[18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6:35
B-4
[17 楼] 人不云亦云 [泡菜]
16-2-23 16:32
chx 发表于 2016-2-23 15:55
小兴安岭不了解,起码大兴安岭各林业局各林场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是做了一定工作的,也有很多林业工人搬迁到了新居里,但生活成本要提高很多,棚改房的面积也不算大。
林区人越来越少了,很凄凉。
我是大兴安岭长大的,过年回家就这种感觉。

这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

不砍树了,以前砍树的人的生活自然要变差,转行吧。

老国企那些无计其数的下岗工人的命运又好到哪儿去了?
[16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6:25
B-3
[15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6:23
B-2
[14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6:22
B-1
[13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6:18
黑黑的镜头 发表于 2016-2-23 16:14
好题材,好视角,目前上面已经在重视这些问题了。
中国的农村到底是进步还是在倒退,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我们进城了,就实现理想了吗?
作为同是农村出来的现在城里生活的人,梦里萦绕的还是那过去的童年的生机勃勃的乡村,而当我回到老家村子里,看了败落的景象,除了感到岁月的变迁,同时也觉得我的人生也如村子般老去,失去了希望。


[12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6:17
A-8
[11 楼] 黑黑的镜头 [泡菜]
16-2-23 16:14
好题材,好视角,目前上面已经在重视这些问题了。
中国的农村到底是进步还是在倒退,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我们进城了,就实现理想了吗?
作为同是农村出来的现在城里生活的人,梦里萦绕的还是那过去的童年的生机勃勃的乡村,而当我回到老家村子里,看了败落的景象,除了感到岁月的变迁,同时也觉得我的人生也如村子般老去,失去了希望。
[10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6:11
A-7
[9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6:04
A-6
[8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6-2-23 16:02
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