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禀视界】雷波行摄记
188 20
[1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4:41
    雷波,早在多年前就听友人说起过,一个很美很生态的地方。原本吸引我的主要是那号称“南方呼伦贝尔”的数十万亩高山草原,当我真正踏进这片土地,才知道雷波的山水亦是多么的迷人。
[21 楼] arron_0_0 [泡菜]
16-5-18 12:33
介绍的好详细
[20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7 09:51
先人板板 发表于 2016-5-16 23:29
马湖确实原生态
[19 楼] 先人板板 [泡菜]
16-5-16 23:30
[18 楼] 先人板板 [泡菜]
16-5-16 23:29
马湖确实原生态
[17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5:09
详细请关注
[16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5:07
回程途中,我们刻意在一处名为诸葛亮观景台的地方停留下来,透过脚下云雾,俯瞰金沙江域,仅此弹丸之高地,我们就驻足了一个多小时。但见云飘雾移,江谷忽明忽暗,感叹雷波山地,此行更留期盼。雷波,我已来过,却仍然向往,如初!
[15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5:07
雷波还有一处摄影天堂银厂沟,据称那里动、植物特别丰富,可以拍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画面。但由于现在道路施工,不能进入,只能在以后的行程中一睹面目了。
[14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5:06
马湖中金龟岛上,就供奉着彝族英雄孟获一家,特别是祝融夫人的塑像,全国仅有。岛上这方金龟石非常形象,为前些年开凿县里某处隧道时从山体中掘出,未经任何雕饰,纯天然形态,人们觉得它与金龟岛孟获家应有因缘,故迁运至岛上,由此金龟岛就更为名符其实了。围绕着马湖十景,还有着许许多多关于孟获的传奇故事,可惜顾着摄影,没能一一记下。
[13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5:05
28日,我们再次由县※※招待所出发,县文广体旅局姜远安局长为筹备今年7月22日在雷波举办的川南旅游年会暨孟获文化节活动已在马湖勘察现场,那里也是我们本次行摄考察的重要景点。马湖原本是一活体水系,因地震原因形成堰塞湖。湖水均深70米,最深处达170米,终年清澈透底,为与泸沽湖、邛海齐名的四川三大高山深水湖泊之一。通过姜远安局长的介绍和刘通箐副局长的讲解,雷波作为孟获文化的发源地给我们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12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5:04
雷波人文
[11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5:03
人文
[10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5:02
因此种种,我们到得山顶牧民村寨即阿合哈洛牧民新村驻地时,已近下午4:00。这里的人们,对于外界较为陌生,却很友善,我们拍摄并没有受到任何阻扰。新鲜的羊肉汤,是村里为迎接我们的到来才做的。

彝族人待客讲究新鲜,要鲜活的食材方不失礼数,我们在村中唯一的操场边看到了这头“幸运”绵羊的皮囊。拍摄时间是短暂的,天空也没有我们预期的曙光,远处的牛、羊、马匹也因为光线的原因不是特别的突出。好在云层的变化依然快速,村里的孩子和老人更是天生的模特儿,千年不变的理念依稀还能从他们的装束里捕捉到,人与自然永恒的和谐在这里是能得到启发的。由于下山时间的关系,我们没能再往草原深处进发,也因此没能感受到草原海子密布的风光,甚为遗憾。
[9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5:01
阿都家有个露天温泉就在山谷路边,水温约40来度,硫磺味充斥着整个水池。一来为解疲乏,二来可驱寒冷,更为体验这难得的天然温泉,我们无视天空的雨水,纵身跃入池中,谈笑之间,顿感精神百倍。许多老师在第二日大早,还再次畅游了一回。

整夜的降雨,驱走了山间的雾气,空气异常清新。由于大山的遮挡,我们看不到朝霞的精彩,却能感受到雨后晴好天气的到来,都显得有些激动。阿都※※打了通电话到草原确认一下山上的天气,说是山上昨夜到现在一直没下雨。于是我们整装出发,从另外一条山路奔向了阿合哈洛牧民新村。也许是头一日途中未能下车拍摄,大家都有些憋得慌,27日的行程就显得拖沓至极了。

大小瀑布飞溅、各色索玛争艳、国宝栱桐花开、古树干枝百态……一路上走走停停,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途经一涉水溪流时,我们的车子陷进了水流,在没有拖车条件的情况下,路边原始的树藤拯救了我们的车队。通过在水中推和在对岸用藤条拉的配合,我们最终战胜了这一天险,车队再次起程。
[8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4:57
他们说阿合哈洛是一天变四季,很快我们就领略到了。本是春暧花开的日子,我们却因回程途中车胎故障稍作停留时感受到了严冬的寒意。此时,赶着羊群的彝人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由衷感慨他那件布满岁月痕迹的查尔瓦是多么的宝贵。

晚上10点左右,我们回到了谷堆乡。我们不仅品尝到了原生态的砣砣肉,感受了彝族马勺记载的千年文明,还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猪头。虽然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但我肯定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殊遇。后来在本次行摄考察联络人雷波县文广体旅局卢昆的介绍下,确认了这种习俗在当地代表的意思是杀猪待客,必须把猪头赠送给最珍贵的客人,表示期待着客人的下次到来(彝族人最珍惜亲朋好友之间经常来往的日子)。
[7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4:56
满眼望去,这里和以往我见过的草原大有不同。她并非一马平川,山头错落有致,即便你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苍茫,前方也可能出现脚下快速翻滚的云海。再如这里天空的变化,就可谓瞬息万变。当然,对于摄影来讲这可是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可惜这也让我们驻足的时间显得逾发精贵,因为远处灰褐色的云雾正快速向我们奔来,担心降雾给返程带来的困扰,我们只能无奈的加快收整的节奏,虽然我们无比留恋这貌似唾手可及的天际。
[6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4:55
慢慢的山林变得模糊,我们逐渐穿越云层,追随着天光,辽阔的草原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车辆停在了海拔4000米的草地,我们终于抵达了阿合哈洛的至高点。据说在此处极目远眺,可以看到那些穿云而出的山尖尖,若遇晨曦晚霞,则耸于云宵之上出尽了风头。我们一下车就兴奋的快速分散,朝着各自眼中的美丽按动着快门。
[5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4:52
我不懂医学,但他们说柴灰可以防止闹肚子,我是无理由相信的,因为这样的吃法,我们没有一个人感到身体不适。
[4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4:49
雷波县※※还安排了文广体旅局刘通箐副局长与我们全程同行。山路不仅崎岖,而且颠簸得比较厉害,作为摄影人,我们并没有感觉什么不适,反倒是天空时不时漏下的一抹光束投向山林的片刻,多次引发我们想下车的冲动。在进山的最后一站,有个叫谷堆乡的场镇,那里的乡长刘剑一行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并准备了一些馒头和酒水。

没曾想途中还有一帮来自美姑的乡民早早的在山上为我们做起了烧烤。身在都市的人可能会联想到火盆烧烤,其实他们准备的才是最为地道的烤肉。没有火盆,没有铁架,在高原上,空气稀薄,就连电影里那些架着烤的方式都不能让肉质熟透,高原上要是肚子不舒服可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他们就着路边的树枝在山坳处升起了火堆,将事先在家中准备好的跑山鸡和小乳猪砍成小砣,直接放在了柴火堆里,连为我们准备的馒头也是这样烤制,没见过世面的我们倍感新奇。当他们将烤熟的肉块分捡出来放到大家面前的时候,所有的饮食讲究都没有了地位。黑色的肉块上覆盖着柴火的灰迹,一盒子辣椒就是最美的料理,山风、火堆、烤肉、美酒……这样的畅快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却又最为原始的兴奋。

本帖最后由 弘禀视界 于 2016-5-16 14:52 编辑

[3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4:43
2016年4月25日,应雷波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简称文广体旅局)邀请,我随中国旅游摄影网摄影师团队由成都出发前往雷波采风。高山、隧道、碧绿的江水、朴实的乡民,沿途的风貌使我们的旅途未感疲惫。渐渐的,当溪洛渡大坝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不由恍然,先前的清澈竟是那曾经汹涌混浊的金沙之江。我以前在金沙江边考察过项目,因此对水坝的治理赞叹之余更多了些震惊。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了雷波县城。这里就城市而言,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太一样。许是为了躲避战争的袭扰,或是利于防守的便利,彝家人多将房寨建于半山,雷波县城的地理位置亦是如此。这里没有宽阔的道路,也没有高楼大厦,低矮的建筑群在那巍峨的大山下显得是那么的热闹。高山是略有些寒意的,当地彝人用马湖水酿就的美酒却带来了许多温暖。以酒待客,这也是彝族传承千年的热情和友善。 本帖最后由 弘禀视界 于 2016-5-16 14:48 编辑

[2 楼] 弘禀视界 [泡菜]
16-5-16 14:42
26日一早,在县※※招待所院内,我见到了阿合哈洛牧民新村的※※阿都觉哈,一个壮实的彝家汉子,他是来带我们上草原的。后来听县文广体旅局姜远安局长说起,才知道他的故事。

身为感动四川十大人物、凉山州人大代表的阿都本不是阿合哈洛草原的牧民,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改变乡民命运的事迹传遍整个凉山,所以草原上的牧民都要求阿都出任他们的※※,希望他能帮助他们的下一代改变生活。现在草原上适龄的孩子都由阿都资助在山下上了学校,阿都说要改变得从孩子的学习抓起。虽然文化不高的他,却有着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 本帖最后由 弘禀视界 于 2016-5-16 14:49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