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栈降噪不严谨测试
728 23
[1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0:59
堆栈降噪不严谨测试
作者:公子老白? ?来源:laobaiphoto.com

本次测试是想通过对几个常用场景,采用不同的相机参数拍摄,然后对堆栈的结果进行比较,试图能够总结出一些有规律的结论,以供参考。

测试一:高ISO + 常速快门

使用索尼 A7R2 相机,曝光参数:ISO 12800,常规快门速度(1/30秒),f/11,RAW格式拍摄24张,再以不同张数堆栈后进行比较,对正常噪点、彩色热燥、画质进行分析。

样张:ISO 12800,1/30秒,f/11
[24 楼] hongo [泡菜]
19-9-10 10:59
堆栈在物理上就相当于降低ISO,延长曝光时间。

无论堆栈还是降低ISO延长曝光时间都只适用于静止的景物,运动、动态的场景延长曝光时间会模糊,堆栈也会模糊甚至无法叠加,因为拍摄对象每一张都不一样了。

公子老白_上海 发表于 2018-7-28 10:59
堆栈降噪不严谨测试
作者:公子老白? ?来源:laobaiphoto.com

本次测试是想通过对几个常用场景,采用不同的相机参数拍摄,然后对堆栈的结果进行比较,试图能够总结出一些有规律的结论,以供参考。

测试一:高ISO + 常速快门

使用索尼 A7R2 相机,曝光参数:ISO 12800,常规快门速度(1/30秒),f/11,RAW格式拍摄24张,再以不同张数堆栈后进行比较,对正常噪点、彩色热燥、画质进行分析。

样张:ISO 12800,1/30秒,f/11
[23 楼] garrettlee [资深泡菜]
19-9-10 10:35
给lz点赞
[22 楼] wzyc1969 [泡菜]
19-8-26 20:56
Mark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21 楼] 337686997 [泡菜]
18-9-7 15:56
公子老白_上海 发表于 2018-7-28 11:03
以下分别从原图中截取三个部分的100%画面进行对比,对比图中的排列顺序分别是:

上左:单张未降噪、上中:单张 Lightroom 降噪、上右:4张平均值堆栈;

下左:8张平均值堆栈、下中:16张平均值堆栈、下右:24张平均值堆栈。

左部截取100%画面:
左:单张未降噪、中:单张 Lightroom 降噪、右:4张平均值堆栈


好帖子,问下楼主暗场一般需要拍摄几张
[20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9-7 07:48
谢谢各位鼓励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19 楼] 汪奕名 [泡菜]
18-9-3 21:08
非常好的技术 贴,堆栈很有意思
[18 楼] lidewei04 [泡菜]
18-8-3 18:51
非常好的测试,堆栈是个有意思的东西~
本帖由 Redmi+Note+4X 客户端发布
[17 楼] zhang2pi [泡菜]
18-7-28 15:10
支持技术贴,顶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16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34
全文结束,欢迎讨论。

无忌首次发帖,请各位多多支持。
[15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29
局部截取200%画面:

左:平均值堆栈,右:暗场+蒙版
测试三总结:

1. 高感再加长曝会产生大量噪点,其中除了正常噪点,还存在大量彩色热燥点,通过堆栈后,正常噪点可以消除,但彩色热噪点还大量存在。

2. 彩色热噪点可以通过暗场照片来消除,效果还是很明显,但只是在暗部区域有效,亮部区域反而会增加噪点,因此需要用蒙版,使之只作用于暗部区域。


通过堆栈降噪和暗场降噪,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噪点,目前是弱光摄影中降噪、提高画质的最有效手段。希望以上的不严谨测试,以及所总结的结论,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如有错误或不足的地方,欢迎指正。
[14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27
局部截取200%画面:

左:平均值堆栈,右:平均值堆栈+暗场
通过暗场照片能有效的减少彩色热燥点,但同时发现,在暗部区域彩色热燥点是减少了,可是在亮部区域,又明显增加了很多噪点,因此在 Photoshop 混合图层时,需要在暗场图层上建立一个蒙版,使暗场降噪只作用在暗部区域。

[13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25
将暗场照片和平均值堆栈的照片,在 Photoshop 以不同图层方式打开,暗场图层在上。选中暗场图层,将混合模式改为“减去”(也实验过混合模式为“差值”,“减去”模式效果更好)。
[12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23
局部截取200%画面:

左:平均值堆栈,右:暗场照片
[11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21
局部截取100%画面:

左:单张未降噪,右:10张平均值堆栈
此时画面中不单存在正常噪点,还有大量彩色热燥点,堆栈后热燥点还依然存在不少。下面试着用暗场照片来消除彩色热燥点。

[10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19
测试三:高ISO + 慢速快门 + 暗场

使用索尼 A7R2 相机,曝光参数:ISO 6400,慢门长曝(30秒),f/4,RAW格式拍摄10张,之后盖上镜头盖以相同参数再拍摄暗场照片1张,对正常噪点、彩色热燥、画质进行分析。

样张:ISO6400,30秒,f/4
[9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16
局部截取100%画面:
画面很干净,没有发现明显噪点、也没发现彩色热噪点,因此得出结论:低感即使慢门长曝,单张画质也很好,无需堆栈降噪。

本帖最后由 公子老白_上海 于 2018-7-28 11:17 编辑
[8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14
测试二:低ISO + 慢速快门

使用索尼 A7R2 相机,曝光参数:ISO 50,慢门长曝(2分钟),f/16,RAW格式拍摄8张,对正常噪点、彩色热燥、画质进行分析。

样张:ISO50,2分钟,f/16
[7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12
左:8张平均值堆栈、中:16张平均值堆栈、右:24张平均值堆栈

通过这个简单的测试得出以下结论:

1. 高感照片仅仅依靠 Lightroom 来降噪,效果改善并不明显,还带来画面明显的涂抹感;

2. 平均值堆栈的降噪效果非常明显,随着堆栈张数的增多,降噪效果也越明显,画质大幅度提高,但并非线性提高,到了一定数量后,提高幅度就很微小了;

3. 8张堆栈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16张堆栈又有小幅度提高,而24张堆栈,仅比16张的效果微小提高;

4. 使用常规快门速度拍摄,仅看到正常噪点,没有发现彩色热噪点,因此不需要单独为彩色热噪点来降噪;

5. 我认为高感静态照片拍摄 16 张堆栈,就能起到很好的降噪、提高画质的目的了。
[6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11
右部截取100%画面:
左:单张未降噪、中:单张 Lightroom 降噪、右:4张平均值堆栈
[5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09
左:8张平均值堆栈、中:16张平均值堆栈、右:24张平均值堆栈
[4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08
中部截取100%画面:
左:单张未降噪、中:单张 Lightroom 降噪、右:4张平均值堆栈
[3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05
左:8张平均值堆栈、中:16张平均值堆栈、右:24张平均值堆栈
[2 楼] 公子老白_上海 [泡菜]
18-7-28 11:03
以下分别从原图中截取三个部分的100%画面进行对比,对比图中的排列顺序分别是:

上左:单张未降噪、上中:单张 Lightroom 降噪、上右:4张平均值堆栈;

下左:8张平均值堆栈、下中:16张平均值堆栈、下右:24张平均值堆栈。

左部截取100%画面:
左:单张未降噪、中:单张 Lightroom 降噪、右:4张平均值堆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