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闪电的日子
946
15
[1 楼] 冰镇榴莲
[泡菜]
20-8-8 08:46
不知不觉,我已经拥有雷凌双擎十个月,行驶的里程已达12000公里,对于驾驶雷凌双擎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终于也有资格评论一二。当然,我不是专业的评测人员,写不出带有专业名词,让人一看就不明觉厉、高山仰止的评论,那是专业人士才能做的事。但作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与雷凌双擎朝夕相伴了300余天,这种经验和感受,却是各种各样的专业测评无法提供的。毕竟,和一个美女促膝长谈几个小时,怎么也比不上和她秉烛夜谈十个月更来得感受丰富。随便说说我的一些感受,想到哪就说哪,全面不保证,正确不保证,更新不保证,哈哈。
一、选车 我买的是2019雷凌双擎尊享版,在最终确定之前,也曾在豪华版与尊享版之间犹豫过。豪华 VS 尊享,50% VS 50%,到底为多出的驾驶位电动座椅调节、皮座椅、后排出风口、后排USB插口等等配置,多付一万元值不值得,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据说,大部分配置可以后期加装。但是,考虑后期加装的人,肯定会有一个疑虑:后期加装到底行不行,对原有性能到底有没有影响。比如,论坛上经常看到有车友计划后期加装皮座椅,一般都会问这样一个类似的问题:会不会影响气囊?这个问题,不同的对象答案都会有所不同,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其实......谁都不知道,都是猜的。 这个问题除非是厂家的技术人员来解答,甚至可能他们也不知道或者不敢保证,需要更进一步去测试,否则不可能有答案的,加装方当然说不会,你怎么可能去期待利益攸关方给出一个对自己不利的答案呢?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有太多的影响因素,概率......我实在不敢通过实际碰撞去验证,考虑到我的上一部车是06年的雨燕,原装是布座椅,在加装了真皮座椅后,总体感觉确实还是利大于弊。我不想后期折腾,所以,尊享+10%,豪华-10%。 但最后的决定因素不是座椅,而是--后排出风口。我身处南国,一年之中冬季最多三个月,其他都是激光照耀的日子,热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还是结合我的小雨燕给出的经验,这么小的车身,在炎炎夏日里,还是会经常出现后排人员喊热,前排人员喊冷的尴尬场面。当考虑到这个因素的时候,肾上腺急剧上涌,血压升高,呼吸变粗,已经没什么可考虑的了,尊享+100%,豪华-100%。 二、选车前传 可能也有人对于为什么我会选择雷凌双擎,而不是其他的汽车品牌产生疑问,我就啰嗦几句,说说我的考虑。在看中雷凌双擎之前,我已经计划换车,几乎每天都看看感兴趣车型的论坛,看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慢慢的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情况。其实,每个商家都很重视自己产品的宣传,这无可厚非,所以有必要擦亮眼睛,鉴别哪些是过度的宣传,哪些是车主的真实感受,才能综合起来考虑。 举个例子,许多网站都有每月汽车销量排行,如果明明汽车销量不高,就那么几千台,但论坛都是提车贴、用车贴.....再举个例子,论坛大部分都是车主对于汽车的满意和表扬,反应使用问题的帖子少之又少......或者类似那种“领导我要批判你”,“纳尼?你吃错药了吗?”,“领导,你怎么能为了工作总是加班不顾自己身体”.....再再举个例子,发的图片拍得好专业,角度真好....... 除了这些,在混迹论坛几个月后,我发现一个无奈的事实,所有的汽车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从烦恼的异响到变速箱、发动机的故障,没有一个会落下。为什么会这样,我猜测产品本身的复杂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受到工艺、管理、技术、人员、供应方等等多方面的影响。 这样的判断当然不是很准确,但至少也是一个方法。并且,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和高大上的口号关联在一起的产品特别特别特别反感!只要看到口号,基于社会给我的经验,我都会直接忽略,先观望观望,观望的目的不是要买,而是看看是否与我的猜测一致。 汽车是技术密集型的产品,集成了成千上万个零件,不是买了几条生产线,投资了多少个亿,把买来的各个部件装配在一起,就能马上立竿见影,马上做出一个好产品的,一定会有个前期发展过程,一定会有经验的积累过程。这段时间购买的车主,就是经验的提供者,希望厂家能在价格上厚道一些,对车主们好一些。 综上所述,我决定在销量位居前列的车型中选,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双擎,惊人的低油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充满了兴趣。双擎啊!听起来就是黑科技!如果正房身材一般脸蛋好,二房身材好脸蛋一般,那三房当然要选身材和脸蛋都好的啊。上一部车是汽油车,如果条件具备,为什么第二部还买汽油车? 而且,丰田混动已卖出了1000多万辆,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所以结合自己钱包,最终相中了雷凌双擎。 刚开始我考虑过买纯电车,我有充电的条件,但基于我开电单车的经验:确实没什么保养,使用成本也极低,但电池也太不耐用了。半年之后,电池开始出现明显可以感觉到的衰减,也就是充电频率的增加,慢慢的就会发展成三天一冲,两天一冲,每天一冲,最后你实在忍耐不住--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兴高采烈的充电的,只能换几百元的新电池,而且,是不是真正的新电池,实在难说得很。 几千元的电单车还能承受,但几万元乃至几十万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这只是电单车的经验,具体应用到汽车上可能并不恰当,汽车用的电池,和电单车的电池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对于电池的管理应该也是有区别的,但,我还是不敢冒险。 不过世事难料,说不定过几年,我会卖了双擎,如果到那时,我被套牢的股票翻了几十番,我就买自动驾驶技术成熟的纯电车,我觉得......自动驾驶技术就是一种加成,就是圣骑士的光环,真心希望谷歌、苹果以及其他有实力的厂商也加入到自动驾驶的行列,狠狠打击特斯拉的神话,我笃信一点,市场越接近完全竞争的状态,消费者花的钱越少,大家一起降价。 因为实在拮据,我习惯在买大件东西的时候,尽可能的浏览相关信息,了解必要的知识,希望能让自己尽可能的少走一些弯路。这个习惯估计一辈子也无法消除了......所以,如果投票决定新的四大、十大发明,计算机和互联网我一定会投上一票。 |
[15 楼] 乌戈马拉多纳
[泡菜]
20-8-13 22:28
taylor1984 发表于 2020-08-13 11:10 我也是被闪电吓到了。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
[14 楼] 冰镇榴莲
[泡菜]
20-8-13 22:16
万箭穿心般的震惊,竟然被误会,我解释解释。对于因雷凌过于低端配不上标题引起的失望,我实在很抱歉,我当然想把自己驾驶兰博基尼去艺术学院学习油画的经历写出来炫耀炫耀,但是,谁会对一个陌生人的梦感兴趣?没有吧。
对于认为这是软文的结论,我更是诚惶诚恐,出于对雷凌混动的喜爱,可能溢美之词多了些,诸位能够自行判断就好,能进一步指出其中错误之处,欢迎。 在买车之前,我从论坛里已经领教了汽车异响的威力,有些甚至严重到让车主粉转黑,所以我一直留意雷凌双擎有没有异响。最初的两个月,我没听到有任何的异响,相反对于汽车停下来挂到P档时电流声从高到低直至消失的现象(说句实话,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电流发出的声音,姑且算是吧),倒是很喜欢,有点汽车人准备变形的感觉。 但我高兴得太早了,异响终于出现,而且一直到今天也没能消除。那是一个空气清凉的早晨,气温骤然降到20度左右。当汽车缓慢起步前进的时候,突然出现了持续不断、细小的金属摩擦声,感觉应该是车轮部位发出的声音,在发动机未介入的安静的清晨,这声音尤为刺耳。我做不到如果自己不尴尬那么尴尬的就会是别人。又开了几个星期后,我抽空去到了4S店,去的时候满怀希望,猜测这肯定是小问题,调调什么鬼部件的松紧程度,应该就能解决了。结果,事实证明我天真了。 拿着扳手的小型BOSS出现后,认真听取了我对雷凌病情的描述,甚至都没有执行把车子升起来看看刹车盘之类的动作,就很肯定的告诉我,这是正常现象,丰田车都这样,我@#$%^^&&,卖车的时候为什么不说?随后,宾主双方就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互相重申了各自的严正立场,最后,没能达成任何的共识,就连缔结方便以后撕毁的条约都没能做到。小型BOSS给了一个建议:既然买了它,就应该接受它的缺点(这是原话),还有,到了炎热的夏天,这热胀冷缩带来的问题就会消失。 敢情这冬天才会有热胀冷缩,夏天没有?那为什么不是冷缩,还要加个热胀?我的脑袋里有很多问号,但鉴于这异响在开了百来米后就会消失,而且确实是夏天不响秋天响,我只能接受这个建议,看看再说。 但是,在度过冷车启动必响的秋冬季节后,又到了酷热的夏季,它还响,只是从每次必响过度到时不时的响上一响,不让你忘记它的存在。我打算在一万公里保养时,再提出异议。但我不知道到底是在哪方面出了问题,应该要求对方检查什么等等等等,很希望能得到诸多专业人士的建议,谢谢。 |
[13 楼] taylor1984
[泡菜]
20-8-13 11:10
我还以为楼主买的是Model S呢,要不也是某3秒性能车吧
|
[12 楼] lin9feng
[等待验证会员]
20-8-13 11:08
一般真实车主写这些不会罗里吧嗦的弄这么一大堆,从你写这么多,支持你一下吧!
|
[11 楼] 装甲车手
[泡菜]
20-8-13 10:33
这玩意儿出两厢(非SUV)我就买
|
[10 楼] ysh2226
[泡菜]
20-8-13 10:26
我又回来,忍不住好奇,这样一篇软文给多少钱?
|
[9 楼] 冰镇榴莲
[泡菜]
20-8-8 11:45
三、关于低油耗
油电混动的低油耗确实令人咂舌,目前总行驶里程12000余公里,表显平均油耗3.8(从提车之日至今),最低油耗为2.6(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并不是不可复制,后面会说说是如何做到的),因为丰云行只提供了从今年4月起的平均速度,我只能以此类推,除了春节那一两个月,拥堵程度都差不多,显示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22、22、25、20公里。 用小熊统计的加油记录是:34.98、36.57、34.77,34.82升。平均一个月加一次油,从油灯亮到加到跳枪,行驶里程从746到924公里都有。期间只跑过一次高速,大概230多公里。 对于影响油耗的因素,我的经验是: 1、路况,越拥堵,就越耗油,有种说法是混动汽车越堵越省油,根本没这回事; 2、距离,必须要有一定的距离,才能让混动开出低油耗。如果单程距离太短,比如4、5公里,很难开出低油耗; 3、天气,秋天最容易开出低油耗,春天次之,冬天其次,夏天最耗油,天气方面仅针对我所在的南方城市,没在北方开过,也不知道北方具体情况如何。 4、控制,我说的控制,主要是对路程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驾驶方式,这个对开出低油耗的影响程度,我感觉甚至超过PG大法对于油门控制带来的影响。 所谓路段控制,简单来说是这样:在路程的前半段,不要吝惜油门,限速有多快,你就可以开多快,尽可能快的让电池冲到5格电及以上,路程的后半段,油门就不能踩得太重,尽量采取缓加速+多滑行的驾驶方式,同时尽量保持电池电量的稳定(加速+滑行很契合我所在城市的路段,刚提起速度,就准备得减速了,因为前面不远就是红绿灯,或者就追尾),等到了全部路程的末尾,尽量用电行驶,这时候电池电量足够行驶到目的地,还略有剩余,我目前几乎都是出发时4格电,到达目的地也是4格电,中间视路况冲到5格或者6格。我现在已经习惯这种方式,没用PG大法。至于说各段的比例,得由车主根据路况的熟悉自行把握,很难给出具体的数字。 按照这样的方式,我在上班的时候,大概率可以开出3.7-4.0(受以上因素影响)左右的平均油耗,下班的时候,大概率可以开出3.8-4.2左右的平均油耗。驾驶雷凌双擎对于我而言,最大的乐趣就是开出尽可能低的油耗,因为我对于狂加速没什么兴趣,对于在车道内左穿右插也很反感。前几天我在等红绿灯,排在第一位,绿灯亮起,我起步不久,一辆汽车从我左边超过,我当时条件反射的感到意外:“咦?这是什么车?竟然能在起步时超过我?”等看到绿牌我才释然,应该的。 本帖最后由 冰镇榴莲 于 2020-8-8 11:48 编辑 以下内容由 冰镇榴莲 于 2020-8-8 14:35 补充 第三点有误,查了一下,这加速后滑行,就是所谓的PG大法。 |
[8 楼] 面壁者
[泡菜]
20-8-8 10:56
车托之家文风
本帖由 HUAWEI 客户端发布 |
[7 楼] gxmammut
[泡菜]
20-8-8 10:33
筋肉 发表于 2020-08-08 10:19 ![]() ![]() ![]()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6 楼] 筋肉
[资深泡菜]
20-8-8 10:19
看似说了很多,实际啥都没说
|
[5 楼] 冰镇榴莲
[泡菜]
20-8-8 10:09
胸口碎结石 发表于 2020-08-08 09:37 让您失望了,抱歉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4 楼] ihill
[泡菜]
20-8-8 10:06
这个软文太明显了吧。
来无忌搞这套挺没劲的,再说丰田不需要这种※※软文。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3 楼] 胸口碎结石
[泡菜]
20-8-8 09:37
这么大段字我还以为你买了specialized s-work,原来是个破A级汽车。
|
[2 楼] ysh2226
[泡菜]
20-8-8 09:09
标题很霸气,内容不知道说什么,我也有一辆,没觉得它多好,一辆代步车,开起来没有一点激情,至少停车,甚至懒得回头在看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