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秋天的童话
259 18
[1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1:05
2015,从黄刀到落基山脉

人生总是充满意外
1,
出发前100天,我们确定了黄刀和落基山脉的行程,然后一切都有条不紊进行着。

9月12日早上10点,我和黄锐赶到厦门机场办理登机牌,这时离截止时间半小时。办登机牌的美女提醒说,你们还有两个同伴没办呢。她说的我的两个同伴是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小彭和三通,他们从不会掐着时间点出门。我打电话给三通,劈头问他是不是不想走了?他说他们早已到了机场,正要入关时发现他的护照不见了,现在小彭正慌张张赶回家找。而他在机场对着相机包、行李箱逐一搜查好几遍,依然不见踪影。

火急燎燎的小彭没有找到莫名丢失的护照,她只好跟着我们先走,留下一脸茫然的三通回家继续找啊找。一路上小彭同学祥林嫂般唠叨着,明明两本护照我是放在一起的啊,怎么就不见一本了呢?
三天后,把家翻个底朝天又去小区到处张贴违章小广告无比郁闷的三通同学突然灵光一现,打了一个电话给机场失物招领处,他的护照果然就在那里呆了三天!

为什么不在护照尾页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呢,或许就会省下许多麻烦?为什么机场的服务人员不可以负责一点主动一点,通过公安机关找一下联系方式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啊。不过找到还算及时,破个财而已,他并没有错过整个精彩的旅程。

2,

因为一顿太过丰盛的海鲜大餐,我、黄锐、都行误了从温哥华飞往卡尔加里的飞机。

给我们Check in的老太太慢悠悠说:Sorry,you missed the plane.然后,她又慢悠悠给我们候补了下一班。其实那时离登机时间还
有40多分钟,她解释说机场规定必须在起飞一个小时前办理,我们迟到了十来分钟,没想到增添了许多麻烦。

更大的麻烦在后面,临登机时我被告知下一班的飞机满员,我们只好继续改签后一班次。而卡尔加里只是我们的中转站,工作人员一边表示歉意,一边安慰我说能够赶上最后一班去黄刀的飞机。

我估算了时间,如果飞机正点到达,我们只有75分钟的转机时间,扣除1个小时的规定时间,剩下15分钟等行李出来都够悬,还要从到达层赶到出发层柜台,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我提前和壮壮联系,做好了在卡尔加里机场附近住一晚的打算。

幸运的是,这一班飞机提前5分钟抵达,这时我真切感到时间的宝贵,一下飞机我就一路狂奔到柜台先办理好去黄刀的登机手续。都行和黄锐留下等行李,还好我们的行李被安排最早出来,到了柜台办理托运又被安排插队,除了一丝不苟的安检,机场每一环节都给我们一路绿灯,他们甚至在安检口安排一台电瓶车接我们,尽管到登机口不过50米的距离。所有帮助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一脸真诚,友善欢乐。

飞机因为我们的迟到晚点了十分钟,先到的小彭、三杯、老杨后来说,本来飞机行李舱都关上了,后来地面人员接到电话又打开,他们看到行李车运送我们的行李过来,才确信我们终究还是赶上了。直到坐在飞机上我还没完全缓过神来,我在想,这事要是搁在我们那,有可能这样一切完美如剧本吗?

黄刀,追逐光,追逐梦

1,

抵达黄刀预订的旅馆已近午夜,来不及和大家绘声绘色详细描述这次难忘的误机经历,简单吃了个汉堡,然后一起驱车去郊外寻找极光。

远离城镇的光源,靠着手机微弱的亮光,我们在壮壮白天踩好点的小湖边凭着感觉支起三脚架,调好相机。此时夜空繁星点点,银河无际,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又是我们特地选择的无月夜,天时地利,静心等待极光盛宴的开启。

其实在路上我们都看到天边飞舞的极光了,车上一遍遍哇哇声已经足够表达我们激动的膜拜心情。

黄刀这个地方很奇妙,北纬63度的纬度不在北极圈之内,却是处于极光带上,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能看到极光,因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被人们誉为世界上最适合看北极光的地方之一。攻略上说,除非运气太差人品太坏,在这里安排三个晚上,看到极光的概率几乎达到百分百。不知道这次壮壮安排三个晚上在这里,是不是基于这个道理。

9月中旬的天气不算太冷,湖水还没有结冰,我们挑选的湖泊面积不大,四周有山坡树林遮挡,湖面平静如镜,可以看到清晰的倒影。

忽然,一道绿色的光芒点亮夜空,紧接着,更多的绿光从四面八方涌来,偶尔也有红光或蓝光间杂点缀其中,快速得我们看不到它们来时的方向,这些光聚集或分散,形成放射状光束或者不规则的几何图案,或跳跃飘忽,变化莫测,或慢慢舒缓,徐徐飘动。美妙的光亮映衬着一张张兴奋的脸,除了简单直接的赞美声,似乎谁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是啊,此时此刻,再多的赞誉之词都是贫瘠,再牛B的相机也无法记录一二,在轻舞曼妙的极光前,我似乎听到那轻柔的乐曲倾泻其中,来自遥远的天际,清澈空灵,至美至幻,却无法捕捉。

渐渐地极光越来越弱,最终消失漫天的星空之中。其实这时的星空也是极为灿烂,银河璀璨迷人,只是有了极光的期待,任何陪衬都被无情地忽略一边。

没一会儿,汹涌澎湃的极光又如约而至,还变换了形状和舞步。如此反反复复许多次,这个夜空就是它们的舞台,时而盛装出席,尽显妩媚风情,时而黯然离去,带着所有芳华……

直到满身疲惫躺倒在床上,我的脑海里仍然跳跃着色彩斑斓的光芒。

2,

黄刀这个地方很奇妙,白天冷清,晚上热闹。来这里的游人百分百冲着极光而来,所以,许多商店餐馆要到中午才营业。

黄刀镇是加拿大西北省的首府,官方数字常住人口约2万人,这在高纬度地区算是规模不小的镇子。但除了遇上和我们一样全副武装的游客外,很少看见当地人。也许,在我们千里迢迢赶到这里时,他们可能千里迢迢去了温暖的南方。

网上推荐的Bullocks Bistro表面上看不怎么起眼,但超有人气,有时到迟了还得等座。在这个选择困难的蛮荒之地,除了牛排,这里就是我们这几天解决温饱问题的首选地。当然煎鱼、烤鱼加上调味酱的味道真心不错,只是品种实在太少,我喜欢的白鱼只吃到一次就断货了,剩下的都是各种差不多味道和色彩的鲑鱼。反正你爱吃不吃,老板和伙计给人都是一种酷酷暖暖的热情,顾客还是一茬又一茬的络绎不绝。

饭后沿着旧镇的泥土路走走停停,秋意正浓,风一吹叶子纷纷飘落。路过一户人家,我们被门前密集开放的小花所吸引,集体围观。闻声出来的老太太很是热情,逐一介绍她的劳动成果。我不明白,这个时节我们的北方都已花谢草枯,怎么比我们纬度还高许多的黄刀还会花开灿烂?

3,

傍晚驱车数十公里去Prelude Lake追逐夕阳,未能等到期待中的漫天晚霞,回程却在ProsperousLake湖畔找到观赏极光的绝佳位置。也许,只有极光才是黄刀夜夜永恒的主题。

于是最后两个晚上,我们就在Prosperous Lake湖畔守候着,如同守候一场盛大的演唱会,虔诚而热切。极光没有令我们失望,相反总是给我们惊喜,它们如专业的舞者一般优雅出现,步伐轻盈,舞姿优美。舞池是平静如镜的湖水,幕布是繁星徜徉的银河,天地之间,似乎有种神奇的力量引领着,我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细节。而在极光一度如绿色火焰迸发时,头顶上一串又一串跳动的光芒几乎照亮了整个湖面,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顿时手足无措。当时,我脑里是有幻觉的,仿佛真的置身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之前,那极光幽灵般在眼前有韵律地不停跳跃流动着,如果再低一点点,我甚至都感觉可以用手触摸到它,我又怎么会相信这些光至少离我们五十英里之外呢。我放弃再按快门的冲动,我知道我选择怎样的角度都会遗漏掉精彩,我不断挥舞着双手,眼前浮现起《再次出发》的画面,就算没有乐手,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各种乐器也会在我的意念下,弹奏着最为应景的伴奏乐,起伏跌宕,深邃悠扬。

我低头揉了揉眼镜,发现镜片模糊了,我承认,我是被感动到的。

我听见他们的叫喊,还有Joyce同学有点歇斯底里的哭声,黑暗中我看不见她是否还飙着激动的泪水,哭花了妆容。我听见她说,看过这样的极光,死也值得了!

来之前我对极光有过千百次美丽的揣摩和想象,也看过许多张堪称完美的图片,但在这里已经无从遁形。或许我们永远也描述不好,也无法提供一张令自己满意的图片,如果你想知道真实的极光,那么,来现场看吧。

你若放肆起舞,我便倾心仰慕。真的。
[19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5 19:04

班夫Vermillion Lake
[18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5 19:03

班夫Vermillion Lake
[17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3 10:27
班夫Vermillion Lake
[16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27
落基山脉,湖光山色水云间

1,

从黄刀飞抵卡尔加里时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城市迷离的灯光有种久违的感觉。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有着像样的粤菜可以狼吞虎咽。晚上十点半,经不起三杯的怂恿,我们其中六人强打精神看了英文版电影《Everest》,居然大半看懂了。

对于城市的清晨大家兴趣索然,聪明的一部分人用来睡懒觉,勤快的一部分人去采购必需品。

午饭后从卡尔加里出城不久,一路上的风景就开始令人目不暇接。高速路两旁,都是宽阔到极致波澜起伏的牧场,已是入秋季节,沿路的树木满目金黄,一排排修葺整齐的圆形草垛点缀其中,偶尔也有牛羊在金黄的草场上慢腾腾走着晃着,懒洋洋地享受阳光和食物,倒是小马儿最不安分,它们时不时奔跑嘶鸣着,追逐嬉戏,那白色、棕色、黑色光滑闪亮的毛发在午后光线的照射下,散发出透亮耀眼的光芒。

卡尔加里距离班夫小镇不到130公里,一路上没有合适的停靠点,大约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班夫镇FOX酒店,安顿休息,然后慢悠悠去5公里远的Vermillion Lake 等日落。

天气不是理想中的云淡风轻,沿湖风急,吹乱了湖岸边的杂草和小野花,也吹皱了雪山脚下的一湖蓝水,却始终没有吹散雪山上空厚重的云层。我们找到道路尽头的一个小池塘,两边有树木遮挡着,这才可以清楚看到倒映的雪山。

转头忽然发现没有Yes的身影,打开微信留言才知道他被我们遗忘在路上,这地方信号太差,就算他心中有“几个意思”的疑问,也无法在第一时间送达。

夕阳没有给我们一个彩霞满天的礼物,我们还是守到最后一抹红霞消失在天边。

两天后我们又来了一次,终于等到晚霞染红了山峰。

2,

班夫国家公园建于1885年,是加拿大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北美洲第二个国家公园,仅晚于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1984年它和贾斯伯、幽鹤等加拿大落基山脉的国家和省立公园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公园共占地6600多平方公里,遍布冰川、冰原、松林和高山。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得公园成为许多动物的天堂。

公园的中心班夫镇则建立于1883年,现有居民8000余人。镇子不大,一条主街贯穿南北,高高地山峦两头无言相望。

更加靠北的贾斯珀国家公园建立于1907年,1930年成为国家公园,占地面积超过10000平方公里,是加拿大落基山脉中最大型的的国家公园。除了有多种野生动植物生长其中,还有落基山脉最古老、面积最大的冰原--哥伦比亚冰原冰川。

公园中心小镇贾斯伯建立于1822年,现有居民3000余人。小镇呈三角形环山而建,各种别墅疏密有序,每家花园都是精心布置,色彩五颜六色。令人称奇的是,我们找不到两座相同的建筑。离开前的那个上午,我们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例行的“扫街”任务。

3,

根据计划,我们在落基山脉一共安排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总体比较休闲宽松。因此第一个日出我们就集体偷懒,结果被天气预报忽悠了,错过了至少5分钟漫天红霞的绝美时光。

其实我们都知道,早起了,还有希望。睡懒觉了,那就只能做梦了。因此接下来的每一个清晨,我们都在虔诚的希望中摸黑前行。
印象最深的是在坎莫尔的Spray Lakes Reservoir坝上的清晨,到达时天色灰暗,天空乌云层层叠叠,几乎看不到黎明前的光亮层次感,我们只好用手机指南针寻找日出的大致方向。下车时,明显感到冷风嗖嗖吹在身上,有人索性又躲到车上。我沿着大坝内侧边缘堆砌的不规则石头小心翼翼下到水边,支起三脚架,摆好相机,计划拍好两张就收工。

忽然,坝上有人大喊:山红了,云也红了!我抬头望去,果然,原本暗灰色的云突然变得火红起来,而且迅速蔓延开来,立体通透,美艳极了。这时,原先还在坝上的同伴有的调转方向到另外一边,而我所在位置却被局限在往前的一个方向,我也顾不得曝光时间未完,提起三脚架和相机就往上冲。

背后最高的两个山尖已经通红通红,不知道光是如何折射过来,周围的云层并没有散开,色彩却一直变化着,由灰变红,再趋淡,再深红,我稍微换个角度拍摄,回头看已经另一种色彩。而等四周的山尖一一被点亮,我们又开始抱怨镜头不够广。可再广的镜头又如何呢,我们拥有全方位无比精细的眼睛,照样还不是目不暇接。

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一时间我们真的是手足无措,不知道换哪个镜头才好。这天朝霞算是给足了面子,前后持续20分钟的时间是谁都不敢奢望的恩赐。

接下来两个早上我们分别在Lake Minnewanka、Two Jack Lake湖畔等日出,虽然两地距离不远,但效果完全不同,我们都有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患得患失的感觉,一边拍摄一边想象另外一边该是怎样的一种壮丽,纠结的后果只能是像风一样地奔跑。

在光影不可预知的变幻中,在云雾没有方向的更替里,每一个日出都是值得期待和纪念的。这两天气温骤降,我们被冻得瑟瑟发抖,有时连掰开三脚架都很费劲,但能看到并捕捉到一天最美的瞬间,我们如孩子般欢呼雀跃。

4,

在Two Jack Lake拍完日出后准备回酒店吃早餐,刚刚开一小段路,看见前方路边停了两部车,根据经验判断,一般路边非停车区有车聚集,就意味着有动物出现了,于是跟着靠边停车,不过奇怪的是并没有人下车,循着方向看去,原来是只小黑熊!小黑熊或许习惯了被围观,只顾自己吃树叶。我们希望他能对着镜头咧嘴笑,可它根本不搭理,头也懒得抬一下。Yes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竟然下车走到路旁拍摄。壮壮后来说,一般小黑熊出没的附近会有母熊看着,它们一般不会攻击人类,但如果不一般呢,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第一时间想办法去救Yes,还是先按下快门?

数天后我们在贾斯伯公园又遇见一只散步的黑熊,虽然这次距离稍远,但大家比较自觉,没有为艺术而献身的冲动。能两次近距离和黑熊偶遇太不容易,我们纷纷毫不谦虚地大赞自己的人品。在去贾斯伯坐缆车的路上,我和三杯两车走散了,我们在路上遇上一群过河的麋鹿,耽搁了半个小时。后来我们不怀好意告诉他们说遇上了三只熊,而且还是棕熊。老杨信以为真,责怪三杯跟丢了车。三杯嘴上说不可能,但脆弱的内心还是不确定,不止一次问我们真的看到棕熊了么。

5,

Moraine Lake美得令人心碎,顺着布道登上湖边的山坡,可以看到环绕在湖边的七个山峰,据说一共有十个山峰,还有三个山峰被遮挡住,要走徒步路线才能看得到。后来Joyce同学正是以此为诱惑,我才决定一起去徒步。

从山坡上可以俯瞰整个Moraine Lake,湖面呈宝石蓝色,晶莹剔透,在锯齿状的山谷的拥环下,如同一块宝玉镶嵌其中。Moraine Lake曾经两次被印在加拿大20元的纸币上,足以表明她的魅力不可抵挡,在众多介绍班夫国家公园美景的图册中,它的风头甚至和著名的Lake Louise不相上下。

只是我们的运气欠缺一些,接连守候了两个早上,始终没有等到一个稍微满意的日出。阳光没能在恰当的时间到达恰当的位置,这多少令人有点沮丧,我只能自我安慰说:这不逼我故地重游吗?当然这个可能性极大,壮壮同学都来了五次的地方,那容我再多一次又如何?

Moraine Lake的步道非常原生态,进去就是一大片森林,刚开始道路有点陡峭,连续走上十来分钟有点气喘,有些路段遮天蔽日,路旁竖有牌子警示有熊出没,不要擅自进入。这样一路上我都在幻想树林里有只黑熊在偷窥我们,或在某个路旁站立起身子举起厚手掌傻呵呵和我们打招呼。

走了一会可以看到Moraine Lake的全景,碧翠的湖面已经没有了倒影,但还是完全符合小家碧玉的气质。继续走了三、四公里,发现松树的色彩变成了黄色,成片成片的,灿烂夺目。视野也渐渐开阔,在一块平地上,果然看到十个雪山山峰齐刷刷排列着,巍然壮观。

继续往前通过最后一片黄松林,到达一个草山坡,Joyce说我们已经爬了垂直700米的高度,这也是我的终点。我们正前方山峦的U型豁口,有不少人迎风而立,还有不少人沿着之字形的山路踽踽前行。我目测一下,至少还有四、五十分钟的路程,我放弃。

精彩部分永远是我们各种搞怪逗逼卖萌的自拍,在我们摆出各种姿势以及我在不知疲倦来回奔跑按动自拍快门过程中,各国友人不失时机参与围观和拍摄。我相信,那时的我们是山顶上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

下山相对轻松许多,我注意到路边石头上有各种的图案,饶有兴趣拍了几十张,于是有了一组“石头记”。我不知道这些石头在这里沉寂了多少岁月,才有如此迷人的痕迹。

6,

两天后我们继续徒步Lake Louise 步道,却是另外一种风光,可能因为临近雪山海拔更高的缘故,路况不好,大都是遍布灌木丛的碎石路,而天气也是阴晴不定,时常风雪交加。我因为衣着单薄,走到Tea house时浑身发冷,最后1.1公里我和子非鱼都没有坚持下去,和目的地Six Glaciers擦肩而过。回去当晚,我还是着凉感冒了。

Lake Louise最初被原住民称为Ho-Run-Num-Nay, 意为Lake of little fishes,源于湖中生长繁殖的几种小鱼类。1882年,第一个见到这这座湖的白种人Tom Wilson面对绿宝石一般的翠绿透彻的湖水,把它命名为Emerald  Lake。两年后,又被正式改名为Lake Louise,名字来源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第四个女儿Louise公主,然后一直沿用至今。

Lake Louise湖水的颜色随着季节和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冬季湖水偏墨绿更加透彻见底,夏季冰川开始融化,颜色开始变浅趋蓝。我们来的9月最美,湖水呈牛奶蓝绿松石色,剔透迷人。

雪山附近的天气预报没个准数,好在我们住的酒店就在湖边,不用太折腾就能确信。在Lake Louise第一个早上下了蒙蒙细雨,直接粉碎了有日出的可能。我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最后一个清早,大家不用催促都早早来到湖边。日出前的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远处冰川雪山清晰的影子。周围一片寂静,偶尔有野鸭鸥鸟掠过湖面,落下一汪好看的涟漪,不过很快又归于平静。我把相机尽量放低贴近水面,不时看看时间,等待光线变化带来的惊喜。

也许上天还是眷恋我们的,前方的四个山峰几乎在同一时间披上金光,光彩夺目。虽然冰川上的主峰一直被厚厚的云雾笼罩着,但也被渲染成了鲜艳的色彩,交相辉映。光线集中爆发的时间大约只有5分钟,我们已经心满意足感动不已。

Emerald Lake离Lake Louise不远,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翡翠湖,不过是属于幽鹤国家公园里的地界。我们下午4点赶到那里等日落,阳光正好,照亮了整个湖面。尽管比不上Lake Louise那么秀丽,却也是美不胜收。湖水清澈见底,湖面的色彩如同一块翡翠般晶莹剔透,因为四周都被群山包围着,湖面平静无风,远处的山峦倒映在翠绿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纹,俨然是一幅无需修饰的风景画。随着阳光渐渐没过山顶,湖面的色彩也在变化着,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附近有个Nature Bridge,水流湍急,岩石被冲刷得极有质感。拍摄那天雨下得越来越欢快,但我们还是很敬业,宁愿自己淋成落汤鸡,也确保相机不湿身。
[15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24
秋花
[14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22
炫丽北极光
[13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22
夕阳下
[12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20
Bullocks Bistro老板娘
[11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19
Bullocks Bistro
[10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19
Bullocks Bistro
[9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18
Bullocks Bistro
[8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15
北极光下
[7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15
破旧的工具房
[6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14
黄刀镇
[5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13
秋天的狗尾巴草
[4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12
北极光
[3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11
北极光
[2 楼] 三石头8898 [泡菜]
16-3-12 17:09
北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