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关于ALPA配合CMOS背精度的问题
1484 74
[1 楼] EKWB [泡菜]
17-9-25 14:20
有了CMOS实时取景的后背以后,ALPA所一直强调的精度是不是意义都不大了?比如数码后背和机身连接的那个接板所附带的精密垫片,还有以前需要给镜头单配的那个精密调焦环,这些是不是其实都没有必要了?现在需要精确的也就是保证卡口都能和CMOS成像面平行就可以了,至于镜头卡口本身和CMOS成像面的距离都没有必要很精确了(这个距离以前要保持精确只是因为不方便取景所以要完全对应精密调焦环配合激光测距吧),只要能保证无限远合焦就可以了呢?各位DX,是不是我想的这样呢?
[74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9-28 00:22
信手揿来 发表于 2017-9-27 23:21
原来阿尔帕就这么选镜头?这样的一个实验环境,不是和他吹嘘的“精度”打脸吗?

不打脸,相反还挺有效的。注意:真正的测试其实是在镜头厂完成的。这个只是在通过实拍帮顾客把关“测”镜头。顾客买了这种天价镜头若不满意,事后想退换是很麻烦的。ALPA的退回厂家则是标准流程。那么统计上的结果如何呢?

Out of the batch of 20 or so lenses we evaluated files from, we interestingly found that 2 of them noticeably exceeded the reference files and 2 of them noticeably did not come close to that level, and the 2 latter lenses were referenced as “go backs”.

每20个镜头,大概有2个会超过标准的参考镜头表现,也有2个会不达标而被退回。所以,ALPA验收的退货率是10%左右,已经相当给力了。上一张测试时的工作照:
[73 楼] 信手揿来 [泡菜]
17-9-27 23:21
yongfei 发表于 2017-9-27 01:06
每个镜头实拍合格了,再发给代理商。


原来阿尔帕就这么选镜头?这样的一个实验环境,不是和他吹嘘的“精度”打脸吗?
[72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7-9-27 08:13
EKWB 发表于 2017-09-27 00:28
是的,这种东西确实不好讲,看怎么理解了,毕竟咱们都不是内部人员,只是用户。

兄好!我个人认为在一堆镜头里跳出几个最好的印上某某商标这件事不大可能,差的怎么办?卖给其他人?不会那样做的。一次检验差的要重新校正组装即可,因为alpa需要调焦环猪嘴,必须二次检验(镜头工厂完成)之后不合格的怎么办?肯定是重新来。镜头运给alpa,瑞士人当然应该每只头再核准一下,实拍就可以,有没有问题对比照片就够了。而且我的经验有问题的镜头与没问题的镜头差别不是很小看不出来而是很大,很容易看出来。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71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7-9-27 07:58
EKWB 发表于 2017-09-27 00:29
我确实对这个头很感兴趣,这个头应该是一定要实时取景的,近期也在有计划出清其他器材转到Alpa,所以有些问题才开此帖。没想到盖了这么多层,...

聊天不必太多想,言语有冲突也是聊天聊开了所致,不必介意。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70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9-27 01:06
每个镜头实拍合格了,再发给代理商。
[69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9-27 01:03
Alpa最近在官网上确认说,镜头的技术检验,调整等都是在镜头厂完成的。ALPA收到镜头之后,在自家的屋顶上对每一个镜头进行实拍,看看树叶,数数瓦片。虽然简单原始,但和发烧友的精神契合。
[68 楼] EKWB [泡菜]
17-9-27 00:29
yongfei 发表于 2017-9-26 23:55
讨论有时候要展开,这句转接环后背就算我多嘴了,ALPA厂家出产品,要照顾大部分的后背型号。但是我理解中灰镜老师的意思是,垫片对你的CMOS后背说不定也需要,是否真的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而你似乎没有走这一个验证环节,觉得CMOS后背取景就足够了。因此才有主贴的问题。

Alpa当然可以拍微距。既然中灰老师请你去试验,各种情况都可以试试。如果你没有这个微距镜头,1:1的情况就是然并卵,一般ALPA镜头调焦环都转不到1:1的。当然如果你经常用接环拍微距, 就当我没说。中灰老师前面也讲了,ALPA买了,想怎么玩得高兴是您自己的事情。

我确实对这个头很感兴趣,这个头应该是一定要实时取景的,近期也在有计划出清其他器材转到Alpa,所以有些问题才开此帖。没想到盖了这么多层,歪了楼,还略有火药味,实在有违本意。正如中灰镜老师讲的,怎么玩,想怎么玩得高兴是自己的事,对这里大多数人,摄影应该也就是个爱好,搞得一肚子气就没意思了。如果对本楼里各位大师言语中有所冒犯,还请多多包涵。其实我想搞清楚的问题也完全搞清楚了,所以此帖就到此为止吧。
[67 楼] EKWB [泡菜]
17-9-27 00:28
yongfei 发表于 2017-9-27 00:22
这里“独立调校”看怎么理解。ALPA厂家肯定是没有这个设备的。它是委托两个镜头厂,把预定的镜头在质管的机器工装上再检验一遍,好的PASS,打上ALPA的商标,差一点的对不起,镜头厂您自个儿留着吧。其实镜头厂呢也不傻,不会像林则徐似的搞销毁的,至于别的镜头最后去了哪里,大家都懂的。。。。

这个不是我说的,是某种网站里写的。但是问题来了,仙娜说它是大厂,也会搞海选的,阿卡也说其实它家的镜头也不赖。。。我个人的直觉就是,原厂出的,可以直接拧镜头板的裸镜最好不要买。。。

是的,这种东西确实不好讲,看怎么理解了,毕竟咱们都不是内部人员,只是用户。
[66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9-27 00:22
EKWB 发表于 2017-9-27 00:12
这个不是我理解的问题,中灰镜老师上面讲的,“Alpa的每一支镜头都是独立调校的,不光是法兰距还有光轴倾斜偏移量前后光轴重合度等等这是镜头的问题,镜头的问题我们不管。”
这里“独立调校”看怎么理解。ALPA厂家肯定是没有这个设备的。它是委托两个镜头厂,把预定的镜头在质管的机器工装上再检验一遍,好的PASS,打上ALPA的商标,差一点的对不起,镜头厂您自个儿留着吧。其实镜头厂呢也不傻,不会像林则徐似的搞销毁的,至于别的镜头最后去了哪里,大家都懂的。。。。

这个不是我说的,是※※站里写的。但是问题来了,仙娜说它是大厂,也会搞海选的,阿卡也说其实它家的镜头也不赖。。。我个人的直觉就是,原厂出的,可以直接拧镜头板的裸镜最好不要买。。。 本帖最后由 yongfei 于 2017-9-27 00:32 编辑

[65 楼] EKWB [泡菜]
17-9-27 00:12
yongfei 发表于 2017-9-27 00:06
你又理解错了,ALPA不过是跟挑菜场里的茄子草莓似的“挑选”了一下它家的镜头。所谓的调校,是用垫片去微调后背的焦平面距离。

这个不是我理解的问题,中灰镜老师上面讲的,“Alpa的每一支镜头都是独立调校的,不光是法兰距还有光轴倾斜偏移量前后光轴重合度等等这是镜头的问题,镜头的问题我们不管。”
[64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9-27 00:06
EKWB 发表于 2017-9-26 23:21
“Alpa没有像场弯曲吗?”
怎么可能,只要是镜头就不可能完全没有场曲,只是明显与否的问题。而且要提一点,有没有场曲跟Alpa可没有半毛钱关系,Alpa可生产不了镜头,镜头是人家罗敦司德和施耐德生产的,Alpa只是“调校”了一下哦,场曲是镜头本身的光学特性,“调校”好像调不了。
你又理解错了,ALPA不过是跟挑菜场里的茄子草莓似的“挑选”了一下它家的镜头。所谓的调校,是用垫片去微调后背的焦平面距离。
[63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9-26 23:55
EKWB 发表于 2017-9-26 23:41
“尤其以前的某些后背有转接环,这个垫片说不定还真有必要”,这个能理解成说的就是我的情况,理解力了得,佩服佩服。
至于你说的ALPA拍微距,我建议你去ALPA官网看看,最近上了个什么头再来讲吧。

讨论有时候要展开,这句转接环后背就算我多嘴了,ALPA厂家出产品,要照顾大部分的后背型号。但是我理解中灰镜老师的意思是,垫片对你的CMOS后背说不定也需要,是否真的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而你似乎没有走这一个验证环节,觉得CMOS后背取景就足够了。因此才有主贴的问题。

Alpa当然可以拍微距。既然中灰老师请你去试验,各种情况都可以试试。如果你没有这个微距镜头,1:1的情况就是然并卵,一般ALPA镜头调焦环都转不到1:1的。当然如果你经常用接环拍微距, 就当我没说。中灰老师前面也讲了,ALPA买了,想怎么玩得高兴是您自己的事情。
[62 楼] EKWB [泡菜]
17-9-26 23:41
yongfei 发表于 2017-9-26 23:32
说的就是你自己的情况:中灰老师说了,垫片就是调整数码后背本身误差用的。如果你能保证数码后背本身没有误差,自然就在你的后背上不需要。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你的这个后背是否需要做垫片调整。你的办法就是用CMOS取景,所见即所得。。。

远近距离都PK一遍就挺好啊,3-5米都是常用的距离,游戏规则合理。

有必要再提PK吗?邀请一遍就够了,请多了对方又不去伤面子。你若真去了,不妨用两种方法拍一下,公布结果。你说的1:1,1:5,1:10我没看懂,难道说的是微距?这个就先别PK了吧,与其用ALPA拍微距,不如去拍牛角尖。。。

“尤其以前的某些后背有转接环,这个垫片说不定还真有必要”,这个能理解成说的就是我的情况,理解力了得,佩服佩服。
至于你说的ALPA拍微距,我建议你去ALPA官网看看,最近上了个什么头再来讲吧。
[61 楼] FeiFeiCQ [资深泡菜]
17-9-26 23:39
就这问题扯得还真够久的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60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9-26 23:32
EKWB 发表于 2017-9-26 23:15
我说的只是我自己的情况(CMOS背+实时取景),不代表其他情况(胶片背/CCD背),标题也说得很清楚了,从头到尾也没有说垫片+精密调焦环就完全没用,也从头到尾都没有涉及胶片背/CCD背,然后你说“尤其以前的某些后背有转接环,这个垫片说不定还真有必要。”真不知道是谁的阅读理解需要进一步提高。何况你再仔细看看楼上,他先说远距近距都测一遍PK,然后下面我说1:1,1:5,1:10也算吗,他说近距是3-5m,也并没有再提PK了哦。不然这顿饭我还真想去吃一吃,无论我请他还是他请我,因为确实还有不少其他问题想请教请教周老师的,呵呵。

说的就是你自己的情况:中灰老师说了,垫片就是调整数码后背本身误差用的。如果你能保证数码后背本身没有误差,自然就在你的后背上不需要。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你的这个后背是否需要做垫片调整。你的办法就是用CMOS取景,所见即所得。。。

远近距离都PK一遍就挺好啊,3-5米都是常用的距离,游戏规则合理。

有必要再提PK吗?邀请一遍就够了,请多了对方又不去伤面子。你若真去了,不妨用两种方法拍一下,公布结果。你说的1:1,1:5,1:10我没看懂,难道说的是微距?这个就先别PK了吧,与其用ALPA拍微距,不如去拍牛角尖。。。
[59 楼] 信手揿来 [泡菜]
17-9-26 23:30
dmy0407 发表于 2017-9-26 21:57
不能一概而论,有好的也有不行的。就我用过的几个镜头来说,250SA,UV-SONNAR 105/4.3,CFI100喂饱八千万像素的后背没有问题,在我的帖子里有这方面的例子。


谢谢!
[58 楼] EKWB [泡菜]
17-9-26 23:22
yongfei 发表于 2017-9-26 23:18
现在用的都是激光测距,谁还用皮尺啊。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测距好用。比如拍五米处的白纸,要表现出白纸上的细微纹理之类的。CMOS的后背上应该是看不清楚的。

前面中灰镜老师说了,垫片的作用是调整数码后背本身的误差。两套系统之间,一套是所量即所得,另一套是误差是否归零了也不知道,每次都要看屏幕费劲的找对焦点,遇到拍本身就模糊的景物(比如翻拍拍照片本身局部的散景部分),或者拍无穷远的星星说不定就要靠手电去照明了。

无论如何,有机会调校一下就去调一下(等于去医院搞体检了),又不是非此即彼,不妨碍继续用CMOS啊。

你应该仔细看下,皮尺是谁先提的。
[57 楼] EKWB [泡菜]
17-9-26 23:21
phototourist 发表于 2017-9-26 22:06
好奇问下,Alpa 全部都是拧到底就是无穷远,没有任何一只 Alpa 是刻意设计为可以对焦超过无穷远(也就是常温下对焦无穷远时必须拧到底再回一点)的吗?

还有,Alpa 没有像场弯曲吗?缩光圈也不会有焦点偏移?否则用皮尺真能胜过实时取景?

“Alpa没有像场弯曲吗?”
怎么可能,只要是镜头就不可能完全没有场曲,只是明显与否的问题。而且要提一点,有没有场曲跟Alpa可没有半毛钱关系,Alpa可生产不了镜头,镜头是人家罗敦司德和施耐德生产的,Alpa只是“调校”了一下哦,场曲是镜头本身的光学特性,“调校”好像调不了。
[56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9-26 23:18
phototourist 发表于 2017-9-26 22:06

还有,Alpa 没有像场弯曲吗?缩光圈也不会有焦点偏移?否则用皮尺真能胜过实时取景?
现在用的都是激光测距,谁还用皮尺啊。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测距好用。比如拍五米处的白纸,要表现出白纸上的细微纹理之类的。CMOS的后背上应该是看不清楚的。

前面中灰镜老师说了,垫片的作用是调整数码后背本身的误差。两套系统之间,一套是所量即所得,另一套是误差是否归零了也不知道,每次都要看屏幕费劲的找对焦点,遇到拍本身就模糊的景物(比如翻拍拍照片本身局部的散景部分),或者拍无穷远的星星说不定就要靠手电去照明了。

无论如何,有机会调校一下就去调一下(等于去医院搞体检了),又不是非此即彼,不妨碍继续用CMOS啊。
[55 楼] EKWB [泡菜]
17-9-26 23:15
yongfei 发表于 2017-9-26 21:47
楼主的阅读理解需要进一步提高啊。前面中灰镜已经解释了如何减少接板厚度,您还是继续 同不理解。这次中灰镜请吃饭,让您体会一下两种Alpa用法所可能产生的微小差异,您回答说我就在用。。。但您提的问题就是有了CMOS,还有必要用垫片和精密调焦环吗?中灰镜的意思是两种方法PK实验一下,而你的意思是不用PK了,这个事情其实我很清楚。

根据前面几位老师的解释,这个垫片,是调整数码背本身的误差用的。尤其以前的某些后背有转接环,这个垫片说不定还真有必要。

如果能免费一次调整到位,我看应该去调整好。这好比去医院年检,有些人(包括我)认为没有必要。舒服不舒服,凭实时的感觉就行。

我说的只是我自己的情况(CMOS背+实时取景),不代表其他情况(胶片背/CCD背),标题也说得很清楚了,从头到尾也没有说垫片+精密调焦环就完全没用,也从头到尾都没有涉及胶片背/CCD背,然后你说“尤其以前的某些后背有转接环,这个垫片说不定还真有必要。”真不知道是谁的阅读理解需要进一步提高。何况你再仔细看看楼上,他先说远距近距都测一遍PK,然后下面我说1:1,1:5,1:10也算吗,他说近距是3-5m,也并没有再提PK了哦。不然这顿饭我还真想去吃一吃,无论我请他还是他请我,因为确实还有不少其他问题想请教请教周老师的,呵呵。
[54 楼] phototourist [泡菜]
17-9-26 22:06
中灰镜 发表于 2017-9-26 16:11
做个实验多简单。您用实时取景百分百放大调焦,我用拧到无穷远一点都不能回,咱们比比无穷远焦点的清晰度不就完了。近处也行,您实时取景我用皮尺配合精密调焦环,看看谁的更清楚不就行了吗?欢迎找我做实验,PK中体会Alpa精度,网上公布结果,我请您吃饭。

好奇问下,Alpa 全部都是拧到底就是无穷远,没有任何一只 Alpa 是刻意设计为可以对焦超过无穷远(也就是常温下对焦无穷远时必须拧到底再回一点)的吗?

还有,Alpa 没有像场弯曲吗?缩光圈也不会有焦点偏移?否则用皮尺真能胜过实时取景? 本帖最后由 phototourist 于 2017-9-26 22:18 编辑

[53 楼] dmy0407 [泡菜]
17-9-26 21:57
信手揿来 发表于 2017-9-26 21:42
有人说哈苏的镜头成像喂不饱八千万像素的后背,您觉得是这样吗?

不能一概而论,有好的也有不行的。就我用过的几个镜头来说,250SA,UV-SONNAR 105/4.3,CFI100喂饱八千万像素的后背没有问题,在我的帖子里有这方面的例子。
[52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7-9-26 21:47
EKWB 发表于 2017-9-26 17:06
远处可以,不过说实在的没啥挑战,至于近处?多近?微距成不?不用1:1放大倍率,1:5,哦不,1:10也行,你就按你说的皮尺和精密调焦环。而且我再重申一点,我不用体会Alpa精度,这个东西我就在用(只是不用垫片,不用精密调焦环,只实时取景),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很清楚。

楼主的阅读理解需要进一步提高啊。前面中灰镜已经解释了如何减少接板厚度,您还是继续 同不理解。这次中灰镜请吃饭,让您体会一下两种Alpa用法所可能产生的微小差异,您回答说我就在用。。。但您提的问题就是有了CMOS,还有必要用垫片和精密调焦环吗?中灰镜的意思是两种方法PK实验一下,而你的意思是不用PK了,这个事情其实我很清楚。

根据前面几位老师的解释,这个垫片,是调整数码背本身的误差用的。尤其以前的某些后背有转接环,这个垫片说不定还真有必要。

如果能免费一次调整到位,我看应该去调整好。这好比去医院年检,有些人(包括我)认为没有必要。舒服不舒服,凭实时的感觉就行。
[51 楼] 信手揿来 [泡菜]
17-9-26 21:42
dmy0407 发表于 2017-9-26 16:13
同意你的看法,在确保镜头卡口平面与感光原件平面的完全平行的条件下,实时取景应该是最靠谱最精确的,但不是唯一的。
我如今使用的哈苏501CM与Leaf Aptus-II 12R(8000W像素)数码后背,虽然是CCD后背,没有实时取景,但经过我对它的对焦屏和数码后背卡口的精确矫正,同样能做到所见即所得,成功率一样不低。
同时我不喜欢将镜头的无穷远刚巧定在止动位置上,而故意调过一点,以便能随时纠正其焦点的偏移。

有人说哈苏的镜头成像喂不饱八千万像素的后背,您觉得是这样吗?
[50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7-9-26 17:46
EKWB 发表于 2017-09-26 17:06
远处可以,不过说实在的没啥挑战,至于近处?多近?微距成不?不用1:1放大倍率,1:5,哦不,1:10也行,你就按你说的皮尺和精密调焦环。...

近处就是正常的3-5米。您用Alpa按您自己认为好的习惯玩。您愿意试试就试试不愿意试试就不试。

我多说一句是提醒大家注意识别假货,二手Alpa最好更要小心。阿尔帕系统混进一件假货那就不是阿尔帕。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49 楼] EKWB [泡菜]
17-9-26 17:06
中灰镜 发表于 2017-9-26 16:11
做个实验多简单。您用实时取景百分百放大调焦,我用拧到无穷远一点都不能回,咱们比比无穷远焦点的清晰度不就完了。近处也行,您实时取景我用皮尺配合精密调焦环,看看谁的更清楚不就行了吗?欢迎找我做实验,PK中体会Alpa精度,网上公布结果,我请您吃饭。

远处可以,不过说实在的没啥挑战,至于近处?多近?微距成不?不用1:1放大倍率,1:5,哦不,1:10也行,你就按你说的皮尺和精密调焦环。而且我再重申一点,我不用体会Alpa精度,这个东西我就在用(只是不用垫片,不用精密调焦环,只实时取景),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很清楚。
[48 楼] dmy0407 [泡菜]
17-9-26 16:13
EKWB 发表于 2017-9-26 15:41
达老,在您看来,我的观点对不对?就是只要保证镜头卡口和成像面完全平行(镜头本身也没有偏光轴等问题),配合CMOS背,不管什么垫片和镜头刻度,实时取景是最靠谱最精确的办法,没有之一。

同意你的看法,在确保镜头卡口平面与感光原件平面的完全平行的条件下,实时取景应该是最靠谱最精确的,但不是唯一的。
我如今使用的哈苏501CM与Leaf Aptus-II 12R(8000W像素)数码后背,虽然是CCD后背,没有实时取景,但经过我对它的对焦屏和数码后背卡口的精确矫正,同样能做到所见即所得,成功率一样不低。
同时我不喜欢将镜头的无穷远刚巧定在止动位置上,而故意调过一点,以便能随时纠正其焦点的偏移。
[47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7-9-26 16:11
EKWB 发表于 2017-09-26 15:41
达老,在您看来,我的观点对不对?就是只要保证镜头卡口和成像面完全平行(镜头本身也没有偏光轴等问题),配合CMOS背,不管什么垫片和镜头刻...

做个实验多简单。您用实时取景百分百放大调焦,我用拧到无穷远一点都不能回,咱们比比无穷远焦点的清晰度不就完了。近处也行,您实时取景我用皮尺配合精密调焦环,看看谁的更清楚不就行了吗?欢迎找我做实验,PK中体会Alpa精度,网上公布结果,我请您吃饭。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46 楼] 中灰镜 [资深泡菜]
17-9-26 16:01
dmy0407 发表于 2017-09-26 14:08
回多回少看你如何设定,不是关键,关键是你看一下零下10度和零上40度时它的无穷远变化了没有。

我没有经验。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