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中画幅无反假若将于9月19日,这会带来什么震撼吗?
6346 84
[1 楼] womailehuaguan [禁言中]
16-9-11 22:51
[85 楼] 胡途终结者 [禁言中]
16-10-1 21:45
645Z 发表于 2016-10-1 21:25
.
CANON镜头能够转接富士GFX上就完美了,黑角可以忽略不计

17移和24移估计没有问题,像差可以完美覆盖。
[84 楼] 645Z [泡菜]
16-10-1 21:25
胡途终结者 发表于 2016-9-20 16:07
控制光圈的接环根本就不是问题!我现在用的转接佳能EF镜头的转接环就有光圈,只不过不够精确而已。

软件内裁剪是可以,但照片带一大圈黑边看着不舒服。


.
CANON镜头能够转接富士GFX上就完美了,黑角可以忽略不计
[83 楼] 胡途终结者 [禁言中]
16-9-24 09:32
liuguanjun 发表于 2016-9-23 22:58
原厂环太贵,买的人不会很多,除非你转接顶级头,或者要自动对焦。

现在国内的制造工艺已经相当可以了,我手里那些大部分都挺经造的。

原厂的加工精度非常好,没有一点旷量,第三方的转接环,只有路华仕可以做到,但价格与原厂几乎一样贵。当然不在乎这点的,可以选择国产的。
[82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9-23 22:58
胡途终结者 发表于 2016-9-23 21:45
这次富士要出自己的转接环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原厂环太贵,买的人不会很多,除非你转接顶级头,或者要自动对焦。

现在国内的制造工艺已经相当可以了,我手里那些大部分都挺经造的。
[81 楼] 胡途终结者 [禁言中]
16-9-23 21:45
liuguanjun 发表于 2016-9-21 02:10
搞来搞去还是转接环厂最赚钱,我手里转A7的环十几个,要是以后转G的又要搞一批,等索尼出个啥口子又是一批.....

这次富士要出自己的转接环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80 楼] 花冠摄影 [禁言中]
16-9-23 18:54
[79 楼] 煎饼果子83 [泡菜]
16-9-21 08:15
yongfei 发表于 2016-9-21 00:16
理论上是可行的:先Contax转佳能,然后用佳能内建光圈的转接环。当然,要搞直接能自动对焦的环可能就比较小众了。

这和我以前脑洞的,contax 645镜头先转接contax N 再转接到A7R上差不多了。。。
[78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9-21 02:10
yongfei 发表于 2016-9-21 00:16
理论上是可行的:先Contax转佳能,然后用佳能内建光圈的转接环。当然,要搞直接能自动对焦的环可能就比较小众了。


搞来搞去还是转接环厂最赚钱,我手里转A7的环十几个,要是以后转G的又要搞一批,等索尼出个啥口子又是一批.....
[77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6-9-21 00:16
煎饼果子83 发表于 2016-9-20 18:22
不知道以后能转接CONTAX645的镜头不,C口的后背不太好找

理论上是可行的:先Contax转佳能,然后用佳能内建光圈的转接环。当然,要搞直接能自动对焦的环可能就比较小众了。
[76 楼] 煎饼果子83 [泡菜]
16-9-20 18:22
不知道以后能转接CONTAX645的镜头不,C口的后背不太好找
[75 楼] 胡途终结者 [禁言中]
16-9-20 16:07
yongfei 发表于 2016-9-20 11:25
都数码时代了,软件内裁剪即可。

这么一说,倒想起来可以转接佳能的17/24移轴了,只要搞出能控制光圈的接环就行。爽!

控制光圈的接环根本就不是问题!我现在用的转接佳能EF镜头的转接环就有光圈,只不过不够精确而已。

软件内裁剪是可以,但照片带一大圈黑边看着不舒服。
本帖最后由 胡途终结者 于 2016-9-20 16:09 编辑

[74 楼] springbell [资深泡菜]
16-9-20 13:50
yongfei 发表于 2016-9-20 11:49
这个富士的还有一层重要的意义是中幅的价格。富士的产品靠走量,时间长了折扣大。这个相机一出,飞思,LEAF那些远古后背的二手价格(如P45+)也会松动一下了。


还是因为法兰距短+焦平面快门,可以转接其他镜头
[73 楼] bluesword [泡菜]
16-9-20 13:37
留的两个徕卡都是像场比较大的,如果能覆盖4433就好了,移轴的应该没问题,到时候转接了试
[72 楼] 叉叉熊 [资深泡菜]
16-9-20 12:43
高烧北纬40度 发表于 2016-9-20 10:53
法兰距  26.7mm, 焦平面快门, 老镜头转接福音!
焦平面快门是最有价值的,这个能把所有的后背都甩到一边去。
[71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6-9-20 11:49
这个富士的还有一层重要的意义是中幅的价格。富士的产品靠走量,时间长了折扣大。这个相机一出,飞思,LEAF那些远古后背的二手价格(如P45+)也会松动一下了。
[70 楼] 毛哥 [资深泡菜]
16-9-20 11:38
yongfei 发表于 2016-9-20 11:25
都数码时代了,软件内裁剪即可。

这么一说,倒想起来可以转接佳能的17/24移轴了,只要搞出能控制光圈的接环就行。爽!

控制光圈的接环 cambo有出

[69 楼] 臭哈苏 [陈年泡菜]
16-9-20 11:34
※※悠久性能优异的富士镜头的口碑毋容置疑,还是值得信赖的.富士拥有丰富的中画幅相机制造历程,自己的机身整合自己的镜头,在中画幅领域只有徕卡和宾得能够并驾齐驱.徕卡太贵且镜头的自动聚焦诟病难消,富士在色彩管理方面凭借多年胶片的开发设计的经验,转移到数码上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突出的优势,鉴于此,只要性价比合理.这个小胖子值得期待.机身厚是因为翻转屏的原因,如果取消翻转功能还能减薄机身,翻转屏对于低视角仰拍等拍摄需求,还是有实用价值的.
本帖最后由 臭哈苏 于 2016-9-20 11:39 编辑

[68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6-9-20 11:25
胡途终结者 发表于 2016-9-20 11:03
26.7mm?!卧槽,这意味着可以转接几乎所有的单反镜头了?有没有裁剪模式?即135全幅模式?

都数码时代了,软件内裁剪即可。

这么一说,倒想起来可以转接佳能的17/24移轴了,只要搞出能控制光圈的接环就行。爽!
[67 楼] springbell [资深泡菜]
16-9-20 11:24
yongfei 发表于 2016-9-20 10:56
减掉一半就对了:

Unique to the new GFX, Fujifilm has developed a new “G Mount” with a short flange back distance of just 26.7mm, an advantage of the mirrorless camera system.


那135单反危险了,135全幅头可以转接到这里玩了。
[66 楼] 胡途终结者 [禁言中]
16-9-20 11:03
yongfei 发表于 2016-9-20 10:56
减掉一半就对了:

Unique to the new GFX, Fujifilm has developed a new “G Mount” with a short flange back distance of just 26.7mm, an advantage of the mirrorless camera system.

26.7mm?!卧槽,这意味着可以转接几乎所有的单反镜头了?有没有裁剪模式?即135全幅模式?
[65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6-9-20 10:56
胡途终结者 发表于 2016-9-20 10:30
估计法兰距在54mm左右

减掉一半就对了:

Unique to the new GFX, Fujifilm has developed a new “G Mount” with a short flange back distance of just 26.7mm, an advantage of the mirrorless camera system.
[64 楼] 高烧北纬40度 [泡菜]
16-9-20 10:53
法兰距  26.7mm, 焦平面快门, 老镜头转接福音!
[63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6-9-20 10:48
The game has changed. Medium format re-invented:

http://fujifilm-x.com/gfx/
[62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6-9-20 10:46
[61 楼] 胡途终结者 [禁言中]
16-9-20 10:30
臭哈苏 发表于 2016-9-20 10:12
虽然还没有更具体的详细参数公布.在知道快门时间有T门基础上是在1-1/4000秒的范围,感光度为100-12800.最关心的机身厚度是多少呢?因为公开了标头的滤镜尺寸为62毫米口径的,那么我把相机侧视图复制拷贝顺转90度,移到机身下方.这个尺寸对照下,可以参考着推测出机身的厚度了吧.仅供参考,总体上可不算薄.希望画质优异.那样,我就可以把以后想买徕卡镜头的钱省下来买富士了.现代电子产品,够用就好,花太多钱买徕卡,性价比上最不划算,买的实在没意义.

估计法兰距在54mm左右
[60 楼] 无心快语 [泡菜]
16-9-20 10:23
富士的这个中画幅,和645Z用的是同一个CMOS吧,哪位大师出来对比一下啊。看看645Z和GFX到底谁更胜一筹
[59 楼] 飞天白雪 [资深泡菜]
16-9-20 10:19
dmy0407 发表于 2016-9-20 05:42
真是好消息!愚人节变成狂欢节!


好消息,人生有新目标了。
[58 楼] 臭哈苏 [陈年泡菜]
16-9-20 10:15
快门和感光度通过这个画面获取的,准确与否,不敢断言: 本帖最后由 臭哈苏 于 2016-9-20 10:25 编辑

[57 楼] 臭哈苏 [陈年泡菜]
16-9-20 10:12
虽然还没有更具体的详细参数公布.在知道快门时间有T门基础上是在1-1/4000秒的范围,感光度为100-12800.最关心的机身厚度是多少呢?因为公开了标头的滤镜尺寸为62毫米口径的,那么我把相机侧视图复制拷贝顺转90度,移到机身下方.这个尺寸对照下,可以参考着推测出机身的厚度了吧.仅供参考,总体上可不算薄.希望画质优异.那样,我就可以把以后想买徕卡镜头的钱省下来买富士了.现代电子产品,够用就好,花太多钱买徕卡,性价比上最不划算,买的实在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