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脉之【浙江博物馆】
2377 232
[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8 20:19
人生百年,恍如一梦。
这几年,每到一地,总要先到博物馆转转。
自知自己不是文化人,故每进博物馆,总要在心里先道一声“惭愧”,然后再去细细面对和品味祖先的荣光。
平原忽兮路超远,(战国,屈原)
大风起兮云飞扬。(汉,刘邦)
闲来垂钓碧溪上,(唐,李白)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宋,辛弃疾)


本帖最后由 晓锋 于 2017-6-9 13:55 编辑

[23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4 08:22
本集结束,多谢观赏。
[23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4 08:20
提桶【十里红妆】
[23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4 08:19
茶碗桶【十里红妆】
[23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4 08:18
果桶【十里红妆】
[22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4 08:17
提桶【十里红妆】
[22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4 08:16
拗斗【十里红妆】
旧时新郎新娘沐浴用具。
[22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4 08:14
梳头桶【十里红妆】
一种汉族婚俗,发嫁妆时,大件家具两人抬,成套红脚桶分两头一人挑,提桶、果桶等小木器及瓷瓶、埕罐等小件东西盛放在红扛箱内两人抬。一担担、一杠杠都朱漆髹金,流光溢彩。床桌器具箱笼被褥一应俱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蜿蜒数里的红妆队伍经常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荡荡,仿佛是一条披着红袍的金龙,洋溢着吉祥喜庆,炫耀家产的富足,故称“十里红妆”。
[22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4 08:12
女儿红【酒,1955年】
[22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20:05
东阳木雕金漆戏剧人物故事纹花板【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
东阳木雕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并称“浙江三雕”。
[22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20:03
东阳木雕《清香》
浙江东阳,有千余年的木雕※※,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其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22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20:01
黄杨木雕《飞天》【近现代】
作者运用精纯的雕刻技艺,刻划出一女子立舞弹琵琶,风格似敦煌飞天仕女。
[22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9:58
瓯塑堆漆贴金人物折枝花卉纹果桶【※※
瓯塑俗称油泥堆塑,是浙江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因盛行于瓯江流域而得名,已有1000多年的※※
[22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9:55
东阳竹编金漆人物纹提篮【现代】
东阳竹编是产自浙江东阳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与东阳木雕并称为浙江东阳汉族传统工艺美术的两朵奇葩。它在宋代以编织元宵节的龙灯、花灯、走马灯而著名,到了明清时期,东阳竹编已有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
[22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9:52
剔红茶具【清中期,公元1736-1821年】
[21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9:51
剔彩冰梅纹葵瓣式捧盒【清中晚期,公元1736-1911年】
[21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9:50
剔红菊瓣式宝盒【清中期,公元1736-1821年】
[21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9:49
剔红花卉纹菊瓣形盘【清中期,公元1736-1821年】
[21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9:49
剔红十二花神图宫车式香盒【清中期,公元1736-1821年】
“剔红”就是在器物的胎型上,涂上几十层朱色大漆,待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的纹样。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
[21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9:47
剔红博古图小箱【清代,公元1644-1911年】
[21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8:11
剔紫仿剔彩花卉纹捧盒【明晚期,公元1521-1644年】
[21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8:10
剔红牡丹纹圆盘【清代,公元1644-1911年】
[21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8:08
剔红堆彩双石榴形盒【清中期,公元1736-1821年】
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21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8:04
黑漆嵌彩色螺钿鸡纹圆盘【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到了清代,由于富丽堂皇的家具风格,促进了螺钿嵌家具的发展,清代则成为螺钿嵌家具的发展鼎盛时代。
[21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8:02
黑漆嵌螺钿人物故事纹盘心彩绘花卉纹莲瓣形盘【元代,公元1271-1368年】
嵌螺钿指取材于各种贝壳色泽光华最佳的部位,分层剥离和裁制后镶嵌于木、漆器之上作为装饰。
[20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8:00
铜胎珐琅西洋人物纹罐【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
铜胎珐琅是北京市著名的传统工艺品之一。以红铜制胎,后在胎土敷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
[20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3 17:57
临平教堂铜钟【清末民初】
[20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20:38
蓝色大蟒袍【清光绪,公元1875年--1908年】
蟒袍是文武官员最常用的礼服,因袍上绣有蟒纹而得名。
[20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20:36
粉彩宝相花腰圆盖盒【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6年】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20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20:30
白玉如意【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
清代整个社会对如意的青睐,使得如意的造型、质地、装饰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制作如意所选用的材料十分贵重,有金、玉、玛瑙、翡翠、水晶、珊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