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M43] 我拍台北 - 城市的興盛和衰落
13690
324
[1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18-10-14 20:22
我是2004年在無忌註冊的,2008-09的時候起了兩棟樓,一棟是貼作品,一棟是貼技術心得
Minolta A7 + Sony A350, 我拍台北 我的家. (討論串已歸檔) /thread-259977-37-1-1.html 我的數碼暗房心得: RAW處理. 底片掃描. 打印輸出. 裱褙鋁框 /thread-464289-1-1-1.html 2009年,我靠自己這些技術心得,開始經營個人工作室 主要業務是微噴輸出作品,以及無酸表框製作。工作室初期也接案子拍照,後來就專注在輸出和表框上 2011年之後因為工作室業務忙碌,就很少再上論壇 但是攝影這興趣,是我所有技術心得的核心,我覺得不應該放棄它 到了2016台灣某個不可說政黨執政後 生活周遭靜靜的出現了一些改變,這些景象的改變本身沒有聲音,但是令我怵目驚心 我不想看著事物就這樣消逝 我想把它們記錄下來 我想把這份悼念逝去事物的情緒記錄下來 除了這些目標以外,也會貼一些個人生活中的景物 跟工作室業務相關的製作和技術文,會更新在"我的數碼暗房心得"討論串裡 - - 稍微提一下目前使用的器材 原本SLR和DSLR系統是Minolta和Sony,有一台Hasselblad 503cx 08-11年接案拍照的主力是Alpha350 2014年跟朋友接手了Olympus EM5以後,到目前為止都是帶出門攝影的主力了 135SLR: Minolta alpha7 135DSLR: Sony Alpha900 Sony Alpha350 135系統alpha接環鏡頭: SIGMA 10-20/4-5.6 Minolta 20/2.8 Minolta 35/2 KonicaMinolta 28-75/2.8 Minolta 50/2.8macro Minolta 85/1.4GD Voigtlander 125/2.5 SL macro 120SLR: Hasselblad 503cx CF 80/2.8 T* M43: Olympus OM-D E-M5 Panasonic GH2 Olympus PEN-F (2020/6/2新增) M43鏡頭: Olympus 9-18 Panasonic 14-45/3.5-5.6 Olympus 17/1.8 Olympus 30/3.5macro Panasonic 45/2.8macro Olympus 60/2.8 macro Panasonic 45-150/4-5.6 腳架Gitzo GT2340L + G1275M側向球台 腳架SIRUI N2004x + G20kx※※球台 本帖最后由 文包 于 2020-6-4 22:15 编辑 |
[325 楼] 影随身行
[泡菜]
23-2-27 19:17
文包兄继续讲解出图经验啊太希望了
|
[324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2-5-24 20:08
|
[323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2-5-24 20:06
|
[322 楼] lan020
[泡菜]
22-3-24 17:44
文包 发表于 2020-12-18 19:12 电视上的人是卢秀燕吗? ![]() |
[321 楼] shilin56
[陈年泡菜]
22-3-21 12:54
关注……
|
[320 楼] Linglasses
[陈年泡菜]
22-3-20 13:41
楼主近来可好?
![]() ![]() |
[319 楼] jerryhan11
[泡菜]
21-8-5 17:07
一直关注着这个帖子,感谢楼主给我了解台湾民间现状的机会,因为家里有很多亲戚在台湾,都是爷爷辈随老蒋过去的,现在两位在台湾的叔公都已去世,但父母辈的那些叔叔伯伯姑妈的亲情一直没有断过,现在整个家族也都有微信群可以交流,从民间的生活来讲,自叔公们第一次88年来大陆探亲到现在,两岸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些年台湾亲戚对大陆无微不至的帮助,现在我们一样对台湾亲戚努力的回馈,相信两岸想我们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祈愿两岸终有一天和平统一。
|
[316 楼] 飞扬飞杨
[资深泡菜]
21-7-9 18:31
2015年12月的西门町.....当时的三星手机匆匆拍下...
.. ![]() |
[315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6-21 14:44
送貨到客戶這裡,查了一下才知道右邊這棟叫琢白,是台北市排名前五內的豪宅
左邊那棟則是華南銀行總行,也很氣派 這兩棟都是信義計劃區裡指標性的大樓 ![]() |
[314 楼] applemaker
[资深泡菜]
21-5-16 15:19
北京灰度 发表于 2020-11-30 22:45 向前发展是好事 过分怀旧是不好的 |
[313 楼] applemaker
[资深泡菜]
21-5-16 15:19
文包 发表于 2020-12-18 19:04 大赞啊 ※※车轮 滚滚向前 或顺应※※ 或碾于轮下 |
[312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5-16 15:14
今天中午從家裡回工作室,經過和平醫院一拍
宣佈三級警戒後,今天街上行人非常少,相形之下和平醫院周圍也就沒有特別冷清 日前有兩例住院患者確診 柯文哲市長立即下令所有醫護篩檢,醫院只出不進 跟※※相比,算是做的還可以 ![]() |
[311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5-15 14:26
還好下週同業還有案子進來,不至於餓死
亂世當前,只能先選擇獨善其身 |
[310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5-14 18:46
剛好有隻黑貓,順手拍一下老家的巷子
這是用Pana 45-150拍的 望遠變焦鏡基本素質都很高 本帖最后由 文包 于 2021-5-14 18:47 编辑 ![]() |
[309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5-14 18:44
送貨回程經過內湖瑞光路,瑞光路是台北市科技製造業的大本營,下班時間很塞
正前方不遠的大樓就是自由時報總部 自由時報實際上等同是某黨黨報,創辦人林榮三其實是靠房地產建商起家的 唔 還好ˋ自由時報不算關鍵字 沒有需要審核 ![]() ![]() |
[308 楼] Tuofuliu
[泡菜]
21-4-28 06:14
文包 发表于 2021-04-04 00:19 我也有14-45这只镜头,11年在日本买的。个人感觉,它是松下3/4系统里最优秀的变焦镜头之一。除了光圈不是恒定之外,其它真是无可挑剔。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307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4-28 00:26
夾來速 XD 故意跟麥當勞招牌很像
![]() |
[306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4-27 03:24
華僑高中
送作品去台藝大,回程順路一拍 華僑實驗中學是老蔣時代專門為了僑生而設立的學校,設立之初就只收僑生 僑生就是外國籍的華僑子女,主要是東南亞國家 民國50年後也收大陸到台灣的學生年輕人 目前僑生大概佔1/4 校門前的路緣石上面畫著主要僑居國國旗的圖案 ![]() |
[305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4-27 03:16
送作品去北藝大,回程順路一拍
這個文具店老招牌上面的電話號碼還是7碼時代,少見了 ![]() |
[304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4-10 04:38
跟上次一樣100%局部裁切,果然連月曆上面的文字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雖然Olympus的防手震已經很強大了 要真正發揮相機鏡頭的全部實力,腳架快門線還是必須的 機身像素越高,這種差異估計會越明顯。畢竟放在網路上大家都看縮圖 本帖最后由 文包 于 2021-4-10 04:40 编辑 ![]() |
[303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4-10 04:36
去北門郵局寄件,順便再去拍一次溫州大餛飩本店,這次有帶腳架
本來想順便吃晚餐 可是到了的時候店家已經在收拾了 ![]() |
[302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4-5 21:40
|
[301 楼] 飞扬飞杨
[资深泡菜]
21-4-4 12:34
|
[300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4-4 00:19
|
[299 楼] 飞扬飞杨
[资深泡菜]
21-4-3 10:23
|
[298 楼] 雨过天街
[资深泡菜]
21-4-2 18:50
|
[297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4-2 18:50
大伯家院子裡的山蘇。大伯過世後,平常就伯母一人待在老家,定期會請朋友來採山蘇當作零用生活費
這張是用30macro拍的 收一點點光圈,適當的將背景的鄰居房子帶入 ![]() |
[296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4-2 18:47
這班莒光號的車廂是最早的莒光號。銘牌上寫民國70年出廠(1981)
現在看起來格外懷念,特別是那個飲料杯架和踏腳 XD 現在北花班次很多,不像以前逢年過節還要擠站票 那時代連踏腳也要當椅子坐,現在不用了 ![]() |
[295 楼] 文包
[资深泡菜]
21-4-2 18:44
臺鐵的客運列車,以前分級上由低到高,是平快車 - 對號快車/復興號 - 莒光號 - 自強號
現在北迴線鐵路既快捷又方便 但大概30年前我年紀還小的時候,每年搭火車回花蓮其實是個苦差事 北迴線,嚴格定義起來是蘇澳新站到花蓮新站,這一段其實到1980年才通車。 而且當年只是通單軌,也沒有電氣化,所以火車過了蘇澳新站都要用柴油機車頭牽引,並且需要在車站停等列車會車 當年北花一趟車大概都要4小時左右 而在北迴線通車之前,花東線的鐵路是獨立系統,台東往北只到花蓮港,必須在花蓮轉客運或是船運 2005年北迴線雙軌電氣化通車後,西部幹線所有的自強號都可以開到花蓮,班次大幅增加,速度也比以前快很多 現在台北花蓮大概八成的列車都是自強號了 莒光號反而變成少數古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