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99M2实拍,汇总SONY α全系列
36986
761
[1 楼] okj
[版主]
17-2-9 07:58
为了能使A口机有个存在的地方,把标题改改,让此帖持续下去。
欣赏A99M2的佳片,请看这里 把图换下,用ROLLEI SLX的标头80MMF2.8GHFT转接后拍得。 ![]() 色影无忌fengbuting7795泡菜的发言 : “想通了,早买早用。都是因为我得知成都来福士索尼体验店居然有两部现货。第一天去体验的时候发现我带去的美能达老头100F2,28-70G和28-135黑金的对焦无比精确果断,感觉锐度比以前提升了一大截,机器手感也非常棒,于是第二天就去买回来了,回来用85/1.4za最大光圈试,完全没有以前对不准的情况,才发现8514za全开完全可用。相信在a99ii的带领下,A口新老镜头的整体表现都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这是日本网友KEN(INFECT) さん对α99M2的体验感受: マップカメラさんで予約し、発売日から二日後の11/27に店頭で購入しました。 α遍歴はα230、α58、α77、α900、α99と使ってきましての99M2に至ります。 先日のお休みに初撮りで地元の古刹に行ってきました感想を書かせて頂きます。 使用レンズはVario-Sonnar T* 24-70mm F2.8 ZA SSMとLEICA Summicron- R 50mmf2.0(M改造)。まず感じたのはやはり少しですが重くはなったな、と。ですが、99に比べると握りやすくはなっているように感じます。99で違和感を覚えてましたカードスロット部分は改善されていてかなりしっかりした造りになってました。 夕暮れ、真っ暗なお堂の中でISO8000まで上げてMFで撮影したシチュエーションがありましたが、かなりEVFの精度も上がってまして、ピント拡大してもいい感じに確認出来ました。高感度がイマイチだった99に比べて別物に高感度も使えます。この部分はホントにありがたい進化です。 帰宅後LRで開こうとしましたが、残念ながらまだ未サポートのためRAW現像は今はIDCでやるしかありません。 まだ連写や動画は試しておりませんのでレビューできません。 撮影した画像が貼ってあるブログを良かったらご参考にしてください。(我流のクソ画像ですが( ′艸`)) http://minkara.carview.co.jp/userid/1093307/blog/38940295/ 参考になるか判りませんがこちらに画像もアップさせて頂きます。 我是在MAPCAMERA(日本有名的照相机销售专业公司)预订,销售日(11月25日)开始后2天,11月27日在该店中购入该相机的。 我的A口机使用,是从α230、α58、α77、α900、α99一直到今天的α99M2。前天利用休息,就去了本地古刹来了个处女拍,下面说说自己的感受。我拍摄时用的镜头是Vario-Sonnar T* 24-70mm F2.8 ZA SSMとLEICA Summicron- R 50mmf2.0(M改造)。 首个感受就是,还是稍微有点重,但是和A99相比,握感更好。99令人不爽的卡槽得以改善,感觉做工更加精巧坚实。 夕阳西下,在一片黑暗的大堂中把ISO提高到8000手动拍摄,在昏暗场景中EVF的精度有了长足的进步。焦点放大也能很容易精确调焦。高感度和现在依然不落后的99比较进化很快,都可用。这个特点真是难得的进化。 回到家后想用LR打开图片,遗憾的是由于不支持A99II的RAW,只能用IDC。 由于我没有试用连拍和动画拍摄,也说不出个什么。 拍摄的图片贴在我的博客中,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 http://minkara.carview.co.jp/userid/1093307/blog/38940295/ 也不知道是否对大家有参考价值,在这里也上了几张。 以上是中日二国网友,对α99M2的初步感受。 有网友在我的上篇帖中问我:“版主能否说说99m2跟900的最大,最直观的差别吗?”我的回答是“最直观的差别就是AF的快速。这是我拿到手后的第一感觉,简直可以用震惊。其他细微的我还没有资格说,因为用的时间不够长,后边慢慢发现,慢慢总结。” 我的初步感受是AF的快速、准确。 这点我们可以从α99M2的AF混合相位检测系统看出来。其实,如果大家熟悉α99的“双重AF”系统的话,对α99M2的混合系统也就不会陌生。引用厂家的二张图片,予以说明。 ![]() ![]() ![]() ![]() 其实在α99M2还没有出来时,网络上已经到处是α99M2的性能介绍了,我也曾经写帖介绍过,更不用说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已经拥有了α99M2。因此本文不会再重复那些,随手就能查到的内容。想给大家汇总一下SONY α全系列的汇总。 对于器材的评价,我一直的态度是,如果自己没有亲自体验过,就不去详细评说,因为做键盘党娱乐自己不要紧,如果给信任你的网友,传递出错误的信息,那是误导。 对网友和器材都是不公平的。 胶片时代,我曾经自费购机写评测文章,到数码时代实在是赚钱能力下降,已经无法做到。现如今手上还有很多已经成垃圾的各家胶片机,当年一测试完就出手的也不少,这属歪楼话题就不深入了。 尽管我号称自己没有任何品牌忠诚度,对器材的观点是只要中意就都喜欢。但当仔细看自己手上的数码器材时,才发现出门拍片最常用的竟然全是SONY的机器,像α900和α77V、R1X等,C、N家的反倒是出远门很少带出。而且SONY的器材在总数中占比达到70%以上,好像说没有品牌忠诚度也不对? 1.α99M2为首的α口机发展历程(请各位注意,我只是在汇总α卡口机型): 对于α系列单反相机的名称,相信凡是喜欢摄影的无人不知。因为自从1985年,MINOLTA掀起胶片单反照相机的AF化革命,推出α-7000引发“α冲击波”后,α系列就一直延续至今。为何说是“α冲积波”?根据读到的NIKON公司的副总裁后藤的回忆,当年他担任NIKON公司设计部长,看到MINOLTA公司发布α-7000消息后,正是公司休假日,他马上中止休假赶回公司,结果回去一看,几乎所有设计师和公司高层,都自发中止休假返回公司讨论对策。由此小细节就可看出,冲击有多大了? 回归主题。 从MINOLTA时开始,α系列就有4位数、3位数、和旗舰级别的α9及中级的α7这样的1位数分类,伴随系列扩张,又开发出了面向家庭用户的SWEET系列,在不知不觉间铸就了α品牌。但MINOLTA命运多难,曾经和KONICA公司合并,推出过α-7 DIGITAL和αSweet DIGITAL。不过这种局面没能持续多久,KONICA-MINOLTA在2006年1月发布了中止照相机制造的公告,市场一片哗然。不过好在SONY接过了α品牌的大旗,才没有使α品牌从世界上消逝。 SONY一接手,就于2006年7月推出了继承了α品牌传统的首款α系列单反相机1020万的α100。在SONY刚刚涉足单反相机生产,镜头开发尚无成系统时,好在有MINOLTA α口的庞大镜头群支持。由于此系列是在KONCOA-MIONLTA的Sweet DIGITAL基础上发展而成,感光元件依然是CCD。 2007年在PIE上发布了第二款1224万的α700。采用了新开发的Exmor CMOS和图像引擎BIONZ。 2008年更是一鼓作气推出了4款机,其中众所周知旗舰机α900也是此期间推出。*请注意,我所列出的像素是有效像素,非总像素。 08年2月推出1020万像素的α200,CCD。 08年3月推出1420万像素的α350,CCD。 08年7月推出1020万像素的α300.CCD,根据分类属于α350的廉价版。 08年10月推出了冠以顶级序号9的2460万像素的CMOS感光的α900。即使同年晚2月推出的NIKON旗舰D3X也比α900有效像素要少10万才为2450万。由此可见,α品牌被SONY收编后,没有止步不前,反而是有点咄咄逼人的态势。 2009年6月更是罕见的一气呵成的发布了3款: 1420万像素的α380、1020万像素的330和1020万像素的230,感光元件全部为CCD。 但是2009年9月,SONY推出了一款α850,由于没有出现在2010年《照相机年鉴》上使我很怀疑自己的信息获取是否出错?于是上日本网站去查阅资料,才发现这是一款α900的减配版,比900价格便宜只供应海外市场,看到日本SONY粉为此吐槽不少,认为SONY不公平。 到了09年11月发布了搭载有Exmor CMOS的中级机,1420万像素,有HDR功能的中级机α550。 2010年开始,SONY的α系列开启了去掉光学取景器OVF、采用透光反光板,使用电子EVF取景的,简称单电的新结构机型,这也为后来的单电旗舰全画幅的α99打下基础。 2010年首先推出了单电α55和α33。 2011年推出了单电中级机2430万的α77. 2012年也基本以单电为主,推出11年发布,12年2月上市2430万像素的α65,4月的1610万像素的α57和6月的1610万像素的α37。 但最为轰动的应该是本篇主角的前身机α99,2012年10月,α99作为单电的旗舰机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2014年6月,α系列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SONY又推出了功能进化后的中级机APS-C的α77M2。 就在大家都误以为α系列也许就此寿终之时,2016年11月α99M2携新功能,高像素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但愿α系列会永远伴随我们。 无忌网友fengbuting7795 的使用心得: 对于玩A口选择老镜头还是新镜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选择镜头的总体原则还是取决于自己的需求,新镜头自然是好,但价格也非常高,而且好出来的那一些优点不见得是你用得上的。 预算有限或者想更聪明地花钱,又想多玩一些镜头,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配置新老镜头混合的方案。 总之,首先要清楚自己的需要才能做出理智的选择。 相对于索尼新出的镜头,美能达的老镜头主要的优点在于: 1、二手的价格非常低廉 2、可选择的范围很大 3、做工都非常不错,用料以金属和玻璃为主,螺丝刀对焦耐用性高 4、色彩有特点、锐度也不错,如果出图在全幅2400万像素以下基本可以胜任,而且A口也不缺乏锐度超高的镜头 5、很多镜头焦段合理,而且做得小巧轻便,非常适合旅游出行携带 我感觉普通爱好者日常拍摄,美能达老镜头应该可以达到90%以上新镜头的性能,甚至有些方面新镜头尚不能及, 而类似焦段和光圈规格的老镜头二手价格却只有新镜头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更不用说如果你直接一手购买新镜头的价格。 比如:E口新出的全画幅FE85/1.8,上市价格4000多,很多人欢呼这个价格很亲民,但如果你看看美能达经典的人像头85/1.4G现在二手价格才多少,甚至二手85/1.4ZA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再比较一下这不同时代的镜头的做工和画质表现,相信很多人应该就会有自己的选择了。 再说回到a99ii,这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机身,但对于我一个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日常使用最看重的性能是以下这几项: 1、高像素:机身的高像素可以最大程度发挥镜头的分辨率。 事实上我出图很少需要100%输出,目前常用的出图尺寸上限在1600万像素这个级别,出来的图已经大的不得了了,考虑到以后升级显示器,或者打印大幅照片,可能会需要输出2400万像素,但我认为这个像素基本上已经是出图的极限了,多数美能达的老镜头在这个像素级别还是可以胜任的,而更高分辨率的镜头我暂时还用不上。那a99ii的4200万像素会不会是浪费呢?由于高像素的原图经过缩图可以获得非常不错的画质增益,所以同样输出2400万像素,a900/a99是100%输出,而a99ii则是缩图输出,获得的增益还是比较明显的,虽然我没有自己做过同场景的严肃对比,但我不同机身(a7rii、a900、a77ii)之间用了这么久感觉上是这样的,而且DxoMark上的测试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2、精确快速对焦:这一点我就不用多说了,用af镜头最影响使用体验就是对焦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这方面是a99ii最强悍的地方,毫无疑问超出了之前我有的所有机身。而一些老镜头之所以被诟病锐度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是对焦不准确造成的,而a99ii不仅对焦快速准确,而且还提供了更强大的AF微调功能,变焦镜头的焦距两端都分别可以进行AF微调。这对使用老镜头的支持非常大。 3、超强的高感画质:4200万像素100%原图的高感已经非常不错,加上后期降噪和缩图,高感影响画质这个问题现在对我来说已经完全可以忽略了。目前我的a99ii设置是M档或者A档+设定最低快门速度,ISO完全自动(上限设定到12800),再没有之前用a900和a77ii时上高感小心翼翼的情况了。 4、5轴防抖:尽管对于多数老镜头不能完全发挥5轴防抖的优势,但3轴也已经非常够用了,关键是高感很强悍,所以不需要冒险使用低速快门手持拍摄,只有在非常极端的环境下才会用到,但有这个功能大大提升了机身的易用性,我之前用索尼a77ii和佳能7D2做过对比,24-70的镜头室内暗光下拍静物,佳能机身非常受限于安全快门速度,而a77ii则可以轻松在低速手持拍摄时依然得到清晰的图像。现在有了a99ii,暗光下就更不是问题了。 5、相对小巧便携:相对于其他DSLR的旗舰或高级别机身来说,a99ii还是一部相对小巧的机器,再配上同样小巧的美能达老镜头,外出携带感觉轻松了很多。我现在外出搭配很喜欢使用a99ii+24-105D(或者28-135/4-4.5)+100-400apo,在实现常规焦段全覆盖的同时,体积重量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而且画质也基本符合我的需求,并不是张张照片都需要数毛的。 6、眼部对焦:a99ii独立模块上的所有对焦点都支持老镜头使用眼部对焦,而且可以在af-c下启动眼部追焦,这一点对于使用老镜头拍半身人像非常好用,在A口机器上只有a99ii具有这个功能。 以上这些是我非常喜欢a99ii的地方,至于每秒12张连拍,我其实用的很少,或许以后某些场合下偶尔会用用,比如儿子长大了会踢球了,但到目前我还一次都没有用上高速连拍,只有一次给朋友炫耀新机器时让他听了两秒钟机关枪的声音而已。 如果a99ii能有一个低配版,没有如此高速连拍的功能,但价格能少几千,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会更容易接受吧。我个人的观点。 最后上些二手500块购入的美能达24-105D/3.5-4.5拍的片子,说实话这类物美价廉但几乎被人遗忘甚至不屑的老镜头其实有很多,a99ii的到来让它们更加好用,感觉世界又变得更美好了一些。 本帖最后由 fengbuting7795 于 2017-2-11 16:50 编辑 西平几款镜头的评测文章翻译:大三元中的二元,近日补上最后一元820G [逝去的经典系列之五] MINOLTA超广变焦AF17-35 mmF3.5G之西平论 [逝去的经典系列之二] MINOLTA标准变焦AF28-70 mmF2.8G之西平论 [逝去的经典系列之一] MINOLTA等倍50 mmF2.8微距镜头之西平论 ![]() |
[762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28 11:43
美能达50 / 1.4
![]() |
[761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28 11:21
美能达50 / 1.4
![]() |
[760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27 12:37
美能达50 / 1.4
![]() |
[759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27 11:36
美能达50 / 1.4
![]() |
[758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27 11:17
美能达50 / 1.4
![]() |
[757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26 15:03
美能达50 / 1.4
![]() |
[756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26 14:09
美能达50 / 1.4
![]() hh6227 编辑于 2025-01-26 14:29 |
[755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26 13:32
美能达50 / 1.4
![]() |
[754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11 14:40
美能达24-105D
![]() |
[753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11 14:07
美能达24-105D
![]() hh6227 编辑于 2025-01-11 14:13 |
[752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9 16:36
美能达24-105D
![]() |
[751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9 16:11
美能达24-105D
![]() |
[750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9 15:33
美能达24-105D
![]() |
[749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9 15:14
美能达24-105D
![]() |
[748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9 15:00
美能达24-105D
![]() |
[747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9 14:37
美能达24-105D
![]() hh6227 编辑于 2025-01-09 14:44 |
[746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9 14:23
美能达24-105D
![]() |
[745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9 14:12
美能达24-105D
![]() |
[744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1-8 16:27
美能达24-105D
![]() |
[743 楼] drlyly75
[老坛泡菜]
1-5 12:19
![]() |
[742 楼] drlyly75
[老坛泡菜]
1-5 12:19
![]() |
[741 楼] drlyly75
[老坛泡菜]
24-12-7 18:56
![]() |
[740 楼] 美索1995
[泡菜]
22-3-29 00:53
|
[739 楼] 美索1995
[泡菜]
22-3-29 00:44
pooh004 发表于 2017-10-16 21:09 |
[738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20-7-6 11:36
美能达100-300 APO(D):我欲乘风而去
![]() |
[737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20-4-24 10:40
蹭拍人像
![]() |
[736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20-4-24 10:24
蹭拍人像
![]() |
[735 楼] why8836
[泡菜]
20-4-21 17:58
※※少女
![]() |
[734 楼] hh6227
[资深泡菜]
20-4-21 11:56
新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