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重游故地北大荒
253
19
[1 楼] 凌迅
[泡菜]
16-7-27 10:46
老知青重游故地北大荒
图/文:宛凌迅 六十年代末的黑龙江省有大小国营农场和生产建设兵团一百多个,加上插队,那时的黑土地共接纳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的知青几百万。他们远离父母、远离亲人、远离家乡,在这个陌生的土地上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战天斗地,朝夕相处,虽说当时的生活极其艰苦,但凭着一腔热血,他们仍然快乐着。 如今的老知青们都已年过半百了,而且大多已从岗位上退了下来。这时,北大荒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时常唤起他们对那片黑土地的无限眷恋。每当老知青聚会时,他们曾经生活过的那片黑土地就成了中心话题。尽管当年他们曾无数次地诅咒、怨恨过它,可他们还是一路风尘、成群结队地回到那片难以忘怀的故土。时下,老知青重游故地已经成了知青界的一股潮流。据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的一位干部反映,近些年老知青回访北大荒已经常态化。为使老知青能找回当年的感觉,有些农场在建设改造场容场貌时,尽量保留当年的原有面貌,以便让老知青能重温旧梦。 在这里,三十多年前的生活场景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还是那道山,还是那片水,还是那趟房,还是那铺炕,最让人动情的还是那些曾经和知情一起战天斗地亲如手足的当地百姓,只有老知青才能感悟的那种情怀难以言表,仿佛找回了当年。他们激动着、兴奋着、诉说着、回忆着,有伤感、有忧郁,或失落、或茫然。此时此刻,他们的身心统统化为乌有,只有灵魂还在当年的时空里回荡…… 那年,初入人世的风华少年还一身稚气,带着对北大荒的好奇和梦想,意气风发地告别了父母亲朋,踏上了人生最艰难的旅程。一路上,他们畅想着人生,描绘着未来家园的美丽图景。当他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浩瀚原野如此美丽,他们陶醉了,以为美好生活从此开始,就这样,他们来到了这个美丽而残酷的东北边疆。 可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日后的岁月异常艰辛。面对苍茫大地,面对苦难生计,面对繁重劳作,面对文化生活的匮乏和思想意识的封闭,他们显得那么弱小,那么单薄,那么无助,那么不堪一击,他们甚至感到绝望。但青春意味着向上,在青春的集体里充满着青春的气息和强大的生命活力。他们在泪水中慢慢地适应,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一点点地成长,在磨难中渐渐地成熟。最后他们终于走出了寂寞和苦闷,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铸就了他们有生以来最辉煌的人生经历。 北大荒为何能带给老知青那份特殊的情感回忆?除了留恋寂寞原野上那一幅幅无比壮丽的大自然图景之外,就是永远忘不掉的那段浸泡着汗水和泪水、并快乐着的人生里程。 ![]() |
[20 楼] 凌迅
[泡菜]
16-7-31 08:08
|
[19 楼] 宇宙光
[泡菜]
16-7-30 17:44
不错!姜昆也是从北大荒回来的
|
[18 楼] 高山柳树
[泡菜]
16-7-30 16:40
|
[17 楼] 凌迅
[泡菜]
16-7-29 07:42
苦难中的快乐时光:场部门前的合影 (上排 左一是我) 本帖最后由 凌迅 于 2016-7-29 07:48 编辑
![]() |
[16 楼] 凌迅
[泡菜]
16-7-29 07:40
远方
![]() |
[15 楼] 凌迅
[泡菜]
16-7-29 07:39
菜园
![]() |
[14 楼] 凌迅
[泡菜]
16-7-29 07:38
西大岗的麦田
![]() |
[13 楼] 凌迅
[泡菜]
16-7-29 07:37
马圈茅舍
![]() |
[12 楼] 凌迅
[泡菜]
16-7-29 07:36
黑土地
![]() |
[11 楼] 凌迅
[泡菜]
16-7-29 07:34
|
[10 楼] 高山柳树
[泡菜]
16-7-28 18:00
我是云南知青,请继续发图分享
![]() ![]() ![]() |
[9 楼] 凌迅
[泡菜]
16-7-27 11:05
7、我们曾经耕种过的黑土地
|
[8 楼] mohanwei
[注销用户]
16-7-27 10:55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7 楼] 凌迅
[泡菜]
16-7-27 10:53
7、我们曾经耕种过的黑土地
![]() |
[6 楼] 凌迅
[泡菜]
16-7-27 10:52
6、我们亲手种下的松树已经连片成林
![]() |
[5 楼] 凌迅
[泡菜]
16-7-27 10:51
5、当年的种子站如今已经鸟枪换炮了
![]() |
[4 楼] 凌迅
[泡菜]
16-7-27 10:50
4、农友的热情款待
![]() |
[3 楼] 凌迅
[泡菜]
16-7-27 10:49
3、当年曾经一起战斗过的农友
![]() |
[2 楼] 凌迅
[泡菜]
16-7-27 10:47
2、在我们当年的宿舍前留个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