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手和保留了几百支老镜头了,心里一直有这么个疑惑:
到底镜头的前后镜片污染/损伤对成像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在在各种情况下影响程度又有多大呢?
以前听人说:前镜片管通光,后镜片管成像。信以为真,也告诉过别人。但都没有经过实际和认真确认过。
晚上又想到这个问题,自己较个真,拿了一支便宜的镜头,分别模拟前后镜片污染看一下对成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用黑色白板笔在镜头的前后镜片分别涂上比较明显的印迹模拟镜片污染,结论如下:
前后镜片污染在大光圈下对成像的影响都是通光量的影响效应,也就是说,在大光圈情况下,无论前后镜片污染/损伤,照片上都不会有明显痕迹出现。但在小光圈下,无论是前镜片污染还是后镜片污染,均按形状复印到了成像的照片上,光圈越小,形状越接近污染源。具体见附表照片。
注:试验在夜间室内进行,请忽略手持机抖带来的成像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