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思集】想到哪 写到哪
4852 115
[22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1-3-14 00:00
10 只有先暂时忘掉“画质”,才能学会摄影。

摄影远不止画质。甚至可以说,重要的东西都不在画质。
画质只能在其他更重要的东西都“搞对”了之后锦上添花。
[21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1-3-3 01:35
9 真正的摄影者不会把摄影器材当作寻求优越感的工具

也不会因为自己使用的器材(过时、普通、简朴)而妄自菲薄
[20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1-2-17 19:17
8 无论照片还是短片,最不重要的就是画质

照片和视频短片中的内容、情节、情感、瞬间、氛围,乃至所使用的光线、构图、景别(焦距),都比那些分辨率、景深、焦外成像、动态范围等等所谓的“画质”更重要。
[19 楼] cjb76 [泡菜]
21-2-2 12:54
学习,慢慢领悟!
[18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1-2-2 11:56
坐看闲云 发表于 2021-2-2 10:50
滤兄思考很到位,先支持一下。

[17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21-2-2 10:50
filter 发表于 2021-1-5 07:59
无论是摄影还是摄像,无论是拍摄照片还是拍摄短片,思考训练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器材是第三位的。

1 观察、观摩、思考、揣摩,看名家作品,分析其题材,学习其构思和手法;从自己的兴趣和客观条件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模仿、训练;请周围的人做点评,取得有效的反馈,不断改进。

2 想到,看到,拍到。首先是想到。心中有目标,拍摄有计划,是为想到;在时间流淌中及时看到该拍的可拍的人物、事件或景色,有针对性地及时动手拍摄;训练有素,在稍纵即逝的时间里拍下来,使照片或短片素材具备足够的技术素质,是为拍到

3 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后期是严肃的作品的最后一个阶段。有时候,不施加任何后期(俗称“直出”)不是不重视后期,而恰恰可看作一种特殊的后期;不是无奈,而是选择。另外一些情况下,后期不仅可以弥补缺陷,可以增光添彩,甚至成为一部成功作品的必须。高明的后期,或实际上做了精致的后期却不可察觉,或做了明显看得出的后期但让人舒服让人赞叹。正像亚当斯所说:“只有好的照片,却没有什么是好照片的规律”。短片制作从所用技术的丰富 ...


滤兄思考很到位,先支持一下。
[16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1-2-2 10:37
7 突破自己才是成功之路

只有不断突破自己,时不时尝试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探索新的题材、方式、表达,才能不断丰富自己。
[15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1-1-13 19:34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 有感于 RF 50/1.2L,85/1.2L 这些健身器材

在当下这个图像传感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对焦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技术已经高度发展的时代,这些超级大光圈只是满足一种病态的审美和炫耀

说一句无忌许多器材党听了不一定舒服的话 —— 这些镜头如果全开,注定拍不出任何传世之作 *

这些镜头的存在就两个意义:
1 对于商业摄影师,这些镜头威猛的体积和外形,有利于唬住客户
2 对于业余器材党,这些镜头高昂的价格,可以追求拥有的满足感,相互放毒、炫耀

* 对于上面那句断言,可以回忆摄影史上的那些名作,以作印证
[14 楼] 雪碧大师 [泡菜]
21-1-10 14:38
说得好,拍摄冲动才是重要的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3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1-1-10 02:49
灌水秀 发表于 2021-1-5 11:58
两张(新闻、纪实)世界级的"烂片"(光影、色彩、宽容度、过渡、细节统统没有)

观察、思考、观察、捕捉、瞬间、呈现


对照片的内涵和意义不明就里的,往往就执着于所谓的技术素质,比如清晰度、色彩、景深啥的 本帖最后由 filter 于 2021-1-10 02:53 编辑
[12 楼] 灌水秀 [老坛泡菜]
21-1-5 11:58
两张(新闻、纪实)世界级的"烂片"(光影、色彩、宽容度、过渡、细节统统没有)

观察、思考、观察、捕捉、瞬间、呈现



本帖最后由 灌水秀 于 2021-1-5 12:26 编辑
[11 楼] pradapanda [泡菜]
21-1-5 11:30
filter 发表于 2021-1-5 07:59
无论是摄影还是摄像,无论是拍摄照片还是拍摄短片,思考训练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器材是第三位的。

1 观察、观摩、思考、揣摩,看名家作品,分析其题材,学习其构思和手法;从自己的兴趣和客观条件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模仿、训练;请周围的人做点评,取得有效的反馈,不断改进。

2 想到,看到,拍到。首先是想到。心中有目标,拍摄有计划,是为想到;在时间流淌中及时看到该拍的可拍的人物、事件或景色,有针对性地及时动手拍摄;训练有素,在稍纵即逝的时间里拍下来,使照片或短片素材具备足够的技术素质,是为拍到

3 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后期是严肃的作品的最后一个阶段。有时候,不施加任何后期(俗称“直出”)不是不重视后期,而恰恰可看作一种特殊的后期;不是无奈,而是选择。另外一些情况下,后期不仅可以弥补缺陷,可以增光添彩,甚至成为一部成功作品的必须。高明的后期,或实际上做了精致的后期却不可察觉,或做了明显看得出的后期但让人舒服让人赞叹。正像亚当斯所说:“只有好的照片,却没有什么是好照片的规律”。短片制作从所用技术的丰富 ...


真正训练有素的摄影者在拍摄前就看到了照片
[10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1-1-5 07:59
无论是摄影还是摄像,无论是拍摄照片还是拍摄短片,思考训练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器材是第三位的。

1 观察、观摩、思考、揣摩,看名家作品,分析其题材,学习其构思和手法;从自己的兴趣和客观条件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模仿、训练;请周围的人做点评,取得有效的反馈,不断改进。

2 想到,看到,拍到。首先是想到。心中有目标,拍摄有计划,是为想到;在时间流淌中及时看到该拍的可拍的人物、事件或景色,有针对性地及时动手拍摄;训练有素,在稍纵即逝的时间里拍下来,使照片或短片素材具备足够的技术素质,是为拍到

3 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后期是严肃的作品的最后一个阶段。有时候,不施加任何后期(俗称“直出”)不是不重视后期,而恰恰可看作一种特殊的后期;不是无奈,而是选择。另外一些情况下,后期不仅可以弥补缺陷,可以增光添彩,甚至成为一部成功作品的必须。高明的后期,或实际上做了精致的后期却不可察觉,或做了明显看得出的后期但让人舒服让人赞叹。正像亚当斯所说:“只有好的照片,却没有什么是好照片的规律”。短片制作从所用技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最终作品的多样性和可能性的角度来说,一般都超越照片的后期。但有时候,两者又都遵循“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效的”这种奇妙的辩证哲学。

4 无论摄影还是摄像,都需要基本功的训练。摄像的训练比摄影更复杂,更持久。拍出一段稳定的、技术素质过关的镜头(shot),比拍摄一张对焦曝光正常、清晰可用的照片要经历长得多的训练时间。好在付出都会有回报。

5 无论摄影还是摄像,器材的作用永远是有的,器材技术的进步总体上也一定对拍摄作品更有利 —— 如果拍摄者能真正领会并运用好器材,把对器材的研究和喜爱纳入在思考、训练、使用这个大框架下。 本帖最后由 filter 于 2021-1-5 08:14 编辑
[9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0-12-28 21:22
constaintin-fox 发表于 2020-11-8 09:24
很赞同
任何强调照片不如意的客观原因都是拍摄者的无能,观众只看最终的结果,不谈原因。
某人的照片没拍好反而怪观众不了解现场,恨不得把你拉到现场去让你来拍,这种人还能跟他说什么呢。

“观众只看最终的结果”

看照片,不看EXIF,如果看不出是用单反拍的还是无反拍的,就少扯单反无反;如果看不出是定焦镜头拍的还是变焦镜头拍的,也少扯定焦变焦;如果看不出是哪家相机拍的,也少站队某个厂家成了铁粉 ......

做单反/无反的某类相机的粉丝,做定焦/变焦的某类镜头的粉丝,做佳能/尼康/索尼或其他某家产品的粉丝,都没有什么不对 —— 只要不把自己的个人偏好当作世界的普遍真理,就行了。 本帖最后由 filter 于 2020-12-28 21:23 编辑
[8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0-12-4 20:51
这几天不行了

佳能论坛推出一轮轮体验活动,佳坛几个著名泡菜(不点名)不断刷新R5R6还有RF镜头的体验报告;另外几个著名泡菜(也不点名)也前前后后购买了R5R6还有RF真香系列神镜,一起贴图放毒

我一定要冷静!冷静!!冷静!!!(重要的事情自言自语说三遍
相机如果也像上图中的乐器就好了(103楼),简单,直观,过几十年上百年也没啥变化,不需要反反复复折腾,也不会像5D4那样复杂(R5R6肯定更复杂) 用户不需要使用手册,只需要不急不缓,慢慢练习

因为,要成为真正的高手,最重要的是平心静气,坚持思考和练习(258楼) 正如下图所示,成功在于积累
* 翻一翻自己的老贴老图,冷静一下 本帖最后由 filter 于 2020-12-4 21:02 编辑
[7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0-12-2 21:46
6 器材的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

不断进步的机身聚焦、镜头分辨率、传感器分辨率和位深,或许让器材爱好者更加迷失在玩器材,沉溺于技术细节的比较,而忘记了摄影的追求。

过度的清晰度,揭示了不需要揭示的细节,暴露了原本不会暴露的缺陷,而且使整个照片更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就像有人曾经说过:技术完美的清晰对焦,但照片的意义却含糊不清。

现代摄影之“虚”的精彩
只有好照片,没有好照片的准则
[6 楼] filter [陈年泡菜]
20-11-29 14:19
5 相机来来去去,只有照片永存

无忌二十年,目睹了多少的新机发布,神镜上市。一度的众星捧月,转眼明日黄花。

关注摄影本身的意义,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记载生命中曾经的感动,分享照片承载的沧桑和幸福,才是我的初心。
[5 楼] constaintin-fox [泡菜]
20-11-8 09:24
filter123 发表于 2020-11-7 23:27
4 摄影者通过照片说话

艺术家通过作品说话,摄影者通过照片说话。

让照片本身说话,而不是通过文字去阐释照片,更不是用文字去倾诉自己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自己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那些和作品无关。

给观众看有力量的照片。艰辛、思考、磨练、挫折,都留给自己。

很赞同
任何强调照片不如意的客观原因都是拍摄者的无能,观众只看最终的结果,不谈原因。
某人的照片没拍好反而怪观众不了解现场,恨不得把你拉到现场去让你来拍,这种人还能跟他说什么呢。
[4 楼] filter123 [资深泡菜]
20-11-7 23:27
4 摄影者通过照片说话

艺术家通过作品说话,摄影者通过照片说话。

让照片本身说话,而不是通过文字去阐释照片,更不是用文字去倾诉自己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自己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那些和作品无关。

给观众看有力量的照片。艰辛、思考、磨练、挫折,都留给自己。
[3 楼] filter123 [资深泡菜]
20-11-3 16:49
3 每种玩法都有道理

最近,直出派和后期派好像有点情绪对立
/thread-1906904-1-1-1.html
/thread-1906976-1-1-1.html

作为业余爱好者,想只拍RAW就拍RAW,想只拍JPG就拍JPG,想两个都拍就两个都拍;拍完后,想再玩玩后期就再玩玩,不想玩也没关系;后期从RAW开始当然可以,从JPG开始也不是不可以 —— 自己高兴就好。

别吵吵了 —— 因为首先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其次,就算你吵吵了,别人还是会按照他喜欢的玩法继续玩 本帖最后由 filter123 于 2020-11-3 16:52 编辑
[2 楼] filter123 [资深泡菜]
20-10-21 13:13
2 摄影和摄像,术业有专攻

近期还有先前,参加了一些关于使用相机拍视频的讨论,比如:
/thread-1864724-1-1-1.html
/thread-1902253-1-1-1.html

总体上,摄影和摄像虽然有不少共通之处(构图、光线运用),但在表达方式、观看方式、审美方式上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两者的创作思维、拍摄方式、拍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的。

在器材上,使用目前的相机客串视频拍摄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比如大幅面传感器带来的小景深控制),但有更多的不便和劣势。对于“严肃的”视频爱好者而言,推荐使用专门的拍摄工具(传统意义上的摄像机)来学习和实践视频拍摄。

* “严肃的”视频爱好者的自我检查方法:以 最终拍出10分钟(降低要求5分钟)以上的成片,让普通观众(非摄影、摄像爱好者,特别是非器材爱好者)观看,观众能安心看完,并获得一定的赞同或肯定 为目标的视频拍摄者。

[1 楼] filter123 [资深泡菜]
20-10-20 18:00
1 摄影要做减法,器材也要做减法