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抖也不如不抖:手持1秒拍微距,一个有用又出乎意料的测试
1208 27
[1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1 16:11
开春了准备拍花蕊。这样大微距稍有晃动就会糊掉。甚至相机上架,花在树上都经常都不行,更别说手持
手持也不是不可能,但一般要闪光,速度很高的时候,且要拼人品。慢速时候什么追焦防抖都不管用
所以就想diy了一个小工具:固定花的载物台和相机固定在同一导轨上,加上em1的五轴防抖,手持导轨拍微距就应该轻而易举了

结果令人满意。一秒手持,其实再长也可以,为测试曝光过程随意晃动。不过开始可没行,一张是开防抖的,一张是不开的。猜到哪张开了?

本帖最后由 dsli111 于 2017-2-21 16:15 编辑

[28 楼] okeepio [泡菜]
18-9-20 13:46
别整天的看毛看云了,
还是看看真正用m43的拍出来的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27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3 15:24
mohanwei 发表于 2017-2-23 15:11
还有拍微距关防抖+牢固支架也是基础知识……

是的,我只是灵活用到了这些众所周知的基本知识用这么个小工具使方便地手持拍1.8:1景深合成的高质量微距成为可能
至少至今还没见别人做到
金钟630+微距云台够牢固了吧,没它好用。不信可以试试
本帖最后由 dsli111 于 2017-2-23 15:47 编辑

[26 楼] mohanwei [注销用户]
17-2-23 15:1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25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3 15:03
mohanwei 发表于 2017-2-23 14:58
没看说明书吧……不管什么防抖,上了架都要关掉的

奥巴的机器用不着看说明书了
一般上架放isi-auto都没问题,虽然我一般是关掉
这手持和放在地上的脚架还很不一样 本帖最后由 dsli111 于 2017-2-23 15:05 编辑

[24 楼] mohanwei [注销用户]
17-2-23 14:58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23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3 14:51
不同的光线背景
[22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3 14:49
油菜心,借助这工具手持景深合成拍的,光线和背景也很容易控制
[21 楼] chaopi [泡菜]
17-2-21 22:21
最喜欢最佩服你这种自己动手的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20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1 21:45
numpfish 发表于 2017-2-21 21:40
道理我知道,我想你有这个装置可以更详细测试奥巴几个防抖模式的区别。

比方说我原地站着跟拍鸟
或者在行驶的汽车上拍另外一辆同向行驶的车
这些情况下该使用哪种防抖

不是,被摄物,那个硬币要固定在载物台上跟着相机一起动才行 本帖最后由 dsli111 于 2017-2-21 21:46 编辑

[19 楼] numpfish [泡菜]
17-2-21 21:40
dsli111 发表于 2017-02-21 13:24
糊都是相机和被摄物之间有相对运动造成的
不开防抖时候,借助这小工具相机和被摄物之间刚性连接,没有相对运动所以成像是清晰的,不在这个架子...

道理我知道,我想你有这个装置可以更详细测试奥巴几个防抖模式的区别。

比方说我原地站着跟拍鸟
或者在行驶的汽车上拍另外一辆同向行驶的车
这些情况下该使用哪种防抖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8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1 21:24
numpfish 发表于 2017-2-21 20:46
你这个其实就是相当于摇拍吧
SIS-AUTO就是用于摇拍的,不知道为什么不行。
要不你试试用垂直防抖那个模式看

糊都是相机和被摄物之间有相对运动造成的
不开防抖时候,借助这小工具相机和被摄物之间刚性连接,没有相对运动所以成像是清晰的,不在这个架子上的背景可能会虚
开防抖时候,由于防抖是检测相机相对大地的相对运动,来移动感光元件以补偿、消除这个运动。所以只要防抖机构动作,原本相机和被摄物之间的相对静止就破坏了,结果就糊了。手持情况下和平时拍照一样防抖当然动作 本帖最后由 dsli111 于 2017-2-21 21:27 编辑

[17 楼] numpfish [泡菜]
17-2-21 20:46
dsli111 发表于 2017-2-21 19:45
糊的那张就是开始的时候开着sis auto,一看怎么虚得这么厉害,一分析应该是防抖问题,关了就好了

你这个其实就是相当于摇拍吧
SIS-AUTO就是用于摇拍的,不知道为什么不行。
要不你试试用垂直防抖那个模式看
[16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1 19:53
seele0 发表于 2017-2-21 19:44
闪光才是王道

肯定是这些常规方法用过之后才琢磨这些非常规的
机顶灯,离机引闪,led环闪都在用,但保持拍摄距离不变仍非常关键
[15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1 19:45
numpfish 发表于 2017-2-21 18:00
开sis-auto模式呢?会不会结果不一样

糊的那张就是开始的时候开着sis auto,一看怎么虚得这么厉害,一分析应该是防抖问题,关了就好了
[14 楼] seele0 [资深泡菜]
17-2-21 19:44
闪光才是王道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3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1 19:39
蓝色的忧伤 发表于 2017-2-21 17:55
不懂啊,这个比脚架强?

是比脚架好,否则脚架微距云台都现成的就不用费这事了
[12 楼] numpfish [泡菜]
17-2-21 18:00
dsli111 发表于 2017-02-21 08:43
是的,防抖是对相机相对大地坐标运动的补偿

开sis-auto模式呢?会不会结果不一样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1 楼] 蓝色的忧伤 [泡菜]
17-2-21 17:55
不懂啊,这个比脚架强?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10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1 16:43
aoliaoli 发表于 2017-2-21 16:40
显然开防抖会糊,
原因很简单,
你故意动,
防抖检测到有抖动,
启动功能来抵消抖动,
而你拍的东西实际上没抖

是的,防抖是对相机相对大地坐标运动的补偿
[9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1 16:41
batsing 发表于 2017-2-21 16:28
60微+近摄圈?这是要放多大才满足。要不来个老蛙60

老蛙2倍,这个1.8倍,但这个能自动聚焦,能景深合成,也轻便太多

本帖最后由 dsli111 于 2017-2-21 16:47 编辑

[8 楼] aoliaoli [资深泡菜]
17-2-21 16:40
显然开防抖会糊,
原因很简单,
你故意动,
防抖检测到有抖动,
启动功能来抵消抖动,
而你拍的东西实际上没抖
[7 楼] batsing [泡菜]
17-2-21 16:28
60微+近摄圈?这是要放多大才满足。要不来个老蛙60
[6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1 16:23
keepi 发表于 2017-2-21 16:20
我要看花蕊

呵呵,今年的还没开呢,不拍花蕊改拍花粉 本帖最后由 dsli111 于 2017-2-21 16:27 编辑

[5 楼] keepi [泡菜]
17-2-21 16:20
我要看花蕊
[4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1 16:20
lilei7200 发表于 2017-2-21 16:16
不猜

不用猜,已经说了出乎意料。自然是开防抖的糊了
[3 楼] lilei7200 [泡菜]
17-2-21 16:16
不猜
[2 楼] dsli111 [资深泡菜]
17-2-21 16:12
一清一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