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 kk-qd
[泡菜]
16-9-9 14:44
喜欢数码的,认为胶片自不量力,应该退出※※的舞台,他们笑话胶片是穷人,笑话胶片生存在他们的夹缝中,笑话胶片粗糙的颗粒银盐,笑话胶片落后的技术过程,笑话胶片拍摄之前的严谨,笑话胶片的宽容度。
喜欢胶片的,进来之后云里雾里,铺天盖地数码片,又觉得数码把中画幅水的是乱七八糟,他们笑话数码吃饱了撑的,钱烧的,笑话数码恶俗的色彩,笑话数码肆无忌惮,不用经过考量的拍摄,以量取胜的心态,笑话数码无限创意的后期。
数码和胶片打的不可开交。玩胶片的空间越来越小,导致玩的人也越来越少。玩数码的朋友依旧是水的不亦乐乎,这里曾经是胶片的清新雅座之地,现在是浑浊不清。
通过《中画幅板块被数码水烂了》这个帖子,数码和胶片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出自很多朋友对中画幅情有独钟,他们认为有必要把数码和胶片分开, 还胶片清净,还数码无限量的水。
为了提高板块的点击率和板块的质量,群众的意见对板块创新有着积极的作用。
|
[44 楼] Bonnieazuresky
[泡菜]
16-10-3 20:39
|
[43 楼] remando
[资深泡菜]
16-10-3 01:42
我咋觉得LZ说得来耍胶片的心有不甘,不愿看到数码越来越多,自己越来越被边缘。 别人开数码的帖子不进去看不就完了,公共地方管别人用什么拍的。
|
[42 楼] liyuanfang
[泡菜]
16-9-30 17:31
从※※上看,好多的工具,都有其产生、发展到被取代的过程,胶片最终会被数码取代,这是发展的方向。
|
[41 楼] 凉拌树
[资深泡菜]
16-9-30 16:46
kk-qd 发表于 2016-9-16 09:57  数码片和胶片分开,有必要不同喜好者浏览的方便性。
经过那个帖子大家的讨论,同时喜欢数码和胶片的人不多,即使同时喜欢也希望有分别。
这里大家再分析一下利弊:
分开,首先对胶片的浏览点击量和发帖量会增加,中画幅是从胶片延伸至数码,90%的影友对胶片是有感情和怀念。
不分开, 一片混沌,有不太喜欢看数码的朋友,专门去找胶片的帖子也挺费事,没有注明数码的,不能确定是数码和胶片的帖子,久而久之对中画幅板块的这种乱就有厌烦心理
|
[40 楼] 心灵的旅行者
[注销用户]
16-9-28 15:54
|
[38 楼] 小寨一怪
[泡菜]
16-9-26 17:01
“在一夜情行为的发生次数上,男女之间的总次数基本是相等的,各占50%左右”。
|
[37 楼] kk-qd
[泡菜]
16-9-16 09:57
数码片和胶片分开,有必要不同喜好者浏览的方便性。
经过那个帖子大家的讨论,同时喜欢数码和胶片的人不多,即使同时喜欢也希望有分别。
这里大家再分析一下利弊:
分开,首先对胶片的浏览点击量和发帖量会增加,中画幅是从胶片延伸至数码,90%的影友对胶片是有感情和怀念。
不分开, 一片混沌,有不太喜欢看数码的朋友,专门去找胶片的帖子也挺费事,没有注明数码的,不能确定是数码和胶片的帖子,久而久之对中画幅板块的这种乱就有厌烦心理
|
[36 楼] 骚船长
[泡菜]
16-9-12 19:48
   骚船长 发表于 2016-9-12 14:41  哈,哈,中国首富有几个是有文化修养的?多数是。。。。。。。。。。。。。
|
[35 楼] 五雄燕
[泡菜]
16-9-12 19:45
骚船长 发表于 2016-9-12 14:41  哈,哈,中国首富有几个是有文化修养的?多数是。。。。。。。。。。。。。 这话……,,,,首富就一个,哪来多数是。。。。。
|
[34 楼] 骚船长
[泡菜]
16-9-12 14:41
dmy0407 发表于 2016-9-12 13:22  这我信,这叫定制或叫委托生产,其费用较购买电影镜头而言还要高出无数,绝非一般个人由于爱好所为,除非是阿联酋王储那样的超级土豪,但这样的发烧友全世界能有几个?这样的订户一般都是特大的企业而非个人,如美国的NASA、微软等。 我倒是真心希望中国的首富中能有一个胶片发烧友,把柯达或富士的胶片、相纸厂给收购下来,即使赔本也做,造福于中国的胶片迷,也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 哈,哈,中国首富有几个是有文化修养的?多数是。。。。。。。。。。。。。
|
[33 楼] dmy0407
[泡菜]
16-9-12 13:22
骚船长 发表于 2016-9-12 11:55  本人见过,是美国一个光学教授自己设计很多镜头,然后到施耐德公司订制的,成本很高,施耐德公司每年都有这样订户,这样的镜头肯定比大批量生产的要好,因为市场的镜头是出于商业利益,自己设计的镜头不是卖的,不考虑成本利润,只求光学效果......。 这我信,这叫定制或叫委托生产,其费用较购买电影镜头而言还要高出无数,绝非一般个人由于爱好所为,除非是阿联酋王储那样的超级土豪,但这样的发烧友全世界能有几个?这样的订户一般都是特大的企业而非个人,如美国的NASA、微软等。 我倒是真心希望中国的首富中能有一个胶片发烧友,把柯达或富士的胶片、相纸厂给收购下来,即使赔本也做,造福于中国的胶片迷,也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
|
[32 楼] 骚船长
[泡菜]
16-9-12 11:55
dmy0407 发表于 2016-9-12 10:24  确实没见过,是你见过的还是你听说的?这镜头也是你的朋友圈里的朋友设计、磨制、组装的?而且光学性能比镜头厂的镜头好?比哪个镜头厂好?比施耐德?光学玻璃也是自己熔制的?恕我孤陋寡闻问的多了,不要到时候再说让我们自己去找去看噢!也不要说这个朋友是开光学作坊的,在南通、常熟就有不少这样的小作坊。 你的本事也不小,你认为不难控制的活连中国图片社也做不好,也不入你的法眼! 岂止是是惊讶,还要膜拜了! 本人见过,是美国一个光学教授自己设计很多镜头,然后到施耐德公司订制的,成本很高,施耐德公司每年都有这样订户,这样的镜头肯定比大批量生产的要好,因为市场的镜头是出于商业利益,自己设计的镜头不是卖的,不考虑成本利润,只求光学效果。中国图片社不是控制不好,包括其他图片社,不是技术问题,是服务问题,他们药水很长时间了都不换,也是利润问题,我在北京冲过许多片子,色彩不新鲜,以为是胶片问题,后来朋友们自冲,还是那批次的胶片,很新鲜,原来是药水问题。
|
[31 楼] 小船慢荡
[泡菜]
16-9-12 10:30
骚船长 发表于 2016-9-12 09:39  玩50年了,这个不应算是什么见识吧,自己冲冲反转片算什么?你见过自己设计大画幅镜头,然后到施耐德工厂订做的吗?你见过自己设计大画幅镜头,然后自己磨制镜片,自己组装的吗?而且光学性能比镜头厂的镜头好,你很惊讶吧。 DIY爱好者里的佼佼者水平确实很高。自制各种东西的都有。 自制太阳能汽车,自制飞机, ※※。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制显微镜,自制短波电台。等等。 高水平的爱好者的自制品由于其高度个性化,某些性能超过市售商品并不奇怪。因为这正是DIY爱好者追求的目标。 说到自制相机,结构简单的大幅机自制的难度相对而言反而比较小,倒是结构动做比较复杂的单反相机自制起来比较困难。 镜头也是一样,大幅相机的镜头结构上(光学上和机械上)也没有小型相机的复杂。 无忌上看到过自制大幅机的贴子,也看到过自已组装数码机的贴子。对于自制相机爱好者来说,主要的乐趣不在摄影,而在DIY了。
|
[30 楼] dmy0407
[泡菜]
16-9-12 10:24
骚船长 发表于 2016-9-12 09:39  玩50年了,这个不应算是什么见识吧,自己冲冲反转片算什么?你见过自己设计大画幅镜头,然后到施耐德工厂订做的吗?你见过自己设计大画幅镜头,然后自己磨制镜片,自己组装的吗?而且光学性能比镜头厂的镜头好,你很惊讶吧。 确实没见过,是你见过的还是你听说的?这镜头也是你的朋友圈里的朋友设计、磨制、组装的?而且光学性能比镜头厂的镜头好?比哪个镜头厂好?比施耐德?光学玻璃也是自己熔制的?恕我孤陋寡闻问的多了,不要到时候再说让我们自己去找去看噢!也不要说这个朋友是开光学作坊的,在南通、常熟就有不少这样的小作坊。 你的本事也不小,你认为不难控制的活连中国图片社也做不好,也不入你的法眼! 岂止是是惊讶,还要膜拜了! 本帖最后由 dmy0407 于 2016-9-12 10:35 编辑
|
[29 楼] 骚船长
[泡菜]
16-9-12 09:39
dmy0407 发表于 2016-9-12 08:53  很想听听这位“专业”人士的“严谨”结论,听到的是“我们摄影圈里的朋友......从来不去图片社”,“......很多,......无法统计”! 要别人自己去“看看”。 不错,长知识了! 玩50年了,这个不应算是什么见识吧,自己冲冲反转片算什么?你见过自己设计大画幅镜头,然后到施耐德工厂订做的吗?你见过自己设计大画幅镜头,然后自己磨制镜片,自己组装的吗?而且光学性能比镜头厂的镜头好,你很惊讶吧。
|
[28 楼] 骚船长
[泡菜]
16-9-12 09:33
yongfei 发表于 2016-9-12 09:23  那你厉害,自冲的水平超过图片社了,据说彩色药水和温度很难控制。。。。我就随便玩玩而已,你们接着聊。。。 没发现怎么难控制,无法是比冲洗负片多些工序罢了。
|
[27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6-9-12 09:23
骚船长 发表于 2016-9-12 07:41  中国目前不存在顶级反转片冲洗店,就连中国图片社。。。。。。,所我们摄影圈里都是几个摄友攒足了8X10、4X5、6X9、6X7自己冲洗,从来不去图片社,这样的摄友很多,你无法统计,你到昆明、※※看看吧。 那你厉害,自冲的水平超过图片社了,据说彩色药水和温度很难控制。。。。我就随便玩玩而已,你们接着聊。。。
|
[26 楼] dmy0407
[泡菜]
16-9-12 08:53
骚船长 发表于 2016-9-12 07:41  中国目前不存在顶级反转片冲洗店,就连中国图片社。。。。。。,所我们摄影圈里都是几个摄友攒足了8X10、4X5、6X9、6X7自己冲洗,从来不去图片社,这样的摄友很多,你无法统计,你到昆明、※※看看吧。 很想听听这位“专业”人士的“严谨”结论,听到的是“我们摄影圈里的朋友......从来不去图片社”,“......很多,......无法统计”! 要别人自己去“看看”。 不错,长知识了! 本帖最后由 dmy0407 于 2016-9-12 08:54 编辑
|
[25 楼] 骚船长
[泡菜]
16-9-12 07:41
yongfei 发表于 2016-9-11 21:36  你的结论才是不严谨的。最多只能说,有些大师黑白是自己冲洗的。但是一直以来,反转片之类的,即使是国家地理之类的大师,还是和顶级的冲洗店合作(gei qian)的。冲洗店是一个我们摸得着看得到的指标。还有一个更本质的就是胶卷的销量。
理论上,厂家生产多少,用户就会消费掉多少,当然扣除一个自然过期或不小心拉开曝光之后浪费丢弃之类的系数。这个才是接近韩老师的类比。即使你指的是马编这样自己冲洗的高烧玩家,其实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多了还是少了。很多45放大机,我估计是退出流通了,而且eBay的国际运费太贵,不能像二手相机和镜头那样可以倒腾进来。所以品相好的就涨价了。目前数码后背也有类似价格稳定趋势,二手的很少见,部分原因是厂家通过所谓的升级,回收了不少这样的老后背,估计被有意销毁了。所以二手的价格依然在低部十分坚挺,没有变成V大所谓的类似旧电脑那样的电子垃圾。 中国目前不存在顶级反转片冲洗店,就连中国图片社。。。。。。,所我们摄影圈里都是几个摄友攒足了8X10、4X5、6X9、6X7自己冲洗,从来不去图片社,这样的摄友很多,你无法统计,你到昆明、 ※※看看吧。
|
[24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6-9-11 21:36
骚船长 发表于 2016-9-11 17:32  早就看过,正因为看过,我才说他,玩了50多年,得出这么个结论,业余不? 你的结论才是不严谨的。最多只能说,有些大师黑白是自己冲洗的。但是一直以来,反转片之类的,即使是国家地理之类的大师,还是和顶级的冲洗店合作(gei qian)的。冲洗店是一个我们摸得着看得到的指标。还有一个更本质的就是胶卷的销量。 理论上,厂家生产多少,用户就会消费掉多少,当然扣除一个自然过期或不小心拉开曝光之后浪费丢弃之类的系数。这个才是接近韩老师的类比。即使你指的是马编这样自己冲洗的高烧玩家,其实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多了还是少了。很多45放大机,我估计是退出流通了,而且eBay的国际运费太贵,不能像二手相机和镜头那样可以倒腾进来。所以品相好的就涨价了。目前数码后背也有类似价格稳定趋势,二手的很少见,部分原因是厂家通过所谓的升级,回收了不少这样的老后背,估计被有意销毁了。所以二手的价格依然在低部十分坚挺,没有变成V大所谓的类似旧电脑那样的电子垃圾。 本帖最后由 yongfei 于 2016-9-11 22:09 编辑
|
[23 楼] 骚船长
[泡菜]
16-9-11 17:32
yongfei 发表于 2016-9-11 13:13  您可以看一下dmy0407发的帖子,里面有他关于七八十年代玩相机的回忆,也许下判断时候会稍微慎重一些了吧? 早就看过,正因为看过,我才说他,玩了50多年,得出这么个结论,业余不?
|
[22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6-9-11 13:13
骚船长 发表于 2016-9-11 08:45  冲洗店与业余玩胶片的有关系,与专业无关,你说的是业余的,你本身也是业余,不懂胶片。 您可以看一下dmy0407发的帖子,里面有他关于七八十年代玩相机的回忆,也许下判断时候会稍微慎重一些了吧?
|
[21 楼] dmy0407
[泡菜]
16-9-11 09:23
骚船长 发表于 2016-9-11 08:45  冲洗店与业余玩胶片的有关系,与专业无关,你说的是业余的,你本身也是业余,不懂胶片。 哈,哈,你的论调越来越奇怪了,只有专业的才懂胶片?按照这个说法,让你这个“专业摄影家'如今混到业余摄影论坛来也太让你掉身价了。 本帖最后由 dmy0407 于 2016-9-11 09:48 编辑
|
[20 楼] 骚船长
[泡菜]
16-9-11 08:45
dmy0407 发表于 2016-9-11 07:22  哈,哈,冲洗店是因为自己冲的人多了才纷纷关门的吗,你真逗! 冲洗店与业余玩胶片的有关系,与专业无关,你说的是业余的,你本身也是业余,不懂胶片。
|
[19 楼] 龙游天涯
[资深泡菜]
16-9-11 07:31
|
[18 楼] dmy0407
[泡菜]
16-9-11 07:22
骚船长 发表于 2016-9-11 07:10  哈,哈,用冲洗店冲卷数量来衡量。。。。,你这就严瑾啦?你可逗,有几个玩胶片的行家去到冲洗店冲洗? 哈,哈,冲洗店是因为自己冲的人多了才纷纷关门的吗,你真逗!
|
[17 楼] 骚船长
[泡菜]
16-9-11 07:17
10多年前二手7451放大机1800元,我没买,还想等等,结果现在5位数了,后悔呀。  放大机涨价就说明用的人多了,而放大机越来越少,市场才是衡量玩胶人多少的标准。
|
[16 楼] 骚船长
[泡菜]
16-9-11 07:10
yongfei 发表于 2016-9-10 02:13  哈哈,我有一个更著名的发现:“在一夜情行为的发生次数上,男女之间的总次数基本是相等的,各占50%左右”。
但是你的推论不一定严谨。1. 玩胶片的总人数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2. 胶片机的保有量也许会增加,因为好多人从eBay买器材;3. 有人喜欢各种器材都玩一遍。比如哈苏的套机,也许一直在几千元的价位上频繁转手。但不能由此推出:玩胶片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4. 比较可靠的指标之一是冲洗店冲卷的数量。。。
总之,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个人不玩胶片了,数码后背挺好的,够用了。 哈,哈,用冲洗店冲卷数量来衡量。。。。,你这就严瑾啦?你可逗,有几个玩胶片的行家去到冲洗店冲洗?
|
[15 楼] 屎尿屁
[泡菜]
16-9-10 1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