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脉之【浙江博物馆】
2377
232
[17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9:32
原始瓷炉【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原始瓷的烧成窑炉有馒头窑和龙窑,但都不太大,而且往往仍同印纹硬陶同窑烧造,所以烧成的质量不一,成品率不高。战国原始瓷在当时还是一种较高档的用器。 ![]() |
[17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9:29
原始瓷温酒器【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关于温酒器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过,后来历朝历代均有,种类和材质也多种多样,有金银材质的,有瓷的。 ![]() |
[17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9:25
原始瓷罐【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 |
[17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9:23
原始瓷镂孔长颈瓶【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时期的原始瓷中出现了一种镂孔长颈瓶,被称为熏炉或熏瓶。 ![]() |
[17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8:50
原始瓷提梁盉【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盉是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 |
[16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8:47
原始瓷插座【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时期原始瓷的生产和使用较西周春秋更加进步和广泛,胎泥处理更精细,火候更高,釉色更稳定,成型更先进。 ![]() |
[16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8:44
印纹硬陶罐【西周,公元前1066-前771年。】
印纹硬陶又称硬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西周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战国以后,印纹硬陶逐渐走向衰落,到东汉晚期完全被瓷器所取代。 ![]() |
[16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8:41
原始瓷尊【西周,公元前1066-前771年。德清皇坟堆出土】
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 ![]() |
[16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8:38
原始瓷盂【西周,公元前1066-前771年。德清皇坟堆出土】
原始瓷器有人称之为原始青瓷,是相对于成熟期瓷器而言的。它是“商周时期所出现的,以瓷石为制胎原料所制作的具有较低吸水性的带釉陶瓷产品”。 ![]() |
[16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8:36
原始瓷罐【西周,公元前1066-前771年。】
从※※各地出土的商、周青瓷器来看,已基本上具备了瓷器形成的条件,应属于瓷器的范畴。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也可以说原始瓷器还处于瓷器的低级阶段,所以称为原始瓷器。 ![]() |
[16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8:33
原始瓷筩【西周,公元前1066-前771年。德清皇坟堆出土】
上腹拍印重线水波纹和云雷纹。 ![]() |
[16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8:28
蟠龙青铜大盘【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温岭大溪出土】
1984年3月17日,温岭县琛山乡村民童守根因父亲病故,在下望头山半山腰挖掘墓穴,在挖至距地表四五十厘米时发现了一只青铜盘。青铜盘之大、精、奇引来众多猜测。县文管会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在当地※※的配合下,将青铜盘征集收藏。 ![]() |
[16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2 08:24
兽面纹青铜铙【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余杭石濑出土】
饰云雷纹地的兽面纹,甬中空,口朝上,威严庄重. ![]() |
[16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9:55
青铜铙【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长兴小浦出土】
铙,青铜打击乐器。 ![]() |
[16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9:51
螭纹青铜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螭龙纹,古代传统装饰纹样。螭,龙属。 ![]() |
[15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9:49
兽面纹青铜鼎【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安吉三官乡出土】
商朝,是中国※※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 |
[15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7:59
龟纹青铜盂【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长兴小浦出土】
这是一件铸造精良、纹饰华丽、造型独特的青铜水器,纹饰以单一的“C”形纹为基本构图单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 |
[15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7:54
玉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500年,余杭良渚瑶山出土】
玉钺是由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石斧发展演变而来。是墓主人生前拥有军事统帅权力的象征。 ![]() |
[15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7:40
玉三叉形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500年,余杭良渚瑶山出土】
该器为冠帽饰物。 ![]() |
[15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7:38
玉珠串,玉圆牌串【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500年,余杭良渚瑶山出土】
![]() |
[15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7:36
玉镯形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500年,湖州杨家埠出土】
![]() |
[15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7:34
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500年,余杭良渚反山出土】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 ![]() |
[15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7:31
玉梳背、玉鸟【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500年,余杭良渚反山出土】
良渚遗址的玉器发现很多,有璧、琮、璜、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 ![]() |
[15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5:09
陶澄滤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500年,余杭吴家埠遗址出土】
良渚遗址,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 ![]() |
[15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5:04
黑陶壶【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500年,海盐龙潭港遗址出土】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 ![]() |
[14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4:36
陶盉【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4900年。湖州邱城遗址出土】
崧泽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 ![]() |
[14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4:33
五叶纹陶块【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公元前 5000年--公元前 7000年。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这种五叶形纹饰,在新石器时代的装饰中,极为罕见。可能远在六七千年之前,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居民,已开始栽培植物。 ![]() |
[14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4:29
陶盉【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公元前 5000年--公元前 7000年。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陶盉形似酒壶,前有冲天管状嘴,后为喇吹口。器壁内外打磨光滑,制作精细。多数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酒器。 ![]() |
[14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4:26
螺旋堆塑纹陶釜支座【河姆渡文化,公元前 5000年--公元前 7000年。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 |
[14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6-8-11 14:21
猪纹陶钵【河姆渡文化,公元前 5000年--公元前 7000年。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该器物夹炭黑陶。器表打磨光亮,长边两侧各阴刻一猪。猪的腹部运用了阴刻重圈和草叶纹等纹样。猪的形象为研究家猪的驯养过程提供了宝贵的物证。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