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东北虎「 探“森林之王” 访“巡护卫士”」
360 21
[1 楼] 莫之 [泡菜]
18-7-2 10:53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进入三伏天,回忆起这段极致的生态之旅,的确会令人酸爽或者说更是一种兴奋。
曾经的一段经历,无时不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也许只有走过一段刻骨铭心的路,才能对人生有更多的感悟。
往返3000多公里的旅途,留下的不仅是回忆,而是开启了我“后半生”的一个全新生活方式!

开启这一段极致的生态旅行之前,要从追溯到两年前的一段经历,当时我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解焱博士发起的“保护野生东北虎 巡山清套公益行动”。解焱博士因受限于WCS的机构定位、宗旨和经费等问题,再加上“一个人的时间非常有限”,于2011年向WCS递交辞呈,回归到科学家的身份。近25年,无怨无悔地将自己全部的青春投入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激情中去。
我不仅被她的执着所感染,更感慨于进入这个圈子,发现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工作领域及不同国籍的战友们,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默默的在付出。 他们不仅仅是生态的守护者,更是生态文明的积极倡导者与践行者。

年前我辞去了过去的工作,与团队将谋划已久的一个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方面的公益品牌进行优化。
同时策划了第一季“守护心灵的净土”系列讲述生态守护者背后的故事,以生态旅行纪录片为主题的形式来完成拍摄。
第一次尝试“生态旅行纪录片”这个题材,前期规划时间不到一个月时间,再加上林区零下30多度作业,本影片有很多的不足,接受各位泡菜各种直喷!!!

为什么要去保护野生东北虎?是为何被沦为了濒危物种?(实际上叫“西伯利亚虎”)因为其不仅仅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更是健康生态系统的标志。在过去的100多年前,世界上还有100多万只老虎,且都分布在亚洲,如今种群数量极具下降,现存世的老虎不到3500头。
专家推测,近五年至少有27只东北虎在吉林省边境活动,其中有10只雄虎、8只雌虎和9只幼仔。如此堪忧的现状都因为人类的入侵了老虎的栖息地,多年前大肆砍伐森林、森林盗猎等危害行为,极具危害到野生东北虎的种群数量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其实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人,如何将盗猎者转变成生态的守护者,这才是解决的根本问题所在。
[22 楼] 肆毛 [泡菜]
18-7-4 09:42
学习了,真心好帖,望楼主继续更新
[21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7:06
Likeeper 发表于 2018-7-3 16:47
虎豹都是顶级猎手,而且生命极具韧性。只要人不去干扰伤害,食物来源、环境差点、天气恶劣点这些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和威胁。

另外,他们行踪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除非人类自我进化到足以赢得他们的信任使得他们主动接近人类(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一些动物在走投无路之际会冒险接触人类,如大象、雪豹……都有过记录)否则很难保证他们的安全。假设还有1000(这个估计恐怕过于乐观了!)只野生西伯利亚虎,就中国人现在的人性100万个人里有一个动了坏心或好心办坏事就足以要了整个物种的命。

上海动物园干过一件事,出于保护研究目的,一次捕猎了19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赤斑羚,结果7个个体存活其它全死绝。不妨先观察研究,稳妥了在推进。

明确目的,谨慎检验实效!科学指导好些。
您关注的都很在点,关于拍摄本次视频也是在参与保护项目的同时,一直在谨慎研究传播推广的途径及形式。大部分野生动物都非常惧怕人类,所以关于栖息地的保护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在协助机构及ngo在开展科普工作的同时,将推崇及引导人们对生态旅游出行概念的了解。
[20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6:54
Likeeper 发表于 2018-7-3 16:23
建立好落地补偿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原住民、猎人因生计原因或出于报复(家畜被吃了)而猎杀或杀害野生动物实际些。虎的领地很大且绝大多数时间单独行动,密度低,基本也没法借助机械手段追踪(除非已经安放了追踪器或红外相机从而摸清了活动规律)满山搜索时效性可能不佳。

另外野生动物没有喜欢人的,出没他们领地一个要注意自身安全另外也要防止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出发点是好的,别搞成了非专业人员的猎奇探险就好了。因为实在是太稀少了!

前几天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办了个讲座介绍华北豹(金钱豹)也是中国独有的漂亮大猫,因为他们已经连续跟踪研究十年有余了。还是有不少心得和经验值得借鉴的。希望以公益的初心保护独有的美丽动物可以在这片伟大土地上延续下去!Born in China
华北豹种群数量稀少,且主要生活禅地势险峻的山区,分布地区在,太行山、中条山、吕梁山等诸多山脉之中。猫盟蒋叔就是无忌的网友,也是其团队主要成员。一直很敬重这样的在一线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NGO,有机会可以聊下相关内容!我的微信号:darrenchen2010
[19 楼] Likeeper [禁言中]
18-7-3 16:47
虎豹都是顶级猎手,而且生命极具韧性。只要人不去干扰伤害,食物来源、环境差点、天气恶劣点这些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和威胁。

另外,他们行踪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除非人类自我进化到足以赢得他们的信任使得他们主动接近人类(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一些动物在走投无路之际会冒险接触人类,如大象、雪豹……都有过记录)否则很难保证他们的安全。假设还有1000(这个估计恐怕过于乐观了!)只野生西伯利亚虎,就中国人现在的人性100万个人里有一个动了坏心或好心办坏事就足以要了整个物种的命。

上海动物园干过一件事,出于保护研究目的,一次捕猎了19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赤斑羚,结果7个个体存活其它全死绝。不妨先观察研究,稳妥了在推进。

明确目的,谨慎检验实效!科学指导好些。
[18 楼] Likeeper [禁言中]
18-7-3 16:23
wszheng 发表于 2018-7-3 15:15
看到类似的说法,我常会不自觉的想:如果东北虎“为了保护‘野生’人类”,而派出“巡护卫士”去巡护“城市之主”居住的城市,人类会怎么想?


建立好落地补偿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原住民、猎人因生计原因或出于报复(家畜被吃了)而猎杀或杀害野生动物实际些。虎的领地很大且绝大多数时间单独行动,密度低,基本也没法借助机械手段追踪(除非已经安放了追踪器或红外相机从而摸清了活动规律)满山搜索时效性可能不佳。

另外野生动物没有喜欢人的,出没他们领地一个要注意自身安全另外也要防止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出发点是好的,别搞成了非专业人员的猎奇探险就好了。因为实在是太稀少了!

前几天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办了个讲座介绍华北豹(金钱豹)也是中国独有的漂亮大猫,因为他们已经连续跟踪研究十年有余了。还是有不少心得和经验值得借鉴的。希望以公益的初心保护独有的美丽动物可以在这片伟大土地上延续下去!Born in China 本帖最后由 Likeeper 于 2018-7-3 16:27 编辑

[17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6:23
(2018年1月31日晚抵达珲春)将迎来2018年度盛大的天象“超级蓝血月全食”,月全食+超级满月+超级月亮+蓝月+雪月,尤其是152年恰逢一遇!大伙儿酒足饭之后,找了一处光污染较少的地方,拿起三脚架、望远镜,边欣赏边感叹!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

ps:超级月亮gif图来源网络 本帖最后由 莫之 于 2018-7-3 16:24 编辑

[16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5:58
wszheng 发表于 2018-7-3 15:15
看到类似的说法,我常会不自觉的想:如果东北虎“为了保护‘野生’人类”,而派出“巡护卫士”去巡护“城市之主”居住的城市,人类会怎么想?
其实您的换位思考的确很有前瞻性,而我们的行为绝非刻意去为之。
人类作为地球之上的高智商物种,所生活在地球上的范围越大(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里斯(Willian E.Rees)提出了【生态足迹】一词)肯定避免不了会入侵到其他物种的栖息地。人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曾大肆砍伐森林、森林盗猎等危害行为,已严威胁到野生东北虎的生存环境。据专家不完全统计,国内人工养殖的老虎已超过6000只,其中一半以上是东北虎。现如今在东北地区动物园中的野生东北虎数量,人工饲养的东北虎都是圈养的,并没有促进生态保护,反而让更多人习惯把东北虎等动物当作宠物来对待,这又严重违反了现代野生动物保护的精神。无论我们提倡保护野生东北虎还是保护其他旗舰物种,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繁荣,”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东北虎保护工作的杨纬和说,“这个逻辑很简单,为了提升东北虎种群,就得保障在它们的活动区内有足够的有蹄类动物,想要这些有蹄类能够维持住规模,就得提供足够好的植被。” 保护及修复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体系,所以我们想协助专家及保护机构的推进工作重点,第一阶段工作重点还是在于人的行为,科普教育及生态保护地体系的建设也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解焱”博士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的一个重要课题。当然也具体工作及成效就不再次赘述了! 希望以上的分析能对您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会有一定的帮助! 本帖最后由 莫之 于 2018-7-3 16:10 编辑

[15 楼] wszheng [资深泡菜]
18-7-3 15:15
莫之 发表于 2018-7-2 10:53
保护野生东北虎「 探“森林之王” 访“巡护卫士”」

看到类似的说法,我常会不自觉的想:如果东北虎“为了保护‘野生’人类”,而派出“巡护卫士”去巡护“城市之主”居住的城市,人类会怎么想? 本帖最后由 wszheng 于 2018-7-3 15:16 编辑

[14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5:14
沿途因赶路都太辛苦了,大家一直睡到下午才缓过来。醒来后致电珲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李东伟(简称:东哥)下午来酒店,讨论接下来几天的拍摄计划及行程安排。会后东哥带我们去了一家环境及味道非常不错的烤肉店美餐一顿。(其实丰茂串店在北京也有一家分店,总部在延吉,是一家经营近25年的老店,虽消费略高,但只要坚持供应良好的食材及不断完善的管理体制,相信做到百年指日可待!)
[13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5:12
“Salewa沙乐华”高帮登山鞋算是前些年的顶级产品,“沙家”高端登山鞋都产自罗马尼亚,至于原因也就不再赘述了,跟奥迪Q7、BMW7 系等高端豪华车一样不会国产一样的道理。
[12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5:11
Primus ETA Spider 双人炉锅套装要与MSR反应堆PK的话,我觉得其实各有各的优势。
[11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5:09
第一次在冬季在林区-30℃左右使用此套组合(新款Msr小火箭+韩国脉鲜红罐Maxsun),虽算不上高端组合,但Msr Base 双人用锅已经足够保障我们本次团队进入林区吃口热乎东西了,这次我大概带了有十几个气罐。
PS:关于使用体验会之后详细讲到
[10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5:04
与天俱来的强迫症开始发作,大家都到了事先预定的如家酒店(珲春市区,不仅便宜且又大又干净)倒床就呼呼大睡,而我拿出户外装备仔细清点。虽我是一装备控,但这些装备在零下-30℃左右的珲春林区绝对是非常有必要的。
Ps:(对于户外装备的选择,今后我会在不同的地区气候情况下单独做使用评测,装备控的你可相互多交流分享使用经验。)
[9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4:58
向大家简单介绍下本季生态旅行纪录片团队成员

本部影片的编剧及导演都是由王导负责(对媳妇儿24小时开机恭候的五好男银)
出演的女猪脚:小姐姐林林(自媒体达人林林go汽车媒体圈公认的大姐大)
制片人黄Sir(中国式制片人的活儿那叫一个丰富!不仅是小姐姐林林的家属,还要兼剧务的活儿)
两名摄像的名字简直就是“绝世双宠”,一个叫家旺(听着旺气十足)、另一名叫豪翔(听着威武霸气)
两名摄影师,泼墨牛Niupomo大湿兄(与我搭伙过日子兼摄影师傅,不过这个兼职的确有些大材小用了,牛兄在艺术设计上的造诣兼职没谁了,从品牌logo设计可以看出其功底),另一个摄影小师兄叫福一(他的最爱是死飞,学广告设计的娃对摄影设计都比较精通)
后勤保障人员两名,跃跃大宝(旅途中的安保及食宿服务工作)
本季纪录片开拍之际受到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周晋峰秘书长的重视,特派专员任小东(后续简称“绿会东哥”)一同随行对工作指导。剩下对我的介绍就请各位客官在影片中找寻吧!
[8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4:42
车队于2018年元月底正式踏上本季生态旅行纪录片拍摄的征途,从北京凌晨5点始发,日夜兼程的赶路直至次日卯时抵达边陲小镇“珲春”。下高速后缓慢进入市区,熟悉的城市气息扑鼻而来。
[7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4:39
还未出发就遇到了一个梗,一大早驱车到朋友开的汽车改装店(SOCAR)。刚卸完两台车的轮毂就开始停电,一直到下午快要天黑之时才来电。原本计划在改装店里拍摄出发前的花絮,结果泡汤了。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行程,就让摄像小哥们早些回家收拾行李。
[6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4:36
出京沿哈高速直行到吉林后,衔接沈吉高速抵达吉林市,走一段吉林绕城高速后转入珲乌高速直抵珲春。毕竟这一路向北进发,天气会愈变愈冷,往返3000多公里的行程,当然安全抵达是最重要的。
[5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4:32
从京始发 日夜兼程 直抵边陲小镇“珲春”
再次前往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陲小镇“珲春”,跟随巡山队员一同进入野生东北虎的栖息地,探访这一群战斗在一线的「生态守护者」。
从北京发车前夕,大伙儿将长安汽车所提供的3辆车换上全新固特异提供的冬季轮胎,让本趟旅途有了更安全的保障。
[4 楼] 莫之 [泡菜]
18-7-3 14:07
开启这一段极致的生态旅行之前,要从追溯到两年前的一段经历,当时我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解焱博士(图正中间的那位美丽而又善良的小姐姐)发起的“2016保护野生东北虎 巡山清套公益行动”

解焱博士因受限于WCS的机构定位、宗旨和经费等问题,再加上“一个人的时间非常有限”,于2011年向WCS递交辞呈,回归到科学家的身份。近25年,无怨无悔地将自己全部的青春投入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激情中去。我不仅被她的执着所感染,更感慨于进入这个圈子,发现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工作领域及不同国籍的战友们,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默默的在付出。 他们不仅仅是生态的守护者,更是生态文明的积极倡导者与践行者。
[3 楼] 莫之 [泡菜]
18-7-2 12:24
之前都是所谓论坛中的看客,几乎没有发过贴!也希望日后多发布与大家交流!!!

本季公益体裁的生态旅行纪录片,已在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账号为:辙记 上所发布。

第一集:https://v.qq.com/x/page/y0673h66a3d.html

第二集:https://v.qq.com/x/page/v0674rz96js.html

第三集:https://v.qq.com/x/page/n0675cwcvwj.html

本部纪录片的确有很多地方不足,关于生态旅行所表达的方向后续需要进一步完善,且有些镜头也被阉割(不言而喻),但是还是可以清晰看到在整个为数不多的野生东北虎出没腹地的生态环境。“珲春”是中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属于中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我们于18年年前前往腹地拍摄,当时天气也不算最冷的时候,但深入林区作业至晚上,温度会降至零下30度左右。
[2 楼] 莫之 [泡菜]
18-7-2 11:43
本帖,并不完全是为了推广次本次拍摄的生态旅行纪录片,更多的是与泡菜们交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敢情各位版主手下留情,我会将本次前往珲春保护野生东北虎过程中的一些图片及信息点,以图文的形式向大家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