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老师给看看我冲出来的片子问题
218 8
[1 楼] nmgtsg [泡菜]
16-4-27 22:27
我自己冲洗的胶片,感觉反差过大。

使用交卷为伊尔福PAN100过期半年,相纸公元3号。胶卷D76  20°显影11分20秒,停显30秒,定影15分,水洗20分。
相纸曝光11光圈(最小),曝光32秒,显影130秒,停显10秒,定影12分。常温冲洗,大约21°。
[9 楼] 5147 [陈年泡菜]
16-4-30 00:44
人老偏罗嗦,补充再说几点:在条件许可或完全自主下——
1、尽量避免午间顶光,季节性或环境性强光(硬光)拍摄;
2、拍摄时尽可能曝光准确,毕竟胶卷感光宽容度有限;
3、冲卷前过一道水,可搅动一两分钟,即可去除保护剂(掉出时如水显红色),又可充分湿润药剂涂层,还可防范可能存在的药剂表面涂层某局部或某点可能产生气泡而影响显影时此气泡所在点的显影;
4、放大(印相)时一定使用定时器,并仔细多打试条,以确定每一张片子的准确曝光量(与所用放大头最佳光圈配合);其标准,个人以往经验,所放片相纸要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停显",也就是说放在显影液中多长时间,影调都不发生改变,只要不漏光就不会变深;
5、放大(印相)后处于潜影条件下的相纸,可先在清水中泡二三十秒,再放入显影液中,以利药面尽可能均匀接触药液;
6、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暗房中红灯下,影调看着似乎好了,等出暗房白光下一看却浅了或者浅很多;也就是说在红灯下看着要深或很深;
7、测试一下暗房安全灯一定要安全,可用相纸不曝光较长时间置于工作面后进行显影、定影,做到相纸洁白,暗房安全(此项系在排除放大机光源影响前提下);
8、暗房是个细致活,每个步骤都要仔细,要玩就得拿出点耐心。


本帖最后由 5147 于 2016-4-30 00:51 编辑

[8 楼] 5147 [陈年泡菜]
16-4-30 00:10
一不是老师,二有十多年没玩黑白暗房了,凭既往极为有限的个人经验和碎片记忆试着说说:
1、黑白卷过期半年,无必要增加拍摄时的曝光量,就算常温保管,似也应无本质劣化;楼下坛友所说胶片特征、个性另当别论,以往也尚无此类探索,不敢言及。
2、0#帖片,看光影应系午间顶光,感觉拍摄时曝光过度约两档;
3、1#帖片,情形似同0#片,曝光过度约一档,与威亚国际几字略低并平行建筑体层次、细节基本保留,还好;感觉拍摄时间也约在午间,但光线方向性略弱,属漫反射光(以车底阴影判断)。
4、2#帖底片片基显灰,且反差也偏大,个见冲片时水温高了点,18摄氏度似应更好些,时间减到10分30秒,(均系原液条件下!)
5、4#帖片,也是感到(漫反射光条件下)拍摄时曝光过度或放大(印相时)曝光不足;
6、个人建议(均在有条件前提下!):
6-1.如拍摄时间不能自主,必须在规定(约定)顶光或光线太硬或硬的时间,拍摄指定内容的话,也就只能在拍摄时尽可能调整,如加片中黄或浅黄滤镜片,增加灰阶;
6-2.改用二号纸(个人没用过一号纸,不敢瞎说),降低反差;
6-3.冲卷定影时间似可再延长一点,如30分钟,尽可能让片基通透些;
6-4.或1:1稀释D76,显影时间按厂家提供条件加倍;
6-5.派森的套药,个人既往使用感受不是很好,感觉药性力道大了些,偏猛,颗粒易显粗(似可按配比稀释后置12-24小时,缓缓劲儿),个人体会纸袋装套药容易积累经验并易于控制;
6-6.“常温冲洗,大约21°”?个人理解是说相纸水洗吧,“大约21°”应对最终影像无大影响。
目前大致想到这些,不一定对(时间长了难免记错),谨供参考。
[7 楼] sturmgewehr44 [泡菜]
16-4-29 23:03
东山小屋 发表于 2016-4-28 12:26
反差太大啦。。。
PAN系列的135卷非常一般,虽然看上去价格较低,其实性价比很低,远不如以前的公元卷,甚至比不上现在能买到的过期公元卷,建议不用这个卷。
不至于。。。虽然过渡不是很好,但质量很稳定,冲洗也简单,颗粒确实一般
[6 楼] 东山小屋 [资深泡菜]
16-4-28 12:26
反差太大啦。。。
PAN系列的135卷非常一般,虽然看上去价格较低,其实性价比很低,远不如以前的公元卷,甚至比不上现在能买到的过期公元卷,建议不用这个卷。
[5 楼] nmgtsg [泡菜]
16-4-28 11:35
今天再次冲洗出来的
[4 楼] nmgtsg [泡菜]
16-4-27 22:37
药品是派森的套药
[3 楼] nmgtsg [泡菜]
16-4-27 22:36
我感觉底片密度还好么
[2 楼] nmgtsg [泡菜]
16-4-27 22:29
这是光圈22日光下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