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oduobear 发表于 2020-6-15 11:08 
看某人回忆录,提到60年代他们到学院路,航空学院后门的国宾馆找人。 老北京有知道这个国宾馆的吗? 现在还有这个宾馆吗?
纯是个人记忆的整理,
很可能由错误。
那个时代可以上溯到建国初期的北京,我记得(
※※前就去过,因为大姐在8大学院上大学)。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建国初期在中苏热恋期,
※※1952年进行了全国高等院校的 “院系调整”工作。根据苏联教学经验,将全国高等院校除保留部分综合大学以外,很多大学按专业设置拆拼重新组合成立各科专业学院。
例如:
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是由清华大学政治系、北京大学法律系、辅仁大学、燕京大学社会系合并组成。
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由清华大学矿冶系、
※※大学矿冶系(天津大学)、北京矿业学院合并组成;
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由清华大学航空系、
※※大学航空系(天津大学)、四川大学航空系、厦门大学航空系合并
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是由
※※大学无线电系单独组成(天津大学)。是把全部教师、学生、设备搬迁到北京建成,1958年
※※大学从新组建了无线电系(天津大学);
所以1952年院系调整,合并是包括教职员工、 在读学生、教学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等全套的合并、组建。
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形势下,
※※有关部门选定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高等学府,“八大学院”之名就此产生,并于1952年暑期正式招生开学。这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把该地区称为八大学院的
※※由来。
随着八大学院的兴建,在学院区从南到北修建了一条主干路命名为学院路,“八大学院”分别是:
马路西侧(4所大学)从南到北依次是:
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林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其中北京矿业学院被规划出一部分土地建北京语言学院,即今北京语言大学是不属“八大学院”。
马路东侧(4所大学)依次是:
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其中校址还包含今天的海淀走读大学(今北京城市学院)但是北京城市学院不属“八大学院”)、
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石油学院(今中国石油大学)(原校址完全被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占据,石油大学(北京)迁至昌平郊区)、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今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
学院路于1954年年底建成通车。道路两侧除去学院占地外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地,当时通过学院路的公交车为31路汽车,该路车首发站开始是西安门至颐和园,后改为平安里至颐和园(今331路,行车路线有所变更)。
学院路再向西很远处有白石桥向北的魏公村路(该马路分布着北京民族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理工学院和友谊宾馆),
而北京友谊宾馆应该是最初的国宾馆。
魏公村的马路很独特是被中间沟渠分成向北和向南的两个独立的马路,
沟渠两侧都是高高的杨树和马路东侧都是田地,
现在看着远但是那个时代只能骑车和走路穿梭再魏公村路和学院路,
所以友谊宾馆到北航是可以通过小路骑车或者走去的(不记得50年代由公交车链接魏公村路和学院路)。
今天的学院路由于道路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八大学院的名声也随之远播。如今的学院路两侧教育科研单位林立,学院路南段(北土城以南)及其延长线改建成为西土城路,八所学院先后升格为大学,呈现出新的繁荣景象。学院南路位于学院路南边,同样是因为路上有几所高校而得名: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财经学院(今
※※财经大学)等。
配图说明地理位置。
本帖最后由 花冠摄影者 于 2020-6-15 14:42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