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CT4试玩车了,变速箱很让我意外
3978 67
[1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5 23:14
这次不算等太久,拿到了ct4长期试玩车
对于这车,我最好奇的当属那个8at变速箱
很多人断定这就是当年atsl上那台8at,不假,
但通用不会傻到就这么直接塞进新车里卖
所以我很想知道他们重新标定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一台白车我在郊区开,一台红车我特地在下班高峰的市中心开了一圈

结果超出我的预期
本帖最后由 sunsimiao 于 2020-5-25 23:15 编辑
[69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8 12:42
jjyfoot 发表于 2020-5-28 11:43
您要非说一个月8000台是小众车我真的无话可说。
小众车到底是啥定义,相信您一个业内人士自然心中有数,这个话题我不打算和您争

业内人士对小众车的定义也有很多维度,可以是相对的可以是绝对的,别说业内业外,正常思路的人都想得明白这一层。
但是你已经完全脱离了我说的重点,“这个话题”到底是什么话题你自己都没闹明白,所以我半夜就跟你说了压根不在一个频道上。
还争啥呢?有必要吗?
[68 楼] jjyfoot [老坛泡菜]
20-5-28 11:43
sunsimiao 发表于 2020-5-28 02:05
认真读原文,我写了,只要是市面上正常生产销售售后的,你非要跳开我的前提条件?
朗逸一个月卖5w台,马三一个月卖8000台,但马三并未出现你列的所有问题啊,就算两车后期成本有所区别,但不是本质性区别吧?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是很小众,比如阿罗比如斯巴路,售后确实麻烦保值确实不高,买的人确实不多
我不是不知道这些问题,我不知道的是这销量怎么就成了一部分人往自己脸上贴金,又去嘲笑讥讽别人的理由?
人买小众车没让别人掏钱,没让别人付保费,没让别人帮修车,别人跟那儿捶胸顿足的干嘛呢
所以我们讨论的压根不是一码事吧?

您要非说一个月8000台是小众车我真的无话可说。
小众车到底是啥定义,相信您一个业内人士自然心中有数,这个话题我不打算和您争
[67 楼] pan197249 [资深泡菜]
20-5-28 09:16
牛年好 发表于 2020-5-28 08:48
数据真实不?如果是这样,纯进口、加价、产量不足要等车,都能卖到接近凯迪拉克的销量水平,也只有它才能威胁到bba了
现在的格局估计很难改变了,豪华车里BBA,普通车里大众两田通用加国产,其它车的份额会越来越少,只能指望将来电动车来重新洗牌.
不过说这个有点跑题了,LZ说得对,普通消费者关心这个意义不大,它能卖多少也不给我一毛钱,还是关注车子本身更重要. 本帖最后由 pan197249 于 2020-5-28 09:21 编辑
[66 楼] 牛年好 [泡菜]
20-5-28 08:48
pan197249 发表于 2020-5-27 20:53
今年不清楚,19年还差得远。

数据真实不?如果是这样,纯进口、加价、产量不足要等车,都能卖到接近凯迪拉克的销量水平,也只有它才能威胁到bba了
[65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8 02:05
jjyfoot 发表于 2020-5-27 23:25
小众车的问题:
配件跟不上,几年后维修等配件很烦人;
副厂件少,只能被原厂件宰;
二手不好出;
保险公司核保贵。
您既然是业内人士,这些不会不知道吧?还是说您车子从来只开个3、4年就换?

认真读原文,我写了,只要是市面上正常生产销售售后的,你非要跳开我的前提条件?
朗逸一个月卖5w台,马三一个月卖8000台,但马三并未出现你列的所有问题啊,就算两车后期成本有所区别,但不是本质性区别吧?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是很小众,比如阿罗比如斯巴路,售后确实麻烦保值确实不高,买的人确实不多
我不是不知道这些问题,我不知道的是这销量怎么就成了一部分人往自己脸上贴金,又去嘲笑讥讽别人的理由?
人买小众车没让别人掏钱,没让别人付保费,没让别人帮修车,别人跟那儿捶胸顿足的干嘛呢
所以我们讨论的压根不是一码事吧? 本帖最后由 sunsimiao 于 2020-5-28 02:21 编辑
[64 楼] jjyfoot [老坛泡菜]
20-5-27 23:25
sunsimiao 发表于 2020-5-27 21:08
一直觉得很好玩的事情:消费者居然比我们更操心销量
作为厂家当然是希望产品多卖点,但如果换到消费者角度,只要是市面上正常生产销售售后的车(那种濒临退市的最好别碰),凭自己的喜好挑选就可以了,难道说,买的人少了就不买了?换成我的话,巴不得和我撞衫的人越少越好……
莫非对自己的判断不自信到一定要每天路上见到个十台八台一样的车才安心?
聊车的人也是,自己粉哪个车,销量大了仿佛自己的腰杆都要比别人挺直一些,虽然跟他没半毛钱关系
甚至有的人买了个销量低的车型,还会被别人讥笑,他自己竟然还会把别人的讥笑当回事
搞不明白这一切背后的思维逻辑啊

小众车的问题:
配件跟不上,几年后维修等配件很烦人;
副厂件少,只能被原厂件宰;
二手不好出;
保险公司核保贵。
您既然是业内人士,这些不会不知道吧?还是说您车子从来只开个3、4年就换?
[63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7 21:08
一直觉得很好玩的事情:消费者居然比我们更操心销量
作为厂家当然是希望产品多卖点,但如果换到消费者角度,只要是市面上正常生产销售售后的车(那种濒临退市的最好别碰),凭自己的喜好挑选就可以了,难道说,买的人少了就不买了?换成我的话,巴不得和我撞衫的人越少越好……
莫非对自己的判断不自信到一定要每天路上见到个十台八台一样的车才安心?
聊车的人也是,自己粉哪个车,销量大了仿佛自己的腰杆都要比别人挺直一些,虽然跟他没半毛钱关系
甚至有的人买了个销量低的车型,还会被别人讥笑,他自己竟然还会把别人的讥笑当回事
搞不明白这一切背后的思维逻辑啊 本帖最后由 sunsimiao 于 2020-5-27 21:10 编辑
[62 楼] pan197249 [资深泡菜]
20-5-27 20:53
牛年好 发表于 2020-5-27 20:25
雷克萨斯能接近bba
今年不清楚,19年还差得远。
[61 楼] 牛年好 [泡菜]
20-5-27 20:25
pan197249 发表于 2020-5-27 19:28
在中国除了BBA,还有哪个豪华品牌能大卖,没办法中国人只认BBA,而且BBA也在降价和退出低价车,三系换代时也卖过23万,A3已经到了14万。凯迪拉克目前已经是除BBA外销量最好的了。
雷克萨斯能接近bba
[60 楼] pan197249 [资深泡菜]
20-5-27 19:28
dongshengxia 发表于 2020-5-27 19:00
美国人一不会做豪华内饰,二不会捯饬空间,在中国搞成这怂样正常
CT456都去拼3系了,哈哈
在中国除了BBA,还有哪个豪华品牌能大卖,没办法中国人只认BBA,而且BBA也在降价和退出低价车,三系换代时也卖过23万,A3已经到了14万。凯迪拉克目前已经是除BBA外销量最好的了。
[59 楼] dongshengxia [泡菜]
20-5-27 19:00
美国人一不会做豪华内饰,二不会捯饬空间,在中国搞成这怂样正常
CT456都去拼3系了,哈哈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58 楼] pan197249 [资深泡菜]
20-5-27 16:52
sunsimiao 发表于 2020-5-27 15:12
内饰用料给人的整体观感谈不上十分豪华。我是这么想的,6年前25万落地的速腾,和今天25万落地一台低配CT4放在一起的话,我还有啥好抱怨的。自己关心内饰是否好用远远多于关心用料。

不过在今天的市场上,第一眼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美国人的性格想不到这一层上。
凯迪拉克内饰用料还是可以的,相对来说用料足,到处都是皮的,但就是设计感欠缺点,没法给人一眼就觉得很豪华的感觉,包括车机系统也不够炫。
[57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7 15:43
最后说一下这车的悬挂调教

前双球节后五连杆,从硬件上说在这个价位实在没啥好指摘了。
虽然都叫“多连杆”,但买菜车上那种带纵臂的E型四连杆和正儿八经的五连杆完全不是一码事,只有五连杆才能做到后轮束角产生迎合车身起伏的小幅变动。E型四连杆除了左右轮干涉稍微少一点以外,动态特性实在没比扭力梁好到哪里去。

别看底盘结构几乎一样,这车的避震风格和CT5非常不一样,甚至给人的第一印象比CT5更软,一定要开到比较激烈的程度才能感受到避震后段的支撑性其实不成问题的。

这样设定,肯定很有利于日常的舒适性(不过也挺搞笑的,一个运动属性的车聊舒适性),甚至比我的马三更舒服。不过也有人觉得不够利索,没有细细体会就先急着去换绞牙避震。在我看来完全没必要,换一套动态性能好的轮胎足矣。

平时还是心平气和点开吧,20来万,别真当性能车来使唤了。因为你会发现真要上到911那种性能车,避震在性能与舒适间的完美平衡,根本不是30万以下车能做到的,钱到位再谈性能。 本帖最后由 sunsimiao 于 2020-5-27 15:57 编辑
[56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7 15:29
风琴油门踏板好评。我初步试下来CT4的油门位置似乎比ATSL的更靠右一点,右腿不用刻意往左撇,右屁股外侧的疲劳程度会减轻一点。不过到底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做了微调,需要开长途来验证

刹车踏板相对油门踏板有点偏高。而且从CT5开始,换用了电子刹车,好处是可以调节刹车风格,可以减少热衰,坏处是可控行程缩短,对日常驾驶提出更高要求,你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全适应,否则一刹车就会被乘客骂

电子刹车的逻辑和传统助力泵刹车很不一样。它通过踩踏的力度而非行程来决定刹车的力度。这种差异很像自行车从线碟刹车换到油碟刹车

还有就是,这车匪夷所思地装配了一套全季轮胎,看着密密麻麻的细碎胎块(甚至竟然还有雪纹,同级太罕见)就不是性能取向的,如果是我买的话,一定额外预备6000块钱换轮胎
[55 楼] 感冒了正在烧 [泡菜]
20-5-27 15:23
这车的方向盘有问题,会自己往足疗,洗浴的地方开。
[54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7 15:17
美国人大概手掌比较大,手指相应比较长

轮到小个子的我开,发现几乎所有美系车的拨棍都离得好远,打个转向灯费劲。。。

此外,由于39点造型以及换档拨片的关系,总觉得方向盘握不实,拇指抠进去之后剩下四个手指不知道该放哪
好像也是美系车特有的现象
[53 楼] treo90 [老坛泡菜]
20-5-27 15:15
sunsimiao 发表于 2020-5-27 13:07
优先说一下ct4的变速箱吧,重新标定过:
1,比老款聪明很多
2,谈不上同级最好,但普通人正常开没啥可抱怨的

作为营销而非技术人员,我做不到像理工专业那样去分析,更多的是从现象倒推到机械层面上去,仅供参考。

这个变速箱在atsl上的调教逻辑是尽可能压低转速省油,副作用就是任何时候想加速总要先“唤醒”变速箱,通俗说就是笨。

另外一个较多反映的问题是低速顿挫
这个嘛,现在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AT车基本无法完美解决,无非程度大小的区别,
想要缓解不是没办法,只不过会牺牲一些其他东西,后面说。

重新标定的8AT不再是拼命压转速,性格反而更活泼,很容易去到3000-4000区间,只有在确定非常平稳之后才会回落到2000以下,而突然再加速的唤醒时间也比原来缩短不少。日常好开程度的提升是普通车主能明显感知的。

低速顿挫也轻微了很多,但不是说完全感知不到换档动作,不可能的。只要不是极度苛刻的人相信不会对此提出抱怨。
我在路口存心跟变速箱对着干,感知它将将要结合了突然松掉油门或者深踩,只有这种情况才会触发变速箱的短时迷茫。
不过正常人谁也不会这么去开的,通畅路口正常加速或者拥堵路段走走停停基本上都可以忽略变速箱的存在了。

通用的变速箱能做到这种程度,至少说是努 ...


非常有意思的体验!

既要,又要,白送还嫌耗油为啥不送。到处充斥。
[52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7 15:12
内饰用料给人的整体观感谈不上十分豪华。我是这么想的,6年前25万落地的速腾,和今天25万落地一台低配CT4放在一起的话,我还有啥好抱怨的。自己关心内饰是否好用远远多于关心用料。

不过在今天的市场上,第一眼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美国人的性格想不到这一层上。
[51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7 15:08
出于碰撞安全的考虑(也有一部分减重的考虑,同等面积的玻璃重量大于钢板),现在几乎所有轿车的侧窗面积都越来越小,门板高度越来越高,
包括自己的马三也是一样,结果就是整个人像是完全关在笼子里,失去了视野的通透感反而不利于驾驶安全
[50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7 14:58
外观好看不好看主观的评价没啥多说。
后驱车好处是车身比例总体上更协调,细节处理上有高下但整体效果不会差到哪里去
车屁股我感觉他们是想致敬60年代到70年代,削去了浮夸的尾翼之后的品牌设计语言,尾箱盖有较大的余白,设计风格越是鲜明的,褒贬肯定越是分化。包豪斯设计到没有设计,你想夸想骂都找不出太多的词
[49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7 14:31
醉空行 发表于 2020-5-27 13:54
我觉得有些概念是纯粹被有目的地炒起来的,过分了,比如变速箱顿挫,缺点被过分放大。实际上哪有那么敏感,手动车还不是一样开过来还有很多人在怀念。

还有的概念根本就是被炒到极端甚至炒反了,比如小排量起步不够、后排纯平地板等等。实际上几乎没有起步不够的小排量,只有高速加速不够的小排量。那为什么少有人炒高速加速不够这个现象?因为低速加速敏感的车型,只要不是大排量,到高速加速时都会变得差劲。炒低速加速不够的,就是想说他的车低速加速敏感而已,实际上越是偏重低速行的车,高速加速性自然都会不好。这就是炒作的选择性。

后排地板纯平这个概念,典型的是被扭曲的反过来的炒作。实际上纯平就是不给脚部地台空间下陷,即使汉兰达那么大的车,后排拉平后也对乘坐舒适性影响很大,尤其长途非常明显。普拉多就没事。炒作多了,即使谬论也有人跟风,现在有几个国产车也做成后排纯平的了,空间还不如汉兰达大。好事的可以去试试,感受一下到底是憋屈不憋屈,到底是下陷一点乘坐感觉好还是后排拉平的好。 ...

商业的本质就是炒话题,造需求,促消费,然后谓之“经济发展”,“人类进步”,谁也不敢让这一切停下来。
[48 楼] 火星大能猫 [泡菜]
20-5-27 14:28
醉空行 发表于 2020-5-27 13:54
我觉得有些概念是纯粹被有目的地炒起来的,过分了,比如变速箱顿挫,缺点被过分放大。实际上哪有那么敏感,手动车还不是一样开过来还有很多人在怀念。

还有的概念根本就是被炒到极端甚至炒反了,比如小排量起步不够、后排纯平地板等等。实际上几乎没有起步不够的小排量,只有高速加速不够的小排量。那为什么少有人炒高速加速不够这个现象?因为低速加速敏感的车型,只要不是大排量,到高速加速时都会变得差劲。炒低速加速不够的,就是想说他的车低速加速敏感而已,实际上越是偏重低速行的车,高速加速性自然都会不好。这就是炒作的选择性。

后排地板纯平这个概念,典型的是被扭曲的反过来的炒作。实际上纯平就是不给脚部地台空间下陷,即使汉兰达那么大的车,后排拉平后也对乘坐舒适性影响很大,尤其长途非常明显。普拉多就没事。炒作多了,即使谬论也有人跟风,现在有几个国产车也做成后排纯平的了,空间还不如汉兰达大。好事的可以去试试,感受一下到底是憋屈不憋屈,到底是下陷一点乘坐感觉好还是后排拉平的好。 ...

跟布局也有关系
反正我觉得昂科威的后排纯平,小孩子上下车方便多了
[46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7 14:17
pan197249 发表于 2020-5-27 14:16
厂家难道不能升级改进么?变速箱程序可以升级的呀。

由来只有新人笑又谁听到旧人哭
[45 楼] pan197249 [资深泡菜]
20-5-27 14:16
sunsimiao 发表于 2020-5-27 14:15
倒是可以找改装商问问有没有变速箱程序可刷,不过这个问题基本上无解
厂家难道不能升级改进么?变速箱程序可以升级的呀。
[44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7 14:15
pan197249 发表于 2020-5-27 14:11
参照这个修改下程序呢,现在最大不满意就是日常行车转速低拖档,感觉车子不轻快比较重,只有深踩油门才会突然唤醒一样。可以考虑延迟下换档时机,1800转以上再换档,降档积极一点升档慢一点,我试过用手动模式2000转换档感觉良好,完全没问题。

倒是可以找改装商问问有没有变速箱程序可刷,不过这个问题基本上无解
[43 楼] pan197249 [资深泡菜]
20-5-27 14:11
sunsimiao 发表于 2020-5-27 14:00
目标是省油,就像我念书的时候每次考试目标都是年级前100
不可能移植的,发动机动力曲线完全不是一回事怎么匹配
参照这个修改下程序呢,现在最大不满意就是日常行车转速低拖档,感觉车子不轻快比较重,只有深踩油门才会突然唤醒一样。可以考虑延迟下换档时机,1800转以上再换档,降档积极一点升档慢一点,我试过用手动模式2000转换档感觉良好,完全没问题。
[42 楼] sunsimiao [资深泡菜]
20-5-27 14:00
pan197249 发表于 2020-5-27 13:51
问题是ATSL这车TM也没见省油啊.
看来还不错啊,能把这个车的变速箱程序移植到ATSL车里么?

目标是省油,就像我念书的时候每次考试目标都是年级前100
不可能移植的,发动机动力曲线完全不是一回事怎么匹配
[41 楼] 醉空行 [泡菜]
20-5-27 13:54
sunsimiao 发表于 2020-5-27 13:07
优先说一下ct4的变速箱吧,重新标定过:
1,比老款聪明很多
2,谈不上同级最好,但普通人正常开没啥可抱怨的

作为营销而非技术人员,我做不到像理工专业那样去分析,更多的是从现象倒推到机械层面上去,仅供参考。

这个变速箱在atsl上的调教逻辑是尽可能压低转速省油,副作用就是任何时候想加速总要先“唤醒”变速箱,通俗说就是笨。

另外一个较多反映的问题是低速顿挫
这个嘛,现在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AT车基本无法完美解决,无非程度大小的区别,
想要缓解不是没办法,只不过会牺牲一些其他东西,后面说。

重新标定的8AT不再是拼命压转速,性格反而更活泼,很容易去到3000-4000区间,只有在确定非常平稳之后才会回落到2000以下,而突然再加速的唤醒时间也比原来缩短不少。日常好开程度的提升是普通车主能明显感知的。

低速顿挫也轻微了很多,但不是说完全感知不到换档动作,不可能的。只要不是极度苛刻的人相信不会对此提出抱怨。
我在路口存心跟变速箱对着干,感知它将将要结合了突然松掉油门或者深踩,只有这种情况才会触发变速箱的短时迷茫。
不过正常人谁也不会这么去开的,通畅路口正常加速或者拥堵路段走走停停基本上都可以忽略变速箱的存在了。

通用的变速箱能做到这种程度,至少说是努 ...

我觉得有些概念是纯粹被有目的地炒起来的,过分了,比如变速箱顿挫,缺点被过分放大。实际上哪有那么敏感,手动车还不是一样开过来还有很多人在怀念。

还有的概念根本就是被炒到极端甚至炒反了,比如小排量起步不够、后排纯平地板等等。实际上几乎没有起步不够的小排量,只有高速加速不够的小排量。那为什么少有人炒高速加速不够这个现象?因为低速加速敏感的车型,只要不是大排量,到高速加速时都会变得差劲。炒低速加速不够的,就是想说他的车低速加速敏感而已,实际上越是偏重低速行的车,高速加速性自然都会不好。这就是炒作的选择性。

后排地板纯平这个概念,典型的是被扭曲的反过来的炒作。实际上纯平就是不给脚部地台空间下陷,即使汉兰达那么大的车,后排拉平后也对乘坐舒适性影响很大,尤其长途非常明显。普拉多就没事。炒作多了,即使谬论也有人跟风,现在有几个国产车也做成后排纯平的了,空间还不如汉兰达大。好事的可以去试试,感受一下到底是憋屈不憋屈,到底是下陷一点乘坐感觉好还是后排拉平的好。
[40 楼] pan197249 [资深泡菜]
20-5-27 13:51
sunsimiao 发表于 2020-5-27 13:07
优先说一下ct4的变速箱吧,重新标定过:
1,比老款聪明很多
2,谈不上同级最好,但普通人正常开没啥可抱怨的

作为营销而非技术人员,我做不到像理工专业那样去分析,更多的是从现象倒推到机械层面上去,仅供参考。

这个变速箱在atsl上的调教逻辑是尽可能压低转速省油,。。。。
问题是ATSL这车TM也没见省油啊.
看来还不错啊,能把这个车的变速箱程序移植到ATSL车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