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口水贴赚回复比较快. 200回复看来是到不了, 太高估自已了.
自娱自乐吧. 分享下这只镜头的实战感受. 简单写写, 有问题再问我吧.
Carl Zeiss Distagon ZM35 1.4, 徕卡口, 通过天工徕卡转E口自动环转接A9.
优势:
* 体积小重量轻. 前口径是49mm, 重量是381g, 合体图见下. 其他没有哪只35 1.4能做到这么小巧了.
* 作工: 蔡司品质, 全金属镜身, 对焦环顺滑, 光圈环准确清晰. 即使是拿来手动也是享受. 有很高的抚摸价值
* 颜值逼格: 高
* 光学: 锐! 锐不可挡. Distagon结构, 没有品控的问题, 全开即锐不可挡. 本贴几乎全部是全开.
* 天工环转接后对焦: 可用! 对焦区域有限制, 但在可用区域内人脸人眼识别均可用. 即使开全屏对焦也很实用. 最后再分享实战对焦建议.
* 最近对焦距离: 原生是0.7, 天工环转接后, 体验是可以更近, 约0.35, 因天工环的行程有限, 需要把镜头上的对焦环扭到近端来配合. 但是这一搭配实际将原来镜头的可用度提高了非常多. 原来的0.7是这只镜头的槽点之一.
* 虚化过渡自然全开无明显二线性. 刀锐奶化无疑.
* 色彩还原真实饱满而不亏张. 不象ZA镜那样怪异. 象本贴的片子, 直出亦可, 后期亏张点也不觉得过.
劣势:
* 旁轴镜头转接无反, 因CMOS滤镜厚度不同有场曲, 会有"崩边". 实际体验是影响不大, 但必竟是有.
* 转接后无镜身修正, 会有紫边, 暗角. 其中紫边是最头痛, 拍人没事, 拍一些室外景物有高光时比较明显. 需要后期. 暗角则无碍, 属于自带氛围. 此镜无明显畸变!
* 光斑有镜口蚀, 光斑有洋葱圈, 而且35的焦距需要对焦很近才能出光斑. 可能会有轻微旋转焦, 未测, 看怎么玩了. 这只镜头想要玩光斑比较困难. 目前玩光斑最简单是85 1.4GM, 我还收了几只老镜头. 到了再测.
* 价格: 略高.
* 转接天工后对焦区域有限, 左右各4列相位对焦点较难合焦. 实际体验是和A7R2的对焦区域接近.
* 转接天工环, 暗光下对焦犹豫. 光线好的时候没任何问题. 非常暗的室内比如酒吧就比较惨. 这方面肯定是不如原生头. 但也还是可用范围. 下面很多图实际都是非常暗的环境.
综合:
这个头呢, 就是小众玩格调的. 但玩格调的同时, 对焦, 画质还有保证. 价值在于大光圈, 锐度, 虚化, 体积, 作工, 逼格. 不足在于因为体积而妥协的镜口蚀, 以及紫边.
实战对焦: 有时候脸部, 眼部, 看着对上了, 但片子实际是脱焦. 我一开始也是遇到了这个问题. 后来发现主要原因还是可用对焦范围. 这个头转接天工以后, 左右4列对焦点不可用. 有时候呢, 脸部对焦, 可能的脸的一个角在对焦范围内, 其他在对焦范围外, 那实际上对的是这个角而不是整张脸. 这样就会脱焦.
实战最佳操作是, 关闭人脸人眼, 打开触屏, AFC. 然后根据构图用手指在LCD上选对焦点位置, 但要选在可用范围之内, 然后用对焦点对妹子脸部即可. 35 1.4的景深对在脸上就行. 平时扫街如果是一定要用人脸识别的话, 要记得把人脸放靠
※※一点. 太边一定会跑. 不了解这是因为对焦环的算法还是大法限制. 希望以后的固件能解决.
直出无修,有后期的会标明。
这张有简单后期
直出:
简单后期
近摄光斑。35拍人像要想打出这样的满天星来有点难。还得等更长的大光圈镜头来。
本帖最后由 bryanc 于 2018-6-21 10:49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