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边地窨子
787 43
[1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1-30 22:35
      中国七大河之一,有南、北两源,南源为第二松花江,北源为嫩江。 冬季的松花江,气候严寒,有时会降至摄氏零下三十度,结冰期长达五个月。松花江源出长白山天池,如一条绿色飘带横贯东北,在全国各大江河流域中,仅次于长江、黄河,居第三位,好比东北人民的母亲河。
    据史※※载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至少一两千年前,就有了“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的居住习俗。所谓“巢居”是在林中树木之上,距地一定高度搭设住处;而“穴处”则是住在“穿地为穴”的屋子里。这种地穴或半地穴式的房子一直沿续到※※以后,满、赫哲、鄂伦春等民族,冬季住宅都曾有这种形式,东北民间称为“地窨子”。建地窨子的位置,一般选在背风向阳、离水源较近的山坡,地下和地上部分约各占一半,房顶四周再围以一定高度的的土墙或木障防止牲畜破坏。搭建方便,保暖性好,适合游猎民族冬季使用,但耐用性很差。现在,地窨子已经很少见到了!所拍地窨子距哈尔滨100公里左右,松花江下游右岸一江叉子处附近。
[39 楼] 水乡之恋 [泡菜]
17-2-20 22:38
这跟延安的窑洞差不多,
[38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2-16 09:37
还是那座地窨子,岁岁年年各不同。
[37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31 21:21
水流湍急,流水不腐。
[36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31 20:43
雾凇下的地窨子
[35 楼] mayochen [泡菜]
17-1-31 13:27
埋在地下应该挺暖和。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34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31 12:59
高岗上面就是地窨子

[33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31 10:45
地窨旁的栅栏
本帖最后由 巴彦地理 于 2017-1-31 10:46 编辑

[32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31 09:26
寒雪江畔的特殊景观,船底向上的小渔船。
[31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30 18:57
距这处江汊子不足十米,就有一座地窨子。
[30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30 13:15
twinpowerturbo 发表于 2017-1-28 13:38
欣赏了


欢迎您常来作客,指导,快乐摄影,赞美家乡!
[29 楼] twinpowerturbo [泡菜]
17-1-28 13:38
欣赏了
[28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28 10:58
风蚀,还是水蚀,还是……
明年可能不在!
[27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26 16:37
去年看到的地窨子,今年再去看已经没了踪影,因多在江边修建,便被一夏天的江水吞噬了。
渔民新修了避暑躲雨之处,应了那句老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本帖最后由 巴彦地理 于 2017-1-26 16:42 编辑

[26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25 18:48
大雪封路,但天晴了!
[25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24 15:22
这处地窨子,大雪把它封了个严严实实。
[24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23 22:01
江边不远另一处地窨子,几乎废弃了。
[23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7-1-22 21:22
远远的看去,江面还有清沟,地窨子隐在岸上冰雪中。
[22 楼] Licorice [陈年泡菜]
16-12-31 21:58
巴彦地理 发表于 2016-12-25 11:58
江岔子里还未冻的水


终于明白为啥叫白山黑水
[21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2-31 19:39
冰雪上的船
[20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2-31 19:32
江面要融化了
[19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2-31 18:16
水深,颜色都是黑的!
[18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2-28 18:21
《暗流》
[17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2-25 11:58
江岔子里还未冻的水
[16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2-25 11:56
插着红旗,远远就可以看到!
[15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2-25 11:55
有清雪工具
[14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2-25 11:54
防止动物到上面踩踏,插上了栅栏!
[13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2-25 11:51
对江一侧有一扇小窗子
[12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2-25 11:49
在江的对岸,还有一处地窨子!
[11 楼] 巴彦地理 [泡菜]
16-12-25 11:46
渔网冻在了江岔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