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3使用心得讨论
5288
17
[1 楼] 牧羊
[资深泡菜]
19-7-24 11:40
GR3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论坛也有很多人购买,大家进一步讨论一下使用心得吧!我先说下自己的一些日常设置:
1、网上新购2电1充,加上原装3块电池,以弥补GR3电池方面的短板; 2、模式转盘一般设为“p”,感光度设为自动,感光度上限白天1600,晚上3200,感光度下限100,最低快门60(晚上15); 3、色彩一般用鲜艳,饱和度+1,对比度+1; 4、FN设为裁剪,28、35、50切换; 5、快门键直接按下为快拍模式。 三块电池基本上一天够用;习惯宾得的TAV模式,所以这样设置;色彩调过几次,感觉这样还不错,直出不用再调;FN设为裁剪,便于拍人、拍小孩;快拍设在快门键还是很方便。 大家有什么高见? |
[18 楼] 牧羊
[资深泡菜]
24-4-19 10:49
想不到过了那么多年,这个GR3还是这么热门!
|
[17 楼] 海
[泡菜]
21-1-17 15:30
研究用好
|
[16 楼] timlam
[泡菜]
21-1-5 20:43
dcu5的586版能解GR3的RAW吗?大家用什么软件解?
|
[15 楼] xicloud
[资深泡菜]
21-1-4 15:53
谢谢分享!
|
[14 楼] fish722
[泡菜]
20-3-14 06:54
非常精彩
|
[13 楼] blue1111s
[泡菜]
19-12-15 16:05
有收获,多交流
|
[12 楼] iamredeye
[泡菜]
19-9-18 16:50
似乎感觉在自动对焦模式下,快门直接按到底触发快拍的延迟比切换到快拍模式下拍摄要长一点?有人比较过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11 楼] wjaili
[泡菜]
19-9-18 15:40
比较详细......................................。
|
[10 楼] ylhwxz
[泡菜]
19-9-12 19:20
这个有用。不错学习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9 楼] 牧羊
[资深泡菜]
19-9-12 16:24
微信上的,搬不过来,内容比较乱,大家可以搜下,这篇文章对于GR3的使用很不错
|
[8 楼] 牧羊
[资深泡菜]
19-9-12 16:23
大揭秘!摄影师的「GR3」独家拍摄参数!
霜绝 AIRPHOTO 1周前 ○ Air君有话要说 前段时间超火的7月男友李现,给自己送了一个小礼物--理光GR3。结果引发了一堆小迷妹“疯狂入手”。这GR3究竟是台什么样的相机,让李现都忍不住入手? 咳咳,今天呢Air君就邀请摄影师--霜绝,给大伙讲一讲他使用GR3时的一些个人感受吧。或许看完这篇,关于要不要入手GR3这个问题你就有答案了! 前不久刚我拿到GR3,由于工作太忙还没能做评测。最近抽空拿它拍了些照片,今天来给大家讲一讲,我使用GR3的这段时间的一些感受。 *以下仅是个人的使用感受,并不是什么专业测评哦~ 相比GR2来说,GR3的感光有很明显的提升,增加了降噪的功能。本以为没有内置闪光灯的GR3,在夜晚拍照的话画面会变成“瞎子”,没想到夜晚拍摄实际的效果让人震惊,真的是太清晰了。 GR3的像素也比GR2提升了很多(开始怀疑这还是不是卡片机)。值得一提的还有GR3的微距功能,最近距离从GR2的10cm直接提升到6cm,这什么概念,GR2的外接微距镜头都省了有木有。 最惊喜的是GR3的防抖和对焦功能,触屏直接对焦点哪就对焦到哪,干脆利落。自动对焦的时候屏幕上满满的对焦点,对焦速度明显提升。 GR3增加了3轴防抖,对于这个功能的我的感受是,平时用GR2的时候光线一暗就很怕拍模糊,GR3就好很多,不用刻意地抓稳来拍。 说完了优点,该说说缺点了,我觉得最遗憾的就是GR3少了内置的闪光灯。 对于一些喜欢“玩水”的小伙伴都哭晕在厕所了有木有,不能愉快的“玩水”了,看看下图这GR2拍的水的照片,真是遗憾遗憾。 GR3自带的滤镜效果感觉更接近单反的画质,清晰、高冷,但是个人感觉少了GR2的亲近日常和胶片感。具体的滤镜细节后面会讲到。 总的来说,GR3是一台很不错的相机,相比GR2来说有质的提升,新功能解决了GR2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比如高感光、高分辨率、防抖、对焦、人脸识别等。遗憾的是没有内置闪光灯,滤镜效果也没有GR2这么有艺术化。不过解决方案也是有的,闪光灯可以外接,滤镜效果全靠后期咳咳咳。 对于喜欢日常拍摄、白天拍摄的同学来说,如果不追求完美画质和清晰度,GR2够用了。GR2的日常拍摄直出就很完美(当然配上霜绝的参数更好了哈哈哈哈哈)。 如果是追求画面清晰,对焦速度快、防抖的盆友,我建议选择GR3。GR3的清晰度简直惊艳,能让人玩得停不下来。 很多小伙伴说不知道怎么调参数,其实很简单的,所有功能在系统设置菜单里都能找到,下面说说我平时喜欢的一些设置。 以上是我常用的一些相机的基本调整参数,其中曝光模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夜晚和长时间曝光选Tv或M档。 ND滤镜根据拍摄风格调整,如拍暗调开启,拍清新明亮关闭。文件模式根据日常修图习惯调整,用电脑修图,比较专业的用RAW+双各式输出,日常的话JPEG就够了。 没写到的参数按照系统默认就可以,部分参数随滤镜参数改变,这个在后面的滤镜参数推荐会讲到。 参数仅供参考,要根据实际情况微调。 前期相机参数 将相机对焦模式调成MF手动对焦。 对焦模式调成手动模式之后,显示屏左侧会出现对焦距离的范围条。按一下微距模式的小花花按键。 小花花按键图 使用轮盘调整距离,调整数值到6。当数值调到6之后,就可以拍摄出光斑了 ,记得要根据环境亮度将曝光补偿调到合适为止。 话说GR3的传输功能是相当的麻烦,所以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神器--手机SD读卡器,某宝搜索根据手机型号选择就好了,便宜又实用,传输速度很快。 连接手机之后,就可以直接把照片选择导入到手机相册中了。这东西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我觉得这对于GR3来说是比较方便快捷的传输方式了。 平时在家都是用电脑修图,一个好的台灯对我来说是必需品了。灯光的亮度、色温都会影响修图的效果。环境光的色温不准、亮度不平衡,会导致修出来的图片颜色就会有偏差。 所以一个好的台灯还是很有必要的,我自己用的是WiT ScreenBar Plus。设计巧妙,非常的稳,灯光的效果也还不错。 台灯除了日常使用,其实也可以用来做摄影的补光,暖光冷光随意调节。 具体调整参数 建议用AV档,光圈f3.5,ISO感光度自动,曝光补偿根据环境调整到觉得合适为止。傍晚、阴天、冷光环境下拍摄效果更佳。 成片效果图 具体调整参数 建议用AV档,光圈f2.8,ISO感光度自动,曝光补偿根据环境调整到觉得合适为止。 室内暖光下拍摄效果更佳,室外拍摄效果会带有点港风的感觉。 成片效果图 具体调整参数 建议用AV档,光圈f2.8,ISO感光度自动,曝光补偿根据环境调整到觉得合适为止。 选景尽量干净颜色尽量少,拍摄静物、阴天、傍晚效果更佳。 成片效果图 具体调整参数 建议用AV档,光圈f2.8,SO感光度自动,曝光补偿根据环境调整到觉得合适为止。 建议曝光补偿加高一点,这样子画面更有清新的感觉。室外阳光下拍摄效果更佳,适合日系风格。 成片效果图 具体调整参数 曝光补偿根据环境调整到觉得合适为止。适合拍摄日系人像和森系风格,阴天、傍晚、冷光环境拍摄效果更佳。 成片效果图 |
[7 楼] 乐山乐水
[老坛泡菜]
19-8-25 10:55
学习。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ad iOS12.4 客户端发布 |
[6 楼] 侯小象
[泡菜]
19-8-25 10:53
学习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5 楼] treo90
[老坛泡菜]
19-8-22 19:54
精彩的信息。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
[4 楼] 牧羊
[资深泡菜]
19-7-26 09:15
RICOH GR III REVIEW 极致的浪漫
Mookio 阿默 PENTAX快讯 3月9日 开头先说结论,GR III是我使用GR系列中,最令人爱不释手的一代,就用照片来告诉你为什么。 首先,先来分析GR2到GR3硬体上带来的改变: 1. GR III拿掉了内建闪光灯,改为支援Pentax闪灯系统的P-TTL热靴接点,更广泛支援各种的闪灯系统,包含副厂与离闪; 2.拿掉了AFL/CAF对焦键,针对于单点对焦的选择,不仅可用触碰萤幕的点击即拍,也能开启后方机身的圆形转盘设定,用单手去上下左右移动,按OK键回※※,更精准的调整对焦点,快速好用; 3.拿掉了曝光补偿的按键,将曝光补偿的功能集成到ADJ.键,当你拿起GR3时的持握感,大拇指自然的放在ADJ键上,左右拨动来调整曝光补偿,花点时间熟悉后,就会觉得顺手;或是在M模式下,机身后的圆形转盘旋转,能够直接调整EV增减,是很方便的功能; 4. GR III新增了开关机的超音波除尘系统,彻底解决了从GRD到GR长久的入尘问题,以后再也不会因为入尘问题,找不到地方维修清理; 5. GR III影像处理采用了GR Engine VI Acclerator Unit加速元件和APS-C 2,400万画素的感光元件,可以记录RAW (DNG) 14bit的色彩深度,画质与色彩调性的调整更加细腻之外,高感度的拍摄进步可以说是非常多,基本10,000感光度以内都是可用ISO; 6. GR III对焦模组采用了相位差检测及对比度检测的混合自动对焦方式,以往GR 2对于光线不足的室内或夜间拍摄等的场合,经常难以合焦,而GR 3在这方面的对焦拍摄进步很多,微光下拍摄再也不吃力了; 7. GR III采用3吋的触碰萤幕,可以在萤幕上滑动操作选单,点击拍照,缩放照片;在选单里,能够开启或关闭萤幕的触碰功能,对焦方面有三个的选项,点击时移动对焦点、点击时自动对焦、点击时自动对焦并拍摄;萤幕还可以自行校正色彩,令显色更精准。 8. GR III光学防手震达到了实用的3轴4级,在巴掌大的机身置入强大的防手震系统,是GR 3黑科技的代表,这个部分补足了GR系列的短版,同时也诞生了更多的随手拍内容主题。 以上对于GR III硬体改变的基本认识后,接下来就用照片来说话,真实的探讨GR III拍照究竟有怎样的进步与差别,以及在日常生活中, GR III能够拍到怎样不同以往的画面呢?这都是GR迷最关心的事情。 硬体只是基本,是否能拍出好照片才是根本;而拍出好照片,一直是GR最吸引人的魅力之处。 RICOH GR III, ISO200, F6.3, 1/250s RICOH GR III 色彩界面全面更新 GR 3拿到手的当下,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图像选项,分析GR 3基础的色彩调控细项的同时,瞬间大为惊喜,原因是因为GR 3解放了色彩设定,包含「色相」改变颜色的色系,「影调」修正曝光的高低曲线,「对比度」分为整体、亮部、暗部的进阶调整,还有「锐度」、「明暗」、「清晰」等等,透过自订的色彩工具,我可以轻易的调控出各式各样的色调,甚至是模拟底片色彩的可行度很高,这部分只有GR迷才懂的开心阿。 譬如在神社斜映的光影,我采用了标准图像的「高饱和度」、「低色相」、「低影调」、「低对比度」、「高对比度(亮度)」、「高锐度」 、「低明暗」、「高清晰」的调整组合,轻易的拍出浓厚的色彩感。 RICOH GR III, ISO100, F5.0, 1/400s, EV-0.7 此图是前后拍摄差别的调整示范,第一张阳光下的铁丝网是用预设的标准色彩拍摄,在固定曝光组合的前提,只调整色彩里头的基本设定,就能拉出美丽的光影对比,以及漂亮的丰富色彩。 RICOH GR III, ISO100, F3.5, 1/200s GR3 因为多了「色相」的调整,色系的调整更为有趣。眼前标准拍摄的都市,虽然已经是傍晚时间,但是拍摄出来的色调却很平淡,而透过「色相」和「白平衡补偿」两者结合,就变成了一张好看的夕阳落日照片。 RICOH GR III, ISO100, F4.5, 1/250s, EV-0.7 GR3直观色彩的感受,有令我重回GRD3代的熟悉,就是温润厚实。即使是画素提升到2400万画素,GRIII所拍摄照片还是保有细腻的高解析度,GR LEN镜头一直是随身机中优秀光学的代表。 RICOH GR III, ISO200, F5.0, 1/400s RICOH GR III创造梦幻般的光影效果 谈到色彩,正片模式当之无愧是GR的招牌色彩,由于GR III的正片模式和GRII的预设设定不太一样,在拍摄的时候,我习惯将正片色彩设定为「高影调」、「高饱和度」、「低对比度」、「高对比度(亮部)」、「高对比度(暗部)」,就能拍摄出明亮的色调呈现,再配合拍摄题材的需求调整「色相」,就能够创作出各种不同的色彩组合。 GR III的滤镜比起GR II少了相当的多,但以我自己来说,GR最常使用的滤镜效果只有3种、标准、正片、黑白,其中GR III也没有「正负逆冲」 ,但在GRD III代的时候,起初也没有「正负逆冲」滤镜,是在后续的韧体更新加入的,而且「正负逆冲」的感觉太强烈了,如同「高对比黑白」滤镜,都是偶尔才会使用的拍摄模式,所以也少使用。 虽然色彩滤镜的效果减少,但由于GR III的色彩细部调整增加,反而从根本的基础上更能创作出丰富迷人的色彩组合,调整好的GR III色调感,跟手机界的滤镜王者VSCO的色彩感,更为接近。 RICOH GR III, ISO100, F3.5, 1/200s 正片模式的色彩表现,特别能呈现出暖色和冷色的对比性,图中是台中的台铁车站,阳光从上方的建筑钢柱照射进来,候车的人们站在阳光里、也在阴影里,找一处最明显的阳光交错处,用2:1的上下构图比例,带入背景的建筑,与主题的候车人群。 RICOH GR III, ISO200, F4.5, 1/250s, EV+0.3 复古杂货店前的老旧玩偶招牌,透过「色相」的调整,可以将阳光的黄色带上橘橙的色彩感,再配合白平衡补偿偏红、偏绿的设定组合,拍摄出来画面,莫名的有底片的色调。 RICOH GR III, ISO200, F5.6, 1/500s 如果将「影调」调低,整体的光线感就会从明亮感转变成厚重感,适合街拍拍摄、纪实等的相关主题,是目前我用GR III喜爱的拍摄风格。 我走在街道上,看见光影好看的墙面,高举GR拍摄,远方的上班族也逐渐走入眼前构图,到了适合的定点位置时,对方转头的同时也按下快门,完成完美的一瞬间。 RICOH GR III, ISO100, F3.2, 1/1600s 史上第一台6cm近拍的APS-C画幅随身机 GR III的6cm近拍,某程度上补足了随身机的短版,也令GR在随身领域的拍摄中更加的全面。GR III的镜头结构从原本的5组7片变成4组6片,少了一片玻璃,镜头组的重量变轻,移动速度更快,镜头的内部空间也变得更大,因此开启近拍模式后,会将镜头推到更前沿,实现6公分近拍的创举。 GR III一般模式的对焦范围是10公分~无限远,不像GR II是30公分到无限远,相信有许多在使用GR II的同学,会都觉得GR II在近距离拍摄有时迟缓,经常无法合焦,或是对焦到背景。原因是因为30公分是很微妙的距离,感觉不开小花也可以拍,尤其自拍的对焦不准更为常见,所以GR III将对焦范围改成10公分~无限远后,以上的拍摄状况就都不会出现了,对焦准了,会令人觉得相机更聪明好用。 当你开启GR III的小花近拍模式,镜片会被推到镜头的最前面,镜筒也会往前再推出去3公厘,注意此时的光学结构已改变,因此开起小花后,便是6公分的预设拍摄距离,同时对焦范围会变成6公分到12公分的距离。 RICOH GR III, ISO100, F2.8, 1/80s RICOH GR III, ISO100, F4.5, 1/320s, EV-1.7 RICOH GR III, ISO200, F3.5, 1/640s RICOH GRIII SNAP 更快的快拍 已经很少相机像GR如此专注于街拍的主题,无论你用哪一代的GR,甚至是GRD十几年前的机种,SNAP快拍的核心一直是保持不变,利用设定好的距离来捕捉街头上瞬息万变的瞬间,就是快拍的精神。 GR III快拍的设定,如同以往相同,分别有1m、1.5m、2m、2.5m、5m,不同之处在于,第一、GR III的开机更快,只需要0.8秒,等于你从口袋拿出来就可以拍摄,不会错失任何的街头瞬间;第二、GR III的体积回归成GRD的大小,更好的能够藏在手掌心当中。 我在使用GR III街头快拍,会将萤幕显示关闭,将GR正放或倒放在掌心当中,握住整台相机,然后依靠直觉用大拇指击发快门,等拍完了一条街道的人事物,我才会开始检查所拍摄的照片,用此训练自己对于街道的野兽直觉。 街拍离不开黑白,而这代GR III的黑白设置相当的丰富,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探讨,就留给之后的篇章。 RICOH GR III, ISO200, F5.0, 1/400s RICOH GR III, ISO320, F2.8, 1/30s RICOH GR III, ISO200, F2.8, 1/80s RICOH GR III, ISO200, F5.0, 1/320s RICOH GR III, ISO250, F2.8, 1/6s RICOH GRIII 夜间拍摄 GR III和GR II如果要认真切磋的高下,GR II唯一会惨败的项目就是夜间拍摄。 夜晚的拍摄过程中,相机有3个要素是不可或缺,一、强悍的高感光度,二、暗部对焦的能力、三、光学防手震,而以上的机制GR II一项都没有。所以GR II在夜拍的感光度只要超过ISO 3200,画质就大幅下降;GR II对焦是用对比式对焦,只要现场的光来源太暗,光线的对比性不足,也经常会遇到难以合焦的情况;最后,GR II的安全快门是1/60秒,在手持的情况,无法降低快门速度来取得更多的曝光时间,无法有效地降低感光度,导致GR II在夜晚拍摄要更多的技巧辅助,或采用脚架,才能拍摄理想的画面。 GR III则是彻底补上了最后一块短版,夜间拍摄。 GR III有强悍的高感光度,在夜拍的环境当中,GR的光圈是F2.8搭配感光度ISO6400,几乎就能拍下夜晚大部分的可见环境与物体,而GR III的可用ISO感光度以目前各国内外的网路媒体评测,大约是在ISO6400~ISO12800之间,已经是非常非常的足够使用了。 GR III相位差检测及对比度检测的混合自动对焦方式,针对微光下、夜间环境的拍摄,会令拍摄者觉得很舒服,很轻松就可以完成合焦,而不会像GR II依样要反覆地找寻对焦的焦点距离。 RICOH GR III, ISO2000, F2.8, 1/15s RICOH GR III, ISO400, F2.8, 1/8s RICOH GR III, ISO640, F2.8, 1/30s RICOH GR III, ISO400, F2.8, 1/8s RICOH GR III, ISO320, F2.8, 1/4s, EV-0.7 最后,GR III最令我惊艳的地方,就是SR 3轴4级的光学稳定器,将GR III的安全快门速度从1/60秒,降到1/4秒,曝光足足增加了4级,所以当你拿着GR III走在夜晚的道路上拍摄,你会有被解放的感觉。 在1/4秒快门的加持,再也不需要使用脚架,不论再暗的场景街道,感光度几乎都在ISO800以内就可以达到适合的曝光,因此夜拍的画质极好。如果是GR II来拍,就要用到ISO 12800才能达到相同的曝光,从中就可以感觉到画质的巨大差异。 随着GR III的即将上市,相信会有更多的朋友能够体验到新一代GR的设计巧妙之处,没有十全十美的相机,但是GR对手就是GR而已,每一次跨代的大革新,都可以发现GR就是为了纯粹摄影而生,不标新立异,只为了超越自己。 GR迷–阿默 原文:https://blog.mookio.net/2019/03/ricoh-gr-iii-review.html?m=1 |
[3 楼] 牧羊
[资深泡菜]
19-7-26 08:41
GRIII开发访谈(前篇)
原创: Longshan PENTAX快讯 3天前 在胶片机时代以来一直延续并具有众多粉丝的GR系列的最新型号“RICOH GR III”于3月份发布。 隐藏在不变的GR中的技术挑战,本文带你走进GRIII演化的台前幕后。 前排左起: 理光株式会社 创新总部 光学系统研究中心光学技术开发组高级专家 大橋和泰先生 理光株式会社 Smart Vision事业部 相机事业部 商品企画部 荒井孝先生 理光株式会社 Smart Vision事业部 相机事业部 产品开发部第51组副组长 細川哲生先生 后排左起: 理光株式会社 Smart Vision事业部 相机事业部 产品开发部第61组专家 鈴木洋輔先生 理光株式会社 Smart Vision事业部 相机事业部 产品开发部第51组专家 吉田教洋先生 理光株式会社 知识产权部 综合设计中心UX设计事务所 产品设计4组产品设计师 稲葉利弥先生 理光株式会社 大森事業所 宮田雅嗣先生 GR III改变了一切 ——作为GR系列第三代APS-C画幅机,请告诉我们开发此型号的背景和产品概况。 荒井孝:从胶片相机时代的第一个GR1(1996年发布)算起,GR系列到今年已经有着23年悠久的※※,但距离GR上款机器GRII发布也已过去快4年。此外,从第一台配备APS-C传感器的GR开始计算(该传感器也应用于GR II),这将是六年来首次全面升级的一款机型。 理光株式会社 Smart Vision事业部 相机事业部 商品企画部荒井孝氏 在此期间,如您所知,小型相机整体的行情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公司内部体制的变化,GR相关的技术的开发虽然进行着,但一直未进去实质研发阶段。 此后经过各种各样的讨论,终于确定了重新开始新gr的开发,但此时已经无法遵守每隔两年的新产品更新周期。既然如此,那么彻底全面的升级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所以我特意说,我们已经改变了一切。因此,我们完全更新了决定数码相机性能的硬件核心:图像传感器,镜头和图像处理器。最重要的是,我们正在使它成为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机型,例如缩小尺寸,SR(图像稳定)机制和微距功能的增强。 ——GR以其“即使在新品频发的年代依然坚持2年一更新”的政策而闻名。这背景是什么? 荒井孝:每两年进行一次产品更新的故事可能在访谈中提到过,但事实上这与我们主张的GR“五项政策中的一项”是相关的。 GR的五项政策,一是不搞参数竞争,二是它不追逐流行趋势,三是其脱颖而出的设计,四是“不要轻易改变设计”,五是“总是不断提出挑战的态度”。 所以“2年更新产品”是符合这一政策的,但并不意味着特别限制了产品更新的周期。其实,在GR DIGITAL的早期,那个别家相机半年一更新的时代,GR系列2年一更新也可以说是罕见和长时间的跨度了。 现在,紧凑型相机的更新周期更长,两年左右更新已经成为常态,但GR DIGITAL是第一个。较长的产品更新周期使您手里的机器不会很快过时,同时供应方也可以在开发方面更加游刃有余,因此两者都趋向于良好的趋势。 此外,我们也在不断通过固件升级添加新功能,以此来延长GR产品周期。目前,其他制造商也在通过升级固件来扩展其功能,但这是GR系列在早期就引入的一种机制。 ——为什么紧凑型数码相机的产品周期在六个月左右? 荒井孝:在数码相机的早期,例如传感器的更新发展很快,因此,照相机也需要随着设备的进化而不断更新。 另外,当时因为是照相机卖得很好的时期,所以各公司都在制造新产品。 GR新机型的开发 ——GR开发的基本立场是侧重于整合用户需求和偏好,还是营销人员和工程师考虑市场和新技术勒。哪一个更接近? 荒井孝:我们当然也看到了用户的要求。但是,即使制造一台按照用户要求的1到10顺序的相机,我们认为它不一定就是一款有趣的产品。此外,我认为这一点也不符合GR政策第五点“不断提出挑战的态度”。 具体来说,这次的新机配备了各种新功能,但同时,还有一个讨论,如“什么不配备” ,例如,内置闪光灯和自动拍摄模式已经司空见惯,但这次我们取消了。 因为客人一直没有“这个可以没有”的潜在的声音,关于这个我们的“GR应该是这样的”想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GR有三个基本原则:“高画质”,“快速拍摄”和“便携性”,我们基于这几点而不断深化产品,同时其他部分也存在各种挑战。关于被认为可接受的新功能和特性,我们也不断在内部进行讨论,并向用户征求意见。 ——GR系列它是一个等效28毫米的固定焦距镜头,那么请问为什么28毫米已成为传统。 荒井孝:实际上APS-C的焦距为18.3 mm,相当于35mm相机28mm的视角,但我认为28mm的视角是一个非常中性的视角。 虽然是广角,不过并没有广角所强调的远近感和变形的效果。 另外,我认为镜头的描绘仅仅是为了淡淡的味道,而照片的调味则取决于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和构图。以拍出用户喜欢的照片的角度来,我认为它已经成为GR系列超过20年的传统。 ——就个人而言,28mm看起来比人眼视角更宽,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广的广角。 荒井孝:没错,比你正在观察的区域更宽广。实际上没有进入视野内的范围你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不想将看不见的地方也拍进去。正因为如此,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四角多余的部分也会被拍下来,所以是一个比较不好掌握好的视角。 另一种观点,在GR的宣传片中的说法是“导演的眼睛”。我认为这是一个28mm的视角,客观而冷静地看待事物,就像电影导演一样纵览整个场景,不仅包括主要演员,还包括道具和灯光。 ——就GR系列的演变而言,您是否认为“下一款机型依然是28毫米?” 荒井孝:每次我们都会对是否坚持28mm进行讨论,但至少到目前为止GR系列已被客户接受,我们已经确定需要28mm。 ——胶片相机时代有各种变化,例如GR21和21mm镜头,但数码版只有一个28mm的型号。是否没有变更请求?如果你有35mm或40mm焦距模型,我认为会有更多的用户会感兴趣。 荒井孝:我们确实收到了一些视角较窄的机型的请求。如果它是商业化的,我个人也会喜欢它,这也是将来要考虑的项目之一。如果它可以保持当前GRIII相同的尺寸,那将比携带两个可互换镜头更紧凑。当然GRIII具有裁剪模式,可以记录相当于35mm和50mm视角的图像,所以我们希望您也可以使用它。 ——35mm全画幅机器是否会受到欢迎,或者智能手机相机的普及是否会对GR产生影响? 荒井孝:我认为整个小型相机市场受智能手机的影响很大,但GR系列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在功能上,例如,可以通过无线LAN和专用应用程序与智能手机合作发布到SNS等,或者在诸如在LCD上启用触摸操作的UI,智能手机的优点在GRIII上我们也有吸取。 ——您刚刚提到了与智能手机的合作,虽然现在大部分相机上都有Wi-Fi功能,但都不能将图像直接从相机上传和转移到Instagram或云服务等,我认为它已成为现在对相机的不满点之一,包含这样的功能很难吗? 荒井孝:为了能够直接发布到SNS,必须能够在相机上移植这样的应用程序,为了这样做,有必要引入类似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每次升级应用程序或OS时都需要验证相机功能的操作,或者根据语言或区域不能使用它,因此我想现在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图像共享的方法更现实。 ——在胶片相机时代已有三代,在APS-C之前也已有四代GR DIGITAL,而作为APS-C感应器来说,本次的新机型已经是第3代了,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形态。当谈到下一阶段时,您们会考虑与原胶片相机的格式相同的35毫米全画幅格式么? 荒井孝:刚才也说了GR的三个特点,即高画质,快速性,便携性,为了突出这三点我们必须最佳的CMOS,因此,目前我们认为2424万像素的APS-C传感器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确实有采用画幅传感器的要求,但是现在采用的话首先镜头的尺寸变大了,无法维持便携性,在确保速写性上也变得非常困难。 设备选定只是手段,并不是要将全画幅化作为目的。当然如果哪一天能通过全画幅传感器达到这3个要素的话当然会进行研究,但是现在还没有考虑。 ——这次的机型给人以SR功能为首,PENTAX的技术的加入给人很大的印象。GR的开发组最初多来自理光吗,还是有很多PENTAX出身的人呢? 細川:因为不能具体说哪个比较多,所以只能回答都有。不管是GRIII的企划和是否会继续的讨论,还是PENTAX单反相机和可更换镜头的开发,双方的人员都是一起参与的,所以我们只对产品负责,而与出身无关。 即使细节的设计发生变化,也要保持一致的GR —— GR系列的魅力之一在于,采用不变的设计,使各代的性能不断提高。请问您对此设计(样式)或不更改设计的的困难和兴趣点在哪里。 稲葉:我从没想过不改变设计。GR的设计开始时,我们总是从零开始。现在GR的基本设计为第一代GR DIGITAL,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好的设计。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照相机,由于GR始终牢记设计作为工具,所以我们不考虑“装饰”的造型和处理。例如,仅处理一个边缘部分,也可以使用斜边的表面形状使其看起来较薄,但问题在于其形状是否有工具的意义勒。如果是为了使机身看起来较薄而设计的形状,由于它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处理,而且有装饰的意义,所以这不是GR的造型。 理光公司知识产权总部综合设计中心UX设计事务所 产品设计4组产品设计师稲葉利弥先生 此次,有了设计探讨阶段的模拟模型,不过,微妙地不同的造型都是有其各自不同的意义,而不只是为了GR的造型。例如,关于角部的面的连接,是从上表面到侧表面的面部的角部优选是圆形,还是从前面到侧面的角部优选是圆形时,都是基于相机的阻挡感和取出时的易用性考虑。 这样做的话,还是按照之前GR的设计,从上表面到侧面的角度,要优先圆滑才容易使用,这是实际使用后就会明白的。对于历代的GR,如果有能够超过这些GR的、作为有功能的工具的含义的造型,就算完全改变设计,也不会有问题。当你正在设计GR时,考虑到特定的造型,作为工具,你可能需要超过GR,这是最困难的部分,也是最有趣的部分。 GR是以打造“终极快拍机”,在街拍中追求“随身携带,取出并立即拍摄”,彻底追求在易用性的优点的设计。如果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改变它。所以俯瞰历代GR,虽然都是GR,但是关于细节的部分,每一代都有所不同。 关于这次的GR,细节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个GRIII基础设计模型。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从这个模拟到量产版之间有些许的不同,很大地改变来自把手的形状等细小的部分。虽然握把的形状最初是利用指尖的钩住来保持的,但是由于握把和镜头的间隔很窄,所以前后都被手夹住更易把握。 拇指操控部分的形状,当初也有不平的设计方案,因为需要取出并立即使用,所以这种不平是不行的,所以我改变了设计方向,以减少碰撞。如果开始讲这些详细的事情,大概需要5个小时左右,所以就这些……。(笑声) ——你不是在改变设计吗? 稻叶:是的。没有限制你不应该改变它。产品规划部门总是说“改变是可以的”,但是,附加了“被理解为GR”的条件。 虽然在GR系列中首次采用了触摸屏的操作系统,但实际上在本次GR的设计开始前,就已有设计人员在对操作系统进行研究。例如,我们正在考虑是否可以直接从相机上传到Instagram的功能,或者是没有操作系统的机型。作为一个终极的快拍机,我们甚至有过取消后置显示屏,就连电源开关也不设定,只是集中于拍好照片一件事这样的想法。 从这种克制的想法模型到标准的操作系统模型,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因此,我没有按照之前的模型,而是继续思考什么样的形式才是满足快拍的最佳工具。 ——乍一看后面按钮的布局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认为这是你不想对传统用户做出重大改变的一部分,但改变它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GR II GR III 稲葉:背面,可分配给操作按钮的面积此次变得非常狭小。为了保持相机,拇指必须放在背面,所以在确保这个空间的状态下我们就各个操作部件进行了研究。因此这次知道了曝光修正按钮的配置很困难,决定将功能转移到ADJ控制杆。 荒井孝:在传统机器中,客户认为曝光校正是通过加/减按钮应用的,我认为它是不可分割的。 稲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曝光补偿按钮在进出袋子或口袋时会卡住。 ——胶片相机时代有一个内置的取景器。例如,在数码GR中,是否有内置EVF的请求?最近,还有使用翻转屏和外部EVF的机型么? 荒井孝:有个别的要求,但正如我们之前在设计部分所做的那样,优先采用的是构成简单、迷你的相机。 ——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没有后置显示屏只用之前的光学取景器就可以了。 荒井孝:实际上,我们还有过取消LCD显示屏的计划。也有用户说在拍摄时不需要使用外部取景器,我自己也偶尔关闭显示器拍摄的也有。但是,拍摄的照片不能马上确认还是难以使用。 稲葉:例如,除非我们可以立即将拍摄的图像上传到云端并在智能手机上进行检查,或者通过高速无线将其直接传输到智能手机,否则很难取消LCD显示屏。 ——本次缩小了机身尺寸,并且在APS-C传感器上增加了SR机构,同时电池寿命降低和内置闪光灯的取消。您做了怎样的取舍? 稲葉:并不是为了实现小型化而取消了闪光灯。虽然结果是对小型化作了贡献。但在哪个功能降低等研究中,这次是将闪光灯作了非必备品的取舍。 荒井孝:也没有空间来安放闪光灯,所以如果你不需要闪光灯,你可以利用这个空间来缩小尺寸和实现其他功能。 ——使用全自动模式拍摄时没有问题,但在更改光圈值或每次拍摄的曝光补偿值时进行拍摄时,转盘会感觉很小。您们在小尺寸,重量轻和可操作性方面如何兼顾的勒? 稲葉:关于ADJ杆及前电子转盘的操作部件,采用了与以往相同的部件。关于前电子转盘,当初也有变更设计的方案,不过最终还是采用了按原来转盘周边的形状提高操作性的方法。 ——您考虑过转盘形状等吗? 稲葉:作为这款机型的新成员,背面有一个控制转盘。关于这一点,我们经过重复试制,不知道制作了多少模式,在接触不充分的情况下很难操作,有意识的转动的话容易操作,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考究。 ——右肩上的模式转盘,但就个人而言,我没有太多机会改变拍摄模式,我认为可以省略这个狭窄的空间。但是,我认为如果分配给例如曝光补偿等其他的转盘会更容易使用,为什么这个位置分配给模式转盘? 稲葉:开发的初期阶段,也有将这个转盘分配功能的电子转盘变更的方案,我们也对各种各样的用户的要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R的用户有在模式转盘中自定义了用户模式(U1,U2,U3)的习惯,并且即使电源关闭时该模式也可设置为当前。 荒井孝:没有模式转盘的情况下,我想要一边按模式键一边通过电子转盘等方式变更模式,这样的话需要另外一个显示面板那样的东西。另外,为了能确认电源关闭时的模式,我们还讨论了采用特殊装置的方式,但最终的决定还是沿袭以往的模式。 ——就我个人而言,具有独立的曝光补偿转盘和光圈拨盘的初代GR1的操作系统是最方便使用的。 荒井孝:如果提供了曝光补偿的按钮,例如,当曝光补偿在用户设定位置时,转盘上显示的曝光补偿与用户设置之间,在有些情况下无法保持一致性。另外,我认为实体的转盘更适合GR1这种没有太多可自定义按钮的相机。 ——机身是由镁制成的吗?这个等级的机器用户想要防尘和防水。 稲葉:由镁合金制成的机身。当涉及到防尘和防溅时,机身变得非常大,并且由于考虑到对便携性有很大影响,经过讨论没有采用。 镁合金机身 (GRIII开发者访谈下篇待续…) 日语原文作者杉本俊彦,首发于dc.watch,本文翻译整理。 |
[2 楼] zjmng
[陈年泡菜]
19-7-24 13:49
楼主的设置值得参考。尤其是最低快门,原厂的1/30确实有时耽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